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位焦虑、物质主义与炫耀性消费——中国人物质主义倾向的现状、前因及后果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春晓 朱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40,共10页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够显著。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地位焦虑与物质主义倾向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在地位焦虑与炫耀性消费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焦虑 物质主义 炫耀性消费
下载PDF
我国奢侈品消费税改革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为群 陆施予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34,共7页
本文从财政、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探讨了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的正当性,认为应该将是否具有特别炫耀性特征作为界定奢侈品消费税征税范围的理论标准。我国奢侈品消费税的改革应该按照"统一归类,有增有减"的思路确定奢侈品消费税... 本文从财政、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探讨了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的正当性,认为应该将是否具有特别炫耀性特征作为界定奢侈品消费税征税范围的理论标准。我国奢侈品消费税的改革应该按照"统一归类,有增有减"的思路确定奢侈品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按照"简化税制,适度税负"的原则对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的奢侈品实施有幅度限制的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并保持适当的税率水平;按照"强化征管,因地制宜"的精神将奢侈品消费税设置在零售环节征收,并将其收入归地方政府所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奢侈品 消费税 炫耀性消费
原文传递
从生产主义到消费主义:炫耀性消费研究述评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飞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6-151,共16页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部人类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部消费史。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消费问题却长期受到社会学家的冷遇。直到19世纪中后期,情况才有所改观。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对美国刚刚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概念。本文中,笔者对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思想作了简略的探讨;对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炫耀性消费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旨在指出过往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倡开展本土化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生产主义 消费主义 评述
下载PDF
国外“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关系的五大理论流派述评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1-35,共5页
通过评述国外关于"社会分层"和"体育参与"关系的既有研究文献,指出"炫耀说""社会区隔论""冲突论""社会流动说"以及"不平等论",是体育社会学领域研究"体育... 通过评述国外关于"社会分层"和"体育参与"关系的既有研究文献,指出"炫耀说""社会区隔论""冲突论""社会流动说"以及"不平等论",是体育社会学领域研究"体育参与"和"社会分层"关系的五大理论流派,它们对于分析处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之间深层关系提供了跨国比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 社会分层 炫耀性消费 区隔理论
下载PDF
基于SMC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郑玉香 袁少锋 高英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 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消费行为,炫耀性消费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未明确。作者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商品象征意义、参照群体影响和地位消费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前置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消费者对高档名牌商品的消费观念和态度以检验此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象征意义对炫耀性消费和地位消费有显著正影响;参照群体的影响对炫耀性消费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地位消费有显著影响;此外,地位消费显著影响炫耀性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商品象征意义 参照群体影响 地位消费
下载PDF
中国城市炫耀性消费的特征及决定因素——基于北京市家庭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孟祥轶 杨大勇 于婧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8-128,共11页
本文以北京市八个城区的居民为样本主体,采用2003年、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和个人收入、消费等情况的月度数据,在炫耀性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从样本主体的性别、年龄、职业、行业以及收入等角度分... 本文以北京市八个城区的居民为样本主体,采用2003年、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和个人收入、消费等情况的月度数据,在炫耀性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从样本主体的性别、年龄、职业、行业以及收入等角度分别检验在未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炫耀性消费占比是否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利用非均衡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影响北京城市居民炫耀性消费的决定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下,北京城市居民炫耀性消费与教育程度、家庭离退休人口数量、家庭无收入人口数量、行业以及职业等因素有关。其中最有趣的发现是,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其炫耀性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主要是服务消费)显著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可见性消费 中国
原文传递
当代社会炫耀性消费之文化解读 被引量:12
7
作者 毛燕武 陶水木 《柳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消费过程不仅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且也是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炫耀性消费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了消费主体,并由此找到了使单个消费者整... 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消费过程不仅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且也是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炫耀性消费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了消费主体,并由此找到了使单个消费者整合到社会认同中的媒介。炫耀性消费本身也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不断嬗变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炫耀性消费 符号价值 嬗变与解构
下载PDF
“金玉其外”的消费选择背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与炫耀性消费解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金晓彤 崔宏静 韩成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整个农民工队伍的主体,成为活跃在城市建设中的新型主力军。本文基于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认同的自我分类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炫耀... 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整个农民工队伍的主体,成为活跃在城市建设中的新型主力军。本文基于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认同的自我分类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有正向的影响;群体自尊和群体承诺两维度分别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有负向的影响;成就动机和社会比较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炫耀性消费 社会认同 成就动机 社会比较倾向
原文传递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淑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
炫耀性消费作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产物,带给消费者的感知声望远比消费本身重要得多。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期,炫耀性消费注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质使中学生的消费活动具有了面子性、攀附性、独特性、符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 炫耀性消费作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产物,带给消费者的感知声望远比消费本身重要得多。中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期,炫耀性消费注重差异性和个性化的特质使中学生的消费活动具有了面子性、攀附性、独特性、符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对中学生镜像自我和反思性自我的影响,加剧了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影响其自我认同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通过消费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媒体环境净化等干预方式,避免消费对中学生的主体性控制,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参照功能和环境的意义参照价值,促进中学生健康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中学生 自我认同 假想观众 参照群体
下载PDF
炫耀性购买行为的社会心理动因与管理启示——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多角度解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玉香 范秀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现象之一。从营销管理的视角,炫耀性购买行为本质上是消费者个体在社会比较基础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一种符号象征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在中国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转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现象之一。从营销管理的视角,炫耀性购买行为本质上是消费者个体在社会比较基础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一种符号象征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从符号象征性与个性化需求、面子文化与关系自我、社会分层与身份认同等多角度诠释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动因,并应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自身等多方面共同探讨其实践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购买行为 中国文化 面子
下载PDF
营销情境中的炫耀性消费理论述评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岩 韩秋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1-76,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炫耀性消费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但发端于经济学领域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炫耀性消费的营销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初步厘清了炫耀性消费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炫耀性消费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但发端于经济学领域的炫耀性消费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研究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炫耀性消费的营销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初步厘清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内涵,比较并分析了西方和中国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动机,并阐述了营销学领域研究炫耀性消费的重要意义和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凡勃伦 奢侈品 消费动机 消费心理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的影响——感知权力与心理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骆紫薇 陈斯允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基于补偿心理的视角,构建“社会支持—感知权力—补偿性消费”的研究模型,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其边界条件,分析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对41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级回归模型(HRM... 基于补偿心理的视角,构建“社会支持—感知权力—补偿性消费”的研究模型,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其边界条件,分析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对41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级回归模型(HRM)的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正向影响感知权力,负向影响顾客炫耀性消费与强迫性消费;感知权力负向影响补偿性消费,且在社会支持与补偿性消费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削弱了社会支持对感知权力的正向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社会支持与补偿性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企业及相关管理者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补偿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 强迫性消费 感知权力 心理资本
原文传递
幸福教育的目标:内在尺度对外在境遇的超越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忠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共3页
幸福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财富的增加与幸福感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消费也不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适应能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新的幸福。面对相似的处境,幸福感却不相同,这是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面对确定的环境让人... 幸福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财富的增加与幸福感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消费也不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适应能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新的幸福。面对相似的处境,幸福感却不相同,这是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面对确定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这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内在的尺度 财富 炫耀性消费 适应
下载PDF
炫耀性消费的社会本质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登权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85,共4页
现代社会正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人们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而进行的炫耀性消费便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炫耀性消费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有其存在价值和社会功能,蕴含着群体团结和社会控制力量,本质上是社会分层... 现代社会正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人们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而进行的炫耀性消费便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炫耀性消费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有其存在价值和社会功能,蕴含着群体团结和社会控制力量,本质上是社会分层和社会区隔的反映。可以说炫耀性消费背后的意义和内涵在现代社会日渐突出,甚至会超出物的占用和使用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消费符号 社会本质
下载PDF
品牌熟悉度与炫耀性倾向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郝鸿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基于Marcoux等的研究对消费者炫耀倾向进行区分,结合品牌熟悉度分析二者对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品牌熟悉度及炫耀性消费倾向高的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更高。品牌熟悉度与炫耀性消费倾向存在交互作用,低炫... 基于Marcoux等的研究对消费者炫耀倾向进行区分,结合品牌熟悉度分析二者对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品牌熟悉度及炫耀性消费倾向高的消费者,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更高。品牌熟悉度与炫耀性消费倾向存在交互作用,低炫耀性消费者低品牌熟悉度下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更高,而高炫耀性消费者不同品牌熟悉度下炫耀性产品购买意向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熟悉度 炫耀性消费 购买意愿
下载PDF
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自尊补偿与地位追求 被引量:8
16
作者 解晓娜 石可 郭永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6-371,共6页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受到其状态自尊的调节;实验二通过比较不同阶层被试对地位及非地位符号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考察商品符号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只有在商品具有地位符号价值时,才会表现出比高阶层大学生更强烈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层大学生 炫耀性消费 自尊 地位符号 补偿性消费理论
下载PDF
内隐自我作用下社会排斥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尊礼 余明阳 《工业工程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158,共7页
社会排斥能够影响人们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其影响可能会因消费者自身所具备的内隐自我观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实验一发现,与未受排斥相比,受到排斥的实体论者更容易产生炫耀性消费倾向,渐变论者则不会受到排斥与否的影响。同时,受到排斥... 社会排斥能够影响人们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其影响可能会因消费者自身所具备的内隐自我观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实验一发现,与未受排斥相比,受到排斥的实体论者更容易产生炫耀性消费倾向,渐变论者则不会受到排斥与否的影响。同时,受到排斥后,实体论者也比渐变论者更偏爱炫耀性产品。实验二则考虑了品牌熟悉度的作用,研究进一步表明实验一的结论仅对消费者熟悉度较高的品牌产品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内隐自我 炫耀性消费
原文传递
从消费的设计到审美的设计——消费时代的技术、生活与设计美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9,179,共8页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一个物质繁荣以及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消费时代的资本以逐利为目的,积极制造各种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商家通过新的传媒和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将商品消费...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一个物质繁荣以及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消费时代的资本以逐利为目的,积极制造各种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商家通过新的传媒和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将商品消费与文化消费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范围,加快了消费的速度。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费时代的消费本质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逻辑,是生产领域的异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结果。在其中,客体世界成了人们生活的主宰,人类的健康快乐被界定为商品的消耗。消费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人格转型、阶层转换等结合起来,并以此建构理想完美的生活方式。作为商品的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为消费推波助澜,设计师和制造商赋予了人造物品不可抗拒的魅力,体现出文化成就、人文情感和审美追求,消费因此成为了生活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这样一个时代,既要警惕滥用设计而导致的浪费和奢靡的生活方式,又要重视设计美学对人类生活的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符号化消费 炫耀性消费 设计美学 技术 生活
下载PDF
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岩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2-56,共5页
消费者对炫耀性商品的消费动机与一般消费品有很大不同,现有消费者行为理论未对炫耀性消费动机给出恰当的解释,更缺乏对特定群体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系统研究。鉴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独生... 消费者对炫耀性商品的消费动机与一般消费品有很大不同,现有消费者行为理论未对炫耀性消费动机给出恰当的解释,更缺乏对特定群体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系统研究。鉴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独生代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三维因子结构,包括"面子"动机、自我享乐动机和追求独特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代消费者 炫耀性消费 消费动机 个性 面子
下载PDF
当代中国炫耀性消费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宁全荣 张馨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共5页
人的自由个性的彰显是人认识自我的基础,在人与人的区分过程中形成了个性的炫耀。炫耀的内容经历了劳动能力、权力、财富的历史性变迁,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的消费特权被破除,消费成为炫耀的主要形式。当代中国的炫耀性消费非常... 人的自由个性的彰显是人认识自我的基础,在人与人的区分过程中形成了个性的炫耀。炫耀的内容经历了劳动能力、权力、财富的历史性变迁,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的消费特权被破除,消费成为炫耀的主要形式。当代中国的炫耀性消费非常突出,表现为物质性的奢侈品消费、精神性的时尚消费与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是人非本质力量的外化,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亟待走出炫耀性消费的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自由个性 消费主义 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