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永久 邢艺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7,181,182,共11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统一互构的逻辑关系,国家认同是二者关系的联结纽带和中介线索。国家认同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辩证统一的各个环节,是二者的共同前提基础、共有关键要素和共具价值...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统一互构的逻辑关系,国家认同是二者关系的联结纽带和中介线索。国家认同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辩证统一的各个环节,是二者的共同前提基础、共有关键要素和共具价值导向;国家认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构互促的中间变量,二者分别代表着公民层面和民族层面的国家认同建构理路,承担着实现彼此发展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法治保障的功能。实现二者的关系优化,要正确认识国家认同的纽带线索作用,依托国家治理现代化夯实政治基础,凭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思想基础,真正实现更高质量的统一互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国家治理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互嵌式治理初探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彦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4,共9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事务治理方式,民族互嵌式治理涵盖了空间互嵌、生活互嵌、婚姻互嵌、文化互嵌和精神互嵌5个方面。公权引导、社会助力、群众参与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基本运行逻辑。形势需要、中华文化、顶层设计与... 作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事务治理方式,民族互嵌式治理涵盖了空间互嵌、生活互嵌、婚姻互嵌、文化互嵌和精神互嵌5个方面。公权引导、社会助力、群众参与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基本运行逻辑。形势需要、中华文化、顶层设计与族际政治整合为民族互嵌式治理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构成了民族互嵌式治理的主要推进路径。民族互嵌式治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互嵌式治理 民族互嵌 民族事务治理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意义、内容及实施路径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立鹏 闫芸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7,182,共11页
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工程与关键举措。从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体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构建铸牢中华民... 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工程与关键举措。从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体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实施路径,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这三个核心问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常态化开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 党员教育 干部教育 社会教育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探微与学理阐释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碧波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是一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解读,理应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词组合而展开探幽发微。在传统中华民族话语中,“中华民族”... 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是一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解读,理应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词组合而展开探幽发微。在传统中华民族话语中,“中华民族”理论深陷“个体权利均等保障”与“民族权利差异保障”的“权利政治”之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出场意味着中华民族话语由“权利政治”转向了“公益政治”,即超越“我身”(公民个体)与“我群”(民族集体)的权利局囿,致力寻求中华民族“大我”的至善。及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拟制,中华民族话语又由“公益政治”转向了“心理政治”,即聚焦中华民众对中华符号、中华身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的认同。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提出,又意味着中华民族话语由“心理政治”转向了“行动政治”,即借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坚韧而深层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实践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36,182,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从经济学理论视角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追求。开展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从经济学理论视角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追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行从增长优先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推动城乡融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推动形成区域均衡协调新格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实践中的努力方向。与此同时,应从推进各区域各民族各阶层之间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等方面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济基础 经济实践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被引量:11
6
作者 熊文钊 王楚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刻命题,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族法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刻命题,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族法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首先,在根本上要奠定宪法基石,推动构建以“中华民族”概念为核心的宪法民族规范体系,同时强化各民族的公民身份认同;其次,需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即根据党的民族工作要求,完善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法律制度基础;最后,还要深入推进民族工作的法治化进程,把我国民族法治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只有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才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法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解读与铸牢方略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碧波 李恬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51,182,183,共1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百川归海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在当前“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间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百川归海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在当前“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时间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全媒体时代中华传统学习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会冲的身份解构、社会巨变时期社会分化与裂变的多重挑战。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遭遇的多重冲击,当前我国要充分拥抱融媒时代的多元媒介,不断强化中华知识传播的媒介革命,引导中华知识的深度学习,注重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与认同,强化中华文明哲思境界与伦理精髓的阐释。同时,还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奉行和中华个体福祉增进之间的正向激励,通过各民族政治信念的夯实和共享发展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
下载PDF
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协调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吉和 龙宥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8,181,182,共10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使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强大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同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使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强大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同时,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解决好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问题,满足新时代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发挥精神的指导作用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思想等精神力量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发挥文化的精神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物质力量 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
下载PDF
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永久 杨龙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概念之间“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转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各民族认同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党建引领则在具备权力、组织、制度、意识形态、法律、规范等凝聚工具的基础上,成为各民族认同凝聚的有效方式。基于所具备的各民族认同凝聚功能,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现路径如下:首先,以党建引领巩固民族政治共识性基础、塑造民族现代性政治认同,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政治凝聚中,铸牢各民族的政治归属意识;其次,以党建引领扩充民族关系网络纽带、实现民族社会信任增蓄,在培育中华民族共享社会资本中,铸牢各民族的社会互助意识;再次,以党建引领拓展民族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民族政治文化符号、供给民族核心价值观念,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共通意识;最后,以党建引领代表各民族共同性利益、调节具体性利益,在协调中华民族共生利益关系中,铸牢各民族的利益联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认同凝聚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大思政”观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兴国 郭本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以马克思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论为哲学基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突破学段壁垒,通过特定的培育机制构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体系的整体形态。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理路分析,以理念碎片化、内容片面化、认知主体局限化与教学范式单一化等现实困境为逻辑起点,从建设理念、课程体系、主体保障、育人模式等维度,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体化建设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点线面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一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国强 赵新欣 +1 位作者 李星莹 戚可夫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本研究结合当前中国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重构非遗研究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首先,将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出发点,需要多学科共同对非遗的缘起与变迁、功能与... 本研究结合当前中国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重构非遗研究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首先,将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出发点,需要多学科共同对非遗的缘起与变迁、功能与内涵、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其次,为点与点的联结,关注同一项或一类非遗的共创共享共传,重点落在各民族共享共有非遗的比较研究;再次,为线与线的总和,将非遗放置于其所处的流域、通道、走廊等区域内,并对非遗背后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展开研究,而重点落在非遗传承主体的民族交往视角。最后,采用历时性比较,透视非遗背后的民族文化交往,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以立体结构,从文化路径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以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民族文化交融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点线面体
下载PDF
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雷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学校教育在共同语言、共同交往空间、民族情感记忆、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其既为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同场域,又在厚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学校教育的着力点。学校教育在共同语言、共同交往空间、民族情感记忆、资源供给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其既为各族师生广泛开展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了共同场域,又在厚植中华民族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实践存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平衡不充分、教育互动方式不够多样、教学研究深度不够、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困境。学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实现路径中,要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拓展学校教育互动方式,构筑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强民族情感巩固中华民族共有集体记忆;扩大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夯实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共同语言 交往空间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玉雄 王封琴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分析、预防和化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海量的数字信息与多元价值观的冲... 分析、预防和化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海量的数字信息与多元价值观的冲蚀、虚拟的数字交往与各民族现实交往的背反、复杂的数字信息与集体记忆的淡化、自由的数字空间与情感信任的异化等现实挑战。为此,应加快净化数字空间环境,提升主流话语影响力;推动文化数字化,引导“数字交往”健康发展;强化数字记忆功能,增强各民族集体记忆;增强主体自觉,建构积极健康的信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技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诠释与经验启迪 被引量:8
14
作者 曲姿璇 扎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48,161,共8页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倡导践行革命理想信念、建立民族平等、促进团结进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改善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伟力、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与中国各民族“和合”文化一脉传承,又赋...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倡导践行革命理想信念、建立民族平等、促进团结进步、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改善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伟力、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与中国各民族“和合”文化一脉传承,又赋予中国共产党赓续革命精神的优秀品质。其不仅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凝心聚力,也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方向指引,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政治为上、发展为要、教育为基、认同为魂、法治为本的经验启迪,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价值诠释 经验启迪
下载PDF
梯次推进: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静 马雪莲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教育作为继往开来、培基铸魂的基础工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的重要作用。学校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格局,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形成不同学... 教育作为继往开来、培基铸魂的基础工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夯实基础、筑牢根基的重要作用。学校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格局,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形成不同学段纵向螺旋上升、不同学科横向融合贯通和不同部门协同发力的“一体化”教育网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使教学、育人、管理体系有序衔接。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并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梯次性,使教育内容循序渐进推进;以不同区域“试点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形式,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深入推进各学科融通、各学段贯穿的课程体系,实现教材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通过梯次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作用,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基于“四个维度”的梯次推进,助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一步一级逐渐提升,按照梯次推进的理念不断积累以达千里之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教育 梯次推进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脱嵌与再嵌:家文化的复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7
16
作者 黎朝辉 赵曼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6,共8页
近代历史上,家庭革命运动将家从整个社会结构中抽离。近代的家庭革命者从知识论的角度采用一种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将家作为外在于人的一种结构,将家的机制化表达(宗法制)与家等同起来,遮蔽了家内生于人的生存结构的意义。简单将家庭从... 近代历史上,家庭革命运动将家从整个社会结构中抽离。近代的家庭革命者从知识论的角度采用一种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将家作为外在于人的一种结构,将家的机制化表达(宗法制)与家等同起来,遮蔽了家内生于人的生存结构的意义。简单将家庭从整个社会结构中剔除的结果是社会分散为原子式的个人,无法形成有效的认同与凝聚。时至今日,家庭革命的影响还没有散去。以生存论为视角,从家庭本身出发,解蔽家庭内生于人的生命结构、内嵌于民族历史文化之中以及共生于人类社会之中的意义。通过对家的体认,追溯家文化内嵌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肌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融入家文化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文化 家庭革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历史维度探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左岫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4,共5页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主线的提出具有明晰的历史逻辑,即是由中华民族作为历史主体的客观必然性决定的,相对于历史方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同时也...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主线的提出具有明晰的历史逻辑,即是由中华民族作为历史主体的客观必然性决定的,相对于历史方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环境的极为迫切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线 历史逻辑
原文传递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情感建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现实和历史情境要求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强化情感的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共情力”。因此,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感建构的现实基... 现实和历史情境要求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强化情感的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共情力”。因此,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感建构的现实基础,自觉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共情力”,对新时代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教育 共情力 情感建构
下载PDF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岳涵 高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们党迈入新征程的重要议题,需要各高校师生自觉承担起责任与使命。然而研究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团结相关教育体系需持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们党迈入新征程的重要议题,需要各高校师生自觉承担起责任与使命。然而研究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团结相关教育体系需持续优化、师生责任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本文围绕完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层组织协同发展架构、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和积极培养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态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全国高校应做到协同配合,积极探索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 高校 教育 路径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探赜
20
作者 冯雪红 张冰青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渊源,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渊源,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涵,就要深入阐释“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四个必然”“四个关系”的深刻含义及其逻辑关系。新时代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民族团结为旗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法律制度为保障,切实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以党的引领为核心,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