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核安全文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金元 杨孟琢 《核安全》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论述了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回顾了核安全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对于核安全文化的内涵和有形导出作了归纳和说明,提出了核安全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的全新观点,并加以阐述,还指出了在我国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可行做法,即建设核安全文... 论述了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回顾了核安全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对于核安全文化的内涵和有形导出作了归纳和说明,提出了核安全文化是一种行业文化的全新观点,并加以阐述,还指出了在我国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可行做法,即建设核安全文化重在培育,逐步地从核安全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推进核安全发展的进程,并带来丰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文化 内涵 有形导出 培育
下载PDF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张凡子 《企业技术开发》 2010年第4期85-87,共3页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经历了金融海啸之后,商业银行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要获得强大的竞争力,必须开展业务创新。文章对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业务创新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业务创新 长足发展
下载PDF
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全面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凯 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5,70,共6页
"十三对关系"的提出,是以吴英杰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期新一届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的新思维新举措新要求。处理好"十三对关... "十三对关系"的提出,是以吴英杰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期新一届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的新思维新举措新要求。处理好"十三对关系",全面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深刻认识"十三对关系"提出的重大意义;应坚持辩证统一,准确把握处理好"十三对关系"的丰富内涵;应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把握处理好"十三对关系"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十三对关系 治藏方略 长足发展
下载PDF
藏族传记文学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4
作者 才让加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1年第4期91-104,共14页
藏族传记文学不仅渊源流长,作品数目庞大,而且体裁丰富多样,主题别具一格,在整个藏族文学宝库中独树--帜。本文结合藏族历代学者的经典文献,认为藏族传记文学的产生,可在藏族原始神话、传说故事、道歌、碑文等中找到初型。之后随着佛教... 藏族传记文学不仅渊源流长,作品数目庞大,而且体裁丰富多样,主题别具一格,在整个藏族文学宝库中独树--帜。本文结合藏族历代学者的经典文献,认为藏族传记文学的产生,可在藏族原始神话、传说故事、道歌、碑文等中找到初型。之后随着佛教传入西藏等地,大量印度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藏文,尤其是佛本生传等文体被藏族学者广泛引用和借鉴,藏族传记文学得到发展。许多经典传记作品被作为教科书纳入寺院教育体系,代代相传,从而使藏族传记文学形成独特的文体风格,并在雪域高原得到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文学 传播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论预防减轻巨灾的科学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林源 苏桂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2-78,共7页
巨灾是各类灾害中灾变强度最大和致灾程度最高、发生时间间隔较长的一类灾害.和一般自然灾害相比,自然巨灾虽然有自身的特性,但其发生仍受自然规律的控制.自然巨灾的致灾因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防减巨灾不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 巨灾是各类灾害中灾变强度最大和致灾程度最高、发生时间间隔较长的一类灾害.和一般自然灾害相比,自然巨灾虽然有自身的特性,但其发生仍受自然规律的控制.自然巨灾的致灾因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因而防减巨灾不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关于自然巨灾(甚至是一般自然灾害)的防减灾方略,向来存在着"鲧法"与"禹法"之争.事实证明:符合"人地和谐"论基本原理的禹法是科学的.它体现了老子"顺乎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有效减灾和安全减灾的基础,是我们在制定防减巨灾措施时应该要永远尊重和遵循的法则.只有真正做到按客观自然规律防灾减灾,才能达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 减灾 科学措施 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
下载PDF
北京当代大型商业建筑及其发展趋势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大为 唐国安 王蔚 《中外建筑》 2009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到2008年为止,北京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业建筑,笔者实地调研了以下几个典型的商业项目,其代表了时下北京商业建筑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 大体量与大面积 体验式购物 开发模式与 营销模式 高档奢侈品
下载PDF
论中国无可比拟的农业长足发展条件
7
作者 汪兵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是否具有农业长足发展条件的根本因素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地理环境优劣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具有多元的生态环境和广阔的宜农土地;人文地理环境优劣的标准,就在于农耕文化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过程中,是否受到异质文化... 是否具有农业长足发展条件的根本因素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地理环境优劣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具有多元的生态环境和广阔的宜农土地;人文地理环境优劣的标准,就在于农耕文化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过程中,是否受到异质文化的侵扰和对于异质文化的侵扰是否具有足够抵御与包容的能力。中国具有无与伦比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由此具备了其他文明国家无可比拟的农业长足发展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农业长足发展条件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被引量:45
8
作者 赵佩佩 顾浩 孙加凤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100,共6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重点与技术方法等也面临相应的转变。研究结合实例,从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探索先发地区的存量规划模式、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以及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重点与技术方法等也面临相应的转变。研究结合实例,从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探索先发地区的存量规划模式、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等方面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的转型应对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规划转型
下载PDF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灼华 富强 李杨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第7期50-53,共4页
分析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现状,提出医疗器械发展的几点思考,展望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现状 思考 研发 创新 CE和FDA认证
下载PDF
略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取向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伟 曾明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致于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取向,应当基于我国现有国情,从经济、文化现状和发展方向出发,借鉴他国成功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致于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取向,应当基于我国现有国情,从经济、文化现状和发展方向出发,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在继承与创新、挖掘和提高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思考 新时代 发展取向
下载PDF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占恒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6-61,共6页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实力提升、结构优化、活力增强、开放扩大、贡献提高以及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新特点。展望未来,浙江民营经...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实力提升、结构优化、活力增强、开放扩大、贡献提高以及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新特点。展望未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增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浙江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转变,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发展,由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机遇挑战 发展思路
下载PDF
我国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闫金定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7,共8页
概述了纳米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重要进展,以及国外纳米科技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制约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总体投入偏低,领域发展不均衡;创新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有机互动;战略布局不够,原创性重大... 概述了纳米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重要进展,以及国外纳米科技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制约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总体投入偏低,领域发展不均衡;创新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有机互动;战略布局不够,原创性重大成果偏少;标准方面工作滞后等是我国纳米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结合、培育产业发展、强化国际合作等战略层面对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科技 瓶颈问题 战略思考
原文传递
关于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虹 《南方建筑》 2010年第5期45-47,共3页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地域特点、气候特征、经济技术以及建筑建设特点等,提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除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导则的要求与规定外,尚应注意若干问题,即: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紧凑平面布局,规整...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地域特点、气候特征、经济技术以及建筑建设特点等,提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除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导则的要求与规定外,尚应注意若干问题,即: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紧凑平面布局,规整平面形状,功能分区兼顾热环境分区,合理设计建筑入口,围护结构构造注重保温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旨在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严寒地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绿色建筑 设计思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多功能农业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 被引量:6
14
作者 姬亚岚 文桂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多功能农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概念。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的改革,有两大明显趋向:一是在 WTO 框架下削减补贴,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的迈进;二是对补贴方式的绿化。对补贴方式的绿化则经历了三个过程:即由单纯的产量目标到对环境的关心... 多功能农业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概念。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的改革,有两大明显趋向:一是在 WTO 框架下削减补贴,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的迈进;二是对补贴方式的绿化。对补贴方式的绿化则经历了三个过程:即由单纯的产量目标到对环境的关心,由对环境的关心到对农业各种功能的全面考虑,由对农业多功能的考虑到乡村发展的全面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农业 CAP改革 环境考虑 乡村发展
下载PDF
对纳米晶体材料的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纪美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4,共5页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思考纳米晶体材料———哲理 ,逻辑思考 ,历史进程 ,微观分析 ,宏观控制 ;并提出六点建议。
关键词 纳米晶体材料 哲理 逻辑 历史进程 微观分析 宏观控制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郜勇 王兆菊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年第10期58-60,共3页
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利条件,提出了以增强农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和在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思路 发展重点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科学翻译的传承与发展思辨——李亚舒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5
17
作者 康志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11,共5页
本文是对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中国科学院资深教授李亚舒先生的访谈录。访谈内容涉及对中国科学翻译的理解、产生、现状以及发展历程,口、笔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后辈口、笔研究学者的建议等。李教授谈古论今,乃至提... 本文是对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中国科学院资深教授李亚舒先生的访谈录。访谈内容涉及对中国科学翻译的理解、产生、现状以及发展历程,口、笔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后辈口、笔研究学者的建议等。李教授谈古论今,乃至提出未来翻译的远景,这不仅凸显了他的博学之才,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翻译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还从人文关怀的视角,从李教授取得成就的背后,更深层次地挖掘其人文价值,从而突显了他对我国青年翻译学者未来的热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翻译 口、笔译 传承 发展思辨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发展“互联网+审判”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英杰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互联网+"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许多传统行业与之相结合是知识和技能创新的模式,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对于"互联网+审判"在互联网思维战略的表现,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涉及法律问题。由于司法审判自... "互联网+"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许多传统行业与之相结合是知识和技能创新的模式,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对于"互联网+审判"在互联网思维战略的表现,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涉及法律问题。由于司法审判自身就是带着法治的印记,发展"互联网+审判"必须坚持拥着法治的思维,使得司法改革的信息化建设合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审判 法律思考 发展建议
原文传递
关于发展北京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三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31-35,共5页
北京CBD是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之地。根据其产业集群功能定位,北京CBD可重点发展国际金融、咨询服务、服务贸易、文化传媒、信息科技五大服务产业。同时,利用CBD涉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培育写字楼经济、会展经济、商务旅游等新的经济... 北京CBD是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之地。根据其产业集群功能定位,北京CBD可重点发展国际金融、咨询服务、服务贸易、文化传媒、信息科技五大服务产业。同时,利用CBD涉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培育写字楼经济、会展经济、商务旅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北京三大功能区之一——商务中心区发挥其商务功能。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CBD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为北京实现国际化大都市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商务中心区 服务业 CBD 产业集群功能 外国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点
下载PDF
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光彬 拓志超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5,共33页
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对中国70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 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从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的视角,对中国70多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认为这一理论最早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实质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协调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理念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在经济领域的实践探索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探索成果,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形式未来也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综合平衡理论 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