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ogy and control of the fruit borer,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 on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Sonn.) in northern Thailand 被引量:6
1
作者 MARIE JOY SCHULTE KONRAD MARTIN JOACHIM SAUERBOR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5-529,共5页
Fruit and leaf shoot of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infestation by naturally occurring populations of the fruit bprer, Conopomorpha sinensis larvae and C. sinensis parasitization rates were determined in litchi orchar... Fruit and leaf shoot of litchi (Litchi chinensis) infestation by naturally occurring populations of the fruit bprer, Conopomorpha sinensis larvae and C. sinensis parasitization rates were determined in litchi orchards in northern Thailand at high (ca. 1 400 m ASL) and low (ca. 800 m ASL) elevations with different, non-overlapping fruiting seasons. In addition, spray applicatio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 aizawai, the natural compound spinosad and the chemical pesticide imidacloprid were conducted in the fiel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these agents on C. sinensis fruit infestation rate. Fruit infestation rate and fruit growth, studied in a low elevation orchard, were sigmoidal and showed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 ≤ 0.01). Leaf shoot infestation rate in the low elevation orchard decreased in the course of the fruiting season (March until May), but increased in the high elevation orchard, where no fruits were present with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Togeth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emales of C. sinensis clearly prefer fruits over shoots for oviposition. If no fruits are available, which was the case in the high elevation orchard during that time, they are constrained to lay their eggs on shoots. The parasitization rate of C. sinensis larvae in untreated fruits was 54.3%. The parasitoid species were Chelonus chailini (90.8%) and Phanerotoma sp. (9.2%). In the leaf shoots, C. sinensis was found to be parasitized by Phanerotoma sp. and Apanteles briareus.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different active age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 sinensis fruit infestation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Besides the cryptic life of the larvae, this is most probab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C. sinensis has several generations during the fruiting season. Because of the high parasitization rates recorded, an alternative and mor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 than th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might be the augmentative release of parasit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opomorpha sinensis fruit infestation Litchi chinensis northern Thailand parasitoids pest control
原文传递
Effect of diflubenzuron on the chitin biosynthesis pathway in Conopomorpha sinensis eggs 被引量:2
2
作者 Qiong Yao Lin-Fa Quan +3 位作者 Shu Xu Yi-Zhi Dong Wen-Jing Li Bing-Xu Che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061-1075,共15页
Conopomorpha sinensis is the dominant borer pest of Litchi chinensis(litchi)and Euphoria longan(longan)in China.Control of C.sinensi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its cryptic life habit;thus,an effective ovicide could be b... Conopomorpha sinensis is the dominant borer pest of Litchi chinensis(litchi)and Euphoria longan(longan)in China.Control of C.sinensi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its cryptic life habit;thus,an effective ovicide could be beneficial.The larvicidal effects of diflubenzuron(DFB)have been documented in many insect pest species.Therefore,DFB might be a useful ovicide to control C.sinensis.However,the detailed mode of action of DFB interference with insect molting and egg hatching is unclear.Thus,we studied alterations in expression of all genes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DFB treatment using a transcriptome approach in 2-d-old C.sinensis eggs.Clean reads were assembled to generate 203455 unigenes and 440558 transcripts.A total of 4625 differently expressed genes,which included 2670 up-regulated and 1955 down-regulated unigenes,were identified.Chitin binding and chitin metabolic processes were among the most significant enriched pathways according to Gene Ontology analyses.Most of the genes that encode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chitin biosynthesis pathway were unaffected,whereas genes that presumably encode cuticle proteins were up-regulated.Furthermore,altered expression patterns of 10 genes involved in the chitin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C.sinensis embryos were observed in response to DFB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y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e also observed abnormal development;there was reduced chitin content and modulated chitin distribution of newly hatched larvae,and altered egg hatching.Our findings illustrate an ovicidal effect of DFB on C.sinensis,and reveal more molecular consequences of DFB treatment on ins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opomorpha sinensis CHITIN DIFLUBENZURON ovicidal effect TRANSCRIPTOMICS
原文传递
为害荔枝和龙眼的两种细蛾科昆虫 被引量:66
3
作者 姚振威 刘秀琼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和荔枝尖细蛾C.litchiclla在广东和福建省为害荔枝,并发现龙眼也是荔枝尖细蛾的寄主。订正了过去一直将这两个近缘种混淆起来误以为可可细蛾(国内称荔枝爻纹细蛾)Acrocercops cramerella的... 本文首次报道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和荔枝尖细蛾C.litchiclla在广东和福建省为害荔枝,并发现龙眼也是荔枝尖细蛾的寄主。订正了过去一直将这两个近缘种混淆起来误以为可可细蛾(国内称荔枝爻纹细蛾)Acrocercops cramerella的这一错误。事实上,国内迄今仍未发现可可细蛾的分布。本文详细地描述和比较了这两种细蛾各虫态的态,并简要地描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在食性方面首次发现荔枝蒂蛀虫既为害果又为害叶梢、花穗,而荔枝尖细蛾只为害叶梢。花穗而不取食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娥科 荔枝 龙眼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文景 董易之 +1 位作者 姚琼 陈炳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中国岭南地区、东南亚、印度和尼泊尔一带广泛分布的重要果树害虫。该虫以幼虫钻蛀取食荔枝和龙眼的果实、嫩梢、花穗,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加上防治措施不当,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该虫迅速成为这两种优...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是中国岭南地区、东南亚、印度和尼泊尔一带广泛分布的重要果树害虫。该虫以幼虫钻蛀取食荔枝和龙眼的果实、嫩梢、花穗,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加上防治措施不当,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该虫迅速成为这两种优质名果的最主要害虫。本文整理近30年荔枝蒂蛀虫的研究报道,从分类学,生物学特性,触角感器及嗅觉机制,人工饲养技术,以及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荔枝蒂蛀虫的研究进展,提出在荔枝蒂蛀虫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荔枝 龙眼 分类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冼继东 庞雄飞 +2 位作者 梁广文 周贤军 范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
利用生命表的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 (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在室内 ,供试的 2 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驱避作用较好的有白花非洲山毛豆 (Tephr... 利用生命表的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 (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在室内 ,供试的 2 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驱避作用较好的有白花非洲山毛豆 (Tephrosiavogelli)、飞机草 (Eupatoriumodoratum)和大叶桉 (Eucalyptusrobusta)的乙醇提取物 ,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10 9、0 112、0 12 7,即它们的驱避作用效果在 80 %~ 90 %之间 ;在田间 ,白花非洲山毛豆、飞机草和大叶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 φ =10 %高效灭百可乳油 (30 0 0× )和 φ =90 %敌百虫结晶 (5 0 0× )处理区中 ,荔枝蒂蛀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2 817、3 2 0 6、3 86 3、7 95和 11 84 ,表明荔枝蒂蛀虫下一代的种群数量将分别为当代的 2 817、3 2 0 6、3 86 3、7 95 0和 11 84 0倍 .各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2 0 9、0 2 38、0 2 86、0 5 89和 0 877,表明非洲山毛豆、飞机草和大叶桉的乙醇提取物处理区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可达 70 %以上 ,而高效灭百可乳油和敌百虫结晶的防治效果均低于 4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嗜食植物 次生化合物 荔枝 蒂蛀虫 控制作用 生命表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孟翔 胡俊杰 +2 位作者 刘慧 欧阳革成 郭明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3-830,共8页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专一性危害我国华南地区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基因组信息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获得荔枝蒂蛀虫的基因数据,寻求有效控制害虫的分子靶标。【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专一性危害我国华南地区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隐蔽性强,防治困难,基因组信息缺乏。本研究的目的是获得荔枝蒂蛀虫的基因数据,寻求有效控制害虫的分子靶标。【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 SeqTM4000对荔枝蒂蛀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序列拼接获得68 996条unigenes。进一步利用七大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注释了22 348 unigenes。注释到Nr数据库的unigenes数量最多,达27.01%,其中Nr注释的荔枝蒂蛀虫unigenes中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unigenes同源性最高,达34.1%。将unigenes与GO数据库比对发现,15 585条unigenes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3类47亚类。KEGG pathways分析表明,7 272条unigenes定位为267个代谢通路。基因注释进一步筛选鉴定获得100个荔枝蒂蛀虫嗅觉相关基因;与鳞翅目相关气味结合蛋白基因联合分析发现,与荔枝蒂蛀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直系同源的有18组,部分基因形成独立一簇。【结论】本研究首次获得了荔枝蒂蛀虫的转录组数据,研究结果为生物控制荔枝蒂蛀虫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候选分子靶标。荔枝蒂蛀虫独有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可能与其生境中特有的化学物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基因注释 嗅觉基因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繁殖生物学及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江世宏 杨长龙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690-693,共4页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该虫羽化、求偶、交尾、产卵、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与食料、温度、湿度、光照、天敌等影响因子有密切关系;对该虫的繁殖生物学特点及饲养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繁殖生物学 饲养技术
下载PDF
植物精油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效果 被引量:22
8
作者 黎卓维 曾鑫年 +2 位作者 罗诗 汪茂卿 罗建斌 《昆虫天敌》 CSCD 2007年第3期97-102,共6页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试验方法,测定了14种非寄主植物精油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香紫苏油、肉桂油和香茅油对荔枝蒂蛀虫有很好的产卵驱避效果,其非选择性产卵驱避率(ODR_n)达90%以上;而选择性产卵驱避率(ODR...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试验方法,测定了14种非寄主植物精油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香紫苏油、肉桂油和香茅油对荔枝蒂蛀虫有很好的产卵驱避效果,其非选择性产卵驱避率(ODR_n)达90%以上;而选择性产卵驱避率(ODR_s)达80%以上。留兰香油对荔枝蒂蛀虫也有较好的产卵驱避效果,其ODR_n和ODR_s分别为89.19%和7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植物精油 产卵驱避 生态控制
下载PDF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冼继东 詹根祥 +2 位作者 梁广文 周贤军 范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45-50,共6页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药剂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饲养观察,从9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出了飞机草茎叶乙醇提取物、非洲山毛豆乙醇提取物和大叶桉叶乙醇提取物3种对荔枝蒂蛀虫成虫具有较好的产卵忌避作用的植...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药剂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通过室内饲养观察,从9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出了飞机草茎叶乙醇提取物、非洲山毛豆乙醇提取物和大叶桉叶乙醇提取物3种对荔枝蒂蛀虫成虫具有较好的产卵忌避作用的植物乙醇提取物;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忌避作用物质处理5d后,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防治效果分别为82.02%,82.17%,74.37%,显著高于10%高效灭百可乳油(47.57%)和90%敌百虫结晶的防治效果(35.99%)。3种乙醇提取物对荔枝果实的保果效果分别为84.21%,85.26%,80.00%,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较好的防治和保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植物乙醇提取物 虫害防治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炳旭 张英杰 +1 位作者 董易之 徐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3-497,共5页
对荔枝蒂蛀虫的各项生物防治技术作了较全面的评述。生物源农药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生物防治措施,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也仍是主角;中华微刺盲蝽等捕食性天敌有望通过工厂化生产进行大量繁殖和释放,而寄生性天敌由于人工扩繁难、寄生率... 对荔枝蒂蛀虫的各项生物防治技术作了较全面的评述。生物源农药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生物防治措施,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也仍是主角;中华微刺盲蝽等捕食性天敌有望通过工厂化生产进行大量繁殖和释放,而寄生性天敌由于人工扩繁难、寄生率低等问题目前还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使用信息素对荔枝蒂蛀虫种群数量影响不大,但可应用于测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生物防治 天敌 生物源农药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的荔枝蒂蛀虫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全林发 陈炳旭 +2 位作者 姚琼 李文景 董易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6-1529,共14页
【目的】客观呈现国内外荔枝蒂蛀虫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其研究的重点与薄弱所在,为荔枝蒂蛀虫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荔枝蒂蛀虫文献数量、年代... 【目的】客观呈现国内外荔枝蒂蛀虫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其研究的重点与薄弱所在,为荔枝蒂蛀虫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荔枝蒂蛀虫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国家、著者信息、出版刊物及研究内容等信息,并采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作者聚簇、关键词共现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115篇,研究机构58个,发文作者78位,来源期刊55种;WOS(SCI-expanded和CABI)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马来西亚、印度、越南、菲律宾和德国6个国家12个研究机构的26名作者在24种刊物上发表的39篇文献。研究内容涵盖荔枝蒂蛀虫生物学、预测预报、防治技术、生理生化等方面;研究热点有荔枝蒂蛀虫的种群生命表、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寄主植物和产卵选择性、性信息素、组织超微结构以及天敌防治。【结论】中国在荔枝蒂蛀虫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研究机构聚集在华南荔枝、龙眼主产区,研究者众多,研究内容广泛但不够深入;高产活跃作者群基本形成了高校以梁广文和江世宏为主导、科研院所由陈炳旭领衔的两大研究群体。但欠缺长期稳定深入研究的科研团队,高产活跃作者群不够聚集,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高产机构少;国内和国际上研究成果极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CNKI WEB of SCIENCE 研究态势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的饲养及其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少山 黄寿山 +1 位作者 梁广文 曾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6-841,共6页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影响荔枝生产及出口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具有钻蛀为害的习性,其生态学研究薄弱。以荔枝果核、龙眼果核为饲料,在室内成功饲养了连续3个世代的荔枝蒂蛀虫。并编制了荔枝蒂蛀虫实验种群的特定...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影响荔枝生产及出口的重要害虫。由于其具有钻蛀为害的习性,其生态学研究薄弱。以荔枝果核、龙眼果核为饲料,在室内成功饲养了连续3个世代的荔枝蒂蛀虫。并编制了荔枝蒂蛀虫实验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特定年龄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参数为:第一世代R0(I)=2.0503,rm=0.0230;第二世代R0(I)=7.5067,rm=0.0538;第三世代R0(I)=0.3104,rm=0.0321。特定年龄生命表参数为:第一世代R0(I)=2.0594,rm=0.0217;第二世代R0(I)=7.5261,rm=0.0559;第三世代R0(I)=0.3114,rm=0.0333。研究了两类生命表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换算论证。通过R0≈I的关系,在本例中,两种生命表之间的参数是可以进行换算的。生殖力表不同于特定时间生命表,它丢失了幼期累计存活率而使R0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饲养 生命表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各发育阶段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易之 徐淑 +2 位作者 陈炳旭 姚琼 陈耿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果为害。本研究旨在明确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为该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 【目的】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果为害。本研究旨在明确荔枝蒂蛀虫幼虫龄数及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为该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数据。【方法】定期收集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荔枝蒂蛀虫幼虫,测量幼虫头壳宽度,对其进行频次分析,Crosby指数验证和曲线回归分析,以确定幼虫龄数。通过室内群体饲养的方法,测定了17~38℃区间8个温度梯度下荔枝蒂蛀虫各虫态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并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根据荔枝蒂蛀虫幼虫头壳宽度频次分布图,其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可明显分为5个区域,说明其幼虫分5个龄期,符合Dyar定律。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092~0.120,0.140~0.206,0.217~0.319,0.356~0.523和0.582~0.728 mm。温度对荔枝蒂蛀虫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有明显影响,其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发育速率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并符合线性回归模型。在20~32℃,荔枝蒂蛀虫可完成世代发育;在17℃时,该虫只能发育至3龄幼虫;在35℃时,蛹多不能羽化;在38℃时,卵多不能孵化。在20~32℃,其世代历期为41.16~19.34 d,蛹期为12.74~5.38 d,而产卵前期为4.75~4.22 d,温度对产卵前期无明显影响。在20~35℃,荔枝蒂蛀虫幼虫可正常发育,其1龄幼虫龄期为4.50~1.17 d,2龄幼虫期为2.09~1.40 d,3龄幼虫期为2.84~1.00 d,4龄幼虫期为3.41~1.18 d,5龄幼虫期为3.00~1.37 d,预蛹期为2.41~0.69 d。在17~35℃,荔枝蒂蛀虫卵可正常孵化,其卵期为7.73~2.09 d。【结论】荔枝蒂蛀虫幼虫分5个龄期,不同于前人所报道的4个龄期。在20~32℃温度范围内,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幼虫 龄数 温度 发育历期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彭海辉 陆永跃 +1 位作者 梁广文 曾玲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1-363,共3页
试验观察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对寄主植物品种、器官及器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规律。结果表明,与老梢相比,荔枝蒂蛀虫明显倾向于选择嫩梢产卵;4个荔枝品种果枝中以妃子笑上落卵数最多,在淮枝、糯米糍荔枝果实上较少,桂... 试验观察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对寄主植物品种、器官及器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规律。结果表明,与老梢相比,荔枝蒂蛀虫明显倾向于选择嫩梢产卵;4个荔枝品种果枝中以妃子笑上落卵数最多,在淮枝、糯米糍荔枝果实上较少,桂味荔枝上最少;不同的荔枝品种果实气味引诱雌虫产卵的能力不同,其中妃子笑引诱力最强,淮枝、糯米糍引诱力较低,桂味最低;在同一荔枝果实不同部位的落卵量,以果皮上、下两部分较大,全果明显低于果皮上部,而荔枝肉和荔枝核上没有落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寄主植物 产卵选择性
下载PDF
γ-射线对荔枝蒂蛀虫幼虫检疫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胡美英 姚振威 +6 位作者 侯任昭 侯任环 李晓东 罗雪梅 翁群芳 黄旭明 刘秀琼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56-61,共6页
应用0.10~0.40kGy的60Coγ-射线对新鲜荔枝果实中的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幼虫进行辐射检疫处理研究判断辐照检疫处理的有效性是基于处理幼虫不能羽化为成虫作为标准... 应用0.10~0.40kGy的60Coγ-射线对新鲜荔枝果实中的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幼虫进行辐射检疫处理研究判断辐照检疫处理的有效性是基于处理幼虫不能羽化为成虫作为标准概率分析结果表明,致使荔枝蒂蛀虫幼虫995%死亡的辐照剂量是0254kGy,95%置信区间是0220-0289kGy,辐照处理与低温(7℃)冷藏相结合,可提高荔枝蒂蛀虫的死亡率.对荔枝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020、025、030kGy辐照处理与对照组之间,其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差异,而总酸度含量、贮藏期间坏果率则处理组比对照低60Coγ-射线既能杀死荔枝蒂蛀虫幼虫,达到检疫处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60CO 检疫处理 幼虫辐照
下载PDF
芸香科及樟科8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长龙 江世宏 陈晓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测试了芸香科及樟科8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发现四季橘和沙田柚提取物对该虫产卵具有较高的驱避作用,选择性驱避率分别为84.26%、53.90%,非选择驱避率分别为90.14%、60.83%;而九里香提取物则对荔枝蒂蛀虫的产... 测试了芸香科及樟科8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发现四季橘和沙田柚提取物对该虫产卵具有较高的驱避作用,选择性驱避率分别为84.26%、53.90%,非选择驱避率分别为90.14%、60.83%;而九里香提取物则对荔枝蒂蛀虫的产卵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对四季橘提取物用不同的溶剂初步分离后发现,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对该虫的驱避作用最高,分别为84.67%、86.63%,即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萃取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产卵驱避作用 四季橘 乙醇提取物
下载PDF
不同光环境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影响及田间防效调查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凤英 黎柳锋 +4 位作者 韦桥现 古雅良 黄川 廖仁昭 廖世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31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影响,为荔枝蒂蛀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广西南宁市日出日落时间及荔枝蒂蛀虫常住地光照强度,在室内条件下研究6个光照时长及8个光照强度处理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影响;在荔枝... 【目的】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影响,为荔枝蒂蛀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依据广西南宁市日出日落时间及荔枝蒂蛀虫常住地光照强度,在室内条件下研究6个光照时长及8个光照强度处理对荔枝蒂蛀虫产卵的影响;在荔枝收获前一个月开始果园夜晚亮灯,调查荔枝落地果及树上果的蛀果率变化。【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全亮(24 h光照)条件下荔枝蒂蛀虫产卵前期为10.67 d,显著长于其他处理(2.00~4.67 d)(P<0.05,下同),卵期为1.33 d,显著短于其他处理(9.67~12.33 d),每雌产卵量为0.47粒/头,显著低于常规处理(136.33粒/头);在6:00-19:00光照强度500 lx、19:00-次日6:00光照强度10~900 lx时,荔枝蒂蛀虫产卵量为每雌0~0.47粒/头,显著低于常规处理(136.33粒/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夜晚光照强度为70~130 lx和2~70 lx时的荔枝蒂蛀虫平均蛀果率分别为2.91%和3.65%,均显著低于常规处理(25.87%)。【结论】在荔枝收获前一个月开始果园挂灯,每日19:00-次日6:00光照强度2~70 lx的光环境可有效抑制荔枝蒂蛀虫产卵,进而极大降低荔枝蒂蛀虫蛀果率,可作为荔枝蒂蛀虫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光环境 产卵 田间防效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对寄主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15
18
作者 彭海辉 冼继东 +1 位作者 曾玲 梁广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测定了荔枝蒂蛀虫Conopom orpha sinensisB rad ley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荔枝果肉、荔枝果皮的水蒸气提取物、荔枝嫩梢和龙眼嫩梢的正已烷提取物的触角电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随提取物种类不同和该虫的交配前后... 测定了荔枝蒂蛀虫Conopom orpha sinensisB rad ley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荔枝果肉、荔枝果皮的水蒸气提取物、荔枝嫩梢和龙眼嫩梢的正已烷提取物的触角电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随提取物种类不同和该虫的交配前后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交配前的荔枝蒂蛀虫对各提取物的反应差异不显著,而交配后荔枝皮提取物对雌虫的活性最大;荔枝皮和嫩梢的提取物体积混合比不同,触角的电生理活性也不同,以荔枝皮和荔枝嫩梢的提取物按体积比4∶2混合后活性最大;在不同时间段,触角电生理活性变化明显,在23时到凌晨1时之间呈现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触角电生理反应 生物活性
下载PDF
13种杀虫剂对荔枝蛀蒂虫成虫触杀效果测定 被引量:15
19
作者 廖世纯 黎柳锋 +1 位作者 王凤英 廖仁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筛选对荔枝蛀蒂虫成虫有较好触杀作用的杀虫剂,为荔枝蛀蒂虫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日龄荔枝蛀蒂虫成虫为对象,用13种杀虫剂以不同稀释倍数设37个处理,采用室内喷雾法进行不同处理对荔枝蛀蒂虫成虫触杀效果测定。【结果... 【目的】筛选对荔枝蛀蒂虫成虫有较好触杀作用的杀虫剂,为荔枝蛀蒂虫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2日龄荔枝蛀蒂虫成虫为对象,用13种杀虫剂以不同稀释倍数设37个处理,采用室内喷雾法进行不同处理对荔枝蛀蒂虫成虫触杀效果测定。【结果】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5000倍、5%多杀霉素SC 4000倍、480 g/L毒死蜱EC 4000倍、35%硫丹EC 4000倍、1.8%阿维菌素EC+480 g/L毒死蜱EC(1∶1)4000倍、10%联苯菊酯EC和20%甲氰菊酯EC 2000倍及4.5%高效氯氰菊酯EC 1000倍处理对荔枝蛀蒂虫成虫的24 h触杀死亡率均可达100.0%;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虫螨腈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240 g/L氰氟虫腙SC等4种杀虫剂对荔枝蛀蒂虫成虫的防效则低于60.0%。【结论】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0%联苯菊酯EC、480 g/L毒死蜱EC及1.8%阿维菌素EC+480 g/L毒死蜱EC混配剂对荔枝蛀蒂虫成虫有较好的防效,可作为荔枝、龙眼产区防治荔枝蛀蒂虫成虫的首选药剂;10%联苯菊酯EC、20%甲氰菊酯E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可作为备选药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蛀蒂虫 杀虫剂 室内毒力 死亡率
下载PDF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 被引量:15
20
作者 冼继东 梁广文 +2 位作者 曾玲 吴振其 陈伟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应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和虫蛹分级预报法对荔枝蒂蛀虫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的发生期进行了预测预报,应用系统调查的方法观察荔枝蒂蛀虫在田间实际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预测的发生期与实际的发生期结果相一致,2种测报方法... 应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和虫蛹分级预报法对荔枝蒂蛀虫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的发生期进行了预测预报,应用系统调查的方法观察荔枝蒂蛀虫在田间实际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预测的发生期与实际的发生期结果相一致,2种测报方法均能准确预测荔枝蒂蛀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发生期 预测预报 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 虫蛹分级预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