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多中心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行不同手术方式后的愈合情况。方法收集多中心自2007年7月至2019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CPT患儿429例。其中,男277例,女152例;CPT CrawfordⅣ型408...目的回顾性分析多中心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行不同手术方式后的愈合情况。方法收集多中心自2007年7月至2019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CPT患儿429例。其中,男277例,女152例;CPT CrawfordⅣ型408例,CrawfordⅢ型21例;左侧209例,右侧214例,双侧6例;294例患儿伴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1);胫骨假关节位于上1/3者16例,中下1/3者413例。平均手术时年龄为8岁,范围为0.8~13.4岁;患儿首次骨折的平均年龄为3.3岁,本研究中最早骨折的年龄为出生时,首次骨折的最晚年龄为12岁。本研究按手术方式可分为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329例)、弹性髓内针(13例)、伊氏架+弹性髓内针(32例)、伊氏架(18例)、钢板(28例)、单臂外固定(4例)、克氏针(3例)、伊氏架+髓内棒(2例)。收集术后随访胫骨假关节患儿的初期愈合情况。结果330例CPT患儿实现初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范围为3.0~8.5个月)。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治疗较单纯运用钢板、伊氏架联合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初期愈合率高,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分割法(显著性水准调整为0.05/3=0.017)进行两两比较,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与弹性髓内针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与伊氏架+弹性髓内针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与伊氏架愈合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弹性髓内针与伊氏架+弹性髓内针愈合率的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3)。结论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是治疗CPT的一种有效方法,初期愈合率高。单纯运用伊氏架、钢板、弹性髓内针、克氏针等治疗的患儿初期愈合率低,常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行胫骨近端延长的愈合指数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使用伊氏外固定装置行胫骨近端延长手术的57例CPT患儿临床...目的评估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行胫骨近端延长的愈合指数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使用伊氏外固定装置行胫骨近端延长手术的57例CPT患儿临床资料,平均随访时间72.9个月。根据愈合指数的平均值分组,愈合指数小于57.1 d/cm为A组(n=32),大于57.1 d/cm为B组(n=25)。于胫骨近端延长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X线检查,采用Li分类法评估骨痂质量,并随访患儿胫骨延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7例CPT患儿平均愈合指数为57.1 d/cm。A组手术时平均年龄为8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75.5个月,平均延长长度为5.9 cm,延长结束后1个月骨痂形态质量良好者占81%(26/32),愈合指数为39.1 d/cm。B组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00.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69.6个月,平均延长长度为4.9 cm,延长结束后1个月骨痂形态良好者占56%(14/25),愈合指数为80.1 d/cm。57例中,3例于胫骨延长过程中腓骨提前愈合,5例出现针道感染,3例踝关节僵硬,1例出现踝关节跖屈20°畸形,4例出现延长段成角畸形,8例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CPT患儿胫骨延长过程中平均愈合指数为57.1 d/cm,存在腓骨提前愈合、延长段成角畸形等并发症,延长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骨痂形态。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合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和CPT不合并NF1病变骨膜的组织病理特点有无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接...目的比较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合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和CPT不合并NF1病变骨膜的组织病理特点有无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CPT合并NF1患儿20例(NF1-CPT组)、CPT不合并NF1患儿20例(非NF1-CPT组)病变骨膜标本,收集2021年12月至2021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例脑瘫患儿胫骨骨膜标本(对照组)。首先观察标本的大体形态学特点;然后对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描述组织形态学特点,并计算平均血管密度;最后对组织切片进行CD34、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elar antigen,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CD34、PGP9.5、PCNA在各组阳性表达的差异。结果NF1-CPT组和非NF1-CPT组病变骨膜的大体形态学特点基本一致,均表现为病变骨膜明显增厚,胫骨萎缩、变尖,髓腔闭塞,胫骨假关节形成;组织形态学特点也基本一致,均由大量高分化的成纤维细胞和增生的胶原纤维构成。NF1-CPT组和非NF1-CPT组病变骨膜伴有局部血管增生,增生血管的管壁增厚,管腔十分狭窄呈裂隙状,甚至趋向闭塞。NF1-CPT组、非NF1-CPT组、对照组间平均血管密度(mean vessel density,MV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F1-CPT组、非NF1-CPT组、对照组CD34阳性表达部位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骨膜中存在神经纤维组织,但无异常神经纤维增生。NF1-CPT组和对照组、非NF1-CPT组和对照组PGP9.5阳性表达部位的MOD,分别为0.063(0.032,0.099)比0.226(0.129,0.389)、0.063(0.040,0.085)比0.226(0.129,0.3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1-CPT组和非NF1-CPT组、NF1-CPT组和对照组、非NF1-CPT组和对照组PCNA半定量分析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T合并NF1患儿和CPT不合并NF1患儿病变骨展开更多
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Ilizarov固定期间患儿照顾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9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CPT患儿的13名...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Ilizarov固定期间患儿照顾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9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CPT患儿的13名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最终提取了CPT患儿Ilizarov固定期间,患儿照顾者功能锻炼认知及行为的6个主题,包括重视功能锻炼、相关知识储备薄弱、现有功能锻炼知识难掌握;依从性差、存在运动恐惧、积极应对并发症或意外伤害但行为不当。结论CPT患儿Ilizarov固定期间,其照顾者在功能锻炼认知及行为方面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医护人员要及早识别其不良认知和错误行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照顾者功能锻炼认知和行为,以促进患儿康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不同手术年龄与术后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9例Craw—ford Ⅳ型CPT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CPT手术时年龄大小,将其分为...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不同手术年龄与术后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9例Craw—ford Ⅳ型CPT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CPT手术时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小于3岁组(A组,34例)和大于3岁组(B组,25例),比较2组患儿胫骨假关节初期愈合率、再骨折发生率,踝外翻、胫骨外翻和下肢不等长这些后遗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31例(91.2%)患儿实现初期愈合。其中,7例(22.6%)发生再骨折;14例(45.2%)发生踝外翻,平均踝外翻11.3度(5-25度);13例(41.9%)发生胫骨外翻,胫骨平均外翻8.5度(5-20度);14例(45.2%)存在下肢不等长,平均下肢不等长2.4cm(0.5~4.0cm)。B组21例(84.0%)患儿实现初期愈合。其中,7例(33.3%)发生再骨折;8例(38.1%)发生踝外翻,平均踝外翻13.8度(5-30度);12例(57.1%)发生胫骨外翻,胫骨平均外翻9.5度(5-20度);16例(76.2%)存在下肢不等长,平均下肢不等长1.8cm(1~3cm)。B组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1岁以上CPT患儿一旦形成胫骨假关节,如患儿无严重骨质疏松、营养状况较差等不利条件;即可考虑手术治疗,以减少术后下肢不等长并发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多中心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行不同手术方式后的愈合情况。方法收集多中心自2007年7月至2019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CPT患儿429例。其中,男277例,女152例;CPT CrawfordⅣ型408例,CrawfordⅢ型21例;左侧209例,右侧214例,双侧6例;294例患儿伴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1);胫骨假关节位于上1/3者16例,中下1/3者413例。平均手术时年龄为8岁,范围为0.8~13.4岁;患儿首次骨折的平均年龄为3.3岁,本研究中最早骨折的年龄为出生时,首次骨折的最晚年龄为12岁。本研究按手术方式可分为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329例)、弹性髓内针(13例)、伊氏架+弹性髓内针(32例)、伊氏架(18例)、钢板(28例)、单臂外固定(4例)、克氏针(3例)、伊氏架+髓内棒(2例)。收集术后随访胫骨假关节患儿的初期愈合情况。结果330例CPT患儿实现初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范围为3.0~8.5个月)。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治疗较单纯运用钢板、伊氏架联合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初期愈合率高,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分割法(显著性水准调整为0.05/3=0.017)进行两两比较,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与弹性髓内针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与伊氏架+弹性髓内针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与伊氏架愈合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弹性髓内针与伊氏架+弹性髓内针愈合率的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3)。结论包裹式植骨联合手术是治疗CPT的一种有效方法,初期愈合率高。单纯运用伊氏架、钢板、弹性髓内针、克氏针等治疗的患儿初期愈合率低,常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文摘目的深入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he tibia,CPT)Ilizarov固定期间患儿照顾者对功能锻炼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9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CPT患儿的13名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最终提取了CPT患儿Ilizarov固定期间,患儿照顾者功能锻炼认知及行为的6个主题,包括重视功能锻炼、相关知识储备薄弱、现有功能锻炼知识难掌握;依从性差、存在运动恐惧、积极应对并发症或意外伤害但行为不当。结论CPT患儿Ilizarov固定期间,其照顾者在功能锻炼认知及行为方面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医护人员要及早识别其不良认知和错误行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照顾者功能锻炼认知和行为,以促进患儿康复。
文摘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 pseudarthrosis of tibia,CPT)不同手术年龄与术后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9例Craw—ford Ⅳ型CPT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CPT手术时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小于3岁组(A组,34例)和大于3岁组(B组,25例),比较2组患儿胫骨假关节初期愈合率、再骨折发生率,踝外翻、胫骨外翻和下肢不等长这些后遗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31例(91.2%)患儿实现初期愈合。其中,7例(22.6%)发生再骨折;14例(45.2%)发生踝外翻,平均踝外翻11.3度(5-25度);13例(41.9%)发生胫骨外翻,胫骨平均外翻8.5度(5-20度);14例(45.2%)存在下肢不等长,平均下肢不等长2.4cm(0.5~4.0cm)。B组21例(84.0%)患儿实现初期愈合。其中,7例(33.3%)发生再骨折;8例(38.1%)发生踝外翻,平均踝外翻13.8度(5-30度);12例(57.1%)发生胫骨外翻,胫骨平均外翻9.5度(5-20度);16例(76.2%)存在下肢不等长,平均下肢不等长1.8cm(1~3cm)。B组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1岁以上CPT患儿一旦形成胫骨假关节,如患儿无严重骨质疏松、营养状况较差等不利条件;即可考虑手术治疗,以减少术后下肢不等长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