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血管瘤的二维和三维超声影像学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龚霞 李佳 +5 位作者 熊屏 华晨 丁昂昂 周璐 李东源 吕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讨和评估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CH)、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二维和三维超声影像学特点及意义。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检查,并经临... 目的探讨和评估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CH)、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二维和三维超声影像学特点及意义。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进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随访(6个月至2年),或病理诊断证实的IH和CH患儿首诊时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厚度、回声、边界、血管密度、三维超声形态。采用Student’s t检验比较CH与IH病灶的超声数据测量值,方差分析不同类型CH的超声回声特点,K-W检验和χ2检验比较CH与IH的超声回声特点,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93例CH和94例IH患儿纳入该研究。93例CH中男59例,女34例,年龄5 d至3岁,其中快速消退型(rapid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RICH)30例,不消退型(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NICH)42例,部分消退型(partial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PICH)21例;94例IH共98处病灶,男22例,女72例,年龄1个月至1岁,其中有4例为多发。CH病灶最大径、厚度分别为(4.12±2.36)cm、(1.02±0.61)cm,均大于IH(t=-5.794、P<0.001,t=-2.113、P=0.036),超声下以低回声和数个无回声管腔的混合回声为主,可见钙化,边界清;IH病灶最大径、厚度分别为(2.54±1.21)cm、(0.85±0.47)cm,超声显示IH高低混合回声和低回声为主,边界清。彩色多普勒显示CH和IH血管密度分别为(6.01±1.10)/cm^2和(5.32±1.40)/cm^2(t=-3.794,P<0.001);频谱多普勒显示CH和IH为低速、低阻;三维彩色多普勒显示树枝状血流,IH多数有1条较粗供血动脉,CH有2条(χ^2=3.948,P=0.047)。比较3种CH,NICH多为低回声和数个无回声管腔的混合回声,RICH多为低回声,RICH、PICH病灶最大径和厚度大于NICH(t=3.411、P=0.002,t=4.200、P<0.001,t=2.552、P=0.015,t=3.016、P=0.015),NICH血管密度高于RICH和PICH(t=-3.209、P=0.002,t=2.485、P=0.016),PICH病灶无回声管腔较宽,管径大于RICH和NICH(t=2.911、P=0.005,t=2.717、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二维 超声检查 三维 先天性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
原文传递
先天性血管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及潜在药物治疗靶点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逸姝 华晨 林晓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1057-1062,共6页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源性肿瘤,由相关的遗传学病因导致,可分为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和部分消退型。3种亚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各有异同。该文综述了先天性血管瘤的遗传学发病机制,并提出潜在的靶向治疗方向。回顾文献...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源性肿瘤,由相关的遗传学病因导致,可分为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和部分消退型。3种亚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各有异同。该文综述了先天性血管瘤的遗传学发病机制,并提出潜在的靶向治疗方向。回顾文献发现可能的突变位点为GNAQ/GNA11基因体细胞突变和MYH9基因新生种系突变,其中GNAQ/GNA11突变会导致第209位谷氨酰胺被替换,可通过RAS/MAPK/ERK和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瘤的发生。因此,上述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ERK/MEK和YAP在未来或可作为先天性血管瘤患者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成为新的特异性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瘤 发病机制 遗传学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肝血管瘤的产前超声诊断与漏误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爽萍 尚宁 安思微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血管瘤的产前超声特征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肝血管瘤共35例,随访至出生后1年以上,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漏误诊原因。结果35例胎儿中有31例证...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血管瘤的产前超声特征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的先天性肝血管瘤共35例,随访至出生后1年以上,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及漏误诊原因。结果35例胎儿中有31例证实为肝血管瘤,多为晚孕期检出,23例位于肝右叶,14例边界清晰,14例为不均质回声,20例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血流呈高速中阻型,16例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13例见肝动脉来源供血及肝动脉内径稍增宽。中孕期漏诊1例,误诊3例(2例为肝母细胞瘤,1例为肺隔离症)。结论产前超声对先天性肝血管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与肝母细胞瘤鉴别较困难,中孕期应注意对肝脏的扫查,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瘤 先天性肝血管瘤 超声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下颌下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焦顺利 张凌 郑家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15-517,共3页
先天性血管瘤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分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和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2种亚型,临床少见,治疗意见尚不统一。本文报告1例右下颌下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病例,经口服普萘洛尔(14个月)治疗,获得理想效果。认为不消... 先天性血管瘤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分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和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2种亚型,临床少见,治疗意见尚不统一。本文报告1例右下颌下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病例,经口服普萘洛尔(14个月)治疗,获得理想效果。认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或消失,应早期干预。口服普萘洛尔的不良作用少且轻,可作为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瘤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下颌下区 普萘洛尔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瘤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临床分析
5
作者 薛磊 刘琪 +4 位作者 高阳 张蕴珍 王怡茗 周云 张文显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瘤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月误诊的先天性血管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3.33%。本组因局部紫红色圆形肿物伴白晕,无明显变化入院4例;因局部紫红色肿物皮温高...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瘤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月误诊的先天性血管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3.33%。本组因局部紫红色圆形肿物伴白晕,无明显变化入院4例;因局部紫红色肿物皮温高,表面散在毛细血管入院4例;均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误诊时间为3~7(1.8±0.3)个月。8例规律应用普萘洛尔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效果欠佳,进一步行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先天性血管瘤。确诊后4例给予局部压迫观察,疗程3~18个月,病情改善,病灶体积缩小;其余4例给予手术治疗,获得治愈。结论先天性血管瘤主要表现为局部紫红色圆形或卵圆形肿物,表面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有些病变周围可见白晕,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接诊高度怀疑先天性血管瘤患儿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早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还需行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瘤 误诊 婴幼儿血管瘤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瘤诊治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翀 麦华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2-86,共5页
先天性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血管瘤,在婴儿出生时就已发生。临床上将先天性血管瘤分为3类: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和部分消退型。一般多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与其他相似病症进行鉴别诊断。针对不同类型的... 先天性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血管瘤,在婴儿出生时就已发生。临床上将先天性血管瘤分为3类:快速消退型、不消退型和部分消退型。一般多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与其他相似病症进行鉴别诊断。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变,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何更加准确地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ICAM-1在先天性血管瘤激光干预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熙 宋宜慧 +1 位作者 罗婧莹 杨凤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4-596,60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先天性血管瘤患儿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干预前后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激光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与血管瘤组织中ICAM-1的水平及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先天性血管瘤患儿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干预前后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激光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与血管瘤组织中ICAM-1的水平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和皮肤组织中的ICAM-1水平,将先天性血管瘤患儿术前分别与健康体检者,激光干预后sICAM-1及mICAM-1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激光干预前先天性血管瘤患儿血清sICAM-1的水平(566.92±51.3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18.01±38.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1个月sICAM-1水平(418.40±55.89)μg/L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血管瘤组织中mICAM-1显著高于干预后及正常皮肤组织,干预后1个月mICAM-1表达较干预前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ICAM-1可能是先天性血管瘤分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一个临床生物检测指标,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先天性血管瘤 激光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萍 《皮肤科学通报》 2018年第5期518-526,共9页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s,CH)是罕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出生时即存在并完全长成。根据其自然病程,分为两种主要亚型即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ICH)、非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和一个中间亚型即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ICH)... 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s,CH)是罕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出生时即存在并完全长成。根据其自然病程,分为两种主要亚型即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ICH)、非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和一个中间亚型即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ICH)。RICH和NICH临床特点相似,无性别差异。皮损好发于头颈、四肢和躯干,常表现为单发的紫红色或紫蓝色的皮肤肿物,周边可见白色晕圈,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NICH皮损较RICH平坦。RICH通常在出生后数日至数周开始消退,大多在6~14个月时全部消退。NICH不会自行消退,与儿童成长成比例生长。PICH则表现出RICH和NICH的重叠特征。CH主要依据临床诊断,未能确诊或疑为其他肿瘤,则需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动脉造影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RICH可自行消退,一般无需治疗,除非有并发症,皮损完全消退前应定期临床监测。NICH不会消退,如皮损保持无症状且不影响患者,则没有必要治疗,较大的、明显增厚或有症状的皮损,首选手术切除并建议在学龄期前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瘤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先天较广泛性神经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丁长青 王文生 +2 位作者 崔智慧 孙迎迎 张玉娜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1期163-164,17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较广泛性神经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DSA等证实的先天较广泛性神经血管病变的低场MRI资料。结果 5例为累及盆部及下肢软组织的血管瘤。MRI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迂曲、扩张、不规则的条状流空信... 目的探讨先天较广泛性神经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DSA等证实的先天较广泛性神经血管病变的低场MRI资料。结果 5例为累及盆部及下肢软组织的血管瘤。MRI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迂曲、扩张、不规则的条状流空信号及不同程度的T1WI低(少许高)T2WI高混杂信号,有强化。1例为累及腹盆腔、腹股沟、腰背部及下肢对称性的广泛性神经纤维瘤病,MRI表现为沿神经血管链走行囊串样T1WI低T2WI高信号灶,内伴点状或结节状中等信号灶。结论认识先天较广泛性神经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特征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性病变 先天性血管瘤 神经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华晨 金云波 +6 位作者 陈辉 马刚 仇雅璟 杨希 龚霞 周恒花 林晓曦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artial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PICH)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7例PIC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特点及与其他先天性血管瘤的异同。结果本组中男性2例,女性5例。病灶位于肢体5例... 目的探讨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artial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PICH)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7例PIC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特点及与其他先天性血管瘤的异同。结果本组中男性2例,女性5例。病灶位于肢体5例,位于躯干2例。病灶半球形,质地偏硬,周围有淡色晕环。病灶最大直径均大于5 cm。出生后即开始消退,消退时间最短7周,最长48周,平均28周。消退后残留瘤体表面可见扩张紫红色毛细血管,周围有淡色晕环。多普勒超声检查,瘤体为皮下低回声软组织团块,血供丰富,动脉高流速,低阻抗。MRI检查发现肿块均位于皮下浅筋膜层,边界清楚、信号均匀,T1W呈低信号,T2W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HE染色,镜下可见真皮及真皮下层增生小血管,形成大小不等小叶状结构,或无明显小叶结构,小叶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小叶内部分区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核大小不一、浓染,核/浆比增大,但无明显异型性,有丝分裂像少见。所有标本中,均可见部分内皮细胞胞核凸向管腔,形成特殊的"钉突样"细胞。免疫组化,全部标本CD34、CD31均为阳性表达,GLUT1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PICH的临床表现介于RICH和NICH之间,PICH的病理表现与其他先天性血管既有交叉又有区别。消退稳定后,PICH更接近于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深入研究PICH或有助于揭示先天性血管瘤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下载PDF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佳 欧阳天祥 +4 位作者 黄莹滢 陈惠平 虞杰 肖燕 刘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索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断标准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10例,采取栓塞硬化治疗1例,手术切除治疗2例,栓塞硬化联合手术切除治疗7例。结果所有患儿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治愈9例,1例病情好转。结... 目的探索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诊断标准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患儿10例,采取栓塞硬化治疗1例,手术切除治疗2例,栓塞硬化联合手术切除治疗7例。结果所有患儿经过6~24个月的随访,治愈9例,1例病情好转。结论准确诊断先天性血管瘤,合理分类,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诊断 栓塞硬化 手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血管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小莹 杨斌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2010-2012,共3页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类罕见的血管性肿瘤,可分为快速消退型与不消退型两种亚型。由于国内目前对于此类肿瘤的描述并不多见,临床上可能被误诊为其他先天性肿瘤,而因其两种亚型的自然病程不同,其治疗与其他先天性肿瘤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类罕见的血管性肿瘤,可分为快速消退型与不消退型两种亚型。由于国内目前对于此类肿瘤的描述并不多见,临床上可能被误诊为其他先天性肿瘤,而因其两种亚型的自然病程不同,其治疗与其他先天性肿瘤有相当大的区别。因此,明确诊断该类疾病,成为临床医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该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相关假说及诊断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与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佳 欧阳天祥 +4 位作者 黄莹滢 刘军 肖燕 陈惠平 虞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NICH)与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的病理特征,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探讨NICH的病理结构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2005年1... 目的比较研究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NICH)与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的病理特征,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探讨NICH的病理结构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集13例NICH,13例增殖期IH和13例消退期IHl临床标本,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比较NICH、增殖期IH和消退期IH的病理结构以及Glut-1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NICH瘤体呈规则的小叶结构,小叶被丰富的纤维组织包绕,小叶内微血管管径较大,小叶内血管壁完整,内皮细胞罕有增殖和凋亡。IH病变呈现从增殖到消退改变,微血管管径较小,血管壁不完整,周细胞扁平,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可见增殖和凋亡。NICH中不表达Glut-l,增殖期IH肿瘤内皮细胞中Glut-l表达阳性。消退期IH中Glut-l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结论NICH是一种具有低增殖性的血管瘤,病理结构稳定,与增生期IH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性具有明显的不同;Glut-1可以作为鉴别NICH和增殖期IH的可靠抗原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病理学
原文传递
RICH新生儿期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一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14
作者 高庆文 沈卫民 +5 位作者 严俊 陈海妮 季易 邹继军 陈建兵 崔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8-493,共6页
2015年3月收治1例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 RICH)伴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 TP)和凝血病(coagulopathy, CP)的新生儿,先后采用血小板输注和栓塞治疗(无水乙醇、聚桂醇)后,患... 2015年3月收治1例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apidly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 RICH)伴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 TP)和凝血病(coagulopathy, CP)的新生儿,先后采用血小板输注和栓塞治疗(无水乙醇、聚桂醇)后,患儿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很快恢复正常,瘤体明显地消退萎缩,随后行手术切除。患儿在输注1次血小板后其PLT即恢复正常,多次复查凝血功能亦正常。瘤体明显变平、塌陷和萎缩,表面血管影减少、变淡。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复发,左上肢功能无受限。RICH是一种较少见的脉管肿瘤,临床上可出现TP和CP的并发症,这与新生儿期的Kaposi型血管内皮瘤伴Kasabach-Merritt现象非常类似,由于这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均有显著差异,需要仔细鉴别。低流量的静脉畸形或静脉淋巴管畸形也可出现消耗性凝血障碍和轻度的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血小板减少 凝血病 卡梅现象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晓卫 刘小芳 +3 位作者 房玉辉 李武轩 马运 刘懿初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CS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喉部CDFI检查的18例CSH患儿资料,观察正常喉部及CSH的图像特点及瘤体外形、大小、血流特点。18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CS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喉部CDFI检查的18例CSH患儿资料,观察正常喉部及CSH的图像特点及瘤体外形、大小、血流特点。18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分别于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复查喉部CDFI。结果:CDFI可清晰显示18例声门下血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以及与气道、周围组织的关系。声门下血管瘤CDFI图像显示瘤体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内见丰富血流信号或者斑片状血流信号。血管瘤位于声门下右侧壁6例,声门下左侧壁8例,双侧4例。结论:CDFI技术可以应用于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在显示其大小、范围、与气道关系等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后期的治疗随访中更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 声门 彩色多普勒显像
原文传递
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超声特征与临床转归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向娇 黄翠青 +1 位作者 耿娟 陈紫霞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超声特征与临床转归,为产前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出的胎儿肝脏异常病灶,并出生后经影像学和(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血管瘤的24例病例,总结其产前超...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超声特征与临床转归,为产前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出的胎儿肝脏异常病灶,并出生后经影像学和(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血管瘤的24例病例,总结其产前超声特征与出生后患儿预后。结果24例胎儿肝血管瘤均为单发病灶,88%(21/24)的病灶边界清晰,14个为巨大肝血管瘤(直径>40mm)。13%(3/24)为高回声型、29%(7/24)为低回声型、58%(14/24)为混合回声型。71%(17/24)的病灶内可见“筛孔状”或“蜂窝状”无回声,13%(3/24)的病灶内见较强回声分隔光带似“网状”。83%(20/24)的病灶可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其中90%(18/20)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半环状彩色血流,30%(6/20)的病灶可观察到“五彩镶嵌”样血流(考虑合并动-静脉瘘)。24例患儿出生,1例因新生儿心力衰竭死亡,23例存活。其中3例手术切除病灶,5例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2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3例仅随访观察。23例存活患儿随访至截止发文,最小3+月龄,最大3+岁,一般情况均好。结论胎儿肝血管瘤产前超声表现多样,但仍具有相对典型的超声特征,结合超声二维声像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可实现产前诊断,如无并发症,患儿出生后预后良好,存活率可达96%(2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肝血管瘤 先天性肝血管瘤 产前诊断 临床转归
下载PDF
335例先天性血管畸形诊断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坤南 施越冬 +3 位作者 张学军 顾建英 徐剑炜 亓发芝 《中国临床医学》 2000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335例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造影、CT、MRI等及治疗方法如手术、手术结合钢针、铜针、硬化剂、术中缝扎和电凝的应用。结果:本组手术切除1...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335例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造影、CT、MRI等及治疗方法如手术、手术结合钢针、铜针、硬化剂、术中缝扎和电凝的应用。结果:本组手术切除161例,部分切除81例,硬化剂注射32例,铜针治疗18例,需植皮47例,皮瓣修复19例,1期治疗284例,分期治疗35例。达到“治愈”或“缓解”的310例。效果差者多为蔓状血管瘤,最终截肢5例,仍有缺血溃疡者5例。36例出现切口或植皮愈合不佳的并发症。结论:(1)除作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蔓状血管瘤等“定性”诊断外应作出血管瘤大致范围、深度、累及重要组织的“定位”诊断或“解剖”诊断,以便指导治疗。(2)血管瘤应及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结合或单用硬化、铜针等或术中加用缝扎、电凝破坏、硬化剂以处理残留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畸形 血管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先天性毛细血管瘤恶变致血管内皮瘤1例
18
作者 张敏 杨碧 +3 位作者 郭在培 冉玉平 周光平 姜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6-457,共2页
报告一例先天性毛细血管瘤恶变致血管内皮瘤。患者女,60岁,左膝关节红斑60年,结节、破溃4年。组织病理:皮肤溃疡形成,真皮及皮下血管增生明显,血管壁增厚,管腔闭塞,血管内皮细胞偶见分裂相。免疫组化染色:CD31(+)。病理诊断:血管内皮瘤。
关键词 先天性毛细血管瘤 血管内皮瘤 CD31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