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国际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文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32,共18页
西方生态语言学范式建立起了语言学和生态学的联系,引导人们审视语言对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具有交叉学科联系、终极环境关怀以及重大生态转向三大学科意义。西方经典生态语言学深受传统牛顿—笛卡尔式科学世界观的影响,其二元论范式...
西方生态语言学范式建立起了语言学和生态学的联系,引导人们审视语言对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具有交叉学科联系、终极环境关怀以及重大生态转向三大学科意义。西方经典生态语言学深受传统牛顿—笛卡尔式科学世界观的影响,其二元论范式在概念、方法和哲学方面存在三大悖论,呈现出价值中立、伦理弱化、道德弱化和美学缺席等显著特征。中国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以儒学生态智慧为哲学基础,可以包括"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尽美尽善"和"知行合一"四重意义,这一关联论范式可以帮助提升人类生态意识。国际语境下儒学范式的推广仍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生态语言学可继续挖掘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打造贯通中西的国际化新概念、新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境
生态语言学
生态危机
生态意识
生态悖论
儒学范式
中国生态智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诗外传》无关诗义辨正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立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9,共6页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目》对《韩诗外传》无关诗义的误判应该从今古文斗争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诗外传》
《四库全书总目》
诗义
诗教
断章取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人文精神范式下跨文化能力理论的本土化建构
3
作者
赵涵
冯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7-73,共7页
目前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建构模式还多以欧洲中心主义范式为主导,如何在中国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内外统一、情理相融,且以道德实践为中心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彰显我国文化在跨文化领域的声音,是需要关注的议题。以儒家经典为思想基础,建构出以...
目前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建构模式还多以欧洲中心主义范式为主导,如何在中国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内外统一、情理相融,且以道德实践为中心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彰显我国文化在跨文化领域的声音,是需要关注的议题。以儒家经典为思想基础,建构出以“仁”及“成仁”为本质内容的儒家人文精神范式,并在该范式下,重新对交际的存在论意义和交际者的道德实践主体本质进行元理论层面的反思,并进一步提出了本土化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化框架。框架的核心观点是“仁”与跨文化能力的本土阐释是相通的,二者的相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理想的交际活动本质上是“致中和”的道德实践,它与理想的心灵状态(仁)相伴而生;第二,跨文化意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交际中的具体化的事件性表达,二者的关系正如“诚意”与“仁”;第三,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是践行为更广泛人群而服务这一人生理想的具体化的事件性表达,二者的关系正如“成事”与“成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能力
儒家人文精神范式
本土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诲人不倦”言语行为研究
4
作者
叶莉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33-38,共6页
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其教诲言语具有教导性、经典性和垂范性,充分体现了儒家孔子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价值判断、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孔子“诲人不倦”目的明确,能够创设和谐的“诲人”环境,运用和谐的“诲人”方式,催...
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其教诲言语具有教导性、经典性和垂范性,充分体现了儒家孔子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价值判断、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孔子“诲人不倦”目的明确,能够创设和谐的“诲人”环境,运用和谐的“诲人”方式,催生和谐的“诲人”效果;其教诲言语富含深意而又通俗易懂,将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民族性体验与人文性认识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动态客观的启示性、自我掌控的灵慧性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诲人言语行为
语用意图
儒家文化教导范式
方法论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国际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
被引量:
8
1
作者
周文娟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32,共18页
基金
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外语专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内蒙古高校专业外语教育生态环境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7ZWY001)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和谐生态语言学的本土研究"(项目编号:NJSY18087)的研究成果
文摘
西方生态语言学范式建立起了语言学和生态学的联系,引导人们审视语言对于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具有交叉学科联系、终极环境关怀以及重大生态转向三大学科意义。西方经典生态语言学深受传统牛顿—笛卡尔式科学世界观的影响,其二元论范式在概念、方法和哲学方面存在三大悖论,呈现出价值中立、伦理弱化、道德弱化和美学缺席等显著特征。中国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以儒学生态智慧为哲学基础,可以包括"道法自然""和而不同""尽美尽善"和"知行合一"四重意义,这一关联论范式可以帮助提升人类生态意识。国际语境下儒学范式的推广仍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生态语言学可继续挖掘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打造贯通中西的国际化新概念、新表述。
关键词
国际语境
生态语言学
生态危机
生态意识
生态悖论
儒学范式
中国生态智慧
Keywords
ecolinguistics
international
context
ecological
crisis
ecological
awareness
ecological
paradoxes
confucian
paradigm
Chinese
ecological
wisdom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诗外传》无关诗义辨正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立军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9,共6页
文摘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目》对《韩诗外传》无关诗义的误判应该从今古文斗争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去理解。
关键词
《韩诗外传》
《四库全书总目》
诗义
诗教
断章取义
Keywords
the
General
Catalogue
for
Complete
Collection
of
Four
Treasuries
Hanshiwaizhuan's
meaning
of
Poetry
teaching
Poetry
from
the
confucian
paradigm
separate
understanding
分类号
I211 [文学—中国文学]
I2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人文精神范式下跨文化能力理论的本土化建构
3
作者
赵涵
冯琳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7-73,共7页
基金
宝鸡文理学院教改项目“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20JGZD03)。
文摘
目前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建构模式还多以欧洲中心主义范式为主导,如何在中国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内外统一、情理相融,且以道德实践为中心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彰显我国文化在跨文化领域的声音,是需要关注的议题。以儒家经典为思想基础,建构出以“仁”及“成仁”为本质内容的儒家人文精神范式,并在该范式下,重新对交际的存在论意义和交际者的道德实践主体本质进行元理论层面的反思,并进一步提出了本土化跨文化能力的概念化框架。框架的核心观点是“仁”与跨文化能力的本土阐释是相通的,二者的相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理想的交际活动本质上是“致中和”的道德实践,它与理想的心灵状态(仁)相伴而生;第二,跨文化意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交际中的具体化的事件性表达,二者的关系正如“诚意”与“仁”;第三,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是践行为更广泛人群而服务这一人生理想的具体化的事件性表达,二者的关系正如“成事”与“成义”。
关键词
跨文化能力
儒家人文精神范式
本土化
Keyword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confucian
humanism
paradigm
indigenous
study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诲人不倦”言语行为研究
4
作者
叶莉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33-38,共6页
文摘
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其教诲言语具有教导性、经典性和垂范性,充分体现了儒家孔子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价值判断、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孔子“诲人不倦”目的明确,能够创设和谐的“诲人”环境,运用和谐的“诲人”方式,催生和谐的“诲人”效果;其教诲言语富含深意而又通俗易懂,将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民族性体验与人文性认识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动态客观的启示性、自我掌控的灵慧性等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诲人言语行为
语用意图
儒家文化教导范式
方法论意义
Keywords
Confucius
Speech
Act
of
Teaching
Pragmatic
Intention
confucian
Cultural
Teaching
paradigm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国际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的儒学范式
周文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韩诗外传》无关诗义辨正
罗立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儒家人文精神范式下跨文化能力理论的本土化建构
赵涵
冯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孔子“诲人不倦”言语行为研究
叶莉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