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 被引量:72
1
作者 陈宏辉 贾生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121,共8页
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要求之间不仅会有差异,而且很可能会有冲突。本文剖析了企业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特性,进而将公司治理的本质理解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并阐明公司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取决于... 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要求之间不仅会有差异,而且很可能会有冲突。本文剖析了企业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特性,进而将公司治理的本质理解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并阐明公司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动态地满足多维度的平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 利益冲突 平衡原理
原文传递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论与对策 被引量:88
2
作者 贾生华 郑文娟 田传浩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8,共7页
重新界定了城中村与城中村改造的本质,认为"城中村"的本质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相互关系的联结,"城中村改造"的本质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协调的合约再安排,而"城中村改造"的目标是为各利益相关... 重新界定了城中村与城中村改造的本质,认为"城中村"的本质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相互关系的联结,"城中村改造"的本质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协调的合约再安排,而"城中村改造"的目标是为各利益相关者有效地创造价值。论文认为,城中村改造应确立"动态平衡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多维利益要求"的基本原则,遵循改造后"实现价值的再创造"和"实现利益的重新均衡"的衡量标准,有效地协调并满足包括地方政府、村集体(及其村民)、开发商、外来暂住人群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多维利益要求。最后,论文尝试从城市规划角度构建城中村改造核心利益相关者"四位一体"利益协调机制,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 利益相关者 利益冲突 平衡原则
下载PDF
医患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54
3
作者 李大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2,共2页
医患之间存在理想的期待与医疗现实水平的冲突 ,公益福利性与市场企业性的冲突 ,医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冲突等。医患之间相互需要 ,有平衡的可能。在法律设定医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时 ,要防止医患冲突 。
关键词 医师 患者 利益 冲突 平衡
下载PDF
强制采样与人权保障之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49
4
作者 陈光中 陈学权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共10页
强制采样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身体权和隐私权等之间存在紧张的冲突关系。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法治国家关于强制采样的立法经验,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将强制采样作为一种独立的侦查行为,并对强制采样的适用对象、程序、被采样人的权... 强制采样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身体权和隐私权等之间存在紧张的冲突关系。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法治国家关于强制采样的立法经验,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将强制采样作为一种独立的侦查行为,并对强制采样的适用对象、程序、被采样人的权利保障及救济机制等做出规定,以实现强制采样与人权保障之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采样 人权 人身自由权 身体权 隐私权 公民权利 《刑事诉讼法》 宪法
下载PDF
利益平衡视角下的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叶明 张洁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18年第11期32-42,共11页
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不仅存在数字音乐版权人与网络音乐平台、网络音乐平台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存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冲突,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种授权模式存在较多置疑。鉴于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具有诸如打击盗版行... 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不仅存在数字音乐版权人与网络音乐平台、网络音乐平台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存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冲突,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种授权模式存在较多置疑。鉴于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具有诸如打击盗版行为、刺激作品生产等积极效应,不宜直接否定此种授权模式,而应将关注重点放在减缓利益冲突和消极后果上。在解决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时,著作权法、民法基本原则及反垄断法可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音乐版权 独家授权 利益冲突 利益平衡
下载PDF
论格式合同的价值冲突与利益平衡机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从容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0-152,共3页
格式合同作为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产物 ,追求交易之迅捷 ,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且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试图从各国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中 ,谈谈格式合同价值冲突的表现与特征 ,谈谈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恰当... 格式合同作为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产物 ,追求交易之迅捷 ,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且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试图从各国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中 ,谈谈格式合同价值冲突的表现与特征 ,谈谈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恰当地规制格式合同 ,寻求契约的公平、正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合同 价值冲突 利益平衡 契约自由 正义
下载PDF
公益诉讼法理与传统民事诉讼法理的冲突及衡平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广辉 孙永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19-26,共8页
公益诉讼就是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从本质上看,它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它在特征和功能上和传统民事诉讼存在诸多不同,这就造成了它和民事诉讼法理之间存在紧张和冲突,但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这些紧张又是可以减轻和消解的。
关键词 公益诉讼法理 传统民事诉讼法理 自由裁量权 诉讼法
下载PDF
论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武平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71-76,共6页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受教育权 惩戒权 学校管理 教育管理体制
下载PDF
税务信息管理权与保护权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18
9
作者 闫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实践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信息采集、保有及使用方面存在激烈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公权力与私权利冲突具有必然性、税务信息的权利(力)边界不明且经济性日益凸显及税务机关信息管理的责任机制不健全。借鉴域外经验,中国税务机关信息管理... 实践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信息采集、保有及使用方面存在激烈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公权力与私权利冲突具有必然性、税务信息的权利(力)边界不明且经济性日益凸显及税务机关信息管理的责任机制不健全。借鉴域外经验,中国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与纳税人信息保护权的平衡之道在于限制公权力并进一步保障私权利,坚持税收法定、个人权利保护及狭义比例等原则。具体而言,需明确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与纳税人信息保护权的范围,构建税务信息分层管理机制,严格化税务机关信息管理的程序,完善纳税人信息的争端解决机制与违法取用纳税人信息的责任机制并加强对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的监督,促进税务信息领域的公权力与私权利从冲突中走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 纳税人信息保护权 信息分层管理 信息争端解决 冲突与平衡
下载PDF
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关系分析——兼论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6
10
作者 袁兆春 《济南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在中国农村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以民事、婚姻为主干的乡规民约与国家法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 ,但这些矛盾又是可以协调的。因为它们二者在本质上是一元化的规范体系 ,即乡规民约服从于并服务于国家法律 ,前者仅是后者... 本文在中国农村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以民事、婚姻为主干的乡规民约与国家法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 ,但这些矛盾又是可以协调的。因为它们二者在本质上是一元化的规范体系 ,即乡规民约服从于并服务于国家法律 ,前者仅是后者的有益补充。在此前提下 ,本文提出了协调矛盾的建议 :国家法在一定条件下应允许合理的乡规民约的存在与发展 ;而乡规民约也只能是作为国家法律不健全的一种权益之计 ,一旦某方面的法制健全、完善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乡规民约 国家法 冲突 协调 法治建设
下载PDF
隐私权与知晓权:冲突及平衡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单波 陈亦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与人的非理性表现相关 ,来源于媒介资本的统治力量 ,表现为知性主体与人格主体的矛盾 ,以及民主政治的公开性与隐私权的泛化之间的矛盾。要平衡隐私权与知晓权之间的关系 ,必须辩证把握三个原则 ,即公众利益和国民... 隐私权与知晓权的冲突与人的非理性表现相关 ,来源于媒介资本的统治力量 ,表现为知性主体与人格主体的矛盾 ,以及民主政治的公开性与隐私权的泛化之间的矛盾。要平衡隐私权与知晓权之间的关系 ,必须辩证把握三个原则 ,即公众利益和国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人格权至上的原则和“实际的恶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晓权 冲突 平衡 非理性表现 知性主体 人格主体 民主政治 新闻传播 新闻自由
下载PDF
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的冲突与平衡--基于231份判决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闫晴 《科学决策》 CSSCI 2018年第11期18-38,共21页
经过对231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可知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存在激烈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公私利益冲突的必然性、税收筹划与反避税方面的法制缺憾、税务机关反避税权力的侵益性与纳税人税收筹划救济机制的匮乏性。通过借鉴域外经... 经过对231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可知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存在激烈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公私利益冲突的必然性、税收筹划与反避税方面的法制缺憾、税务机关反避税权力的侵益性与纳税人税收筹划救济机制的匮乏性。通过借鉴域外经验可知,我国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的平衡之道在于限制税务机关的反避税权力并保障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权益,坚持税收法定、实质课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则。具体而言,需完善税收筹划与反避税的法律体系,明确纳税人合法税收筹划行为的边界,优化税务机关反避税的认定标准,完善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的争端解决机制并加强对税务机关、司法机关处理反避税事项的监督,推动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从冲突中走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筹划 反避税 实质课税 冲突与平衡
下载PDF
论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保障——两者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武平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6-80,共5页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 ,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 ,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权失衡的原因 ,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 ,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 ,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戒权 受教育权 冲突 学生 高校 中国
下载PDF
权利边界、冲突及其衡平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权利内在逻辑上交叉重叠,使得在义务不确定、权利边界模糊之处易发生权利冲突,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体应有权利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冲突、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因此,要以不危及政治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损害社会公正、不影响社会协调等... 权利内在逻辑上交叉重叠,使得在义务不确定、权利边界模糊之处易发生权利冲突,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体应有权利与国家政治权力的冲突、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因此,要以不危及政治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不损害社会公正、不影响社会协调等导向确定权利边界,并将权利冲突控制并衡平在合法、合理、适当的边界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边界 权利冲突:权利衡平
下载PDF
论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法律控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陆平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7,共7页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的社会问题,核心问题是控制日益表面化的利益冲突。鉴于现阶段社会利益冲突的特殊性,用法律手段进行控制已是必然。实现法律对利益冲突的控制,应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用公平立法确立各利...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的社会问题,核心问题是控制日益表面化的利益冲突。鉴于现阶段社会利益冲突的特殊性,用法律手段进行控制已是必然。实现法律对利益冲突的控制,应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用公平立法确立各利益主体的合法地位,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社会利益的流向,在宏观上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二是用公正司法建立利益的救济机制和干预机制,抑制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在微观上解决具体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利益冲突 利益分配 利益保障 利益平衡 法律控制
下载PDF
冲突与平衡:诱惑侦查与人权保障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彬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诱惑侦查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等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我国立法在此方面的规定却完全空白。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法治国家关于诱惑侦查立法经验,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侦查行... 诱惑侦查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等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我国立法在此方面的规定却完全空白。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法治国家关于诱惑侦查立法经验,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时,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侦查行为加以规定,并对诱惑侦查的适用主体、范围、对象、行为方式、程序控制等方面做出规定,以实现诱惑侦查与人权保障之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侦查 人权保障 冲突与平衡 法律分析
下载PDF
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间的冲突及衡平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广辉 李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3期69-75,共7页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法律与正义相伴随,同样,作为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冲突法与正义也是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冲突法并非仅仅追求冲突正义而不关注实质正义。其实,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其所追求和实...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法律与正义相伴随,同样,作为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冲突法与正义也是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冲突法并非仅仅追求冲突正义而不关注实质正义。其实,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其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可谓是殊途同归。而且,尽管在20世纪末以前传统的冲突正义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但随后实质正义已经明显地渗透到冲突正义的思想之中,因而呈现出了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嬗变和发展之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表明传统的冲突法规则因为要追求实质正义而被舍弃,其价值至今仍然不能被完全否定,且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也是完全可以得到衡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正义 衡平 20世纪末 冲突法规则 组成部分 法律体系 殊途同归 价值目标 主导地位 追求 传统 秩序 作为
下载PDF
价值共创视阈下图博档融合中的利益冲突及平衡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贵海 朱学芳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3,共7页
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图博档融合的利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对图博档融合中的利益冲突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以DART模型为依据构建了利益平衡机制。从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分配机制、考核机制、监管机制,信任机制、保障机制、补偿机制... 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对图博档融合的利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对图博档融合中的利益冲突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以DART模型为依据构建了利益平衡机制。从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分配机制、考核机制、监管机制,信任机制、保障机制、补偿机制8个方面对图博档融合中利益平衡机制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图博档融合 利益冲突 利益平衡
原文传递
跨国银行并表监管与金融隐私权的冲突及制衡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义顺 《海南金融》 2007年第9期40-45,共6页
在金融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集团化的趋势下,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实力雄厚的大银行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全球扩张和跨国并购,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跨国银行。这种跨国银行的产生和经营给普通的银行监管带... 在金融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集团化的趋势下,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实力雄厚的大银行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全球扩张和跨国并购,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跨国银行。这种跨国银行的产生和经营给普通的银行监管带来挑战,为了避免对跨国银行监管漏洞的存在从而危及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健,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核心监管原则。但是在母国具体实施跨国银行并表监管过程中,会遇到东道国保护金融隐私权的法律障碍。因此,由于金融信息披露和金融信息交流所引发的并表监管和金融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就必须对两者的冲突进行价值和机制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银行 并表监管 金融隐私权 冲突 制衡
下载PDF
网络名誉权与网络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制衡——再论“微博第一案”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伟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21-28,共8页
互联网社会中利益多元化的群体对于名誉权和言论自由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网络中发表的言论时常伴随着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网络言论包括在互联网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观点。为减少网络言论对他人名誉权可能造成的侵害,网络言论自由应受到... 互联网社会中利益多元化的群体对于名誉权和言论自由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网络中发表的言论时常伴随着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网络言论包括在互联网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观点。为减少网络言论对他人名誉权可能造成的侵害,网络言论自由应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司法实践在规制此种冲突时,应该遵循利益平衡的原则,在民法没有对言论自由做出规定的当下,应按照宪法关于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平衡网络言论自由和网络名誉权的关系。在具体个案认定时,应区分"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给予网络言论不同的自由程度;此外,对于网络名誉侵权主体和网络名誉被侵权人,应根据两种主体的身份特征、身份属性对自然人和法人、公众人物与普通大众、专业者和非专业者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名誉权 网络言论自由 冲突与制衡 微博第一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