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髁突增生与下颌骨畸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跃 王旭东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5-67,共3页
1概述及流行病学情况 髁突增生(condylar hyperplasia),有文献称之为髁突肥大(condylar hypertrophy),髁突良性肥大(benign condylar hypertrophy)。本病是由于一侧髁突骨质增生而引起下颌骨不对称性畸形,在下颌骨不对称畸形... 1概述及流行病学情况 髁突增生(condylar hyperplasia),有文献称之为髁突肥大(condylar hypertrophy),髁突良性肥大(benign condylar hypertrophy)。本病是由于一侧髁突骨质增生而引起下颌骨不对称性畸形,在下颌骨不对称畸形中,其发病比例相当高,而国内文献却罕有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即针对该病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增生 下颌骨畸形
下载PDF
髁突高位切除术对髁突肥大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健 龙星 +3 位作者 杨学文 李小丹 程勇 邓末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髁突高位切除术对髁突肥大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髁突肥大患者(共12例)的术前、术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评价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术后患者面型改善,X线检查显示术后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及下颌升支... 目的探讨髁突高位切除术对髁突肥大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髁突肥大患者(共12例)的术前、术后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评价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术后患者面型改善,X线检查显示术后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及下颌升支高度基本对称髁突表面可见新骨皮质形成。②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Fricton颞下颌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别从治疗前的0·131和0·066下降到0·042和0·021(P<0·05)。结论髁突高位切除术在改善面型的同时亦可以有效改善髁突肥大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髁突高位切除术 颞下颌关节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对下颌髁突肥大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昌富 陈国新 +2 位作者 肖秀凤 孙辉 郑雅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0-875,共6页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对下颌髁突肥大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并探讨其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方法:下颌髁突肥大高位切除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7~34岁,平均21.2岁,采用固定或隐形正畸治疗,种植钉压低患侧上颌后牙。术前、术后及...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对下颌髁突肥大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并探讨其术后关节的稳定性。方法:下颌髁突肥大高位切除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7~34岁,平均21.2岁,采用固定或隐形正畸治疗,种植钉压低患侧上颌后牙。术前、术后及正畸后进行颞下颌关节功能对比,常规拍摄锥形束CT(CBCT),头颅定位侧位片,Tc99m_MDP颌骨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检查,着重测量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术前患侧和健侧比较关节间隙(包括前间隙、上间隙及后间隙)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及正畸后各关节间隙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髁突高位切除术联合术后正确的正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由于髁突肥大导致的颜面及错牙合畸形以及由此引发的颞下颌关节障碍,正畸治疗后髁突回到关节窝正常位置,患侧髁突改建,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手术治疗 正畸治疗 关节间隙 种植钉
下载PDF
Shh信号通路对髁突肥大软骨细胞凋亡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武阳 陈宇翔 +8 位作者 杨璇璇 贾骏麒 张玉灿 房维 刘洋 常士平 薄斌 马秦(指导) 龙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29-133,163,共6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对髁突肥大软骨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正常髁突软骨3例,髁突肥大软骨6例,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其软骨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两种软骨细胞中凋亡效应因子cleaved-ca...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对髁突肥大软骨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正常髁突软骨3例,髁突肥大软骨6例,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其软骨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两种软骨细胞中凋亡效应因子cleaved-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比较正常髁突软骨和髁突肥大软骨中Shh和Smo的表达;用Shh、Cyclopamine、LY294002和U0126分别刺激两种软骨细胞,观察cleaved-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髁突软骨相比,髁突肥大软骨细胞中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 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在髁突肥大软骨中Shh、Smo呈高表达;Shh刺激组软骨细胞的凋亡活性降低(P<0.05),Cyclopamine刺激组软骨细胞的凋亡活性增加(P<0.05),LY294002及U0126刺激组软骨细胞的BCL-2 m 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Shh可通过介导PI3K/AKT和MAPK/ERK通路而抑制髁突肥大软骨细胞的凋亡,促进髁突肥大的病理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Sonichedgehog 凋亡
下载PDF
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罗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76,共8页
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是由于髁突非肿瘤性过度增生而导致面部不对称畸形、咬合紊乱、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该病病因仍不明确,目前以正颌外科、关节外科、颌骨轮廓整形术以及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根... 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是由于髁突非肿瘤性过度增生而导致面部不对称畸形、咬合紊乱、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该病病因仍不明确,目前以正颌外科、关节外科、颌骨轮廓整形术以及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根据髁突增生的活跃程度、颌骨畸形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意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期矫治颌骨畸形、改善咬合关系、重建良好的关节功能。本文将从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目标及手术方式选择结合笔者经验对该病的诊治作一系统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牙颌面畸形 正颌外科 颞下颌关节外科 整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
下载PDF
髁突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思颖 丁寅 +2 位作者 张海霞 贾森 梁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4期6758-6761,共4页
髁突增生,又称髁突良性肥大,是一种由于单侧或双侧髁突非肿瘤性过度增生导致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多于青春发育期隐匿发病,渐进性的病程进展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牙颌面发育畸形,影响患者面部外形及功能,并且病... 髁突增生,又称髁突良性肥大,是一种由于单侧或双侧髁突非肿瘤性过度增生导致下颌骨发育性不对称畸形的疾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多于青春发育期隐匿发病,渐进性的病程进展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牙颌面发育畸形,影响患者面部外形及功能,并且病程往往持续数年直至患者生长发育停止,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时机选择上为正畸医生和颌面外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本病的诊断依赖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及病理学检查,治疗手段以手术方法为主。在诸多可造成颌骨不对称畸形的疾病中,由于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且因缺乏具体的诊断标准和有效的早期筛查指标而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因而国内外均少见相关文献报道。目前,关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方法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及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增生 髁突肥大 发育
原文传递
Sonic hedgehog参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通路促使下颌骨髁突过度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宇翔 黄群 +2 位作者 张武阳 马秦 龙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6-869,共4页
目的:通过活体动物实验观察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与Sonic hedgehogxinh(Shh)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了髁突过度生长的作用。方法:制备IGF-1高表达表型转基因小鼠模型。将转基因鼠随机分为为5组:Cyclopam... 目的:通过活体动物实验观察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与Sonic hedgehogxinh(Shh)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了髁突过度生长的作用。方法:制备IGF-1高表达表型转基因小鼠模型。将转基因鼠随机分为为5组:Cyclopamine刺激组;NVP-AEW541刺激组;IGF-1刺激组;Cyclopamine+IGF-1刺激组;生理盐水刺激组:空白对照,每组3只。随机选取一侧关节腔自31d起隔天连续进行上述药物注射,共14d,注射结束后收获实验侧髁突,固定,比较两侧髁突大小,分析差异性。结果:Cyclopamine刺激组及生理盐水刺激组实验侧与对照侧髁突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VP-AEW541刺激组、IGF-1刺激组以及Cyclopamine+IGF-1刺激组实验侧髁突小于对照侧髁突(P<0.05)。结论:IGF-1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了髁突肥大髁突的过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音猬因子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FGFR3和EXT基因突变与髁突骨软骨瘤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张哲 王卫红 +3 位作者 杨春 刘屿 钱叶梅 李静宜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FGFR3和EXT基因突变与髁突骨软骨瘤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髁突骨软骨瘤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利用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全外显子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髁突骨软骨瘤... 目的探讨FGFR3和EXT基因突变与髁突骨软骨瘤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髁突骨软骨瘤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利用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全外显子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髁突骨软骨瘤组织中FGFR3和EXT1蛋白的表达。结果共10例孤立性髁突骨软骨瘤。男女比例为1∶1.5,平均年龄为37.1岁,左右侧之比为9∶1。3例患者行全外显子检测显示FGFR3基因突变,其中2例存在共同位点突变。2例患者存在EXT1基因同一位点突变。有8例髁突骨软骨瘤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存在EXT1阳性表达,且1例患者同时存在EXT1和FGFR3阳性表达。结论FGFR3和EXT基因突变与髁突骨软骨瘤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具体相关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基因 FGFR3基因 髁突骨软骨瘤 髁突肥大
下载PDF
细长型髁突增生病下颌骨及下颌神经管位置CT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桂梅 王涛 +1 位作者 毛晓斌 杨东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应用CT进行细长型髁突增生病(HE)下颌骨解剖学及下颌神经管形态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HE患者进行多层CT扫描,采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不同断面重建图像,进行下颌神经管、下颌孔和骨皮质测量,并与无下颌... 目的应用CT进行细长型髁突增生病(HE)下颌骨解剖学及下颌神经管形态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例HE患者进行多层CT扫描,采用Mimics 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不同断面重建图像,进行下颌神经管、下颌孔和骨皮质测量,并与无下颌骨病变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第一磨牙中心长轴断面的舌侧、第二磨牙中心长轴的颊侧及上缘、磨牙后区中心至下颌角连线断面的颊侧、上缘及下缘、下颌孔下缘下5 mm处水平位断面的舌侧、前缘及后缘,2组下颌神经管外缘距下颌骨表面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磨牙颊侧和下缘,2组下颌骨骨皮质厚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颌孔至下颌升支前缘及下颌骨下缘距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长型髁突增生病骨皮质厚度从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升支在各个方向均逐渐减小。与正常颌骨相比,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第二磨牙及磨牙后区偏颊侧并靠上方,下颌孔在升支内侧较靠前并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增生病 下颌前突 下颌孔 下颌神经管
下载PDF
髁突骨软骨瘤与Ⅰ型髁突增生的分子差异表达研究
10
作者 翟翰 晏颖 +2 位作者 李芮 李勇 许杰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9期3241-3248,共8页
目的比较髁突骨软骨瘤(OC)与Ⅰ型髁突增生(CH)的分子特征差异。方法收集该院14例Ⅰ型CH及9例髁突OC患者资料。取Ⅰ型CH与髁突OC标本进行番红固绿染色、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PCR检测两者软骨相关蛋白及m... 目的比较髁突骨软骨瘤(OC)与Ⅰ型髁突增生(CH)的分子特征差异。方法收集该院14例Ⅰ型CH及9例髁突OC患者资料。取Ⅰ型CH与髁突OC标本进行番红固绿染色、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PCR检测两者软骨相关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两者软骨原代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番红固绿染色及TRAP染色发现两种疾病存在不同的病理特征。COL2α1、Sox9、PCNA、Nestin、OCT4、Cyclin D1、CCNB1、MIP、TGF-β1、FGF-2、IGF-1基因在髁突OC中表达较Ⅰ型CH高。COL1α2、Runx2基因在Ⅰ型CH中表达较髁突OC高。髁突OC软骨细胞增殖速度较Ⅰ型CH快(P<0.05)。结论髁突OC软骨细胞比Ⅰ型CH软骨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在髁突OC中有大量的生长因子特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软骨瘤 髁突增生 细胞增殖 生长因子
下载PDF
单侧髁突肥大高位切除术面部软/硬组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昊森 孟庆功 +3 位作者 龙星 邓末宏 程勇 李波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因髁突肥大而接受髁突高位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面部软/硬组织偏颌指数(AI),观察软/硬组织偏斜改善的关联。方法:接受单侧髁突高位切除术的髁突肥大患者15例,观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软组织耳屏前点、下颌角点(Go’)、颏点... 目的:通过测量因髁突肥大而接受髁突高位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面部软/硬组织偏颌指数(AI),观察软/硬组织偏斜改善的关联。方法:接受单侧髁突高位切除术的髁突肥大患者15例,观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软组织耳屏前点、下颌角点(Go’)、颏点(Me’)与面中线和Go’-Me’,及硬组织髁突外侧点(Col)、下颌角点(Go)、颏点(Me)和Go-Me的距离。计算得出对应AI值。结果:手术前后测量值配对t检验。经耳屏前点与经髁突外侧点AI值相关系数r=0.933,下颌角(AI)r=0.984,下颌骨体(AI)r=0.997,颏点偏移r=0.997,下颌升支(AI)r=0.645,仅耳屏前点(AI)P>0.01。结论:单纯的髁突高位切除术可有效的改善偏颌畸形;面部软组织偏斜的矫正与硬组织的矫正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面部软/硬组织下颌升支偏斜的改善不完全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髁突高位切除术 偏颌畸形
下载PDF
Sonic Hedgehog串话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髁突肥大软骨过生长的机制
12
作者 陈宇翔 张武阳 +2 位作者 龙星 黄群 马秦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促进髁突肥大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串话机制。方法:选取正常髁突及髁突肥大软骨标本,以及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体外分离进行平板及三维培养,按不同...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Shh)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促进髁突肥大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串话机制。方法:选取正常髁突及髁突肥大软骨标本,以及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体外分离进行平板及三维培养,按不同的实验目的划分为不同的比较组,每个比较组按不同的实验目的各含不同的刺激组,分别添加IGF-1,NVP-AEW541,Cyclpamine,U0126/LY294002因子等单独或联合刺激,孵育后收获细胞进行计数或进行real-time PCR或Western Blot实验。结果:髁突肥大软骨细胞中加入Cyclopamine,COLX、PCNA、MMP-1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而cleaved-caspase-3明显升高(P〈0.05),细胞数目明显降低(P〈0.05)。添加Cyclopamine刺激的髁突肥大软骨细胞,磷酸化状态P-AKT和P-ERK均显著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BMSC加强IGF-1及Shh的刺激后COLX、COL2、PCNA、MMP-13、BCL2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单独加强IGF-1或Shh刺激,均可引起另一信号通路的加强(P〈0.05)。结论:Shh与IGF-1介导的信号通路存在串话机制促进肥大髁突软骨细胞及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作用,并通过PI3-K AKT和MAPK-ERK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软骨细胞 Sonic HEDGEHOG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原文传递
髁突高位切除术治疗单侧髁突肥大患者偏颌畸形效果的系统性评价
13
作者 赵可臻 常士平 +3 位作者 张哲儒 宗春琳 马秦 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5-363,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研究髁突高位切除术治疗单侧髁突肥大(UCH)导致偏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rchane图书馆、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髁突高位切除术治疗UCH的研究,检...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研究髁突高位切除术治疗单侧髁突肥大(UCH)导致偏颌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计算机网络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rchane图书馆、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髁突高位切除术治疗UCH的研究,检索时间限制在1985~2022年。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和MINORS清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Corchane图书馆支持的ReviewManager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文献分析后发现,髁突高位切除术是治疗UCH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髁突高位切除术与髁突比例切除术对避免患者进行二次正颌手术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37,95%CI:0.33-17.16,P>0.05);髁突高位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对咬合关系改善的效果优于不进行正畸治疗(RR=0.05,95%CI:0.00-0.74,P<0.05)。结论:髁突高位切除手术是治疗UCH的一种有效方式,患者在术后需要行正畸治疗以改善咬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高位切除术 髁突比例切除术 正颌外科 单侧髁突肥大 系统性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髁状突肥大引起的面部非对称性畸形的外科矫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吉宏 杨学文 +1 位作者 何腾霞 严惠荣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目的 :探讨髁状突肥大及其引起的面部非对称性畸形的外科矫治方法。方法 :本院 1985~ 1998年收治髁状突肥大及其引起的面部非对称性畸形 42例 ,作者按其是否伴有下颌升枝、体部增长及其它颅面骨增大将其分为 Ⅰ~Ⅳ 型 ,分别采用髁突... 目的 :探讨髁状突肥大及其引起的面部非对称性畸形的外科矫治方法。方法 :本院 1985~ 1998年收治髁状突肥大及其引起的面部非对称性畸形 42例 ,作者按其是否伴有下颌升枝、体部增长及其它颅面骨增大将其分为 Ⅰ~Ⅳ 型 ,分别采用髁突下升枝后缘“L”形截骨术 ,患侧升枝垂直截骨术搭配健侧升枝矢状劈开术、颏摆正术、颧上颌骨改形术等进行矫治。结果 :术后面形改善满意者 78 6 % ,基本满意 19 0 % ;关系恢复良好者 76 2 % ,基本恢复者 19 0 %。结论 :Ⅰ、Ⅱ型髁状突肥大及其引起的面部非对称性畸形采用髁突下升枝后缘“L”形截骨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肥大 面部畸形 外科矫治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透明质酸、TGF-β1对下颌骨髁突软骨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蔺栋鹏 吕瑾茹 +3 位作者 赵天一 王永功 彭利伟 马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TGF-β1因子对下颌骨髁突软骨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小鼠的下颌骨髁突软骨体外进行组织培养,按培养液内添加因子不同分为对照组、HA(0.5 mg/ml)、TGF-β1(5 ng/ml)组,于培养1、2、4、6、8周后进行形态学...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HA)、TGF-β1因子对下颌骨髁突软骨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小鼠的下颌骨髁突软骨体外进行组织培养,按培养液内添加因子不同分为对照组、HA(0.5 mg/ml)、TGF-β1(5 ng/ml)组,于培养1、2、4、6、8周后进行形态学观察、软骨面积测量、茜素红染色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研究。结果:对照组中髁突软骨在培养4周后软骨内开始出现高密度光阻射区,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提示软骨基质出现了钙化、软骨内成骨的过程;HA组中髁突软骨内未出现高密度光阻射区,而髁突软骨面积却显著增大(P<0.05);TGF-β1组中髁突软骨在培养2周后提前出现了高密度光阻射区,然软骨面积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下,HA可以促进髁突软骨的增殖,对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GF-β1在早期可显著促进髁突软骨细胞的肥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软骨 组织培养 体外 透明质酸 TGF-Β1 增殖分化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在髁突肥大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宇翔 龙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往往依据于对髁突的生长情况的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扫描作为一种相对于临床检查和传统影像学判断更为精准灵敏的技术,可为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的原理和... 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往往依据于对髁突的生长情况的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扫描作为一种相对于临床检查和传统影像学判断更为精准灵敏的技术,可为髁突肥大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其在髁突肥大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其测量值于髁突肥大治疗计划制定中的指导意义和与临床诊断方法的优劣比较等作了大量相关的研究。下面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平面闪烁显像技术 单侧髁突肥大
下载PDF
Added Value of SPECT-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Unilateral Active Mandibular Hypercondylia in Adult: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17
作者 F. Fokoue S. El Mselmi +1 位作者 N. Abaouz N. Ismaili Alaoui 《Advances in Molecular Imaging》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Planar bone Scintigraphy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to assess the active or inactive nature of mandibular hypercondylia. We report here the case of a patient whose diagnosis of active mandibular hypercondylia was retain... Planar bone Scintigraphy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to assess the active or inactive nature of mandibular hypercondylia. We report here the case of a patient whose diagnosis of active mandibular hypercondylia was retained after a complement with SPECT/CT imaging, the planar bone scan being negative. This case confirms the use of SPECT/ CT as the examination of choice for full assessment of mandibular hypercondylia in adults. Using bone Scintigraphy SPECT/CT improves bot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agnosing thi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condylia MANDIBULAR condylar hyperplasia Bone SCAN SPECT CT
下载PDF
Planar scintigraphy in assessment of mandibular asymmetr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vs asymmetric mandibular hyperplasia
18
作者 Lo John Yau Yat Yin +1 位作者 Yeung Wai Chow David Cheung Lim Kwo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2年第12期836-844,共9页
Objectives: To 1) explore the planar scintigraphic findings in asymmetry patients caused b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UCH) or asymmetric mandibular hyperplasia (AMH);2) develop a local agecondylar activity refe... Objectives: To 1) explore the planar scintigraphic findings in asymmetry patients caused b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UCH) or asymmetric mandibular hyperplasia (AMH);2) develop a local agecondylar activity reference norm;and 3) check the accuracy of the new norm and compare with other analytical methods. Material and Method: Chinese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asymmetry and scintigraphic findings available were recruited. Clinical, radiographic records and scintigraphic condylar activity ratio (CAR) were studied.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qua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CAR to develop a new norm. The sensitivity of condylar activity assessment using a) traditional norm;b) new norm;and c) percentile difference was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serial data available,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scintigraphic changes were checked. Result: 109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e stud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R was noted between UCH and AMH patients.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age and CAR. A new norm of the age-CAR was established, which showed improved sensitivity in condylar activity prediction in UCH and AMH wh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norm. Relative to percentile difference, the sensitivity of new norm was lower in AMH but not in UCH patients. Serial analysis revealed gradual decline in CAR with minimal change in percentile difference. Conclusion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here is difference in scintigraphic condylar activity between UCH and AMH patients. A norm of age-CAR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which showed improved sensitivity in condylar activity prediction in UCH patients.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e role of scintigraphy in A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tigraphy Bone SCAN FACIAL Asymmetry MANDIBULAR Asymmetry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下载PDF
髁突高位切除术对下颌骨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健 龙星 程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5-687,共3页
目的:探讨髁突高位切除术后下颌骨的位置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的髁突肥大患者1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及双侧髁突Tc99-MDP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髁突高位切除术,平均随访时间9.6月... 目的:探讨髁突高位切除术后下颌骨的位置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的髁突肥大患者1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及双侧髁突Tc99-MDP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髁突高位切除术,平均随访时间9.6月。下颌骨位置变化评价方法:1)矢状位:比较侧位头影测量上测量术前术后SNA、SNB及ANB角的变化。2)冠状位:比较正位头影测量术前术后上、下颌切牙点至Y轴的距离。结果:侧位头影测量显示术后SNA无显著变化(P>0.05),SNB显著减小(P<0.05),ANB显著增加(P<0.05)。正位头影测量显示上切牙点至Y轴的距离无显著变化(P>0.05),下切牙点至Y轴的距离显著减小(P<0.05)。结论:髁突高位切除术后下颌骨在矢状位及冠状位上发生向后和向患侧的移位,此种移位有利于髁突肥大所致偏颌畸形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髁突高位切除术 髁突 头影测量片
下载PDF
髁突肥大术后正畸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国新 龙星 +1 位作者 杨友谊 蔡善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1-642,644,共3页
目的:评价髁突肥大患者术后正畸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方法。方法:髁突肥大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5-36,平均25.5岁,上下颌安装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髁突肥大患... 目的:评价髁突肥大患者术后正畸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方法。方法:髁突肥大术后转诊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5-36,平均25.5岁,上下颌安装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髁突肥大患者手术后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及健侧后牙开[牙合],建立前牙正常覆合覆盖关系,双侧后牙I类关系或完全远中关系,后牙尖窝交错、咬合关系紧密。结论:直丝弓矫治器配合适当的后牙交互牵引能够有效的矫治髁突肥大患者术后错合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肥大 手术治疗 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