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 被引量:163
1
作者 杨冬梅 赵黎明 闫凌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101,共5页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在界定城市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是城市发展高级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概念模型以及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 创新 创新型城市 城市发展 概念模型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基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1
2
作者 田高良 齐保垒 李留闯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4-141,共8页
本文以2008年深市494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 本文以2008年深市494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经历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另外,聘请的审计师质量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影响因素 概念模型 实证研究
下载PDF
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19
3
作者 张方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本文有效整合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以知识获取为中间变量,构建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探究关系型嵌入和结构型嵌入影响企业外部知识获取并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微观机理,并通过长三角地区270家... 本文有效整合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以知识获取为中间变量,构建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探究关系型嵌入和结构型嵌入影响企业外部知识获取并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微观机理,并通过长三角地区270家本土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企业通过对组织网络的关系型嵌入和结构型嵌入能够有效提高外部知识的获取效应,从而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本土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嵌入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嵌入 知识获取 创新绩效 概念模型
原文传递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95
4
作者 秦伯强 杨桂军 +7 位作者 马健荣 邓建明 李未 吴挺峰 刘丽贞 高光 朱广伟 张运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9-770,共12页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调节的藻类细胞上浮与下沉,还是国内流行的蓝藻水华"暴发"四阶段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对太湖多次的野外观测与模拟实验,提出了关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全新概念性解释.在蓝藻细胞生长阶段,营养盐、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决定了蓝藻生物量的多少,为蓝藻水华"暴发"蓄积物质基础;在蓝藻水华暴发阶段,则主要受蓝藻细胞(团)浮力作用与水动力湍流作用的共同影响,决定了蓝藻水华出现后的规模、范围及位置.野外调查显示,在太湖这样的大型浅水湖泊,风浪作用条件下蓝藻细胞(团)在水柱中呈均匀分布;而当风浪消失后,蓝藻细胞(团)即迅速上浮形成水体表面可见的水华.蓝藻颗粒的上浮速度随着细胞团的增大而加快,适度的扰动促使蓝藻细胞团碰撞而形成更大的细胞团,更容易在水动力消失后快速上浮形成水华.湖流的辐合辐散是蓝藻水华上浮后形成可见的斑块形状、位置、漂移和聚集的决定因素.正是太湖地区风场高度多变与不稳定,才导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分布呈现多变的动态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澄清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太湖蓝藻水华难以监测、无法防控的问题,为蓝藻水华监测、预测预警、防控及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生长 微囊藻细胞团 水华暴发 水动力 概念性模式
原文传递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 被引量:86
5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6-312,共7页
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概念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 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概念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综合评价值,运用指标判别法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类型区。研究认为,优先整理区着重推进城镇化引领型的村庄整治模式;重点整理区依据组织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的原则适时推行区域内部"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优化调整区应以内部挖潜为主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调整;适度整理区在整理过程中重点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挂钩项目优选区应实施整域推进的区域整理模式,实现城乡等级体系重构和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有效结合。该研究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序整理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指标判别法 整治模式 概念模型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6
6
作者 李晓琴 银元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84-89,共6页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 何谓低碳旅游景区?如何评价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评估因子多、涉及范围广、评估标准难以量化等因素,但这方面研究无疑是景区低碳转型的基础和依据。文章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Status—Response,DSR)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低碳旅游景区不能简单等同于节能减排,而是应该拓展到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个层面上。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景区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低碳景区指标核查、减排项目合作、建立排放补偿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旅游景区 概念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54
7
作者 郭舒 曹宁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地...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六个关键性因素,并构建了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社会福利 城市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生活质量 旅游经济 旅游环境
下载PDF
新一代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架构设计及需求分析 被引量:75
8
作者 张晶 代攀 +3 位作者 吴天京 于海玉 李彬 祁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0,共9页
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原有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标准化工作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文中梳理了国内企业及联盟、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外主要国家的... 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原有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标准化工作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文中梳理了国内企业及联盟、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外主要国家的标准体系研究现状,秉承继承性、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原则,设计了新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分层架构和概念模型,构建了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调度控制与交易、信息通信及共性支撑技术8个专业方向的标准需求分析。最后,按照"重要性、迫切性、关联性"的原则,提出了各专业方向标准工作的重点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标准体系 架构设计 概念模型 需求分析 行动计划
下载PDF
近6年陕甘宁三省5—9月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 被引量:71
9
作者 韩宁 苗春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利用2005 2010年5 9月加密自动气象站1 h降水资料对陕甘宁三省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概念模型以及物理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在陕什宁三省存在4个活跃区和3个不活跃区;7-8月是短时强降水的多发期,两大峰... 利用2005 2010年5 9月加密自动气象站1 h降水资料对陕甘宁三省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概念模型以及物理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在陕什宁三省存在4个活跃区和3个不活跃区;7-8月是短时强降水的多发期,两大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中旬,日变化呈双峰分布,1 h降水量≥30 mm的短时强降水具有夜间多发性;通过典型个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低槽-副高型、低涡-远距离台风型、两高切变型3类短时强降水慨念模型;从物理量场来看,3类短时强降水均具有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能量)、高于发生冰雹的0℃层高度、较厚的暖云厚度,且均发生在弱风切变环境中;低槽-副高型最为典型,其抬升凝结高度最高,500 hPa与850 hPa假相当位温差△θ_(sc)抬升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量值最低,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高,1 h降水量大多在25 mm以内。低涡-远距离台风型水汽条件最好,深厚湿区、次天气尺度Ω系统和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使短时强降水发生范围最广,强度更强。两高切变型降水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短并具有突发性,其△θ_(sc)、抬升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最高,0~3 km垂直风切变最强,对流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强天气威胁指数接近300,强降水发生的同时往往伴有雷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概念模型 物理量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西藏人口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6
10
作者 王超 阚瑷珂 +3 位作者 曾业隆 李国庆 王民 次仁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4-680,共17页
在乡镇尺度下厘清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对在生态脆弱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2010年西藏自治区的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提取人口密度和空间因子,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口分布的疏密特征和集聚特征... 在乡镇尺度下厘清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对在生态脆弱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2010年西藏自治区的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提取人口密度和空间因子,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人口分布的疏密特征和集聚特征,对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随机森林回归方法探索该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西藏乡镇人口密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非均衡性,其总体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高密度区与大江大河及主要交通干线具有较强的空间耦合性;②大致以波绒乡(聂拉木县)—岗尼乡(安多县)为西藏的人口分界线,人口集聚的"核心—边缘"特征明显;③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中,人造地表指数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程度最大,随后依次为夜间灯光指数和路网密度;④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的人口密度预测比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精度高,可以用来对影响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排序在前六位的影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夜间灯光指数、人造地表指数、路网密度、工业总产值、GDP和多年平均气温,它们与人口密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地形地貌要素中以海拔和坡度的贡献率最大且与人口密度均呈负相关关系;⑤西藏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河谷是西藏地区人口的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拉萨河谷、年楚河谷以及三江河谷;⑥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可以利用概念模型来表达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将主导因素概括为土地利用结构、道路通达度及城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影响因素 乡镇尺度 随机森林 概念模型
原文传递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1
作者 周婷 蒙吉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2-767,共6页
生态风险评价是近十几年逐渐兴起并得到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空间异质性和评价过程的复杂性,而成为了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本文综述了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方法和实... 生态风险评价是近十几年逐渐兴起并得到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作为生态风险评价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空间异质性和评价过程的复杂性,而成为了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本文综述了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方法和实践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风险评价概念模型框架和步骤以及物理、数学和计算机模拟等评价方法;归纳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PETAR方法以及相对风险评价模型等;介绍了针对多样化的风险源、风险受体和评价数据源类型的不同而进行的实践案例研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评价阈值确定、暴露和危害分析、定量表征、不确定性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定量化方法与技术以及风险效应表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概念模型 PETAR方法 相对风险评价模型
原文传递
教育知识图谱的概念模型与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振 周东岱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86,113,共10页
自适应学习系统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突破口,而领域知识建模一直是困扰该系统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以深度学习、知识图谱为核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回归,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首先对已有的教育领域知识建模方法进行了梳... 自适应学习系统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突破口,而领域知识建模一直是困扰该系统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以深度学习、知识图谱为核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回归,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首先对已有的教育领域知识建模方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对其现存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通用知识图谱迁移应用于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知识粒度模糊、领域适应性不强两大问题,构建了一种教育知识图谱概念模型——EKGCM模型,该模型包括知识图示、认知图式两个层次,以及知识节点、知识关联、认知状态、学习路径四个基本要素;然后,针对图谱构建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处理技术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知识元抽取、前驱后继关系挖掘、认知状态诊断、学习路径生成四个步骤;最后,采用理想智慧教育云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行为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对于开展数据智能驱动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知识图谱 概念模型 知识元 前驱后继关系 认知状态 学习路径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黄润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0-647,共8页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 ,对几类典型的大型岩质斜坡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重点阐述了这些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变形过程及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 ,其中包括滑移 -拉裂 -剪断的三段式模...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 ,对几类典型的大型岩质斜坡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重点阐述了这些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变形过程及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 ,其中包括滑移 -拉裂 -剪断的三段式模式、挡墙溃决模式、“超级强夯”模式等。这些机理及模式的提出 ,对这一地区的防灾减灾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斜坡 滑坡机理 概念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三种理论模型 被引量:51
14
作者 林杰 李玲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6,共5页
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运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开始提出关于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模型,对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维度、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其中重要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这些模型立足于实践的基... 美国的大学教师发展运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开始提出关于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模型,对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维度、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其中重要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三个。这些模型立足于实践的基础和诸多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理论层次的提升。它们对于廓清大学教师发展的含义,设计大学教师发展的行动模型,指导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教师发展 理论模型
下载PDF
副热带高压南侧双台风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1
15
作者 罗哲贤 马镜娴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0-458,共9页
用一个正压原始方程模式 ,对 Carr和 Elsberry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提出的双台风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概念模式的合理性。同时指出 :在一定的参数范围 ,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气流中的双台风作用 。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相互作用 概念模式 数值试验 台风路径 移向突变 移速突变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强对流时空分布与天气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16
作者 苏永玲 何立富 +2 位作者 巩远发 李泽椿 郁珍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利用2001-2008年5-9月京津冀地区175站危险天气报和灾情报告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雷雨大风、冰雹和短时暴雨3类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以及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雷... 利用2001-2008年5-9月京津冀地区175站危险天气报和灾情报告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雷雨大风、冰雹和短时暴雨3类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以及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雷雨大风多为7~8级,主要盛行偏北或偏西风,京津冀中南部、西北部和京津风速较大;冰雹以中雹为主,京津冀西北部、北部和京津冰雹直径较大;短时暴雨突发性强,10~60分钟内,降水量≥20 mm且<25 mm出现站次较多,而130~180分钟内,降水量≥50 mm且<100 mm出现站次较多。(2)2001-2008年,雷雨大风多发生在5-6月,而冰雹的多发期集中在6月份,7-8月则是短时暴雨的频发时期。(3)除短时暴雨外,强对流高频区与太行山、阴山山脉走向较为一致,从京津冀西北部向东南方向递减,并有明显日变化特征,62%的强对流发生在午后到傍晚14:00-20:00时段。(4)京津冀强对流环流形势主要有3类:以冰雹天气为主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暴雨的冷涡型,雷雨大风为主并伴随短时暴雨的冷槽型以及短时暴雨为主的低槽副高型。通过典型个例的系统配置建立的天气学概念模型对业务预报有较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时空分布 概念模型
下载PDF
三维地籍概念模型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林亨贵 郭仁忠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3-645,共3页
结合目前地籍管理日常业务绝大多数仅涉及到土地使用权信息变更的管理实践,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基于土地使用权的复合三维地籍概念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房地合一”三维地籍概念模型的设计。
关键词 三维地籍 房地产权 概念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层损失的盾构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8
作者 王建秀 付慧仙 +2 位作者 朱雁飞 唐益群 杨坪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9,150,共9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要穿越建筑密集区、重点建筑保护区和沉降敏感区,地面沉降的科学预测和合理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盾构法隧道施工诱发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表移动。基于现有地层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要穿越建筑密集区、重点建筑保护区和沉降敏感区,地面沉降的科学预测和合理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盾构法隧道施工诱发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可归结为地层损失引起的地表移动。基于现有地层损失概念,按照经验-数学法和物理力学法体系论述了国内外盾构推进诱发地面沉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对地层损失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建立了基于沉降预测-施工控制的地层损失概念模型,提出了基于"地面沉降-地层损失-施工参数"联系通道的地面沉降控制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沉降 地层损失 沉降预测 沉降控制 概念模型
下载PDF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49
19
作者 徐静 陈秀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26,共4页
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在阐释智慧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对象、业务和信息三个维度构建其概念模型。基于对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分析,对我国智慧城市进行实践研究,包括建设主体、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情况。... 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在阐释智慧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对象、业务和信息三个维度构建其概念模型。基于对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分析,对我国智慧城市进行实践研究,包括建设主体、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情况。研究表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企业和公众的主体作用尚需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工程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应用的深度和智能化水平尚有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在城市中的普及、渗透和扩散将是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概念模型 发展现状 问题
下载PDF
LSSC基本理论框架 被引量:44
20
作者 崔爱平 刘伟 张旭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为给深入研究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在服务供应链研究分析基础上,对LSSC的演化机制、内涵、结构模型、特征、基本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定性分析.以契约为主的形式整合链上物流... 为给深入研究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在服务供应链研究分析基础上,对LSSC的演化机制、内涵、结构模型、特征、基本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定性分析.以契约为主的形式整合链上物流资源的LSSC,是1条能力供给链和增值服务链,只有通过物流能力与物流计划来协调;物流服务能力的获取与整合成为LSSC优化的关键;LSSC的管理主要包括能力、信息、流程和关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物流服务供应链 演化机制 结构模型 管理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