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外科技术辅助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甄栋 张扬帆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外科技术辅助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下颌骨缺损患者4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24)均采取计算机外科技术辅助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对照组(n=24)均采... 目的分析计算机外科技术辅助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下颌骨缺损患者4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n=24)均采取计算机外科技术辅助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对照组(n=24)均采取传统重建手术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面型修复满意程度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1.67%,对照组总满意度79.17%,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0.83%,对照组并发症率45.8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外科技术可提供优秀的手术模拟平台,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手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外科技术 非血管化髂骨修复 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孙坚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9-334,共6页
计算机辅助外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高速处理及控制能力,通过虚拟手术环境为外科医生从技术上提供支援,使手术更安全、更准确的一门新技术。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外科,可以优化手术方案、提供术中实时导航、提高手术的精确... 计算机辅助外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高速处理及控制能力,通过虚拟手术环境为外科医生从技术上提供支援,使手术更安全、更准确的一门新技术。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外科,可以优化手术方案、提供术中实时导航、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质量,使外科手术变得更为完美而富于严格的手术程序,从而降低手术危险性。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外科的基本原理、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涉及的计算机辅助外科相关技术、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虚拟手术 外科导航技术 机器人外科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小波 高森 +7 位作者 雷博程 张清华 吴娇娇 李梓尧 杨婉婷 郭子萱 杜卓 李灵慧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下颌骨囊性肿物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术前行头部64排螺旋CT... 目的研究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减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下颌骨囊性肿物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术前行头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将所获得DICOM图像数据利用数字化软件mimics 17.0制作三维实体模型,模拟手术确定开窗位置和下牙槽神经定位,制作囊肿塞,术中依照模拟所得数据进行开窗减压术。对照组常规术前检查后行囊肿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复查,保留影像学数据,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31.89±0.5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1.79±1.34)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5,P <0.05)。试验组患者均无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而对照组有7例(占35%)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4,P <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仅有2例(占10%)患牙科焦虑症,而对照组有10例(占50%)患牙科焦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P <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骨再生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数字化外科技术使下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减压术治疗做到术前准确设计、术中参照定位,可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安全性,尤其可保护下牙槽神经。数字化外科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精度,是一种有效的下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减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外科技术 下颌骨囊性肿物 开窗减压术 下牙槽神经
原文传递
计算机导航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精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的摆放位置是全膝关节置换成功的关键。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并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导航新技术不断开发使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和操作界面更加友好,为广... [目的]精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的摆放位置是全膝关节置换成功的关键。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并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导航新技术不断开发使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和操作界面更加友好,为广大学者普遍接受。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辅助手术必将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标准方式。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更小创伤的示踪器固定系统、电子平衡测量仪和智能化截骨锯等。并通过开发影像依从和非影像依从两种方法联合的影像加强导航系统,架起从现有技术向机器人智能化转变的桥梁,以实现完全通过机器人来完成手术操作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膝关节 计算机辅助手术 手术技术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与pick-up技术在牙列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凯悦 赵保东 +1 位作者 韩泽禹 滕敏华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48-352,共5页
随着经济及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老年无牙颌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规全口义齿修复存在诸多缺点,不能满足于老年无牙颌患者的生活需求[1]。种植体支持的固定全口义齿修复被证明是恢复无牙颌患者面部美学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 随着经济及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老年无牙颌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规全口义齿修复存在诸多缺点,不能满足于老年无牙颌患者的生活需求[1]。种植体支持的固定全口义齿修复被证明是恢复无牙颌患者面部美学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2]。而数字化导板可帮助引导种植体精确就位,防止损伤邻近软硬组织等重要的解剖结构,确保种植体达到设计的位置、深度及角度,更有助于符合生物学为导向的种植治疗理念[3-4]。而即刻修复缩短了空牙期,满足了患者即刻恢复美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牙列缺失 数字化导板 计算机辅助外科 pick-up技术 种植即刻负重
下载PDF
Novel computer-assisted method for revision arthroplasty of the knee
6
作者 Hanns-Edgar Hoffart Harald Dinges +2 位作者 Stefan Kolbeck Peter Ritschl Hagen Hommel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0期821-828,共8页
AIM: To introduce the navigation system of software and instrument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METHODS: We present an imageless navigation system for revision TKA,with optical poin... AIM: To introduce the navigation system of software and instrument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METHODS: We present an imageless navigation system for revision TKA,with optical point and tracker identification to assess kinematic and anatomical landmarks.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positions the cutting guides with a motorized cutting unit.The cutting unit is placed on the distal femur with a femoral clamp and acts as a rigid body and the base for all femoral cuts.The surgical technique for using the navigation system for revision TKA is based on the technique used in primary TKA.However,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differences.The most notable are:(1) differences in estim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the primary implant relative to the bone and the mechanical axes;(2) the specific possibilities the revision navigation software offers in terms of optimal joint level positioning; and(3) the suggested "best fit" position,in which the clock position,stem position and offset,femoral component size,and mediolateral position of the femoral componen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o find the optimal femoral component position.We assessed the surgical technique,and accompanying software procedural steps,of the system,identifying any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that they present.RESULTS: The system aims to visualize critical steps of the procedure and is intended as a tool to support the surgeon in surgical decision-making.Combining a computer-assisted cutting device with naviga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carry out precise cuts without pinning.Furthermore,the femoral clamp provides a stable fixation mechanism for the motorized cutting unit.A stable clamp is paramount in the presence of periarticular bony defects.The system allows the position of the primary implant relative to the bone and mechanical axes to be estimated,at which point any malalignments can be corrected.It also offers an optimal joint level position for implantation,and suggests a "best fit" position,in which the clock position,stem posi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EE Navigation system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omputer-ASSISTED surgery SURGICAL techniq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