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电网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276
1
作者 刘振亚 张启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25,共10页
根据我国一次能源基地与能源需求地区呈远距离逆向分布的特点和未来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格局,研究提出实现大规模、高效率、远距离输电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方案,优选出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家电网发... 根据我国一次能源基地与能源需求地区呈远距离逆向分布的特点和未来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格局,研究提出实现大规模、高效率、远距离输电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方案,优选出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家电网发展模式和"三华"(华北—华中—华东)主网架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电网 发展模式 规划方案 “三华”同步电网 特高压 综合效益 多馈入直流
下载PDF
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被引量:82
2
作者 刘某承 张丹 李文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山区,经典的传统农业模式比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和常规稻...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可否认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数量安全方面贡献巨大,但在一些适合小规模耕作的山区,经典的传统农业模式比常规农业耕作方式更具优势。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观,以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和常规稻作系统为例,针对农户和国家两个不同层次主体,综合计算了上述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就直接经济收入而言,稻鱼共生系统的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高2184元·hm-2,投入多1453元·hm-2,其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利润率较低;但若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常规稻作系统高7447元·hm-2,平均每公顷的综合价值高9631元,同时其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利润率优于常规稻作系统。基于效益分析,稻鱼共生系统的补偿标准下限为6532元·hm-2,上限为16045元·hm-2,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户的补贴实现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生系统 常规稻作系统 综合效益 补偿标准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效益评价 被引量:40
3
作者 吴钢 魏晶 +1 位作者 张萍 赵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积调查和定点测试的基础上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采用层次分析法 ( AHP) ,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率等系统研究的结果 ,对三峡库区... 在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大面积调查和定点测试的基础上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采用层次分析法 ( AHP) ,根据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土地利用率等系统研究的结果 ,对三峡库区分布面积较大的 4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了评价 ,并与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一研究结果将为科学合理地利用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移民就地安置部分的生存问题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效益评价 综合效益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微灌在中国:历史、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55
4
作者 李久生 栗岩峰 +2 位作者 王军 王珍 赵伟霞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2-381,共10页
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经40余年,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逐步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系列化,研究解决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大批关键问题,形成多个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微灌技术应用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 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经40余年,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逐步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和系列化,研究解决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大批关键问题,形成多个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微灌技术应用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成为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微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其在水肥药精量控制和农田生态环境调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发挥,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回顾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历程,系统总结了微灌技术在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深入分析研究领域和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为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综合效益 技术创新 应用模式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宋戈 梁海鸥 +3 位作者 林佳 孙白妮 张慧 姜博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5-840,共6页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选取黑龙江省垦区为研究区,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本研究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黑龙江省垦区1999—2008年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和...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选取黑龙江省垦区为研究区,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本研究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黑龙江省垦区1999—2008年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和系统协调度,并采用SPSS软件对耕地利用效益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整体效益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10年间耕地利用生态效益在小范围内反复波动,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呈较大波动增长趋势,并与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研究区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展相对均衡,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产力、人均农业GDP、农业投资效益、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生态质量等是影响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综合效益 驱动力 黑龙江省垦区
原文传递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势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周苏玫 马淑琴 +1 位作者 李文 张石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22,共6页
对2∶X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的生态环境改善,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大,光分布合理,风速增大,CO2含量增加;花生群体内光照强度减弱,CO2含量和风速略有增加。间作后后玉... 对2∶X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的生态环境改善,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大,光分布合理,风速增大,CO2含量增加;花生群体内光照强度减弱,CO2含量和风速略有增加。间作后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高,农艺性状改善;而花生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随着花生行比的增加逐步得到改善。这种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迭加后的优势,以2∶6型和2∶8型表现较好。为发挥玉米的高产潜能,对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提出玉米花生间作以2∶6型为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 生态因子 生理特征 综合效益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方法探讨--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43
7
作者 孙昕 李德成 梁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选择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江西省兴国县境内的治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的塘背河、廖公坑、蕉溪河3个小流域为对象,选择了涉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30个评价指标,对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和比较... 选择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江西省兴国县境内的治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的塘背河、廖公坑、蕉溪河3个小流域为对象,选择了涉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30个评价指标,对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的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宜性。(2)针对同一区域多个小流域一起进行评价,有利于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流域水土保持效益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对指导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兴国县3个小流域通过积极的治理投入,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由于治理投入和治理时间的差异,3个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塘背河小流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最高;廖公坑小流域治理中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低;蕉溪河小流域治理较差,经济效益最低。各流域应抓住自身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搞好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效益 水土保持 定量评价 小流域 兴国县
下载PDF
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被引量:43
8
作者 肖白 丛晶 +1 位作者 高晓峰 谷禹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0-404,共5页
面对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时接入容量受限、弃风量大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考虑利用储能系统来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但如何评价其整体效益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为此分析了抽水蓄能系统的投资成本、经济效益及其运行约束,揭示了风电-抽水蓄... 面对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时接入容量受限、弃风量大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考虑利用储能系统来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但如何评价其整体效益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为此分析了抽水蓄能系统的投资成本、经济效益及其运行约束,揭示了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综合效益和储能容量之间在地区电力系统最优化运行条件下的随动机理,建立了求取综合效益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相互匹配的火电机组出力曲线、风功率曲线和电网负荷特性,结合火电机组装机情况,并利用系统频率与负荷或发电变化之间的关联关系,量化分析了抽水蓄能系统的容量、运行年限、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变化对综合效益和风电接纳容量的影响。实例分析表明文中所提评价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 储能系统 削峰填谷 投资成本 综合效益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农业节水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39
9
作者 高金花 高晓珊 +2 位作者 廉冀宁 柏宇 王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8-63,共6页
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评价中,AHP法注重主观经验,熵权法注重客观规律。为此,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用于评价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效益维度构建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 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评价中,AHP法注重主观经验,熵权法注重客观规律。为此,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用于评价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效益维度构建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MatLab软件计算由AHP-熵权法确定的综合权重值,应用线性加权法实现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效益测度。结果表明:评价中的3种节水灌溉技术综合效益测度值为膜下滴灌+暗管排水技术(0.665)>膜下滴灌(0.566)>传统漫灌技术(0. 324);膜下滴灌+暗管排水技术不仅增加玉米产量以及农民收入贡献率,而且有助于解决实验基地存在的干旱缺水、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采用AHP-熵权法能够选出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AHP 熵权法 综合效益
下载PDF
计及广义需求侧资源的用户侧自动响应机理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36
10
作者 汤庆峰 刘念 张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38-147,共10页
自动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广义需求侧资源接入的情况下,对用户侧如何实施自动需求响应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介绍了用户侧的智能用电单元的基本形态,分析了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与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资源的适用性;提出了... 自动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广义需求侧资源接入的情况下,对用户侧如何实施自动需求响应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介绍了用户侧的智能用电单元的基本形态,分析了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与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资源的适用性;提出了"独立用户+节点型智能用电单元"与"集体用户+聚合型智能用电单元"两种用户自动需求响应运行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电气与信息架构。其次,从系统架构设计、用户负荷特征及负荷预测、负荷可调控性及控制模型、优化模型与方法等多个方面综述了用户侧自动需求响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最后,总结分析认为用户侧短期负荷预测、负荷可调控性与可计划性模型、面向自动需求响应的优化运行、综合效益评估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用电 自动需求响应 可控负荷 优化运行 综合效益
下载PDF
需求侧管理参与的孤岛型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杨茂 王金鑫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2期1-11,共11页
分析了MG中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特性和需求侧响应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政策,并建立了DG的数学模型和基于负荷分类的DR模型;综合考虑微源的出力成本、需求侧管理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建立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多目标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引入不同的... 分析了MG中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特性和需求侧响应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政策,并建立了DG的数学模型和基于负荷分类的DR模型;综合考虑微源的出力成本、需求侧管理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建立了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多目标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引入不同的孤岛微电网运行评价指标评价DR对微电网经济性、环保性以及可靠性的影响,并选择不同的场景分析验证。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外点法对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在将约束条件纳入目标函数的同时,尽可能避免求解规划时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算例分析表明,通过考虑需求侧管理,可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减轻负荷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缓解孤岛系统供电不足的问题,并有效提高微电网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型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IPSO-EPM 综合效益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综合效益评估与激励机制 被引量:33
12
作者 邓忻依 艾欣 《发电技术》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其有效消纳与控制成为新的热点课题。储能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结合可以平滑这些间歇电能并网,降低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并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鉴于储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 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其有效消纳与控制成为新的热点课题。储能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结合可以平滑这些间歇电能并网,降低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并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鉴于储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面临的成本和经济性问题,建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效益评估模型。该模型从项目成本、年收益、总利润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方面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并从配电网改造和备用成本等方面评估了项目的社会整体效益。算例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发电自用率高,年净收益增长明显,其经济性对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的依赖较小。随着光伏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成熟,无储能系统将不再具备经济性优势,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经验,从社会效益回馈用户、电价激励和金融支持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和激励建议,以促进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全寿命周期 综合效益 储能成本 社会效益回馈
下载PDF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丹丹 吴普特 赵西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在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其综合效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退耕还林(草)效益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草) 综合效益 评价
下载PDF
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28
14
作者 唐权 胥威汀 +3 位作者 叶希 沈力 苟竞 刘友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83-92,共10页
聚合商参与配网投资模型已成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综合收益和网损灵敏度指标。然后,储能聚合商将分布式储能系统投资运营综合收益最大作为上层... 聚合商参与配网投资模型已成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聚合商参与的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双层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综合收益和网损灵敏度指标。然后,储能聚合商将分布式储能系统投资运营综合收益最大作为上层目标函数,下层配网运营商将分布式储能系统并网后的网损灵敏度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储能聚合商与配网运营商耦合决策作用实现不同主体的利益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系统 储能聚合商 配网运营商 双层规划 综合收益 网损灵敏度
下载PDF
学科竞赛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及提效策略探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史耀媛 李昱良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5,共4页
当前,研究生学科竞赛业已成为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提升研究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研究生学业与竞赛活动冲突、学校竞赛资源配置不均衡、参赛作品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当前,研究生学科竞赛业已成为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提升研究生全面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研究生学业与竞赛活动冲突、学校竞赛资源配置不均衡、参赛作品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科竞赛的综合效益,需要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优化学科竞赛中的资源配置,建立激励制度;充分发挥校友作用,提升学科竞赛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学科竞赛 能力培养 综合效益
下载PDF
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几种树种配置模式综合效益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邵爱英 吴燕 刘文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53,共6页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宁夏平原7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从定量角度进行评价,并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林带的抗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新疆杨与高感天牛杨树品种混交林带的综合效益优于单一杨树品种的林带,新疆杨2行×合作杨2行,实际株数比6∶4的混交模式综合效益较好;②臭椿纯林也是一种综合效益较好的树种配置模式,但臭椿的一些特性又限制了其在农田林网上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配置模式 综合效益 农田防护林
下载PDF
从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再论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兼与刘德谦先生商榷 被引量:16
17
作者 贺春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1,共5页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追求的三大效益之间由于存在复杂的关系而难以同时达到最大化。如果严格限制所有的生态旅游为特殊专项化的活动形式,则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生态旅游持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我们应该遵...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追求的三大效益之间由于存在复杂的关系而难以同时达到最大化。如果严格限制所有的生态旅游为特殊专项化的活动形式,则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生态旅游持续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我们应该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则和规律,同时引入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生态旅游系统的旅游承载量来开展不同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对于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则应积极开发大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 市场需求
下载PDF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关系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光辉 严明疆 +1 位作者 杨丽芝 刘中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5-881,共7页
针对中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的自然属性,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 针对中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的自然属性,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的理念基础、评价原则和评价机理3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认为它们同源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都以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为研究主体,以保护生态与地质环境为目标,彼此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合理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充分条件,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合理确定是实现地下水功能评价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二者缺一,则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功能 可持续开采量 生态与地质环境约束 互相支撑 综合效益最佳
下载PDF
大力发展间作套种 提高灌区综合效益 被引量:18
19
作者 紫良植 刘世铎 李得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7-43,共7页
从间作套种试验,示范,调查研究的分析看出,在甘肃景泰川电力高扬程灌区发展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灌区的水资源,提高了作物对光、热、水、地的利用效果,种地养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关键词 间作套种 轮作倒茬 综合效益 景泰川灌区
下载PDF
旅游诱导下乡村能源消费模式转型与综合效益评估——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案例实证 被引量:24
20
作者 席建超 赵美风 +1 位作者 李连璞 陈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8-910,共13页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中国乡村转型和促进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论文以六盘山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为案例,研究了旅游扶贫工程实施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模式转型及其效益变化。结果表明:在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由"生活-生产系统&q...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中国乡村转型和促进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论文以六盘山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为案例,研究了旅游扶贫工程实施后农户家庭能源消费模式转型及其效益变化。结果表明:在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由"生活-生产系统"向"生活-旅游系统"的转变过程中,能源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农户,乡村旅游农户单位能源产出的经济效益(4.53元/kgce)提高2.86倍,同时实现了生态效益0.11元/kgce和社会效益1.09元/kgce的显著提升。研究也发现,有鉴于乡村旅游能源消费在乡村具有广泛的示范性,这种基于大量商品能源输入的能源消费模式不应是乡村能源消费和旅游业发展所应倡导的,也有悖于国家农村能源政策导向。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在充分利用当地既有能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生物质能(主要是沼气)和太阳能的潜力,建立以新型能源为主体、传统生物质能和商品能源为辅的能源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消费模式 综合效益 核算评估 乡村旅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