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绿木霉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量 张敬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2-888,共7页
【目的】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代谢产物中获得对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拮抗化合物,并评价其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生防潜力,为木霉生防菌株及其产生拮抗化合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玻璃纸筛选法筛选产生拮... 【目的】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代谢产物中获得对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拮抗化合物,并评价其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生防潜力,为木霉生防菌株及其产生拮抗化合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玻璃纸筛选法筛选产生拮抗化合物的木霉菌株,这些化合物对疫霉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在PDA上培养获得的木霉菌株作为接种体,进一步接种在稻米培养基上扩大培养,用于拮抗化合物的提取。木霉培养物经乙酸乙酯萃取、过滤和浓缩等程序,获得最初的粗提物。粗提物进一步通过柱层析、薄层层析纯化和生物活性测定,确定活性组分并获得纯的样品。依据样品的化学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确定拮抗化合物的化学分子式和结构。选用不同类群的植物病原菌,包括卵菌门的辣椒疫霉(P.capsici)和黄瓜疫霉(P.melonis)、子囊菌门中的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和担子菌门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测定拮抗化合物对它们发育不同阶段的拮抗活性。【结果】最初筛选试验结果显示,渐绿木霉(T.viridescens)菌株TS0404能产生对疫霉菌有强烈抑制活性的拮抗化合物。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具有生物活性的活性组分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质谱图揭示该化合物最大离子峰166,化合物被鉴定为6-戊基-2H-吡喃酮(6-pentyl-2H-pyran-2-one,6-PP)。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辣椒疫霉、黄瓜疫霉、立枯丝核菌、尖镰孢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15.26、99.58、126.46和315.75μg·m L-1),其中对黄瓜疫霉抑制效果最好,300μg·m L-1浓度完全抑制黄瓜疫霉菌丝生长。该化合物对辣椒疫霉和黄瓜疫霉游动孢子囊萌发也有显著抑制效果(EC50分别为168.67和111.87μg·m L-1),其中对黄瓜疫霉游动孢子囊萌发抑制效果最好,在400μg·m L-1时,完全抑制其游动孢子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绿木霉 生防菌筛选 拮抗化合物 结构鉴定 6-戊基-2H-吡喃酮
下载PDF
茯砖茶降脂功能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傅冬和 刘仲华 +1 位作者 黄建安 蔡汶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7-223,共7页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 将现代分离技术与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相结合,从茯砖茶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3,4-二羟基苯甲酸(DBA)、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选择FXR、LXR、PPARδ、PPARγ及3T3-L1细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GA和ECG对FXR模型的激活值分别达1.77±0.14和3.22±0.06;EGCG的激活倍数高达6.00±0.45。添加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GC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为1.62±0.16;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酸(MDBA)对PPARγ模型的激活倍数达1.73±0.16;各化合物对3T3-L1模型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茶叶组分 分离 结构鉴定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的茅苍术与北苍术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洁 汤维维 陈君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0年第5期321-328,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方法,对茅苍术与北苍术的75%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EC-C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分离,以0.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方法,对茅苍术与北苍术的75%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EC-C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25℃,进样体积1μL;检测质谱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系统(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全扫描的质量扫描范围m/z 50~1500。结果:根据UPLC-QTOF-MS/MS提供的各成分的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和特征碎片离子信息,并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数据比对,从茅苍术与北苍术中均鉴定出78个化学成分,包括16个萜类化合物、10个聚乙烯炔类化合物、25个有机酸类化合物、17个糖苷类化合物、10个其它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苍术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可为苍术的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QTOF-MS/MS 苍术 化学成分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0
4
作者 何媛 王四旺 吴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制备并鉴定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证实应用包合技术改进桉油剂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气-质联用法(GC-MS)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考察桉油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 目的:制备并鉴定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证实应用包合技术改进桉油剂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气-质联用法(GC-MS)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考察桉油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TLC、IR、UV分析结果均显示桉油与β-环糊精已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包合前、后桉油的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桉油能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 鉴定
下载PDF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聂映 姚卫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研究女贞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现代色谱技术对女贞子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女贞子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I),大黄素甲醚(II),羽扇豆醇(III),乙酰齐... 目的研究女贞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现代色谱技术对女贞子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女贞子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I),大黄素甲醚(II),羽扇豆醇(III),乙酰齐墩果酸(IV),β-谷甾醇(V),白桦酯醇(VI),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VII),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VIII),熊果酸(IX)。结论大黄素甲醚为从女贞子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成分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8
6
作者 曹家庆 党权 +2 位作者 付红伟 姚遥 裴月湖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15-618,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中药滇桂艾纳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原儿茶酸(2)、对... 目的分离鉴定中药滇桂艾纳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原儿茶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4)、豆甾醇(5)、山柰酚(6)、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7)、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8)、槲皮素(9)、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桂艾纳香 化学成分 成分分离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传统中药甘遂根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悦 刘志强 +2 位作者 李慧琳 宋凤瑞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7-1735,共9页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癸酰基-20-O-十六烷酰基巨大戟萜醇(2)、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9Z,12Z)-十八烷-9,12-二烯酰基]巨大戟萜醇(3)、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十八烷-9Z-烯酰基)巨大戟萜醇(4)、甘遂素I(5)、甘遂素J(6)、甘遂素K(7)、甘遂素L(8)和甘遂素M(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二萜类化合物 电喷雾质谱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发酵条件优化及品质鉴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万里 吴国芳 +2 位作者 王磊 张晓卫 冯宇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58-3375,共1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选用3株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干酪乳杆菌)、2株酵母菌(酿酒酵母菌、毕赤酵母菌),采用4因素(接种比例、接种量、水料比、温度)3水平正交设计对精补料发酵条件...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选用3株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干酪乳杆菌)、2株酵母菌(酿酒酵母菌、毕赤酵母菌),采用4因素(接种比例、接种量、水料比、温度)3水平正交设计对精补料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共设9个组,测定各组发酵饲料中氨态氮(NH3-N)、可溶性糖(SS)、淀粉(ST)含量,pH以及3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用极差分析法确定综合指标最优时的发酵条件;将精补料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发酵不同时间(0、1、3、5、7、10、15 d),通过测定发酵饲料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酶活性、霉菌毒素含量以及有氧稳定性,确定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1)AFB1、ZEN含量优化组为G1(接种量5%,接种比例1∶1、温度20℃、水料比0.4∶1)、G7组(接种量15%,接种比例2∶1、温度20℃、水料比1∶1),NH3-N含量优化组为G3(接种量5%,接种比例2∶1、温度30℃、水料比1∶1)、G7组,ST含量优化组为G6组(接种量10%,接种比例2∶1、温度30℃、水料比0.4∶1),DON含量优化组为G5(接种量10%,接种比例1∶2、温度25℃、水料比1∶1)、G7组,SS含量优化组为G4(接种量10%,接种比例2∶1、温度20℃、水料比0.6∶1)、G6组。2)16S测序结果显示,G3组发酵饲料中微生物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显著高于G1、G2(接种量5%,接种比例1∶2、温度25℃、水料比0.6∶1)、G4、G6、G7、G8(接种量15%,接种比例1∶1、温度30℃、水料比0.4∶1)、G9组(接种量15%,接种比例1∶2、温度25℃、水料比0.6∶1)(P<0.05),略高于G5组(P>0.05);G3组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G1、G2、G4、G5、G6、G8、G9组(P<0.05),与G7组差异不显著(P>0.05)。3)与发酵第0天(未发酵)时相比,发酵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纤维素酶(CL)、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精补料 发酵 条件优化 品质鉴定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锋文 胡金柱 +2 位作者 肖明 肖升 舒江波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85-92,共8页
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 汉语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很有意义而极具挑战性的一项课题。为解决由于关系词省略和关系词不能标示分句间层次组合顺序的局限,考察了1-2型和2-1型三分句复句关联模式的关系词隐现形式,发现12种关系词隐现形式的复句有望实现层次关系识别,这些隐现形式的关系词句法特征与分句组合顺序间存在4种制约规则。结合这些隐现形式的特征信息和分句层次组合制约规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层次关系识别流程,以期为实现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 复句 层次 语义关系 自动识别
下载PDF
HILIC/ESI-Orbitrap HRMS法结合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快速智能化鉴定瓜蒌皮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静娴 胡青 +5 位作者 于泓 冯睿 孙健 张甦 董洪霜 季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5-1712,共8页
本研究采用亲水作用色谱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线性离子阱三合一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HILIC/Orbitrap Fusion Lumos HRMS)建立了快速智能化鉴定瓜蒌皮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检索在线数据库ChemS... 本研究采用亲水作用色谱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线性离子阱三合一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HILIC/Orbitrap Fusion Lumos HRMS)建立了快速智能化鉴定瓜蒌皮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Compound Discoverer软件,检索在线数据库ChemSpider和mzCloud,共鉴定了48个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氨基酸、核苷及其碱基等,其中25个通过与对照品对照进行了准确鉴定,基本阐明了瓜蒌皮注射液的化学物质基础。采用该方法采集21批样品数据,以48个成分的峰面积为观察值,进行主成分分析,考察不同批次样品间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注射液批间差异性的主要来源为原料药材,注射液制备工艺相对稳定。本研究为瓜蒌皮注射液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标准提高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注射液 ORBITRAP HRMS 化学成分鉴定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银杏提取物-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优选及鉴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园 陈建海 +2 位作者 刘旻 黄乐松 王羽伦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9-671,共3页
目的:筛选制备银杏提取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并进行包合物的鉴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相溶解度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目的:筛选制备银杏提取物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并进行包合物的鉴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相溶解度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银杏提取物:HP-β-CD=1·5:1(质量比),搅拌时间为6h,包合温度为50℃。结论:银杏提取物与HP--CD初步被证明形成包合物。HP--CD对药物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物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工艺优选 鉴定
原文传递
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快速分析补骨脂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玉婷 郑竹宏 +7 位作者 赵仁云 张娜 孙玉杰 李剑豪 王景红 罗杰 贾珊珊 孙毅坤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9-745,共1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补骨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E技术采集补骨脂甲醇提取物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补骨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E技术采集补骨脂甲醇提取物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分子式、特征碎片与文献数据及标准品信息,共鉴定出补骨脂提取物中的44种化合物,包括28种黄酮类、10种香豆素类、2种单萜类和4种其他成分化合物,其中12种成分为首次在补骨脂中发现。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补骨脂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 UNIFI 化学成分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枫杨树皮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彭 王佳佳 +5 位作者 李兵 郭占京 廖彭莹 陈俊 李汉浠 潘为高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6-250,共5页
依据生物活性跟踪法的程序(体外抗菌为药理筛选指标),通过萃取、沉淀、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现代分离手段,对传统外用抗菌中药枫杨树皮的抗菌物质进行了系统筛选,发现乙醇提取物的亲脂性萃取部位(氯仿部位、乙酸... 依据生物活性跟踪法的程序(体外抗菌为药理筛选指标),通过萃取、沉淀、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现代分离手段,对传统外用抗菌中药枫杨树皮的抗菌物质进行了系统筛选,发现乙醇提取物的亲脂性萃取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石油醚部位)有抗菌作用,其他部位无活性;首次从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筛选出4个抗菌活性单体,TLC确定纯度后,经EI-MS、1D NMR(1H、13C、DEPT)和2D NMR(HSQC、1H-1H COSY、HMBC)分别鉴定为5-羟基-1,4-萘醌(1)、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2)、2,6-二甲氧基-1,4-对苯醌(3)、没食子酸(4)。3个类别抗菌化学母核(苯醌、萘醌、苯甲酰)的多个抗菌成分共同构成枫杨的抗菌物质基础。多成分活性中心抗菌物质基础的阐明,可为研发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枫杨抗菌部位药和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杨树皮 抗菌物质 生物活性跟踪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帅 鲍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4期8195-8203,共9页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NIAS)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受到关注。对NIAS的化合物种类鉴定和含量测定是对食品接触材料进行安全评估和监管的前提条件。目前,主流的分析策略是依据待测...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有意添加物(non-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NIAS)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日益受到关注。对NIAS的化合物种类鉴定和含量测定是对食品接触材料进行安全评估和监管的前提条件。目前,主流的分析策略是依据待测NIAS的挥发特性,分别选择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或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进行分离和定量,利用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谱图特征和色谱出峰时间(retention time,RT),借助质谱数据库对NIAS进行定性。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在NIAS分析检测领域起步较晚,亟需补强食品接触材料NIAS物质数据库和物质鉴定领域的研究基础。下一步建议加强化学结构分析的基础研究,培养食品接触材料中NIAS鉴定人才团队,构建食品接触材料中IAS和NIAS物质的信息数据库,最终提高食品接触材料NIAS检测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非有意添加物 检测方法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一株产复合酶真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产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国参 刘德海 +4 位作者 解复红 贾彬 权淑静 马焕 张玉龙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70-74,共5页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产复合酶的真菌菌株,将其命名为HKS11,进行了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经PCR扩增后测定菌株的18S rDNA基因测序,由18S rD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得知菌株HKS11与黑曲霉菌(Aspergillusni...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产复合酶的真菌菌株,将其命名为HKS11,进行了菌株形态特征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经PCR扩增后测定菌株的18S rDNA基因测序,由18S rD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得知菌株HKS11与黑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和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亲缘关系最为接近,18S rDNA基因相似性达到99%以上,可初步判断为曲霉属(Aspergillus)。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综合比较分析后,将其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的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其18S rDNA 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GenBankJX112703。并对其发酵产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真菌 18SrDNA 鉴定
下载PDF
茜草炭不同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组成及保护氧化损伤活性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林焱 王海丽 +4 位作者 陈毅 张丽 程芳芳 单鸣秋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604-4610,共7页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评价茜草炭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损伤活性,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各极性部位化... 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模型,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评价茜草炭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损伤活性,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各极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1),石油醚部位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水提取部位对损伤的HUVEC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UPLC-Q-TOF-MS分析结果显示,从茜草炭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中共鉴定化合物32种,包括31种醌类及其糖苷类和1个烯萜(茜草哌唑嗪C),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提取部位分别鉴定出化合物23,32,26,15种。关联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茜草炭抑制ox-LDL诱导HUVECs损伤的有效部位,为阐明茜草炭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茜草炭功效-物质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炭 极性部位 化学成分定性 细胞损伤 OX-LDL
原文传递
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晓维 罗雪君 +5 位作者 王丽坤 章金明 张治军 黄俊 吴建辉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1027,共11页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 【目的】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豆科害虫,给我国豇豆种植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开发利用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是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控措施之一,对于普通大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对其雌虫和雄虫气味源的嗅觉反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和溶液浸提法提取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挥发物;应用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收集的气体挥发物和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应用Y型嗅觉仪测定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对雌雄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气味源对其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雌成虫气味源则没有。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溶液浸提法均可提取雄成虫挥发物主要组分,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获得的TIC图基线平稳,杂峰少,提取效果优于溶剂浸提法。GC-MS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雄成虫挥发物中主要含有1种化合物,为反式,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E,E)-farnesyl acetate],该化合物在雌成虫挥发物中不存在。室内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特定剂量的人工合成的(E,E)-farnesyl acetate对普通大蓟马雌雄成虫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普通大蓟马雄成虫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并鉴定了其主要组分(E,E)-farnesyl acetate,为应用聚集信息素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监测和诱杀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聚集信息素 嗅觉反应 化合物鉴定 反式 反式-金合欢醇乙酸酯
下载PDF
畜禽粪便堆肥快速升温除臭多功能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杰 许修宏 +5 位作者 门梦琪 行国瑞 谷猛 杨阳 杨荣艺 边鑫雨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0-206,共7页
采用多重筛选方法相结合,从土壤、秸秆、堆肥等不同来源样品中分离得到4株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细菌A531、A422、B622和C631,该4株菌株同时具有使堆肥快速升温和有效除臭潜力。经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鉴定,其中两株... 采用多重筛选方法相结合,从土壤、秸秆、堆肥等不同来源样品中分离得到4株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细菌A531、A422、B622和C631,该4株菌株同时具有使堆肥快速升温和有效除臭潜力。经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鉴定,其中两株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A531)、白色芽孢杆菌(C631),菌株A422和B622须进一步鉴定。将该4株菌与本实验室保藏的1株氨氧化细菌(新型耐热芽孢杆菌Aliibacillus thermotolerans)BM62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菌剂进行堆肥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菌株A531、A422、B622、C631和BM62按照1∶1∶1∶1∶1的比例混合进行堆肥,与对照堆肥相比,添加菌剂的堆肥中纤维素降解率提高19.83%,总氮损失率降低10%,NO2-含量增加46.6%,NH3挥发率降低35.5%;将此复合菌剂各菌株比例调整为2∶2∶1∶1∶1的堆肥结果为,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21.73%,总氮损失率减少8.1%,NO2^-含量增加39.7%,NH3挥发减少23.1%;将此复合菌剂各菌株比例调整为1∶2∶1∶2∶1的堆肥结果为,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18.86%,总氮损失率减少了11.2%,NO2^-含量增加了49.1%,NH3挥发减少42.6%。以上结果表明,此复合菌剂可以明显降低堆肥过程不愉快气味,降低堆肥中氮素损失,快速有效分解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堆肥 复合菌剂 筛选 鉴定 纤维素降解 升温除臭
下载PDF
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快速分析刺梨籽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剑豪 杨天歌 +5 位作者 张娜 孙玉杰 曲玉霞 曹一佳 林宏英 陶欧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86,I0003,共12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刺梨籽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 E技术采集刺梨籽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联用技术结合UNIFI筛查平台对刺梨籽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利用UPLC-Q-TOF-MS E技术采集刺梨籽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质谱数据,并通过UNIFI筛查平台结合各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分子式、特征性碎片离子以及相关文献数据,共鉴定出刺梨籽提取物中的55种化合物,包括19种黄酮和36种三萜类化合物。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刺梨籽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籽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E) UNIFI 特征性碎片离子 化合物鉴定
下载PDF
紫红百香果果汁挥发性香气分析及仿香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庆 贾强 +2 位作者 董浩 张挺 李超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8-263,共6页
紫红百香果具有怡人的芳香特性,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紫红百香果果汁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并对其香气进行了仿香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果汁中共鉴定出81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 紫红百香果具有怡人的芳香特性,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紫红百香果果汁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并对其香气进行了仿香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果汁中共鉴定出81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43种,醇类11种,醛类3种,酮类8种,萜烯类(含萜烯醇类)12种,其它成分4种,其中酯类含量最高,这些挥发性成分是百香果果汁香气的主要贡献者。通过仿香实验,成功制备出百香果果汁香精配方,感官评价分析表明该香精配方的香气浓郁,头香、体香和尾香过渡自然且有层次感,与百香果的天然香气基本一致。总之,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分析和仿香技术能够制备出一种新型百香果果汁香精,应用于食品或医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挥发性成分 成分鉴定 仿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