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花粉外用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相关生长因子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雯鹏 李克亚 王真权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松花粉外用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相关生长因子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均行肛瘘切扩术,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高... 目的:探讨松花粉外用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相关生长因子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78例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均行肛瘘切扩术,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复方芩柏颗粒坐浴+松花粉纱条换药。治疗14 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患者疼痛、创面渗液、肉芽形态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生长因子EGF、VEGF、bFGF、TGF-β1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变化情况。计算治疗后7 d、14 d创面愈合率,统计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时间,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并记录研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29/39),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形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肉芽形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14 d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血清EGF、VEGF、bFGF、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血清EGF、VEGF、bFGF、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ALCT、AMCP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RRP、ARP均低于术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RRP、ARP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松花粉外用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用于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的术后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渗出等临床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血清中EGF、VEGF、bFGF及TGF-β1相关生长因子的水平,促进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湿热下注证 肛瘘术后 松花粉 复方芩柏颗粒 创面愈合生长因子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佑 肖超 +2 位作者 肖戈 赵建政 王真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K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激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按1∶1体积制成TNBS/乙醇混合液...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K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激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按1∶1体积制成TNBS/乙醇混合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9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 9%Na Cl 2 m L灌肠,实验组给16%复方芩柏颗粒2 m L灌肠,2次/天,连续3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m TOR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结肠组织miR-199-3p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m TOR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 18±0. 06,0. 67±0. 09和0. 40±0. 06;上述3组的PI3KP8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8±0. 04,0. 83±0. 09和0. 58±0. 08;上述3组的PI3KP10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9±0. 05,0. 71±0. 11和0. 54±0. 08;上述3组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1±0. 06,0. 79±0. 05和0. 49±0. 08;上述3组大鼠结肠组织miR-199-3p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62±0. 09,0. 19±0. 0和0. 38±0. 09。上述指标: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增加miR-199-3p表达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复方芩柏颗粒剂治疗UC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芩柏颗粒剂 微小RNA-199-3p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复方芩柏颗粒熏洗坐浴联合松花粉治疗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肖俏俏 罗敏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复方芩柏颗粒熏洗坐浴联合松花粉治疗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复方芩柏颗粒熏洗坐浴联合松花粉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曲咪新乳膏治... 目的:研究探讨复方芩柏颗粒熏洗坐浴联合松花粉治疗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复方芩柏颗粒熏洗坐浴联合松花粉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曲咪新乳膏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对两组患者的肛周瘙痒、皮损形态、皮损面积进行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药物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皮损形态评分、皮损面积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熏洗坐浴联合松花粉可有效治疗肛瘘术后所继发的肛周湿疹,且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芩柏颗粒 松花粉 肛瘘术后 肛周湿疹
下载PDF
复方芩柏颗粒剂临床前用药安全评价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燕 贺荔枝 王真权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9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外用时对皮肤的刺激性及皮肤的过敏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分为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是否出现皮肤刺激;采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外用时对皮肤的刺激性及皮肤的过敏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分为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是否出现皮肤刺激;采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是否会引起其皮肤或全身过敏反应。结果: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家兔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现象;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显示:复方芩柏颗粒剂未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或全身过敏反应。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均无致敏作用,说明复方芩柏颗粒制剂经皮肤给药安全,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芩柏颗粒剂 皮肤刺激性 皮肤过敏性 用药安全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羟苯磺酸钙联合中药坐浴治疗痔术后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少华 王真权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口服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熏洗;对照组30例患者...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口服联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熏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给予复方芩柏颗粒坐浴熏洗。比较两组术后水肿、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水肿、疼痛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中药坐浴能有效缓解混合痔痔术后水肿、疼痛,并具有普遍性及易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羟苯磺酸钙 复方芩柏颗粒 水肿 疼痛 临床疗效 坐浴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放射性皮炎创面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欧玉兰 许玉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颗粒治疗大鼠放射性皮炎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复方芩柏颗粒喷雾伤口(实验组)、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传统组)及生理盐水喷雾处理(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各组伤后2...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颗粒治疗大鼠放射性皮炎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复方芩柏颗粒喷雾伤口(实验组)、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传统组)及生理盐水喷雾处理(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各组伤后2、6、10、18、24d的创面肉芽组织、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肉芽组织平均数及创面愈合率在伤后6、10、18、24d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及传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bFGF的表达在6、10、18d时亦高于对照组及传统组(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对大鼠度放射性皮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促进创面组织的bF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芩柏颗粒 放射性皮炎 创面愈合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