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tumor Compound Identification from Zanthoxylum bungeanum Essential Oil Based on Composition-activity Relationship 被引量:8
1
作者 LI Zi-dan HAN Sheng-nan JIANG Jian-lan ZHANG Xiao-hang LI Yan CHEN Hao YUAN Ying-ji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Z bungeanum) essential oi1(39 batches)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alysis(23 ingredients), an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Z bungeanum) essential oi1(39 batches)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alysis(23 ingredients), and the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HeLa cells was detected via the 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Two composition-activity relationship(CAR) models,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mean impact value(MIV) so as to identify bioactive com- pounds. Among them 9 ingredients(peaks 4, 15, 7, 8, 13, 3, 16, 9 and 11) were selected due to their high absolute MIVs. All of them have been confirmed with potential antitumor activity by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CAR model combined with MIV was expected to be a credible tool for the active compound identification from her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nthoxylum bungeanum essential oil HeLa cell composition-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 Active compound ide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乙醇分级沉淀提取黄芪多糖及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李红法 郭松波 +4 位作者 满淑丽 范亚亚 王婷婷 李霞 高文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12-2116,共5页
该文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提取不同浓度乙醇层的黄芪多糖,并探讨黄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构效及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30%,50%,70%,75%,80%,90%)沉淀,以获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黄芪多糖;采用红外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各层多... 该文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提取不同浓度乙醇层的黄芪多糖,并探讨黄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构效及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30%,50%,70%,75%,80%,90%)沉淀,以获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黄芪多糖;采用红外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各层多糖的形态特征;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检测各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该法所得黄芪多糖随乙醇浓度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抗氧化活性增强,90%乙醇沉淀层多糖表面光滑,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三股螺旋链构象特异,抗氧化活性最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多糖-刚果红络合物 形态学特征 活性成分关系
原文传递
中药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与计算理论研究思路与策略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毅 程翼宇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 ,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 ,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 对中药化学组成和药效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辨析 ,阐明中药复杂组效关系是中药学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开展中药复杂组效关系辨识方法学和计算理论研究 ,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发展及现代中药创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在获取中药化学分析数据和药效检测数据基础上 ,使用药物信息学方法 ,寻找发现关键药效组分 ,并通过多组分药效预测模型对药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效关系 辨识方法学 计算理论 研究思路 策略
下载PDF
基于组效关系的姜黄挥发油抗肿瘤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蒋建兰 丁洪涛 +1 位作者 苏鑫 元英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8-1493,共6页
基于GC-MS分析,建立了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组效关系模型,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得到31批姜黄挥发油,提取率在1.63%~4.52%之间;采用GC-MS联用仪建立了31批姜黄挥发油的指... 基于GC-MS分析,建立了姜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组效关系模型,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得到31批姜黄挥发油,提取率在1.63%~4.52%之间;采用GC-MS联用仪建立了31批姜黄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确定了20个特征峰,以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各峰面积与内标正十三烷的峰面积之比)来表征其相对含量;MTT法测定姜黄挥发油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以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Simca-p11.5软件的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OPLS)和SPSS软件的双变量相关(bivariate)分析,研究特征峰与药效的相关性,根据S-载荷图、变异权重参数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和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来辨识显著活性成分。结果表明,11,15,7,19,3,6,12,14,9号等9个特征峰与姜黄挥发油抑制Hela细胞活性显著相关,除19号峰尚未定性外,11,15,7,3,6,12,14和9号峰对应的成分分别为芳姜黄酮、β-姜黄酮、姜烯、β-榄香烯、α-姜黄烯、α-姜黄酮、吉马酮和β-倍半水芹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 组效关系
下载PDF
一类基于组效关系神经网络模型的中药药效预测方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筱萍 范骁辉 +1 位作者 余杰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 :研究与药效相关的中药质量分析方法。方法 :分别选取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较强的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 ,建立中药组效关系模型 ,进而用组效关系模型计算预测药效 ,据此评价中药质量。结果与结论 ... 目的 :研究与药效相关的中药质量分析方法。方法 :分别选取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较强的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 ,建立中药组效关系模型 ,进而用组效关系模型计算预测药效 ,据此评价中药质量。结果与结论 :将其应用于川芎质量评价 ,无论在训练误差、预测误差以及相关系数等方面 ,均明显优于PCR和PLSR方法 ,具有较理想的训练及预测精度和可信度 ,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川芎各化学组分与药效检测指标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可发展成为能反映药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敬关系 中药质量评价 神经网络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韩胜男 张晓杭 +1 位作者 周培培 蒋建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595-2602,共8页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它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通过解析化学测量数据,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物质系统的化学信息及其他信息。近年...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它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通过解析化学测量数据,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物质系统的化学信息及其他信息。近年来,中药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药研究中,如何阐释多样的化学组分与其药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点难题,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发展。化学计量学将多变量的分析方法引入化学研究,为中药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该文就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展开综述,详细介绍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径向基网络、支持向量机等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包括基本原理、研究内容以及优缺点,最后,简要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中药组效关系 多元统计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抑菌活性成分的薰衣草精油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符继红 唐军 +1 位作者 廖享 高晶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3-410,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建立了薰衣草精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组效关系模型,并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成分。通过分析新疆3个不同品种(C-197(2)、法国蓝、H-701)的17批薰衣草精油样品,以GC/MS谱图结合保留指数(...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建立了薰衣草精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组效关系模型,并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成分。通过分析新疆3个不同品种(C-197(2)、法国蓝、H-701)的17批薰衣草精油样品,以GC/MS谱图结合保留指数(RI)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了39个特征峰。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薰衣草精油对痤疮主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以半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对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从而将薰衣草精油分成3个类别,其中特征变量组分为芳樟醇和薰衣草醇类别样品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研究薰衣草精油化学组成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贡献最大的物质为芳樟醇,其余依次为薰衣草醇、氧化石竹烯、α-松油醇、隐品酮、顺式-罗勒烯、橙花叔醇、芳樟醇氧化物和τ-荜澄茄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抑菌活性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PLS) 组效关系
下载PDF
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檀东飞 黄儒珠 +1 位作者 卢真 林清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挥发油,每100g得到0.093g.用石油醚冷浸提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每100g得到0.475g.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35种和37种成分,其中有18种成分是首次从...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挥发油,每100g得到0.093g.用石油醚冷浸提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每100g得到0.475g.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35种和37种成分,其中有18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醇、芳香烃、倍半萜、脂肪酸、酮等;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芳香类、酯、胺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托竹荪 子实体鲜品 挥发油 石油醚提取物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毅 张晗 +1 位作者 张伯礼 赵筱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现有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面临的缺乏多向药理效应评价方法、难以系统辨析药效物质等瓶颈问题,该文采用系统论、信息论以及协同论等科学方法论对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从宏观、介观直至微观的跨尺度科学... 针对现有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面临的缺乏多向药理效应评价方法、难以系统辨析药效物质等瓶颈问题,该文采用系统论、信息论以及协同论等科学方法论对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从宏观、介观直至微观的跨尺度科学观察中药化学组成与生物效应相关性的系统研究策略,构建了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方法学及其核心技术,构思了以多模态信息获取为手段、以多源信息融合分析为核心、以交互作用评价为重点的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研究技术体系。根据中药与机体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特点,发展了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核心技术,并简要论述了2个应用研究示例,为破解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瓶颈问题开拓新路,也为中药多模态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 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 中药多尺度研究 中药组分智能辨析 中药组效关系辨识
原文传递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复方整体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旋 郝海平 王广基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中药物质基础的阐明和科学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既是单味药,也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体系。随着近年来由单一组分逐渐走向整体化的研究思想的深入,将数学思想等其他边缘学科的方法整合于中药... 中药物质基础的阐明和科学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既是单味药,也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体系。随着近年来由单一组分逐渐走向整体化的研究思想的深入,将数学思想等其他边缘学科的方法整合于中药复方研究逐渐成为中外学者们所考虑的方向。化学计量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可将多变量的分析方法引入化学研究,这与中药思想有相通之处。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应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中药复方整体研究中,有效性成分的提取分离,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的建立与解析,代谢组学以及药理药效与化学结构的关系等各个领域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总结,并就所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做出合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代谢组学 定量组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进化学习的中药定量组效关系建模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雪松 王毅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9,共5页
针对中药的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提出一类中药药效智能预测及定量组效关系(QCAR)建模方法.采用全新设计的自适应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并与反向传播(BP)算法集成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既改善了神经元网络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又消除了经典遗... 针对中药的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提出一类中药药效智能预测及定量组效关系(QCAR)建模方法.采用全新设计的自适应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并与反向传播(BP)算法集成用于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既改善了神经元网络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又消除了经典遗传算法(GA)在编码与解码时产生的截断误差,从而提高了QCAR模型的训练与预报精度.以中药当归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交叉验证还是独立检验均取得较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建模方法,可用于对中药药效进行智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效关系 药效预测 进化计算 神经网络 中药
下载PDF
基于组效关系的壮药岩黄连抑制HSC-T6细胞增殖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陆世银 郑华 +9 位作者 程邦 吴方 吴金霞 刘旭文 唐超玲 梁永红 张洪也 阮俊翔 宋慧 苏志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4-1361,共8页
目的建立岩黄连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作用的组效关系模型,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提取得到9个岩黄连提取物,通过HPLC法对岩黄连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来表征其... 目的建立岩黄连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与其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作用的组效关系模型,寻找与药效显著相关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提取得到9个岩黄连提取物,通过HPLC法对岩黄连提取物进行成分表征,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来表征其相对质量分数;MTT法测定岩黄连提取物抑制HSC-T6细胞增殖活性,以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SIMCA-P11.5软件的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OPLS)分析,研究共有峰与药效的相关性,根据S-载荷图与变异权重参数(VIP)值辨识显著活性成分;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验证所筛选成分的活性。采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观察所筛选成分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LDH活性的影响。结果 HPLC法对9个岩黄连提取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确定了21个共有峰,其中19、18、13、20、14和16号共有峰(VIP>1)与岩黄连抑制HSC-T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相关,并鉴定18、19和20号共有峰代表的化合物分别为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和小檗碱。MTT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及小檗碱对HSC-T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也与MTT结果一致,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及小檗碱(0.10 mg/m L)处理HSC-T6细胞后的凋亡率分别为42.12%、42.22%、36.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P<0.01)。细胞毒性实验发现当脱氢卡维丁终质量浓度低于0.15 mg/m L,巴马汀与小檗碱终质量浓度低于0.10 mg/m L时,对HL-7702细胞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通过组效关系研究首次发现岩黄连提取物中脱氢卡维丁、巴马汀与小檗碱在体外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在有效质量浓度下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表明这3种化学成分极有可能是岩黄连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且在应用中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同时也提示基于组效关系的研究思路可为天然植物药活性成分的辨识提供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 组效关系 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抗纤维化 脱氢卡维丁 巴马汀 小檗碱
原文传递
新疆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萍 刘兵 符继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0-1465,共6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组效关系。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薰衣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薰衣草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组效关系。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薰衣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薰衣草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薰衣草精油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IP)>1筛选对DPPH自由基消除有较大贡献的成分。结果:3个不同品种共9批薰衣草精油的平均半抑制浓度(IC50)为4.82~9.88 mg/mL,法国蓝、H-701、Xinxun-4精油样品的平均IC50分别为6.66~8.58、4.82~7.73、9.55~9.88 mg/mL;从中共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PCA分析结果显示,前二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8%;9批样品被分为3个区域,不同品种各归为一类;法国蓝薰衣草精油的特征变量成分为峰32对应的乙酸薰衣草酯、峰9对应的反式-β-罗勒烯;H-701蓝薰衣草精油的特征变量成分为峰16对应的芳樟醇、峰30对应的乙酸芳樟酯和峰21对应的萜品烯-4-醇;Xinxun-4蓝薰衣草精油的特征变量成分为峰8对应的桉树脑、峰18对应的樟脑和峰20对应的2-茨醇。薰衣草精油中对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的成分为峰16对应的芳樟醇(VIP值为2.940 0)、峰21对应的萜品烯-4-醇(VIP值为2.863 1)、峰35对应的石竹烯(VIP值为2.570 8)、峰8对应的桉树脑(VIP值为2.115 8)。结论:薰衣草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H-701精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峰16对应的芳樟醇可能是薰衣草精油消除DPPH自由基贡献最大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抗氧化活性 气质联用技术 组效关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的当归四逆汤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霞 郑华 +4 位作者 阮俊翔 张洪也 张秋杏 苏志恒 梁永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对当归四逆汤化学成分谱和延长小鼠凝血酶时间的药效进行相关谱效分析,寻找与当归四逆汤延长小鼠凝血酶时间药效显著相关的药效成分群。方法:采用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对当归四逆汤HPLC图... 目的:对当归四逆汤化学成分谱和延长小鼠凝血酶时间的药效进行相关谱效分析,寻找与当归四逆汤延长小鼠凝血酶时间药效显著相关的药效成分群。方法:采用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对当归四逆汤HPLC图谱数据和凝血酶时间药效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谱效分析,根据变异权重参数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来辨识显著活性成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相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单味药材的归属及鉴定。结果:确定了17个对延长凝血酶时间贡献较大的色谱峰,经归属,有6个峰来自于当归,6个峰来自于桂枝,5个峰来自于甘草,5个峰来自于白芍,当归四逆汤中的当归、桂枝、白芍、甘草对延长凝血酶时间贡献较大。从17个色谱峰中鉴定出6个成分,分别为阿魏酸、肉桂酸、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结论:OPLS可用于复方中活性成分群的发现,为解释中药复方多成分协同作用及开发与药效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 谱效关系 药效成分群
下载PDF
中药复方TF-103抗球虫活性与指纹图谱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薛飞群 费陈忠 +4 位作者 张丽芳 郑文丽 裘敏琪 张可煜 赵其平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对中药复方TF-103提取物抗球虫活性的测定和建立相关的指纹图谱,利用数理统计学手段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图谱中所含信息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指纹图谱中某些特征峰与其抗球虫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抗球虫活性 指纹图谱 TF-103 组效关系
下载PDF
矿物药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秀云 《化工时刊》 CAS 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近期矿物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矿物药主要为一些天然产无机化合物晶体及其单质,不同的炮制方法往往影响其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及药效。此类药具有:抑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关键词 矿物药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方法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晓杰 苑婕 陈超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89-391,F0003,共4页
中药复方药效是方中药物整体作用的结果,组效关系研究即是剖析中药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只有采用多药效指标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中药质量,而要寻求多个指标的同时最优化,即构成多目标优化问题。因此,多目标优化问题是中药... 中药复方药效是方中药物整体作用的结果,组效关系研究即是剖析中药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只有采用多药效指标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中药质量,而要寻求多个指标的同时最优化,即构成多目标优化问题。因此,多目标优化问题是中药组效关系研究及组方设计中所要面对的较为常见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多目标优化方法中较为常用的权重系数法和第1、2代进化算法,概述其基本原理和在中药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做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中药 组效关系 组方设计
下载PDF
元胡止痛方“病证-方药-成分-活性”关联性探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陶野 杨洪军 +4 位作者 林朔 唐仕欢 肖学凤 李德凤 许海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54-2060,共7页
"病证-方药-成分-活性"关联性研究有利于揭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本文以元胡止痛方为范例,从中医的角度阐述气滞血瘀型头痛与该方的功效;从现代医药学角度系统总结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元胡止痛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 "病证-方药-成分-活性"关联性研究有利于揭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本文以元胡止痛方为范例,从中医的角度阐述气滞血瘀型头痛与该方的功效;从现代医药学角度系统总结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元胡止痛方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等。在此基础上,探索元胡止痛方"病证-方药-成分-活性"关联性,为揭示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胡止痛方 病症-方药-成分-活性 气滞血瘀证 偏头痛
下载PDF
蜂胶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兰 李建科 和长利 《中国蜂业》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总结了蜂胶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由于蜂胶化学成分差异性而引起的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概述了近期蜂胶研究的进展及趋势,即对化学特性已知蜂胶的生物学研究、生物活性原理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化学组成蜂胶的比较生物学研究。... 本文总结了蜂胶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由于蜂胶化学成分差异性而引起的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概述了近期蜂胶研究的进展及趋势,即对化学特性已知蜂胶的生物学研究、生物活性原理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化学组成蜂胶的比较生物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制订蜂胶的质量标准和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些研究将蜂胶的特定化学成分与其生物活性联系起来,对从业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植物来源 生物活性成分 药理学 化学成分
下载PDF
8种名优绿茶香气品质与其成分间协同定量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付海燕 时琼 +3 位作者 李鹤东 范尧 胡鸥 佘远斌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本文首先利用电子鼻(E-nose)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成功判别了8种不同种类和等级的名优绿茶的香气品质.为进一步解释香气质量差异,借助局部极小值背景漂移校正、多尺度高斯平滑以及色谱保留时间校正法对名优绿茶的气相色谱-质... 本文首先利用电子鼻(E-nose)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成功判别了8种不同种类和等级的名优绿茶的香气品质.为进一步解释香气质量差异,借助局部极小值背景漂移校正、多尺度高斯平滑以及色谱保留时间校正法对名优绿茶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进行预处理,再利用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回归(MWPLSR)将预处理后的指纹图谱与香气品质得分构建谱效关系模型,筛选出21种潜在特征香气物质,最后利用变量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VWLS-SVM)将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与不同绿茶香气质量得分相关联,根据各特征香气物质的贡献率,成功揭示了名优绿茶香气物质与香气品质之间的协同量-组效关系.本文提出的方法为绿茶特征香气品质标志物的筛查和其量效-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香气成分 GC-MS 变量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 协同量效-组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