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发展 被引量:238
1
作者 胡壮麒 刘丽荣 +1 位作者 金涛 孙晓峰 《航空发动机》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概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成分、相组成、热处理的特征和持久变形及强化机制,给出了其持久性能数据,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相组成 热处理 持久变形 强化机制 持久性能数据 航空材料
下载PDF
PM_(2.5) in 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and mitigation 被引量:184
2
作者 David Y.H.Pui Sheng-Chieh Chen Zhili Zuo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6,共26页
Concern over the 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in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led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 develop the first standard for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2.5 μm) in 1997. The P... Concern over the 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in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led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o develop the first standard for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2.5 μm) in 1997. The Particle Technology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as helped to establish the PM2.5 standard by developing many instruments and samplers to perform atmospheric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various aspects of PM2.5, including its measurement, source apportionment, 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 and mitigation. We focus on PM2.s studies in China and where appropriate,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btained in the U.S. Based on accurate PM2.5 sampling, chemical analysi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models, the major PM2.5 sources in China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be coal combustion,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sources. Atmospheric visibility has been found to correlate well with PM2.s concentration. Sulfate, ammonium, and nitrate carried by PM2.s, commonly found in coal burning and vehicle emissions, are th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regional haze in China. Short-term exposure to PM2.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China. The strategy for PMzs mitigation must be based on reducing the pollutants from the two primary source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nd vehicle emissions. Although conventional Particulate Emission Control Devices (PECD) such as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in Chines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generally effective for large particles, most of them may not have high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PM2.5. Baghouse filtration is gradu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PECD to increase the PM2.5 collection efficiency. By adopting stringent vehicle emissions standard such as Euro 5 and 6, the emissions from vehicles can be gradually reduced over the year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from collaboration among academia, government, and industries, can effectively manage and mitigate the PM2.s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in ChinaAtmospher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M2.5 sampling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sSource apportionment modelsPM2.5 health impactPM2.s mitigationCoal-fired power plantParticle emission control devices (PECD)Baghouse filtrationIntegrative approach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 被引量:134
3
作者 蔡基刚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3,共5页
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英语写作能力一直停滞不前。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写作要求及其评分标准与美国托福考试等英语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比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写作词数要求、命题形式、... 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英语写作能力一直停滞不前。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写作要求及其评分标准与美国托福考试等英语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比较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写作词数要求、命题形式、评分标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对中国学生的写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内容贫乏、连贯性差、语言干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六级考试 写作 评分标准 四级考试 中国 学生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 被引量:132
4
作者 曹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2-69,共8页
称谓语和称呼语应该重新界定,两者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称谓语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两者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称呼语可以分为亲属称呼语、社会称呼语及姓名称呼语三大类。称谓语同称呼语的差异体现在:(1)称谓... 称谓语和称呼语应该重新界定,两者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称谓语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两者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称呼语可以分为亲属称呼语、社会称呼语及姓名称呼语三大类。称谓语同称呼语的差异体现在:(1)称谓语是一种相对处于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而称呼语则是一种处于使用状态的动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2)称谓语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全体成员都会按照社会的约定自觉使用;而称呼语则更多地带上了使用者的个人色彩,往往具有特殊性、个性化。(3)称谓语在本质上具有书面语性,而称呼语在本质上具有口语性。称谓语和称呼语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谓语 称呼语 界定 构成 类别 基本特征 差异
下载PDF
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 被引量:145
5
作者 黄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6,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与归纳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体育精神主要由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与归纳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体育精神主要由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4大要素构成。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完整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人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和自由的统一;尊重和张扬生命力的乐观态度。体育精神的主要价值标准: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体育精神的核心是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精神 内涵 建构 价值
下载PDF
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 被引量:145
6
作者 张林晔 李政 朱日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自给系统为特征的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在北美获得了巨大成功,拓宽了天然气勘探的空间。页岩气形成的成熟度较宽,在页岩演化的各个阶段均发现了页岩气藏,处于高演化阶段的页岩成藏的规模更大。页岩中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矿物组成... 以自给系统为特征的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在北美获得了巨大成功,拓宽了天然气勘探的空间。页岩气形成的成熟度较宽,在页岩演化的各个阶段均发现了页岩气藏,处于高演化阶段的页岩成藏的规模更大。页岩中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矿物组成、孔隙含水量、可诱导的裂缝发育程度等均与页岩气的产能密切相关。Bar-nett页岩气的生产历史表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评价方法的进步、针对页岩储层的有效压裂方式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在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质 矿物组成 裂缝 压裂技术 水平井钻井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Ⅷ.群落组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62
7
作者 马克平 叶万辉 +3 位作者 于顺利 马克明 王巍 关文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3-600,共8页
以样带法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落叶阔叶林物种组成随海拔梯度表现出的变化格局。通过变换分割样带的尺度,考察了环境的局部变化对群落主要组成物种的分布及其优势程度的影响。东灵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辽东栎和五角枫几乎遍布整个样带,... 以样带法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地区落叶阔叶林物种组成随海拔梯度表现出的变化格局。通过变换分割样带的尺度,考察了环境的局部变化对群落主要组成物种的分布及其优势程度的影响。东灵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辽东栎和五角枫几乎遍布整个样带,其它伴生乔木树种表现出明显的分布替代格局。以占据率和单种率考察了尺度对群落特征分析的影响。本区落叶阔叶林1m样带最佳分割尺度为:乔木层40m,更新层80m、灌木层20m。样带法在研究植物群落随环境梯度变化格局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多样性 群落组成 海拔梯度
下载PDF
板带热连轧中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130
8
作者 刘振宇 于洋 +2 位作者 郭晓波 关菊 王国栋 《轧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介绍了板带热连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组成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抑制氧化铁皮生长、降低红色氧化铁皮覆盖率的热轧、冷却和卷取技术路线。指出通过改变轧后卷取温度,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从而获得"减酸洗"或"... 介绍了板带热连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的结构、组成和演变规律,提出了有效抑制氧化铁皮生长、降低红色氧化铁皮覆盖率的热轧、冷却和卷取技术路线。指出通过改变轧后卷取温度,可以控制FeO的共析反应,从而获得"减酸洗"或"免酸洗"钢需要的氧化铁皮结构;层流冷却线增加前置超快冷装置是综合解决氧化铁皮控制和产品力学性能保证的较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带热连轧 氧化铁皮 组成 结构 减免酸洗
下载PDF
单晶高温合金发展现状 被引量:111
9
作者 陈荣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12,共10页
从80年代初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研制成功以来,单晶合金的发展甚为迅速,第二代、第三代单晶合金相继出现和应用,为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单晶合金及其工艺的发展具有一系列重要特点。其应用范围... 从80年代初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研制成功以来,单晶合金的发展甚为迅速,第二代、第三代单晶合金相继出现和应用,为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单晶合金及其工艺的发展具有一系列重要特点。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预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单晶高温合金仍将是先进燃气涡轮发动机最主要的叶片材料。我国在单晶合金及工艺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仍落后于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合金 单晶 凝固 涡轮叶片 航空材料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12
10
作者 杜吴鹏 高庆先 +2 位作者 张恩琛 缪启龙 吴建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90,共6页
城市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甲烷,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证实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非农业人口数量、国民... 城市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会向大气排放甲烷,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证实了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非农业人口数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成区面积以及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数量等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对代表城市的垃圾成分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历史资料,得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有区域和时间变化特征:南方城市和大城市的有机物与可回收物含量高于北方城市和中小城市,而无机物含量则相反;有机物含量随时间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无机物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但近些年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均逐渐趋于平稳,变化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排放 产量 清运量 成分
下载PDF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特性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102
11
作者 赵劲松 张旭东 +1 位作者 袁星 王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土壤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多介质多界面体系 .尽管关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还不完善 ,但现有的研究表明 ,它是这一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化学组成之一 .由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在C、N、P和S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成土过程、微生物... 土壤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多介质多界面体系 .尽管关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还不完善 ,但现有的研究表明 ,它是这一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化学组成之一 .由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在C、N、P和S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成土过程、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过程以及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已成为土壤科学、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从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提取方法、来源、组成、含量和影响因素、生物有效性及环境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论述 ,同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提取方法 来源 组成 生物有效性 环境意义
下载PDF
土壤碳库构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0
12
作者 余健 房莉 +2 位作者 卞正富 汪青 俞元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829-4838,共10页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的构成影响其累积和分解,并直接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同时也影响土壤质量变化。弄清土壤碳库的组分及构成,是进一步研究土壤碳库变化机制的关键。综述了土壤碳库的组分和构成,对有...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碳库的构成影响其累积和分解,并直接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同时也影响土壤质量变化。弄清土壤碳库的组分及构成,是进一步研究土壤碳库变化机制的关键。综述了土壤碳库的组分和构成,对有机碳库进行不稳定性有机碳库和稳定有机碳库归类,描述各类碳库的性质,并对各类碳库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评述。提出在土壤碳构成中增加黑碳和煤炭(碳)以完善土壤有机碳构成框架。在未来研究中,应加强土壤无机碳及湿地土壤和新开发新复垦的重构土壤碳库构成及变化,各类碳库化学构成,交叉重叠的定量关系,碳库之间的转化及在土壤中的迁移,黑碳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煤开采扰动区煤炭(碳)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库 构成 有机碳 活性碳 稳定性有机碳 无机碳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114
13
作者 周明杰 王娜娜 +1 位作者 赵晓艳 赵晓辉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介绍了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材料组成及生产工艺,总结了泡沫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最后指出了国内泡沫混凝土的不足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和展望了泡沫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性能 组成 生产工艺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被引量:105
14
作者 张靖 邵敏 苏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共检测出108种,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33%)、芳香烃(21%)、烯烃(16%)、卤代烷烃(20%)、卤代烯烃(9%)和卤代芳香烃(1%),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63 7±39 0)μg m3... 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共检测出108种,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33%)、芳香烃(21%)、烯烃(16%)、卤代烷烃(20%)、卤代烯烃(9%)和卤代芳香烃(1%),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63 7±39 0)μg m3。更重要的是,在检出物中有54种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成分是苯系物和卤代烃,其中苯,甲苯,丙烯,1,3-丁二烯,氯乙烯和1,2-二氯乙烷是含量最高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浓缩 GC—MSD VOCS 组成
下载PDF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组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5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周鹏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综述了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多糖组成及其药理作用。原料、预处理方法、浸提条件和沉淀剂对多糖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多采用水提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质、脱色初步纯化。若用于结构分析 ,需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 综述了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多糖组成及其药理作用。原料、预处理方法、浸提条件和沉淀剂对多糖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目前多采用水提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质、脱色初步纯化。若用于结构分析 ,需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进一步纯化。原料及分离纯化方法不同 ,多糖的组成有较大差别。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 ,可作为功能保健食品用于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多糖 提取纯化 药理作用 化学组成 预处理方法 浸提条件 沉淀剂
下载PDF
膳食脂肪酸构成及适宜推荐比值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91
16
作者 苏宜香 郭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天然食物中的脂肪酸分为SFA、MUFA和PUFA,PUFA又包含n 6PUFA和n 3PUFA两类,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状,对健康亦产生不同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膳食中摄入SFA越高,血清TC越高,CHD发病率越高;膳食脂肪供能34%,MUFA供能18%~2... 天然食物中的脂肪酸分为SFA、MUFA和PUFA,PUFA又包含n 6PUFA和n 3PUFA两类,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状,对健康亦产生不同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膳食中摄入SFA越高,血清TC越高,CHD发病率越高;膳食脂肪供能34%,MUFA供能18%~21%,可降低血清TC、LDL C、TG,并保持HDL C不降低,橄榄油、茶籽油富含MUFA,但必需脂肪酸不理想;PUFA具有降低血清LDL C水平的作用,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富含n 6PUFA,但缺乏n 3系α 亚麻酸以及不适宜的n 6 n 3的比值值得关注;膳食脂肪供能30%以下,SFA、MUFA和PUFA分别供能10%(即1∶1∶1)或<10%∶10%∶10%(<1∶1∶1)仍是目前最佳推荐值;不饱和脂肪酸中n 6 n 3的适宜推荐值是(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脂肪酸 构成 适宜推荐比值 天然食物 营养
下载PDF
微晶玻璃的发展—组成、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59
17
作者 乔冠军 金志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2-56,共5页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微晶玻璃的组成、性能及应用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做了评述.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组成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污泥制作堆肥及复合有机肥料的研究 被引量:78
18
作者 薛澄泽 马芸 +4 位作者 张增强 高坤瑞 岳晓勤 刘俊华 王梅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7年第1期11-15,31,共6页
把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与调理剂(麦糠或玉米秆糠、鸡粪)及膨胀剂(玉米秸秆短节)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水分为50%-65%,C/N 为30,用通气静态垛堆肥化处理,可获得55℃以上的高温5-7d。腐熟的堆肥风干、过筛,混入一定量的尿素和磷肥使全... 把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与调理剂(麦糠或玉米秆糠、鸡粪)及膨胀剂(玉米秸秆短节)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水分为50%-65%,C/N 为30,用通气静态垛堆肥化处理,可获得55℃以上的高温5-7d。腐熟的堆肥风干、过筛,混入一定量的尿素和磷肥使全氮达2%,全磷达1%,并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制成复合有机肥料。把它施用于林木、花卉、草坪草及用作林木容器育苗基质,均获得良好的生长响应,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堆肥化 复合有机肥料 植物生长 响应
下载PDF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被引量:89
19
作者 俞孔坚 奚雪松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5-986,共12页
遗产廊道是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途径。遗产廊道构成的确定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发生学方法,通过历史模型的建构阐释了运河在各历史时期演变进程中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明... 遗产廊道是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途径。遗产廊道构成的确定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发生学方法,通过历史模型的建构阐释了运河在各历史时期演变进程中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明确了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及特征。大运河遗产廊道由自然系统、遗产系统与支持系统3大部分构成。作为大运河发生背景,与大运河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湿地、林地、农田等区域环境要素构成廊道的自然系统;与大运河漕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大运河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大运河无发生学关联,仅空间距离相关的其他非运河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廊道的遗产系统;游憩道、解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构成廊道的支持系统。三者为沿运地区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产、文化资产和社会资产。整合构成集生态与遗产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为一体的大运河遗产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廊道 大运河 构成 发生学
原文传递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被引量:80
20
作者 赵靖舟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2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 本文介绍了烃类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期次、成藏年代和成藏史研究方面的应用 ,讨论了该方法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成藏年代分析时 ,一般应采用共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认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成藏年代的准确性 ,一方面取决于储层埋藏史和热史模型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后期构造热事件也是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期热事件可能使包裹体最初形成时的均一温度发生再平衡 ,造成所测的均一温度高于成藏时实际的古地温 ,由此确定的成藏年代将比实际的成藏年代偏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烃类 成分 期次 均一温度 油气藏 成藏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