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藏压裂改造难点与技术关键 被引量:78
1
作者 赵金洲 王松 李勇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9,122,共4页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非常可观,国外成功开发的经验表明,压裂改造是实现页岩气高效、经济开发的重要技术步骤。为此,在详细调研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压裂改造的角度分析了页岩气储层基本特征,阐述了页岩气藏压裂理论、材料...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非常可观,国外成功开发的经验表明,压裂改造是实现页岩气高效、经济开发的重要技术步骤。为此,在详细调研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压裂改造的角度分析了页岩气储层基本特征,阐述了页岩气藏压裂理论、材料和工艺3个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页岩气藏改造技术关键。结论认为:剪切作用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页岩中的气体以吸附、游离和溶解状态存在,在非达西流动状态下,气体渗流机理更为复杂;以微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离散裂缝网络模型描述缝网是目前计算页岩气产能的主流方法;滑溜水压裂应根据储层条件研制和筛选支撑剂和添加剂,开发井下工具,并优化泵注程序和压裂工艺,以形成高导流能力的大型复杂裂缝网络为改造作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复杂缝网 渗流机理 滑溜水压裂 难点 技术关键
下载PDF
裂缝干扰下页岩储层压裂形成复杂裂缝可行性 被引量:58
2
作者 郭建春 尹建 赵志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89-1596,共8页
为认清页岩储层先压开裂缝应力干扰对后续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影响规律,指导页岩储层压裂优化设计,以均质、各向同性的二维平面人工裂缝模型为基础,利用位移不连续理论,推导建立非等裂缝半长、非等间距和任意裂缝倾角的水力裂缝诱导应力... 为认清页岩储层先压开裂缝应力干扰对后续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影响规律,指导页岩储层压裂优化设计,以均质、各向同性的二维平面人工裂缝模型为基础,利用位移不连续理论,推导建立非等裂缝半长、非等间距和任意裂缝倾角的水力裂缝诱导应力干扰数学模型,结合页岩储层复杂裂缝形成的地应力条件,判断不同射孔方式、裂缝参数和原始主应力条件下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段多簇射孔、多簇同时起裂方式比单段射孔、单段起裂方式应力干扰更强,更利于页岩储层形成复杂裂缝;压开裂缝的长度越长、净压力越大,裂缝诱导应力干扰越强,后续压裂形成复杂缝的可行性越大;距离先压裂缝,存在最利于后续裂缝形成复杂裂缝的位置;原始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太大的页岩储层利用裂缝应力干扰也达不到有效形成复杂裂缝的地应力条件,不宜将压裂形成复杂裂缝作为储层改造的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页岩储层 裂缝干扰 压裂 地应力 复杂裂缝
原文传递
复杂裂缝网络内支撑剂运移及铺置规律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沈云琦 李凤霞 +2 位作者 张岩 刘长印 张旭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2,共9页
水力压裂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页岩油气的开采中,为了提高产量,将支撑剂和携砂液按照不同的质量比混合注入裂缝,可形成支撑剂的有效铺置,从而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支撑剂在复杂裂缝网络中的输送距离和铺置范围是衡量水力压裂效果的重要... 水力压裂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页岩油气的开采中,为了提高产量,将支撑剂和携砂液按照不同的质量比混合注入裂缝,可形成支撑剂的有效铺置,从而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支撑剂在复杂裂缝网络中的输送距离和铺置范围是衡量水力压裂效果的重要指标。采用室内模型实验,研究砂比、主裂缝与分支裂缝夹角以及支撑剂种类对支撑剂在复杂裂缝网络中运移和铺置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砂比从3.0%增大到4.2%,主裂缝内支撑剂铺置高度与裂缝高度之比从0.44增大到0.465,分支裂缝内支撑剂质量与复杂裂缝网络中支撑剂质量之比从21%增大到25%。②随着主裂缝与分支裂缝夹角从90°减小到30°,分支裂缝内支撑剂质量与复杂裂缝网络中支撑剂质量之比从22%增大到30%。③支撑剂进入复杂裂缝网络的质量与实验所用支撑剂总质量之比随实验时间与总实验时间之比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当实验时间与总实验时间之比为0.6时,支撑剂进入复杂裂缝网络的质量与实验所用支撑剂总质量之比为65%~80%。④陶粒和自悬浮支撑剂在裂缝入口处的铺置效果不好,支撑剂铺置高度在主裂缝与分支裂缝相交处以及裂缝高度变化处有明显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复杂裂缝 支撑剂 砂比 裂缝夹角 页岩油气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复杂裂缝系统水平井动态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致学 姚军 +2 位作者 樊冬艳 王月英 张矿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针对目前人工压裂裂缝存在倾斜、分支及不对称分布等情况,提出复杂裂缝系统下水平井渗流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对裂缝系统进行显式处理,分别建立基岩和复杂裂缝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基于离散裂缝模型对裂缝系统... 针对目前人工压裂裂缝存在倾斜、分支及不对称分布等情况,提出复杂裂缝系统下水平井渗流数值计算方法。首先对裂缝系统进行显式处理,分别建立基岩和复杂裂缝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基于离散裂缝模型对裂缝系统进行显式降维处理,以减少数值计算量。与Odeh和Zerzar模型对比验证数值算法的正确性,并对复杂裂缝系统下的水平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除常见的4种流动形态(不包括外边界),早期还可能存在裂缝内的径向流动;定产量生产时早期裂缝内径向流动不再出现,且外部裂缝产量所占比例增大;水平井定井底流压生产时,裂缝分支增加了储层改造体积,能大幅度提高压裂水平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动态分析 复杂裂缝系统 压裂水平井 离散裂缝模型 有限元数值方法
下载PDF
不同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蔡贤华 王威 +5 位作者 王志华 刘海波 徐峰 刘曦明 黄勇 赵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薄层扫描,利用Mimics 10.01、Hypermesh V 10.0及ABAQUS 6.11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FE/Intact)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C0~C3节段模型上通过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模拟建立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模型(FE/Fracture)并进行验证;在FE/Fracture上分别建立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模型:前路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cage+ACFL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短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S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LP),对FE/Intact、FE/Fracture和三种内固定模型进行边界约束后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四种生理载荷,比较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三维活动的角位移(ROM)及骨折端节点位移变化。结果:建立的FE/Intact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经验证有效。在相同条件下FE/Fracture模型三维活动度较FE/Intact模型明显增大,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增加至FE/Fracture模型的244.7%、203.3%、188.9%、200%;FE/AOSF+cage+ACFLP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60.5%、70%、66.7%、62.5%;FE/AOSF+cage+ACFSP在各方向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18.4%、123.3%、148.1%、175%;FE/cage+ACFLP在各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23.7%、143.3%、122.2%、137.5%。FE/AOSF+cage+ACFLP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位移最小;FE/AOSF+cage+ACFSP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HANGMAN骨折 枢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复杂裂缝中低密度支撑剂铺置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任岚 林辰 +3 位作者 林然 刘军 胡哲瑜 王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61,共10页
低密度支撑剂具有沉降速度慢、有效支撑缝隙长等特性,在缝网压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低密度支撑剂在复杂裂缝中运移铺置规律研究较少,且主要通过室内实验开展分析。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立了压裂液和低密度支撑剂的液固两相流... 低密度支撑剂具有沉降速度慢、有效支撑缝隙长等特性,在缝网压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低密度支撑剂在复杂裂缝中运移铺置规律研究较少,且主要通过室内实验开展分析。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立了压裂液和低密度支撑剂的液固两相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通过与室内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分析了低密度支撑剂在复杂裂缝中的沉降运移规律及其与常规支撑剂的区别,研究了铺置过程中泵注排量、砂比、压裂液黏度以及裂缝夹角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密度支撑剂体系运移能力更好,降低了在缝口处的沉降堆积,在复杂裂缝中铺置更均匀;采用大排量、高黏度压裂液可减缓低密度支撑剂在分支缝的阻力效应,更好地铺置裂缝深处,但缝口支撑剂更易被卷起,形成不均匀砂堤;在现场施工时,建议初期采用大排量、高黏压裂液携带低密度支撑剂铺置缝网远端,后期用大排量、低黏度尾追中—高密度支撑剂铺置裂缝近端;裂缝夹角对低密度支撑剂铺置运移影响较小,采用低密度支撑剂可以减缓沉降,有效避免裂缝相交处发生砂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支撑剂 液固两相流 支撑剂铺置 复杂裂缝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复杂裂缝中支撑剂运移铺置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天魁 宫远志 +5 位作者 刘晓强 王增林 徐建春 盛茂 陈铭 罗志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5,共7页
裂缝型储层压裂过程中易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而压裂裂缝中支撑剂的铺置严重影响压后增产效果。采用考虑精确捕获颗粒运动的CFD-DEM耦合方法,建立复杂裂缝三维模型,探究注入流速、压裂液黏度、支撑剂密度对复杂裂缝(分支缝位置、... 裂缝型储层压裂过程中易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而压裂裂缝中支撑剂的铺置严重影响压后增产效果。采用考虑精确捕获颗粒运动的CFD-DEM耦合方法,建立复杂裂缝三维模型,探究注入流速、压裂液黏度、支撑剂密度对复杂裂缝(分支缝位置、角度和级数)中支撑剂运移铺置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支缝的位置和角度决定进入分支缝支撑剂的比例;注入时间相同,位于主裂缝1/3处分支缝砂堤面积是2/3处分支缝的2倍,30°分支缝砂堤面积是150°分支缝的3.2倍;对于多级分支缝,二级裂缝中砂堤形态多为抛物线形,三级裂缝为三角形;裂缝复杂程度越高,分支缝总分流效应越大,主缝中砂堤平衡高度越高;将优于支撑剂输送的参数与优于支撑剂沉降的参数进行再组合,较高流速(大于0.4 m/s)+线性胶+低支撑剂密度(小于2000 kg/m^(3))和较低注入流速(0.2 m/s)+滑溜水+高支撑剂密度(3000 kg/m^(3))的施工方式既能有效提高裂缝远端及分支缝的铺置效果,也能保证近井筒区域的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复杂裂缝 支撑剂运移 CFD-DEM
下载PDF
川西页岩-砂岩交互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建春 苟波 +2 位作者 任山 刘林 王兴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1-518,共8页
针对川西须家河组五段页岩-砂岩交互及埋藏深情况下的水平井无成熟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可借鉴的难题,以XYHF-2井为例,从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等方面分析了水力裂缝形态;将压后复杂的水力裂缝形态等效为高渗透带,采用数值模... 针对川西须家河组五段页岩-砂岩交互及埋藏深情况下的水平井无成熟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可借鉴的难题,以XYHF-2井为例,从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等方面分析了水力裂缝形态;将压后复杂的水力裂缝形态等效为高渗透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累积产量为目标优选了高渗透带特征参数;根据等效渗流原理,建立了高渗透带特征参数、岩石力学参数、实验测试导流能力和压裂规模的数学关系模型,并确定了各段压裂规模。研究结果表明:砂岩段容易形成中等水平复杂性的裂缝系统,页岩段容易形成低水平复杂性的裂缝系统;高渗透带特征参数对累积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渗透带数量、高渗透带渗透率和高渗透带长度,XYHF-2井最优的高渗透带数量为10段,渗透率为1.5mD,单翼长度为160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符合须家河组五段地质特征,取得了工区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突破。该设计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至须家河组五段后续压裂井的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砂岩交互 体积压裂 复杂裂缝 高渗透带 水平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分形几何方法在复杂裂缝系统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巩磊 曾联波 +4 位作者 苗凤彬 王兆生 魏勇 李娟 祖克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0,共5页
探讨了利用分形几何方法来定量描述复杂非系统裂缝的兮市.以高精度岩心扫描图像为基础,首先计算了当心复杂裂缝的分数维D值,然后进一步兮析了这些复杂裂缝的分数维与裂缝的面密度、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复杂裂缝系统的面密度... 探讨了利用分形几何方法来定量描述复杂非系统裂缝的兮市.以高精度岩心扫描图像为基础,首先计算了当心复杂裂缝的分数维D值,然后进一步兮析了这些复杂裂缝的分数维与裂缝的面密度、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复杂裂缝系统的面密度、孔隙度、渗透率随裂缝分数维D值呈指数函数增大的规律.裂缝的分数维D值不仅可以表征复杂裂缝系统的发育程度,而且还能够表征复杂裂缝系统对致密低渗透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裂缝 分形几何 裂缝发育程度 裂缝孔隙度 裂缝渗透率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永斌 袁华军 +1 位作者 何忠 王飞龙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67例,25例C3型骨折选用股骨髁上支持钢板,42例A3、C2型骨折选用股骨远端接骨板;其...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67例,25例C3型骨折选用股骨髁上支持钢板,42例A3、C2型骨折选用股骨远端接骨板;其中35例自体髂骨植骨,23例同种异体骨植骨,9例腓骨髓内植骨+髂骨植骨;全部患者在股四头肌与股骨之间应用生物可吸收医用膜;13例辅助髌骨牵引。术后常规中药熏洗、CPM锻炼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果67例患者获得10~2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标准评定:优36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8.1%。结论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固定可靠,可满足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防止股四头肌粘连和膝关节僵硬。辅助局部一期植骨、应用生物可吸收医用膜,部分髌骨牵引、术后中药熏洗、CPM锻炼等综合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 复杂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解剖钢板
原文传递
页岩复杂裂缝支撑剂铺置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彭欢 马辉运 +2 位作者 彭钧亮 韩慧芬 苏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6-80,I0004,I0005,共7页
页岩储层脆性大、天然裂缝和水平层理发育,体积压裂过程中容易发生剪切滑移和张性破坏而形成复杂裂缝。压裂过程中支撑剂能否进入复杂裂缝,并在主裂缝和分支裂缝中形成有效支撑,决定了复杂裂缝的导流能力和体积压裂的增产效果。通过将... 页岩储层脆性大、天然裂缝和水平层理发育,体积压裂过程中容易发生剪切滑移和张性破坏而形成复杂裂缝。压裂过程中支撑剂能否进入复杂裂缝,并在主裂缝和分支裂缝中形成有效支撑,决定了复杂裂缝的导流能力和体积压裂的增产效果。通过将无序的复杂裂缝离散化得到正交立体的复杂裂缝物理模型,自主研发设计了模拟裂缝复杂程度处于国内领先的复杂裂缝实验装置,并形成了整套页岩复杂裂缝中支撑剂铺置特征实验装置,结合现场施工参数,研究支撑剂性能参数、排量、砂浓度、液体黏度、裂缝形态对页岩储层复杂裂缝中支撑剂铺置特征影响,在实验结果及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复杂裂缝中支撑剂铺置特征的影响程度,按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排序依次为裂缝形态、支撑剂性能、液体黏度、排量、支撑剂浓度,该实验装置及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体积压裂入井材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提供有力的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体积压裂 支撑剂 铺置装置 复杂裂缝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勇 吕夫新 +2 位作者 张鹏 耿立杰 董晓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45-847,共3页
目的对移位复杂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86例,对其中27例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进行了随访。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分别采用Koche... 目的对移位复杂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86例,对其中27例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进行了随访。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13例,髂腹股沟入路2例,前后联合入路12例,分别进行复位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8.3个月(5~38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0例,良12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81.4%。术后发生骨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感染及不愈合的病例。结论手术前分析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的移位方向,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手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 治疗 外科手术 骨盆重建钢板固定 螺钉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凡 关崧华 +4 位作者 邓书海 郭毅 赵继刚 陈玉婷 雷欣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三维CT检查后,对23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患者采用原伤口、多个面部小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辅助内镜或穿颊器等微创技术相结合的术式及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的整复和功能重建。结果术后1、3、6个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功能及面形恢复较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性面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骨折 复杂性骨折 穿颊器 内镜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的Eagle Ford页岩油复杂水力裂缝综合表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FIALLOS Mauricio MORALES Adrián +1 位作者 YU Wei MIAO Jijun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3-619,共7页
使用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EDFM)方法优化具有复杂裂缝系统的油藏的数值模拟,完善了前人的Eagle Ford页岩油综合描述技术。根据裂缝支撑类型对具有100000多个裂缝面的复杂裂缝系统进行分类后,对井底流压进行了历史拟合,对油田产量进行了预... 使用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EDFM)方法优化具有复杂裂缝系统的油藏的数值模拟,完善了前人的Eagle Ford页岩油综合描述技术。根据裂缝支撑类型对具有100000多个裂缝面的复杂裂缝系统进行分类后,对井底流压进行了历史拟合,对油田产量进行了预测,以更深入地了解复杂裂缝支撑效果对产量的影响。在为不同支撑类型裂缝组分配不同的压实曲线后估算的压降表明,如果采用EDFM方法而不是非结构网格方法进行裂缝建模和筛选,裂缝模型表达更精确,有效波及面积可能会小于非结构网格方法。方法优化后,能够将EDFM与第三方裂缝扩展模拟器自动耦合,同时考虑支撑剂强度沿复杂裂缝系统的变化。该方法能够从裂缝评价和多个全井眼的拟三维裂缝扩展结果中准确地模拟复杂的裂缝延伸和井间干扰,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完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离散裂缝建模 复杂裂缝 水力裂缝 裂缝网络 油藏模拟 页岩油
下载PDF
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研制与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浪清 曾路路 +5 位作者 陈云丰 刘燕洁 杨辉 林志荣 张闻 魏海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7-414,共8页
目的研制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以解决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大、小结节的固定问题,并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其固定肱骨大、小结节的稳定性。方法取12具新鲜冰冻带肩袖肌的肱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成A、B两组,建立相同的肱骨大、小结节骨... 目的研制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以解决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大、小结节的固定问题,并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其固定肱骨大、小结节的稳定性。方法取12具新鲜冰冻带肩袖肌的肱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成A、B两组,建立相同的肱骨大、小结节骨折模型。其中,A组用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B组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PHILOS)、缝线缝合固定,小结节同时加用1枚3.5 mm空心螺钉固定。分别对两组标本进行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冈上肌牵拉实验及大、小结节抗拉实验测试。结果肩胛下肌牵拉实验:A组在180 N拉力以及疲劳实验后位移均明显小于B组(P<0.05)。冈下肌及小圆肌牵拉实验:两组在150 N拉力以及疲劳实验后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冈上肌牵拉实验:两组在90 N拉力以及疲劳实验后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节抗拉实验:A组失效载荷明显大于B组,且A组失效位移明显小于B组(P<0.05)。大结节抗拉实验:两组在失效载荷、失效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双叶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小结节的固定效果较缝线+空心钉螺钉固定更坚强,具有能同时固定大、小结节的优势。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复杂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Discovery of nano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n shale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A case study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Songliao Basin,NE China
16
作者 SUN Longde WANG Fenglan +5 位作者 BAI Xuefeng FENG Zihui SHAO Hongmei ZENG Huasen GAO Bo WANG Yongch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813-825,共13页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y focused ion-scanning electr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alysis of TOC,R_(o)values,X-ray diffraction etc.in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ongliao Basin,NE China.Such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study show that:(1)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developed in the shale matrix and in the form of spongy and reticular aggregates.Different from circular or oval organic pores discovered in other shales,a sing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 is square,rectangular,rhombic or slaty,with the pore diameter generally less than 200 nm.(2)With thermal maturity increasing,the elements(C,Si,Al,O,Mg,Fe,etc.)in organo-clay complex change accordingly,showing that organic matter shrinkage due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both affect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formation.(3)At high thermal maturity,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s dominated by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with the percentage reaching more than 70%of total pore space.The spatial connectivity of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rganic pores.It is suggested that organo-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the main pore space of laminar shale at high thermal maturity and are the mai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space in the core area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The discovery of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changes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inorganic por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and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shale oil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la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laminar shale oil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organo-clay complex diagenesis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亚林 周刚 +4 位作者 刘启球 余海宜 黎彩燕 李建辉 黎静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颌面部骨折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CT扫描,观察组实施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比较两组诊断率...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复杂颌面部骨折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CT扫描,观察组实施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比较两组诊断率,及两组检查耗时及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检查后放射科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结果与影像学检测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更好的提高复杂颌面部骨折诊断率,同时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成像 颌面部 复杂骨折
下载PDF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30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105例,胫骨平台复杂... 目的观察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30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其中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105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未感染患者425例,汇总其高危因素、影像学资料等,对105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的临床发作特点,是否遗留死腔及骨折水平类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于50岁,遗留死腔,开放性骨折,遗留死腔,手术时间过长大于150 min是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与未发感染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中并发胫骨远端骨折及脊柱骨折均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与未发感染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型分析中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比例为97.14%,未合并感染组革兰阳性菌感染比例为64.9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偏高,开放性骨折患者,双钢板治疗后遗留死腔及手术时间过长及抗菌药物使用过多,患者曾有糖尿病史均为高危因素,已发生术后治疗故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当评估,重点关注高危患者,在围手术期注意组织损伤情况及对症治疗,严密监控血糖等并发情况,应用抗生素积极防治感染,临床可针对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感染高危因素的特点进行预见性防治,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复杂骨折 双钢板治疗 感染 风险因素 回顾性资料分析
下载PDF
大型压裂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的优化应用
19
作者 张圣霞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实现苏里格区块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对以往大型压裂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压裂液体系由胍胶交联冻胶压裂液升级为“滑溜水+线性胶+胍胶压裂液冻胶”变黏度复合压裂液,支撑剂选用中密度高强度40/70目+20/40目陶粒组合,通过裂缝支撑剖面模... 为实现苏里格区块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对以往大型压裂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压裂液体系由胍胶交联冻胶压裂液升级为“滑溜水+线性胶+胍胶压裂液冻胶”变黏度复合压裂液,支撑剂选用中密度高强度40/70目+20/40目陶粒组合,通过裂缝支撑剖面模拟和优化压裂施工参数,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施工排量可满足8.0~9.0 m 3/min,形成了适合苏里格气田大型压裂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大型压裂技术采用大排量、大液量、大砂量造复杂裂缝,加大了储层的渗透率,增加了气体可动区域,用液强度平均增大99%,加砂强度平均增大97%,日产气平均增加101.3%,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后续该类区块的开发起到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大型压裂技术 复合压裂液 组合支撑剂 裂缝剖面 复杂裂缝 增产效果
下载PDF
泌阳凹陷陆相页岩复杂裂缝起裂及扩展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邢德钢 崔连可 +3 位作者 王树森 蒋尔梁 余小燕 杨琪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2期93-97,共5页
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具备较好的形成条件,进行水力压裂改造的可行性较好,但泌阳凹陷已部署的几口页岩油井均存在高产期短、稳产油量低的问题。通过大型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储层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及扩... 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具备较好的形成条件,进行水力压裂改造的可行性较好,但泌阳凹陷已部署的几口页岩油井均存在高产期短、稳产油量低的问题。通过大型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储层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及扩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陆相页岩压裂时为了形成复杂裂缝,水平应力差异系数不应大于0.2。当井筒与层理面呈45°夹角时,更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当压裂液排量为25 mL/min(换算实际排量为12.4 m3/min)时比较容易形成复杂裂缝。在此基础上,通过可视裂缝模拟系统优化了具体的压裂施工参数,对下一步泌阳凹陷陆相页岩压裂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陆相页岩油 复杂裂缝 水力压裂 水平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