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 被引量:57
1
作者 郑晓莹 彭泗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3-1520,共8页
补偿性消费行为是指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而发生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替代的心理需求满足工具。补偿性机制作为看待行为的重要视角,可以解释许多看似不理性或不合常理的消费现象。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和归属感缺失是导致补偿性... 补偿性消费行为是指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而发生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替代的心理需求满足工具。补偿性机制作为看待行为的重要视角,可以解释许多看似不理性或不合常理的消费现象。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和归属感缺失是导致补偿性消费的3种动机来源。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对补偿性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1)根据补偿机制的不同,对补偿性消费的表现形式和类型进行细分;2)评估消费行为的心理补偿效果;3)探讨除消费外其他替代性的心理补偿方式,以及消费补偿与其他补偿方式之间的关系;4)挖掘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特点与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补偿性消费 自我概念 自我威胁
下载PDF
地位感知变化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金晓彤 赵太阳 +2 位作者 崔宏静 徐尉 李广政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本文通过3个实验探究了地位感知变化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感知到地位提升还是地位威胁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地位商品的购买意愿均会提升,然而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于感知地位提升的消费者,自我提升动机在... 本文通过3个实验探究了地位感知变化对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感知到地位提升还是地位威胁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地位商品的购买意愿均会提升,然而两者却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对于感知地位提升的消费者,自我提升动机在地位感知对地位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而对于感知地位威胁的消费者,自我补偿动机同时在地位感知对地位商品和非地位商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感知地位威胁的情境下,自我实现的新兴价值观具有强化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作用,而谦卑的传统价值观具有弱化消费者地位消费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感知 地位消费 补偿性消费 自我提升 文化价值观
下载PDF
老龄化、老年家庭消费与补偿消费行为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瑾瑞 张睿凌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99,共13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基线调查以及2013年和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因子分析和非随机断点回归设计等方法,以家庭为分析的基本单位,从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家庭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变动....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基线调查以及2013年和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因子分析和非随机断点回归设计等方法,以家庭为分析的基本单位,从补偿性消费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家庭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变动.研究发现:①老年家庭的补偿性消费需求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上升,但这个过程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在63岁和71岁两个年龄节点处存在显著跳跃,与政策节点相比略有延迟;②63岁断点处向上跳跃的幅度为5~7个百分点,跳跃幅度较小,而71岁断点处向上跳跃的幅度大约为20%.仿照联合国的年龄划分标准,可将63岁作为我国老年人进入年轻老年的年龄节点,71岁作为进入老年阶段的年龄节点;③不同断点处支撑老年家庭补偿性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因子并不相同.驱动63岁年龄节点跃动最显著的影响因子是教育培训,这可能是为了延迟补偿年轻时的教育缺憾,或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也不能排除对孙辈的教育负担;驱动71岁年龄节点跃动最显著的影响因子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旅游支出减少可能是经济或身体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国家为满70周岁的老年人出游提供了各种优惠和减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家庭消费 补偿消费行为 非随机断点设计
下载PDF
补偿性消费理论视角下老年人旅游行为心理依据研究——以北京城市老年人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真 李享 刘贝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6-202,共7页
老年人口数量及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支撑了我国老年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老年人旅游行为心理依据,有助于老年旅游市场合理高效地开发,也有益于老年人安享晚年。基于补偿性消费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并结合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补偿... 老年人口数量及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支撑了我国老年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研究老年人旅游行为心理依据,有助于老年旅游市场合理高效地开发,也有益于老年人安享晚年。基于补偿性消费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并结合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补偿性消费心理作用于老年人游前、游中、游后各个阶段;死亡威胁促使老年人风险需求和多样化需求增强,老年人通过旅游体验新鲜事物,从而增强人生掌控感以减轻死亡焦虑;个人控制感缺乏时,老年人倾向于次级控制,会在旅游消费中寻求结构与秩序,因此更偏爱秩序良好、规划合理的旅行社;权力缺乏影响老年人的消费偏好,使其更青睐品牌知名度高的旅行社;人际归属需求受威胁导致与人交往成为老年人重要诉求,在跟团游时更易迁就他人并会增加对怀旧旅游产品的购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老年旅游 心理依据 北京
原文传递
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的影响——感知权力与心理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骆紫薇 陈斯允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基于补偿心理的视角,构建“社会支持—感知权力—补偿性消费”的研究模型,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其边界条件,分析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对41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级回归模型(HRM... 基于补偿心理的视角,构建“社会支持—感知权力—补偿性消费”的研究模型,探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对顾客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其边界条件,分析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对41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级回归模型(HRM)的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正向影响感知权力,负向影响顾客炫耀性消费与强迫性消费;感知权力负向影响补偿性消费,且在社会支持与补偿性消费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削弱了社会支持对感知权力的正向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社会支持与补偿性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企业及相关管理者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补偿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 强迫性消费 感知权力 心理资本
原文传递
补偿性消费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6
作者 柳武妹 王海忠 陈增祥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28,共9页
补偿性消费是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该主题的研究探讨的是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来应对心理威胁,补偿内心的缺失。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零散,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罕见,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 补偿性消费是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该主题的研究探讨的是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来应对心理威胁,补偿内心的缺失。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零散,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罕见,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本文首先介绍了补偿性消费概念,之后从需求受威胁与自我概念受威胁这两个视角对现有的补偿性消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促进国内学术界对该研究主题的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需求受威胁 自我概念受威胁
原文传递
“别人家的孩子”vs.平庸的自己:社会比较对独特性寻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宫秀双 张红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5-658,共14页
人们在自我评价中普遍存在着优于平均值效应,而上行社会比较会打破这一自我评价偏差,引发后续的补偿性消费行为。通过5个实验,依次论证上行比较(vs.下行比较)会提升个体对独特产品选项的偏好(实验1);其心理机制在于上行比较降低了而非... 人们在自我评价中普遍存在着优于平均值效应,而上行社会比较会打破这一自我评价偏差,引发后续的补偿性消费行为。通过5个实验,依次论证上行比较(vs.下行比较)会提升个体对独特产品选项的偏好(实验1);其心理机制在于上行比较降低了而非下行比较提升了个体的自我独特性感知,从而促使个体出于补偿的目的而寻求独特性(实验2a、2b和2c);上述效应适用于经济状况这一特定比较维度,并且在感知经济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下得到强化或削弱(实验3)。研究结论对于推动社会比较和独特性寻求行为相关领域的理论进展,指导长尾市场中企业的营销策略、帮助个体缓解上行比较的威胁均有着积极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 独特性寻求行为 优于平均值效应 补偿性消费 感知经济流动性
下载PDF
地位补偿:“仆人式”品牌拟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懿瑾 毛诗漫 陈晓燕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58,共16页
众多品牌正致力于通过角色拟人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类人际关系,以此来加强品牌纽带。本研究探索了个体的主观地位对"仆人式"和"伙伴式"两种拟人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三项实验,我们发现:(1)主观地位较低的个体对... 众多品牌正致力于通过角色拟人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类人际关系,以此来加强品牌纽带。本研究探索了个体的主观地位对"仆人式"和"伙伴式"两种拟人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三项实验,我们发现:(1)主观地位较低的个体对仆人品牌的购买意愿显著高于伙伴品牌;而主观地位较高的个体对两类拟人品牌的购买意愿没有显著差异;(2)有调节的中介分析显示,主观地位较低的个体感知到仆人品牌(vs.伙伴品牌)提供的地位感显著更多,从而对其的购买意愿更高;而主观地位较高的个体不会感知到两类拟人品牌提供的地位感存在差异,对两者的购买意愿也没有显著差异;(3)这一机制不受产品类型的影响,即无论是对于享乐品还是对于实用品,品牌拟人角色和主观地位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都遵循同样的路径。本研究推进了品牌拟人化与地位消费的研究,也为品牌拟人角色的设计和营销提供了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拟人化 角色拟人 主观地位 地位消费 补偿性消费
原文传递
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自尊补偿与地位追求 被引量:7
9
作者 解晓娜 石可 郭永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6-371,共6页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受到其状态自尊的调节;实验二通过比较不同阶层被试对地位及非地位符号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考察商品符号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只有在商品具有地位符号价值时,才会表现出比高阶层大学生更强烈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层大学生 炫耀性消费 自尊 地位符号 补偿性消费理论
下载PDF
社会比较对生产性消费的影响:补偿性消费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定 谢菡 +1 位作者 刘子瑛 杨德锋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172,共11页
生产性消费的动机常常被认为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体验感、独特性和产品质量,但心理需求对消费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生产性消费可以带来内在的能力感知,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会让人感到能力不足和失败。从补偿性消费视角提出,社... 生产性消费的动机常常被认为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体验感、独特性和产品质量,但心理需求对消费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生产性消费可以带来内在的能力感知,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会让人感到能力不足和失败。从补偿性消费视角提出,社会比较所带来的能力感威胁可以通过生产性消费弥补。通过三个实验论证了社会比较对生产性消费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与下行比较相比,上行比较会产生控制感威胁并导致更高的生产性消费偏好;上行比较对控制感的影响会受到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控制感对生产性消费偏好的影响也受到感知生产难度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 生产性消费 控制感 补偿性消费
原文传递
从众情景下社会排斥与亲社会消费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天生 施卓敏 赖连胜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社会排斥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是近几年研究者关注的领域之一,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受排斥者的个体需求受到威胁如何被消费行为化解,更缺乏对受排斥者类型、受到威胁的需求类型以及补偿性消费产品类型之... 社会排斥对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是近几年研究者关注的领域之一,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受排斥者的个体需求受到威胁如何被消费行为化解,更缺乏对受排斥者类型、受到威胁的需求类型以及补偿性消费产品类型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从社会排斥引发的个体需求受到威胁(简称为受胁)与补偿性消费的关系入手,在从众情景下,对被忽视和被拒绝两种社会排斥引发不同类型的个体需求受胁从而偏好不同类型补偿性消费产品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情景模拟研究方法,用绿色产品和高档享乐产品为实验商品,运用方差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个体需求受胁的中介机制以及从众情景的调节作用。实验1考察个体需求受胁在两种社会排斥与补偿性消费偏好之间的中介作用,实验2考察从众情景对两种补偿性消费产品缓解由社会排斥引发的心理需求受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忽视与被拒绝引发了不同的心理需求受胁,从而在随后的补偿性消费中产生不同的产品偏好。具体而言,被忽视引发了效能需求受胁,从而提高了对高档享乐产品的偏好;被拒绝引发了关系需求受胁,从而提高了对绿色产品的偏好。从众情景调节了两种属性产品对心理需求受胁的满足,即当亲自我的高档享乐产品为从众产品时,被拒绝组在补偿性消费中对高档享乐产品的偏好显著高于被忽视组和控制组,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亲社会的绿色产品为从众产品时,被忽视者在补偿性消费中更偏好亲自我的高档享乐产品,而被拒绝者在补偿性消费中更偏好亲社会的绿色产品。研究结果拓展了社会排斥理论和补偿性消费理论的研究外延,也为政府部门或相关企业利用消费行为缓解社会排斥现象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补偿性消费 个体需求受胁 绿色产品 高档享乐产品
原文传递
收入分化、地位补偿与家庭消费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丽永 董洪超 张旭青 《消费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7,共13页
消费结构升级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鲜有文献从地位补偿视角出发分析收入分化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文章构建了收入分化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广东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农... 消费结构升级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鲜有文献从地位补偿视角出发分析收入分化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文章构建了收入分化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广东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农户所面对的收入相对剥夺程度越高,其平均消费水平就越低。农户为了补偿收入劣势所造成的负面情绪感知,会过度追求地位性消费,代价是挤出生存性消费。异质性检验表明,收入相对剥夺会明显提升低收入组农户的地位性消费比例,对其生存性消费的挤出效应也更为严重。在经济薄弱村庄,收入相对剥夺也会明显增加农户地位性消费并减少生存性消费,而开展移风易俗治理则可以缓解收入分化对家庭消费结构的扭曲。基于此,文章从拓宽农户财产性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建设文明乡风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化 相对剥夺 地位 补偿性消费 消费结构
原文传递
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维度探索与量表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林 赵萌 +1 位作者 高华霞 赵杨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7-1846,共10页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补偿性消费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剖析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内涵与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发并检验了测量量表。...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补偿性消费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剖析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内涵与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发并检验了测量量表。研究表明:补偿性消费行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维构念,包含象征性、提升性、享乐性、情绪修复性、抗逆性5个维度;测量量表由5个因子和26个题项构成。进一步分析和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补偿性消费行为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扎根理论 量表开发
下载PDF
自我概念受威胁对体验消费与实物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梦 周颖 +1 位作者 吕巍 金振宇 《上海管理科学》 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消费者在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社会排斥等不同情境下的补偿性消费行为,并引入朋友圈分享作为调节变量。实验结果显示:(1)当自我概念受威胁时,个体体验消费购买意愿降低,其中控制感缺失组最低;(2)朋友圈分享显著提升...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消费者在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社会排斥等不同情境下的补偿性消费行为,并引入朋友圈分享作为调节变量。实验结果显示:(1)当自我概念受威胁时,个体体验消费购买意愿降低,其中控制感缺失组最低;(2)朋友圈分享显著提升消费者在自我概念受威胁时对体验消费的购买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实物消费 体验消费 朋友圈分享
下载PDF
个体如何以消费行为应对自我威胁?基于导向−路径整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洪杰 刘菲菲 +1 位作者 冯文婷 崔丙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1-935,共15页
自我威胁无处不在,以消费应对自我威胁是个体采取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自我概念的多维性、应对威胁过程中认知、情感、情绪等多因素的介入,以及威胁源和应对行为的交叉性等原因,当前的研究呈现出结论分散、不连贯,甚至矛盾的情形。基于导... 自我威胁无处不在,以消费应对自我威胁是个体采取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自我概念的多维性、应对威胁过程中认知、情感、情绪等多因素的介入,以及威胁源和应对行为的交叉性等原因,当前的研究呈现出结论分散、不连贯,甚至矛盾的情形。基于导向−路径的整合模型回顾了消费行为领域自我威胁研究的动态,归纳出个体的多种自我威胁应对策略,揭示了不同应对策略间的多层次交叉补偿机理,以及自我威胁与消费行为间的多重关联方式,并揭示出个体通过产品的全价值系统和自身的全感知系统进行自我威胁应对。基于导向−路径整合模型有助于对消费行为领域自我威胁应对研究形成整体连贯的认知,揭示其内在规律,并有助于理解当前环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个体消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威胁 社会自我 个人自我 补偿消费 炫耀消费
下载PDF
权力感对补偿消费的影响及其修复方式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婕 李信 +1 位作者 刘彤 陈毅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7-851,共5页
目的:探讨状态权力感和特质权力感对补偿消费的影响,选择集大小在此关系中的影响。方法:实验一对76名员工的状态权力感进行操纵,测量对地位相关产品的出价水平。实验二对151名员工的状态权力感和选择集大小进行操纵,测量对地位相关产品... 目的:探讨状态权力感和特质权力感对补偿消费的影响,选择集大小在此关系中的影响。方法:实验一对76名员工的状态权力感进行操纵,测量对地位相关产品的出价水平。实验二对151名员工的状态权力感和选择集大小进行操纵,测量对地位相关产品的出价水平。结果:实验一、二均发现状态权力感和特质权力感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高特质权力者,状态权力感越低,对地位相关产品的出价水平越高;对于低特质权力者,状态权力感对补偿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实验二中选择集大小、状态权力感和特质权力感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状态权力感、特质权力感共同对补偿消费产生影响,大选择集不能有效修复低权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权力感 特质权力感 补偿消费 选择集大小
原文传递
社会拥挤对游客消费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毛奕 宋红娟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11期175-183,共9页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建立概念模型和数据收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3个不同类型(自然观光类、文化主题类、演艺主题类)景区的社会拥挤对游客消费行为(退缩行为、补偿性消费和体验性消费)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表明:(1)相对于演艺... 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建立概念模型和数据收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3个不同类型(自然观光类、文化主题类、演艺主题类)景区的社会拥挤对游客消费行为(退缩行为、补偿性消费和体验性消费)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表明:(1)相对于演艺主题类景区,文化主题类的社会拥挤更容易引起游客退缩行为,而相对于文化主题类景区,自然观光类景区的社会拥挤更容易引起游客退缩行为;相对于演艺主题类景区,自然观光类景区更容易引起游客补偿性消费行为;相对于自然观光类景区,文化主题类景区的社会拥挤更容易引起游客补偿性消费;社会拥挤对游客的体验性消费没有显著影响。(2)情绪智力显著中介社会拥挤与游客退缩行为和补偿性消费的关系;但情绪智力无法中介景区拥挤对游客体验性消费的影响,以此解释了中国游客“热衷排队”的现实悖论。研究可为景区容量管理及游客体验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拥挤 退缩行为 补偿性消费 体验性消费 情绪智力
下载PDF
城市住房消费形态中的扭曲现象
18
作者 樊哲银 《住宅产业》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住房经历了三种消费形态,在这三种消费形态下存在各种扭曲消费现象,这些扭曲消费又影响到城市住房的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在第一个形态中,单位建房或购房后免费分给职工,存在错位消费,导致居民住房消费得不到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住房经历了三种消费形态,在这三种消费形态下存在各种扭曲消费现象,这些扭曲消费又影响到城市住房的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在第一个形态中,单位建房或购房后免费分给职工,存在错位消费,导致居民住房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单位建房或购房的价格相对偏高。在第二个形态中,职工低价购买单位住房,存在被动和盲目消费现象,住房需求同样得不到有效满足,职工购房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真实价格水平。在第三个形态中,居民以市场价购买住房,存在补偿性消费、超前消费等现象,它们共同推高房价,导致价格扭曲和住房消费数量高于正常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房 错位消费 被动消费 补偿性消费
下载PDF
死亡凸显对高音频声音偏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9
作者 黄静 刘洪亮 +2 位作者 王正荣 肖皓文 郭浪浪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死亡凸显成为一种常态,由此引发消费者的死亡焦虑和恐惧,生命意义受到破坏会促使消费者寻求有效的缓解方式。然而,已有研究多聚焦在消费者以具体的产品或者品牌为主的物质补偿消费,未能关注到死亡凸显情景下消费者的感官补偿行为。通过... 死亡凸显成为一种常态,由此引发消费者的死亡焦虑和恐惧,生命意义受到破坏会促使消费者寻求有效的缓解方式。然而,已有研究多聚焦在消费者以具体的产品或者品牌为主的物质补偿消费,未能关注到死亡凸显情景下消费者的感官补偿行为。通过梳理死亡凸显和感官营销(听觉)的相关研究,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意义感维持模型,构建死亡凸显对声音频率偏好的研究模型,提出经历死亡凸显的消费者更加偏好高音频声音。使用3个实验研究进行验证,所有实验均采用情景操控和组间实验设计,运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重点探索死亡凸显对高音频声音偏好的影响,并检验意义寻求的中介作用和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历死亡凸显的消费者更加偏好高音频声音,意义寻求在死亡凸显对高音频声音偏好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种效应受到自我肯定的调节,当经历了自我肯定之后,死亡凸显情景下的消费者获得了意义补偿和体验,对高音频声音的偏好会减弱。研究结果揭示了死亡凸显对声音频率的选择偏好问题,为死亡凸显情景下的消费补偿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整体视角概括了消费者缓解死亡焦虑的最终动机,即获取生命意义。研究结果对后续死亡恐惧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企业的感官营销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特别是在经历死亡凸显之后,听觉感官体验也可以作为消费者缓解消极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效策略,公共政策制定者也可以借助声音来保证特殊时期(如遭受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大众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凸显 高音频声音 意义寻求 自我肯定 补偿消费
原文传递
境外游学中的家长补偿性消费——以北京市为例
20
作者 李享 时少华 李真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7,共13页
随着游学概念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并愿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出投资。从补偿性消费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境外游学相关文献,提出5条研究假设,并对北京市境外游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中学生家长进行研究发现:1.假设2部分成立,即超... 随着游学概念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并愿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做出投资。从补偿性消费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境外游学相关文献,提出5条研究假设,并对北京市境外游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中学生家长进行研究发现:1.假设2部分成立,即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家长会给孩子主动选择境外游学产品,并不是仅为补偿个人控制感的缺失,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孩子教育上的投资等目的。2.假设1,3,4,5均成立,即为了孩子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为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赏,为补偿自己年轻时没有享受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的遗憾,为保持“家长身份”的权威性,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参加境外游学。基于上述结论,今后游学企业应重视消费者需求,大力研发教育特色鲜明的游学产品;中学生家长应加强对境外游学的认知,理性看待孩子的境外游学;政府相关部门应鼓励中学生家长参与游学活动,与孩子共同成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中学生家长 境外游学 北京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