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湘西刘氏小儿推拿“五经配伍-推经治脏”理论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 被引量:10
1
作者 汤伟 王慧娟 +1 位作者 付千锃 邵湘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40-6542,共3页
临床运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独特的"五经配伍-推经治脏"理论,指导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文章通过探讨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缓解期入手论治RRTI的中医治疗原则与刘氏小儿推拿肺病虚证"补三抑一法"的关... 临床运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独特的"五经配伍-推经治脏"理论,指导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文章通过探讨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缓解期入手论治RRTI的中医治疗原则与刘氏小儿推拿肺病虚证"补三抑一法"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刘氏小儿推拿"以推代药"的思想。在该理论指导下,精准辨证施穴,优化儿推配穴,凝练核心处方,为临床防治RRTI提供了有效的小儿推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 五经配伍 推经治脏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
原文传递
基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从主脏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余有 石文英 +1 位作者 刘小娟 章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205-208,共4页
“五经配伍”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重要理论,主张“先辨病归经,再认穴施治”思想,利用五行制化原理,重调病变脏腑对应经络(本经),并调相关四经(子母经、克侮经),达到调控人体功能进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主脏责... “五经配伍”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重要理论,主张“先辨病归经,再认穴施治”思想,利用五行制化原理,重调病变脏腑对应经络(本经),并调相关四经(子母经、克侮经),达到调控人体功能进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主脏责肾,与肝、心、脾相关,气血精失调为发病关键。文章基于五经配伍理论,以“责主脏、重本经”为关键点,浅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针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经配伍
下载PDF
湖湘针推“五经配伍取穴法”论治慢性便秘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峰 匡泓俊 +3 位作者 袁楠 杨腊媛 袁杨阳 章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37-140,共4页
湖湘针推是主要强调经脉-脏腑相关,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治疗原则核心的学术流派。其临床取穴特点——五经配伍取穴法强调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和补母泻子理念。慢性便秘是一种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反复发作易继发精神心理障碍、肛肠病... 湖湘针推是主要强调经脉-脏腑相关,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治疗原则核心的学术流派。其临床取穴特点——五经配伍取穴法强调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和补母泻子理念。慢性便秘是一种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反复发作易继发精神心理障碍、肛肠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本文基于五经配伍取穴法,结合湖南地区慢性便秘高发证候类型——气滞证、湿热证、脾虚证、气血两虚证,对慢性便秘辨治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经配伍 经脉-脏腑相关 慢性便秘
下载PDF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针五经,调五脏”论治慢性荨麻疹
4
作者 王璐 唐媛媛 章薇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9-22,共4页
在"五经配伍"学术思想的指导下,从脏腑角度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并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运用"针五经,调五脏"治疗慢性荨麻疹,即针刺我经及与我经相关的其他四经的穴位,通过补虚泻实的治法调节脏腑阴阳... 在"五经配伍"学术思想的指导下,从脏腑角度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并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运用"针五经,调五脏"治疗慢性荨麻疹,即针刺我经及与我经相关的其他四经的穴位,通过补虚泻实的治法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使腠理充实,故而皮疹消除。在"五经配伍"理论指导下论治慢性荨麻疹,从而为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经配伍 针经治脏
原文传递
五经配伍治疗脑中风 被引量:1
5
作者 倪伟 过灵香 +2 位作者 祁芳 张泓 艾坤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1期1921-1924,共4页
脑中风病因为风、火、痰、瘀、虚,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五脏之间不仅五行制化,互生互克,互藏互用,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治疗脑中风应以中医天人整... 脑中风病因为风、火、痰、瘀、虚,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五脏之间不仅五行制化,互生互克,互藏互用,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治疗脑中风应以中医天人整体观为指导,从五脏论治。经脉通五脏,遂以经治脏,五经配伍,以调五脏。以五脏一体观为指导的五经配伍,调理五脏治法,是针灸治疗中风的一大特色,为临床所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五脏相关 五经配伍
下载PDF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论治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被引量:1
6
作者 卫然 娄必丹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通过“针五经”“调五脏”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和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在“五经配伍”学术思想指导下,结合经脉-脏腑相关学说,选取本经、子经、母经、我克经、克我经腧穴,论述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针...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通过“针五经”“调五脏”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和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在“五经配伍”学术思想指导下,结合经脉-脏腑相关学说,选取本经、子经、母经、我克经、克我经腧穴,论述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针灸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流派 针灸 五经配伍 非特异性 下腰痛
下载PDF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灸经治脏”学术思想剖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密 雷毅军 +5 位作者 刘迈兰 张国山 钟峰 汤伟 章薇 常小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23-3426,共4页
灸经治脏是"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一个分支。该分支在"五经配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术、效"学术思想:"理"是依据"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的经脉脏腑... 灸经治脏是"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流派"的一个分支。该分支在"五经配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术、效"学术思想:"理"是依据"一经调控多脏、多经司控一脏"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法"是遵循"五经配伍、五行助制"的治法来选经、配穴;"术"是注重灸术、强调灸感、补泻兼施、通补并用的有机结合;"效"是通过艾灸"温补、温通"产生"灸经补脏、灸经通脏"的临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 五经配伍 灸经治脏 温补 温通
原文传递
运用湖湘五经配伍理论针刺治疗鼻鼽 被引量:3
8
作者 姚慕琳 章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28-2030,共3页
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是指以“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本经、母经、子经、所胜经、所不胜经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入手,运用针刺、艾灸或推拿等疗法治疗相关疾病的学术思想。鼻鼽病多因素体亏虚,肺脾肾三脏不足加之外邪侵袭而致,在诊治... 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是指以“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从本经、母经、子经、所胜经、所不胜经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入手,运用针刺、艾灸或推拿等疗法治疗相关疾病的学术思想。鼻鼽病多因素体亏虚,肺脾肾三脏不足加之外邪侵袭而致,在诊治过程中,因其证型较复杂,且可出现不同的病情发展,治疗不可拘泥于固定穴位。文章在“大五经”生克制化规律及表里配穴的基础上,配合近部及远部穴位,探讨湖湘五经配伍针灸治疗鼻鼽的规律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五经配伍 针灸 鼻鼽 过敏性鼻炎
原文传递
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翠英 李金香 +2 位作者 潘诗敏 张曦 李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9-804,共6页
目的:比较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及脾胃虚弱型两个区组,然后将两个区组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有效病例57例,观察组28例(其... 目的:比较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及脾胃虚弱型两个区组,然后将两个区组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有效病例57例,观察组28例(其中肝胃不和型17例,脾胃虚弱型11例),对照组29例(其中肝胃不和型18例,脾胃虚弱型11例)。观察组按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指导制定方案,予以毫针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选取中脘、太冲、行间、期门、足三里、公孙、少府、经渠、内关穴;脾胃虚弱型选取中脘、大都、太白、阴陵泉、足三里、少府、太冲、阴谷、太溪、太渊穴,辨证施予补泻操作,每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休息2 d。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予以常规三联药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Hp阴性者直接口服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临床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抗Hp感染及转阴率,并评定两组总体疗效。结果:在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不同证型患者比较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胃镜下溃疡愈合总有效率、抗Hp感染总有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22.2%(4/18),对照组为52.6%(10/19),观察组转阴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湖湘五经配伍理论体系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促进溃疡的愈合,有效抗Hp感染,其临床总体疗效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本相当,但在Hp的转阴率上不及西医常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五经配伍 五行生克制化理论 针刺疗法
原文传递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论治中风后尿失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夏云 温骏 +5 位作者 卢小叶 佘君菲 钟峰 章薇 常小荣 娄必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68,共3页
"五经配伍"强调经脉经穴及脏腑间的五行配伍、生克制化关系。通过调节病变脏腑对应经络的子母经、克侮经,使失衡的脏腑间的关系复归平衡,调控人体机能,有效治疗疾病。本文在"五经配伍"学术思想指导下,根据导致中风... "五经配伍"强调经脉经穴及脏腑间的五行配伍、生克制化关系。通过调节病变脏腑对应经络的子母经、克侮经,使失衡的脏腑间的关系复归平衡,调控人体机能,有效治疗疾病。本文在"五经配伍"学术思想指导下,根据导致中风后尿失禁的风、火、痰等病因病机,从虚、实、本虚标实3个方面,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下,选取本经、子经、母经、我克经、克我经腧穴,采用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等治疗方法,论述中风后尿失禁的针灸治疗,为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针推流派 五经配伍 中风 尿失禁
原文传递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治疗郁病浅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琼 曹徵良 +4 位作者 孙佳琪 章薇 常小荣 娄必丹 钟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针经治脏"、"五经配伍"。笔者运用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的方法 ,通过针五经、调五脏来论治郁病,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 湖湘针推 五经配伍 郁病 学术流派
下载PDF
浅析常小荣教授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灸法应用——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理 谭舒怀 +1 位作者 冯芳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506-1509,共4页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指导,常小荣教授提出了以湖湘五经配伍为特色的灸法,其应用独具特色。本文以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分级预防为例来阐述,首先常教授在治法上,以湖湘五经配伍为特色,以“大五经理论”和“广五经理论”为主,以经脉、经穴...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指导,常小荣教授提出了以湖湘五经配伍为特色的灸法,其应用独具特色。本文以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分级预防为例来阐述,首先常教授在治法上,以湖湘五经配伍为特色,以“大五经理论”和“广五经理论”为主,以经脉、经穴和脏腑间的五行配伍、生克制化来和五行、控五经和调五脏,重点落在心、肝、肾三脏上,配以王琦教授的九种体质学说,针对易好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体质辨证选穴。同时,常教授以灸法为主要干预手段,配合时令施灸,来达到通补结合、扶正祛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艾灸 湖湘五经配伍 心血管疾病 三级预防 常小荣
下载PDF
章薇教授“肝脾同调”治疗小儿疑难疾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徵良 刘英含 章薇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介绍章薇教授治疗面偏侧萎缩、脑性瘫痪、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小儿疑难疾病的学术经验。章薇教授从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及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肝脾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相互关系,“肝脾同调”治疗小儿疑... 介绍章薇教授治疗面偏侧萎缩、脑性瘫痪、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小儿疑难疾病的学术经验。章薇教授从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及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肝脾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相互关系,“肝脾同调”治疗小儿疑难疾病。且其在“肝脾同调”贯彻治疗始终的同时,注重中医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生克规律,“五经配伍”多脏共调、主次分明,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临床小儿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益借鉴,并附验案三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肝脾同调 疑难疾病 五经配伍 针刺 儿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