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侯宜坦 江冬冬 +2 位作者 刘晓君 何美坤 毛宗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4个社区,于2016年8月对社区中628名老年人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慢性病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相...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4个社区,于2016年8月对社区中628名老年人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和慢性病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调查622名≥65岁老年人,其中男性264人,女性358人;武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8.62%,慢性病共病率为50.9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80~84岁(OR=1.828,95%CI=1.026~3.258),BMI(24~27.9)kg/m^2(OR=2.434,95%CI=1.321~4.483)和BMI≥28 kg/m^2(OR=4.014,95%CI=1.826~8.826),高中或中专学历(OR=0.559,95%CI=0.301~0.093)、独居(OR=2.452,95%CI=1.458~4.123)是影响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共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患有慢性病共病的老人主要特征为年龄在80~84岁、BMI≥24 kg/m^2、学历较低、独居;政府、社会,尤其是家庭应重点关注这类人群,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减少慢性病共病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相关因素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南京市玄武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琪 金玲玲 +1 位作者 田秀梅 吴爱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1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玄武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共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3-6月选取南京市玄武区225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 目的了解南京市玄武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共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3-6月选取南京市玄武区225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222份,其中男性1099份(49.5%),女性1123份(50.5%),有效率为98.8%。结果2222名老年人中,患1种慢性病772人,患≥2种的慢性病1021人。慢性病共病率为45.9%(95%CI:0.474~0.5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267)、高年龄(65~69岁:OR=1.264;70~74岁:OR=2.184;≥75岁:OR=2.581)、低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OR=1.604;小学及以下:OR=1.431)、高血压家族史(OR=1.542)、糖尿病家族史(OR=1.769)及中心性肥胖(OR=1.963)均是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应重点关注男性、高年龄组、文化程度较低、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人群,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共病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影响因素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薛本立 薛雅卿 +5 位作者 郑晓 董芳 肖淑娟 张佳弛 陆姣 张持晨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3 25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3 25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山西省≥60岁老年人夜晚睡眠时间(7.09±1.28)h,多重慢性病患病率为30.31%。调整性别、年龄、生活区域、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体质量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与中睡眠时间(6~9 h)相比,老年人短睡眠时间(<6 h)和长睡眠时间(>9 h)的多重慢性病患病风险分别为OR=1.35(95%CI:1.00~1.81)和OR=0.84(95%CI:0.51~1.38)。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睡眠时间的连续变化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关联强度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χ^(2)=0.81,P=0.669)。结论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密切相关,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保护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睡眠时间 多重慢性病 剂量-反应关系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重庆市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跌倒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家佳 陈小玉 +2 位作者 廖娟 陈娇 赵小刚 《预防医学》 2023年第12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跌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跌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7—12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躯体状况和近6个月跌倒情况,分析跌...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跌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跌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7—12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躯体状况和近6个月跌倒情况,分析跌倒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344份,回收有效问卷338份,问卷有效率为98.26%。男性195例,占57.69%;女性143例,占42.31%。年龄为(77.10±7.29)岁。患2、3、4、5种慢性病患者分别为171、115、38和14例,分别占50.59%、34.02%、11.24%和4.14%。近6个月发生跌倒76例,发生率为22.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6个月有眩晕史(OR=2.720,95%CI:1.409~5.249)、跌倒恐惧(OR=8.725,95%CI:4.572~16.653)和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OR=0.257,95%CI:0.130~0.509)是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结论有眩晕史、跌倒恐惧和居住环境未进行适老化改造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跌倒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跌倒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铭 赵华 +4 位作者 彭菊意 刘星宇 刘宇丹 侯嘉宁 杨佳乐 《预防医学》 2024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目的对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了解该类模型的建模方法、预测因子和预测效能,为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 目的对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进行范围综述,了解该类模型的建模方法、预测因子和预测效能,为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Science,收集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发表的关于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文献,采用预测模型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建模方法、预测因子和预测效能等进行综述。结果初期检索到2130篇文献,最终纳入9篇文献,总体偏倚风险均为高风险。涉及13种模型,3种采用机器学习法建模,10种采用logistic回归法建模。4种模型的预测结局为死亡,预测因子主要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Barthel指数和压疮;9种模型的预测结局为再入院,预测因子主要为年龄、BMI、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11种模型报告了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范围为0.663~0.9916;2种报告了一致性指数,范围为0.64~0.70。8种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1种进行了外部验证;4种未报告验证方法。结论本文分析的慢性病共病患者预后预测模型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和机器学习法建模,预测因子以日常护理评估指标为主,模型总体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预后 预测模型 范围综述
原文传递
慢性病共病对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行为影响
6
作者 黄冬梅 亓霏 +6 位作者 付凯云 杨辰啸 翟亚 李万鹏 杨春晓 李秋莎 尹文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4,共8页
目的 了解慢性病共病对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为优化就医秩序、增强基层慢性病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4 508名≥60岁老年人的相关数据,应用Stata 17.0统计软件采用Probit回归... 目的 了解慢性病共病对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为优化就医秩序、增强基层慢性病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4 508名≥60岁老年人的相关数据,应用Stata 17.0统计软件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慢性病共病对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 中国4 508名≥60岁老年人中,慢性病共病者748例,慢性病共病率为16.59%;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者2 536人(56.26%),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者1 972人(43.74%)。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类型、月退休金、就医满意度、是否参加医疗保险、与子女的感情、子女是否提供经济支持、子女是否提供照料支持、自评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情况、近2周是否身体不适和是否能自我照顾等倾向、使能、需求因素后,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慢性病共病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β=-0.130,95%CI=-0.237~-0.022);慢性病共病对老年人就医选择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结果显示,使用K近邻匹配、核匹配和半径匹配3种方法进行匹配的ATT值分别为-0.052、-0.048和-0.047(均P <0.05),慢性病共病可降低老年人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概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慢性病共病对女性(ATT=-0.078~-0.063,均P <0.05)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ATT=-0.058~-0.052,均P <0.05)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对男性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老年人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慢性病共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的选择行为,且在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老年人中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选择行为 就医机构 影响 老年人 中国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夜间睡眠时长在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7
作者 李思琦 曾洋菁 +1 位作者 王雪娇 琚新梅 《预防医学》 2024年第8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为老年人衰弱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收集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60岁老年人的人口学信息、疼痛程度和夜间睡眠时长等资料,采用衰弱... 目的探讨夜间睡眠时长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为老年人衰弱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收集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60岁老年人的人口学信息、疼痛程度和夜间睡眠时长等资料,采用衰弱指数评估衰弱情况。采用HAYES等编译的Process程序分析夜间睡眠时长在疼痛与衰弱间的中介效应,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结果收集2246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95例,占53.21%;女性1051例,占46.79%。年龄M(QR)为65.00(8.00)岁。衰弱504例,占22.44%;疼痛得分M(QR)为0(1.00)分;夜间睡眠时长为(6.44±1.55)h。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直接正向影响衰弱,效应值为0.089(95%CI:0.066~0.112),也通过夜间睡眠时长间接正向影响衰弱,效应值为0.047(95%CI:0.036~0.058),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34.56%。结论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疼痛可直接或通过夜间睡眠时长间接影响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疼痛 夜间睡眠时长 衰弱
原文传递
广州市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性分析
8
作者 黄奕敏 韩郭茵 +3 位作者 赖锦佳 何婉婉 庄平 谭益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380-1386,共7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模式。【方法】基于广州市3个社区的体检数据,选取307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关联分析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规则。【结果】老年人慢性... 【目的】分析广州市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模式。【方法】基于广州市3个社区的体检数据,选取307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关联分析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规则。【结果】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为76.54%(2356/3078);老年人群中,倾向血瘀质+痰湿质的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为95.87%;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基本相同,男性中痰湿质+倾向阴虚质的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置信度为94.38%,女性中痰湿质+倾向血瘀质的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置信度为97.46%;随着年龄的增高,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兼夹体质逐渐发展为痰瘀互结,气虚质、阳虚质相关兼夹体质逐渐明显。【结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慢性病共病与兼夹体质组合的关联模式不同,医疗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兼夹体质状态,通过中医药手段调理体质,改善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兼夹体质 关联规则 中医药调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