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胶囊联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玉安 崔雅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12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胶囊联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12月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缬沙坦胶囊联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12月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联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压、心率、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9.85±14.86)、(70.03±14.77)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联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胶囊 社区生活方式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下载PDF
社区强化干预对改善高脂血症居民生活方式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董申琴 陈莉 +1 位作者 邵小青 靳春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15期1756-1759,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血脂及治疗依从性的情况,指导其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为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医院体检发现血脂高并发脂肪肝的社区居民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血脂及治疗依从性的情况,指导其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为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医院体检发现血脂高并发脂肪肝的社区居民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进行定期测量腹围、体重、血压、血脂值,对干预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的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43±2.8)分,对照组(34±3.1)分,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良好(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腹围、体重、血压、血脂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居民原来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不利,社区工作人员采取强化干预措施后,帮助居民的纠正了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治疗依从性 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 强化干预
原文传递
北京社区门诊就诊冠心病患者管理质量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成桓 张冬花 +7 位作者 王茜 杨军 王宏艳 柳瑞 王冬冬 刘虹宏 林运 王公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指导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评估冠心病患者管理质量。方法 从北京朝阳区、海淀区选择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至9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指导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评估冠心病患者管理质量。方法 从北京朝阳区、海淀区选择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至9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收集确诊冠心病患者100例。通过面对面询问、生化检验以及现场体格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生化检查信息。结果 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1052例,年龄66.7±9.5岁,男性563例(53.5%)。91.1%(958/1052)获得饮食改善建议,仅41.8%(440/1052)获得血脂评估建议。5条生活方式改善建议中,获得3条以上(含3条)建议者为83.8%(882/1052),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获得3条以上(含3条)建议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85.7%vs.68.3%,P<0.001)。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主要药物应用率分别为:阿司匹林79.6%(837/1052),他汀类53.9%(567/1052),β受体阻滞剂43.6%(459/105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2.5%(237/105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28.4%(299/1052)。冠脉搭桥或支架植入的患者上述药物应用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P均<0.05)。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68.6%(596/869),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55.6%(207/37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 mmol/L的比例为12.1%(100/829);吸烟患者戒烟率为64.5%(237/366)。5项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均控制达标的比例为1.7%(14/828)。结论北京社区就诊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建议获得率高,但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控制率还需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应增加他汀类药物应用,并加强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社区卫生服务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下载PDF
成都市双楠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旸 刘明江 叶志君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治疗现状,为探索城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方式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双楠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9±3.9岁。按其使用降压药物种类的...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治疗现状,为探索城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干预方式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双楠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59±3.9岁。按其使用降压药物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治疗3个月后的顺从指数(CI)、达标率;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TLC)干预,以观察比较TLC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达标率。结果联合用药组(n=12)达标率最高(83.3%),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组(n=31)达标率(54.8%)及CI(91.4%)均较高,短效制剂组(n=25)达标率(8.0%)及CI(41.2%)均最低;进行TLC干预后,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下降,达标率增加,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对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方式的规范化,积极实施在TLC基础上合理用药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 综合干预
下载PDF
Effects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Performed by Community Pharmacists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Community Pharmacists Assist (Compass) Project, a Pragmatic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5
作者 Hiroshi Okada Mitsuko Onda +4 位作者 Masaki Shoji Kazuhiko Kotani Takeo Nakayama Yasushi Nakagawa Naoki Sakane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6年第3期124-132,共9页
Background: Community pharmacists should be involved in diabetes care, while there has been less evidence about whether a brie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for diabetes care in community pharmacies. Objectives... Background: Community pharmacists should be involved in diabetes care, while there has been less evidence about whether a brie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for diabetes care in community pharmacies. Objective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brie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 by using a coaching style, provided by community pharmacists. Methods: A prospective,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in 50 groups of community pharmacies in Japan. In all, 132 patients with T2D (age, 20 - 75 years, ≥8.0% of hemoglobin A1c (HbA1c)) were assigned 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 = 90) or the usual care group (n = 42).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G) underwent brief lifestyle coaching for self-care of T2D for 6 months. The standard care group (CG) received usual care by pharmacists and was given a general newsletter.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changes in HbA1c levels. Results: After 6 months, the IG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bA1c (IG: -0.6 ± 0.9 vs. CG: -0.2% ± 0.9%;p = 0.021 using the 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 analysis). Although the number of drugs reduced from 2.3 ± 0.8 to 2.0 ± 1.2 in the IG, the number increased from 2.3 ± 1.1 to 2.5 ± 1.1 in the CG (-0.2 ± 0.9 in IG vs. 0.2 ± 0.6 in CG;p = 0.023). Conclusions: The brie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by community pharmacists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2D. Community pharmacists may more positively participate as lifestyle coaches for diabetes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Care HBA1C Drug Adherence community Pharmacy lifestyle intervention
下载PDF
观察社区医务人员主导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性早熟的影响
6
作者 李雪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期200-20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医务人员主导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性早熟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儿童86例选定为研究对象,接诊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以随机平均分组方式分配儿童为两组,实验组采取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常规...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医务人员主导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性早熟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儿童86例选定为研究对象,接诊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以随机平均分组方式分配儿童为两组,实验组采取儿童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常规组采取儿童保健干预,实施后比较观察两组患儿性早熟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数据统计比较,实验组儿童经干预后,家属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儿童生活方式均较干预前得到显著改善,评估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性早熟发生概率比较,实验组发生概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性早熟患儿采用保健联合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性早熟发生,提高家属性早熟防控意识,存在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主导 儿童保健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性早熟 影响
下载PDF
城市社区健康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7
作者 唐政 姜宁 +2 位作者 李枫 张登海 马华刚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及改变情况,为制定更合理、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浦东新区洋泾街道500户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线调查。通过板面宣传、开设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对街... 目的评价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及改变情况,为制定更合理、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浦东新区洋泾街道500户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线调查。通过板面宣传、开设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对街道居民进行行为干预;10个月后再对这500户居民进行回访,比较其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受干预的社区居民在合理营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运动及戒烟限酒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对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的提高是有效的,但要改变人们的信念和行为需要改善干预方法和长期、不间断地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健康生活方式 干预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增加的社区干预实践研究
8
作者 何碧珊 曾家乐 +1 位作者 林泳芬 刘国豪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4期189-190,共2页
目的:调查社区精神病患者服用药物导致体重增加对运动锻炼的康复需求,联结患者走出家门进行运动锻炼控制体重。方法:项目实施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动机增强阶段、干预实施阶段以及维护阶段。采取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电话回访方式,对精神... 目的:调查社区精神病患者服用药物导致体重增加对运动锻炼的康复需求,联结患者走出家门进行运动锻炼控制体重。方法:项目实施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动机增强阶段、干预实施阶段以及维护阶段。采取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电话回访方式,对精神残疾患者进行调研,并邀请他们参与“放飞”精神健康体育发展康复计划。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干预和运动锻炼。分析康复患者干预前后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首阶段小组调研16例患者愿意参加项目并完成需求问卷调查,占社区精神残疾、智力障碍患者比例为6.53%;由于社区联结影响后期康复者增加至36例。BMI超过24者14例,纳入减肥组;其余视为体重控制组。通过干预措施,体重控制组BMI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减肥组BMI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康复者以及其家属联结起来,共同实施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可控制或减轻患者体重,在社区康复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肥胖 社区康复 生活方式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