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0
1
作者 赵亚丽 郭海斌 +2 位作者 薛志伟 穆心愿 李潮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85-1792,共8页
通过两年田间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常规耕作、深耕、深松)与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和秸秆还田不仅降低了土壤容... 通过两年田间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常规耕作、深耕、深松)与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和秸秆还田不仅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而且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且二者对夏玉米季的影响大于冬小麦季.与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相比,深耕+秸秆还田、深松+秸秆还田处理的20~30 cm土壤容重分别降低8.5%和6.6%,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14.8%和12.4%,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分别提高45.9%、33.9%和34.1%、25.2%,作物产量分别提高18.0%和19.3%,且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土壤深松(耕)结合秸秆还田有利于作物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耕作 秸秆还田 微生物群体 酶活性 产量
原文传递
生物有机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2
2
作者 孙薇 钱勋 +4 位作者 付青霞 胡婷 谷洁 王小娟 高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24-1233,共10页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生物有机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生物有机肥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微生物对各大类碳源的利用,提高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生物有机肥对秦巴山区核桃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生物有机肥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微生物对各大类碳源的利用,提高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常规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但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不显著;常规施肥可提高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对其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和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常规施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其效果不如生物有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群落 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0
3
作者 齐鸿雁 薛凯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76-1582,共7页
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技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定量分布 ,克服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和显微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结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活动... 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技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定量分布 ,克服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和显微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结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活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 PLFA 微生物群落 营养状况 新陈代谢活动 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灰漠土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骅 林英华 +2 位作者 张云舒 谭新霞 王西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898-3904,共7页
长期定位试验表明:施肥对灰漠土生物类群、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同时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也改变了土壤生态环境。(1)施肥对灰漠土动物个体及类群数的影响显著,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动物优势度作用较大,化肥配施有机肥丰富了土壤动物组成... 长期定位试验表明:施肥对灰漠土生物类群、酶活性有一定影响,同时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也改变了土壤生态环境。(1)施肥对灰漠土动物个体及类群数的影响显著,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动物优势度作用较大,化肥配施有机肥丰富了土壤动物组成,化肥配施秸秆有利于增加土壤动物的丰度,尤其是疣跳科和等节跳科动物个体数量增加近10倍,长期不施肥土壤动物均匀性较高,但优势类群数较低;(2)灰漠土微生物组成以细菌为主,特殊微生物生理类群是以固氮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居多。长期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几种菌类数量均较低,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比对照增加15%~44%,长期不施肥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单施化肥处理。(3)灰漠土自身过氧化氢酶含量较高,蔗糖酶次之。土壤4种酶活性中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呈负相关以外,其余3种酶活性与土壤速效养分均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长期单施化肥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降低,长期不施肥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比长期不施肥增加了24%-31%。因此,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增加了土壤酶活性,加速了土壤熟化,改变了土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生物群落 酶活性
下载PDF
学校再生的哲学——学习共同体与活动系统 被引量:57
5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共8页
学校改革的草根运动正在席卷日本全土。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如何生成的,提示了怎样的学校未来的形象呢?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创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着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在教职员室里孕育着作为反思性实践... 学校改革的草根运动正在席卷日本全土。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如何生成的,提示了怎样的学校未来的形象呢?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创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着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在教职员室里孕育着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的同僚性;实现着社区的家长与市民参与的合作性学习。其基础就是立足于"倾听他者声音"的对话性沟通的创造。本文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哲学是基于怎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产生的,这种实践又将导致怎样的学校改革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再生 学习共同体 活动系统 学校愿景
原文传递
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酶活性影响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肖琼 王齐齐 +4 位作者 邬磊 蔡岸冬 王传杰 张文菊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8-1609,共12页
【目的】施肥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探讨不同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下施肥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为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10... 【目的】施肥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探讨不同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下施肥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为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10年(2008—2018年)来发表的文献,建立了包含185组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等相关内容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定量分析了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8.5%、30.9%和41.6%。施用(单施或配施)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提高幅度分别为47.3%、50.4%和58.7%,相当于施用化肥的2.8、2.4和3.9倍。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均能增加各类微生物菌群PLFA含量,对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提高幅度为23.8%~30.4%,对革兰氏阴性菌(G~–)和革兰氏阳性菌(G^+)的提高幅度为37.8%~43.2%,且施用有机物料处理对各类微生物菌群PLFA含量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施化肥处理。施用化肥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含量的提高幅度在一年两熟制区为17.9%,在水田和水旱轮作条件下为18.3%~27.6%,而在一年一熟制区及旱地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含量无显著影响。在不同pH的土壤中,施用有机物料对微生物总PLFA的提高幅度均显著高于施化肥处理。在pH <6与pH> 8的土壤上施用化肥对微生物总PLFA含量无明显影响。施肥显著提高了与土壤有机质分解相关的β-葡萄糖苷酶(42.4%)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174.5%)的活性,对与氮循环相关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统计分析还表明,施肥并未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真菌细菌比(F∶B)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G^+∶G~–)。【结论】在不同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田 施肥 Meta分析 土壤微生物量 群落结构 酶活性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活性与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22
7
作者 夏北成 ZhouJZ TiedjeJM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4-98,共5页
植被通过影响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受植被影响的土壤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不受植被影响或者没有植被的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要高很多,不受植被影响的表面以下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 植被通过影响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受植被影响的土壤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不受植被影响或者没有植被的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要高很多,不受植被影响的表面以下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的优势OTU种群,而表层土壤环境中没有显著的优势OTU种群.植被对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在对生命物质DNA的影响,即有植被的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DNA具有更高的活性,其基因在克隆过程中更容易被转移,获得更多的克隆细胞和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活性 植被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酒醅中霉菌群落组成与功能酶活性 被引量:42
8
作者 孙剑秋 刘雯雯 +2 位作者 臧威 沈国娟 平文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9-247,共9页
为了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酒醅内霉菌的数量变化、群落结构与功能酶活性,在被誉为”北国茅台”的酱香型白酒北大仓的窖池中采集酒醅样本,通过平板培养技术和经典真菌分类方法,比较不同发酵阶段的酒醅中霉菌数量、种类组成及其多... 为了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酒醅内霉菌的数量变化、群落结构与功能酶活性,在被誉为”北国茅台”的酱香型白酒北大仓的窖池中采集酒醅样本,通过平板培养技术和经典真菌分类方法,比较不同发酵阶段的酒醅中霉菌数量、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检测每种真菌产生功能酶的种类和性能。研究发现:酱香型白酒窖池的上、中、下层酒醅中霉菌数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发酵开始后霉菌数量急剧下降,发酵至第7天霉菌数量短暂回升,发酵后期菌体数量再次呈现出减少态势,直至发酵结束。从酒醅内分离到的霉菌被鉴定为13属23种,其中链格孢、曲霉、枝孢、散囊菌、地霉、红曲、脉孢菌、拟青霉、青霉、葡萄穗霉和毛霉等在酒醅发酵某个阶段的相对频率在10%以上,而曲梗霉和帚霉两个类群在酒醅中属于出现频率较低的稀有种类。根据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酒醅内霉菌的种类组成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霉菌的总体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酒醅内霉菌的最高多样性指数(2.57)出现在封窖初期,这时(1~3d)霉菌组成比较相似。几乎始终以较高频率存在于酒醅内的曲霉和青霉两类霉菌产生功能酶的种类比较丰富,与其它类群的霉菌协同作用.对北大仓白酒酿造原料的利用与风味物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群落组成 酶活性 酒醅 白酒
原文传递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9
作者 裴希超 许艳丽 魏巍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81-186,共6页
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现状,总结了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主要的几个方面,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代谢活性研究和生态学功能的... 微生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现状,总结了湿地土壤微生物研究主要的几个方面,包括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代谢活性研究和生态学功能的研究。对天然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以及多样性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代谢活性 生态学功能
下载PDF
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5
10
作者 邱德峰 李子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当前教师共同体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对教师共同体内涵理解不深而导致的教师共同体术语混乱、概念模糊、意义迷失等泛化危机;二是教师共同体自身的理论局限。以两种典型教师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 当前教师共同体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对教师共同体内涵理解不深而导致的教师共同体术语混乱、概念模糊、意义迷失等泛化危机;二是教师共同体自身的理论局限。以两种典型教师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和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为案例,分析其内涵、特征、关注点、优势及其理论局限。进而提出以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作为教师共同体理论困境的优化策略,在活动理论的关照下,教师共同体的理论困境得以弥合,其潜能及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共同体 专业学习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 活动理论
下载PDF
天津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崔丽丽 叶加宝 苏连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分析了天津市体育活动点的形成、规模、成员、时间、地点、内容、目的、经费、管理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了天津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发展对策 :积极培育与加强管理并重 ... 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分析了天津市体育活动点的形成、规模、成员、时间、地点、内容、目的、经费、管理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了天津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发展对策 :积极培育与加强管理并重 ;区别对待 ,分类管理 ;重视业务指导和财务支持 ;加强财务监督 ,保障合法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育 活动点 天津市
下载PDF
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莉 王长庭 +3 位作者 刘伟 王启兰 李里 向泽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5-194,共10页
以三江源区重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6年人工草地和10年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6种土壤酶活性,分析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数量结构与土壤微... 以三江源区重度退化草地("黑土滩")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6年人工草地和10年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理化特征、6种土壤酶活性,分析人工草地优势种植物根系活力、群落数量结构与土壤微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6年人工草地的禾本科植物生物量最大、豆科植物开始入侵;10年人工草地的禾本科植物较6年人工草地生物量降低,杂类草生物量最大,豆科植物大量入侵,开始出现莎草科植物;人工草地根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发生变化,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容重、温度、pH值降低;6年和10年人工草地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的活性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全磷和水解酶类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H值、多酚氧化酶负相关;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与土壤含水量、pH值、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负相关;垂穗披碱草根系活力变化的趋势是6年人工草地高于10年人工草地,土壤微环境的改变使得植物间对于土壤资源利用竞争增大,植物根系活力随群落物种组成、生物量的分配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建植期 人工草地 植物群落 土壤环境 根系活力
下载PDF
社区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深圳华侨城社区的调查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义勇 刘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聚焦于开放空间自身的多维度特征对其吸引力的影响。以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观察记录了各开放空间4天内的活动量,并识别了各开放空间单元的空间构成、设施配置、景观环境等方面特征,甄别出10个重要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开放空间... 聚焦于开放空间自身的多维度特征对其吸引力的影响。以深圳市华侨城社区为例,观察记录了各开放空间4天内的活动量,并识别了各开放空间单元的空间构成、设施配置、景观环境等方面特征,甄别出10个重要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开放空间吸引力的关键因素。结论证实了开放空间本身的空间构成、设施、环境等因素对其访问量的显著影响,为社区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使用者行为 社区 户外活动 深圳华侨城
原文传递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Cd and Pb 被引量:30
14
作者 KHAN Sardar CAO Qing +2 位作者 HESHAM Abd El-Latif XIA Yue HE Ji-zh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34-840,共7页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Cd and/or Pb. The soil used for experiment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soil enzymatic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Cd and/or Pb. The soil used for experiments was collected from Beijing and classified as endoaquepts. Pots containing 500 g of the soil with different Cd and/or Pb application rates were incubated for a period of 0, 2, 9, 12 weeks in a glasshouse and the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individual enzymes, including catal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dehydrogenase, and the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vy metals slightly inhibite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all the samples spiked with heavy metals. The extent of inhibi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level of heavy metals, and varied with the incubation periods. The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s determ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s, was different in the contaminated sample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highest community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samples amended with high level of C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hree enzymatic activities,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amounts of the heavy metals and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ontamination heavy metals application rate enzymatic activity microbial community
下载PDF
乐清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30
15
作者 彭欣 谢起浪 +4 位作者 陈少波 黄晓林 仇建标 仲伟 关万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4-963,共10页
于2006年9月和2007年5月对乐清湾5条潮间带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3种,其中软体动物40种,多毛类25种,甲壳动物24种,棘皮动物9种,其它动物15种。从季节来看,物种数秋季(81种)高于春季(68种),但平均生物量和... 于2006年9月和2007年5月对乐清湾5条潮间带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3种,其中软体动物40种,多毛类25种,甲壳动物24种,棘皮动物9种,其它动物15种。从季节来看,物种数秋季(81种)高于春季(68种),但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春季(分别为(91.90±59.14)g/m2和(1541±1261.41)个/m2)明显高于秋季(29.20±22.20)g/m2和(201±52.97)个/m2);春季以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Reeve)]幼体、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Benson)]、婆罗囊螺[Retusa(Coelophysis)boenensis(A.Adams)]、绯拟沼螺[Assiminea latericea H.et A.Adams]为主要优势种,而秋季以短拟沼螺[Assiminea brevicula]、彩虹明樱蛤、淡水泥蟹[Ilyoplax tansuiensis Sakai]、巢沙蚕[Diopatra neapolitana DelleChiaje]为主要优势种,说明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随着季节有着较大的变化。各断面的Shannon-Winner指数(H')为2.34-3.31,平均为2.85±0.35;Margalef's species richness指数(d)为3.02-6.42,平均为4.29±1.10;Pielou's evenness指数(J')为0.46—0.73,平均为0.62±0.09。运用ABC曲线、等级聚类和MDS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群落结构已受到中度干扰,稳定性差。与以往历史资料相比,乐清湾大型底栖动物向次生型群落转化,原因可能与过度采捕、生境恶化、海岸工程以及围塘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清湾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度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撂荒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9
16
作者 乔文静 戴银月 +6 位作者 张伟 付淑月 杨改河 韩新辉 陈正兴 高德新 冯永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87-5698,共12页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趋势,以黄土丘陵区10~45a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撂荒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演变规律、土壤养分含量、4种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恢复过程中主要群落的演...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趋势,以黄土丘陵区10~45a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撂荒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演变规律、土壤养分含量、4种酶活性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恢复过程中主要群落的演变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huric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茭蒿(Artemisia giraldii)+铁杆蒿→白羊草(Bothriochloa flaccidum)+茭蒿,群落多样性指数整体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Poaceae)及豆科(Leguminosae)这3科占比从66. 67%降至50%,后上升到75%.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速效磷(AP)与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脲酶(UE)与蔗糖酶(SC)这4种酶活性呈增加趋势,但增加程度不同,化学计量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菊科、禾本科与豆科相比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及植物多样性,对养分和酶活性有更显著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2. 8%、69. 1%、66. 0%,且三大科对土壤酶的影响大于土壤养分,其中禾本科与豆科对养分及酶活性表现为正影响,而菊科表现为负影响.撂荒恢复过程中草地群落优势科占比的升高显著影响土壤酶的升高,并导致土壤养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撂荒地 植物群落 化学计量 酶活性
原文传递
滇池底泥微生物菌群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洁 何宏胜 +3 位作者 闫海 吕乐 林海 孙建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滇池水华蓝藻中提取提纯的微囊藻毒素(m icrocystins,MCs)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氮源,从长期暴露于蓝藻水华的滇池底泥中,通过从含低浓度到高浓度MCs的逐步培养驯化,获得了高效降解MCs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在初始MC-RR和LR浓度大约分... 采用滇池水华蓝藻中提取提纯的微囊藻毒素(m icrocystins,MCs)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和氮源,从长期暴露于蓝藻水华的滇池底泥中,通过从含低浓度到高浓度MCs的逐步培养驯化,获得了高效降解MCs的微生物混合菌群,在初始MC-RR和LR浓度大约分别为50 mg/L和30 mg/L下,3 d内可将MCs全部降解。进一步活性研究显示,不同含碳和含氮化合物虽然能够促进混合微生物菌群的生长,但对降解MCs却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MCs既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又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氮源,在富含有机物的天然水体中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微生物对MCs的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生物降解 微生物菌群 活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周元清 李秀珍 +3 位作者 李淑英 唐莹莹 辛在军 贾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1257,共7页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微生物群落调节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各种新...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微生物群落调节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各种新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研究人工湿地的微生物多样性的有力工具,其中最常见的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湿地的水文条件、废水的特点(包括组成成分,污染物的特点和利用性)、湿地的过滤材料或土壤类型、植物和各种环境因素;不同人工湿地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从多到少依次是变形菌、噬纤维菌-黄杆菌菌群、放线菌和厚壁菌。如何进一步加深对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高废水中氮的去除效率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数量 人工湿地
原文传递
长期三水平磷肥施用梯度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马垒 郭志彬 +1 位作者 王道中 赵炳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59-1470,共12页
磷素缺乏是砂姜黑土区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然而不同磷肥施用量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以安徽蒙城氮磷钾肥肥效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P0(不施磷肥)、P1(P2O545 kg·hm^-2)和P2(P2O590 kg·hm^-2)三个磷肥施用梯... 磷素缺乏是砂姜黑土区作物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然而不同磷肥施用量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尚不清楚。以安徽蒙城氮磷钾肥肥效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P0(不施磷肥)、P1(P2O545 kg·hm^-2)和P2(P2O590 kg·hm^-2)三个磷肥施用梯度,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之间关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磷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与P0相比,P2处理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磷、有效磷和铵态氮分别增长10.33%、31.36%、40.00%、384.19%和79.49%。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砂姜黑土中的优势菌,相对丰度分别为40.16%、19.75%和14.91%。长期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细菌多样性,改变细菌群落结构:P1和P2处理中的香农指数分别较P0处理提高2.49%和4.52%;具有溶磷作用的3个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3个属(Terracoccus、Flavisolibacter和Arthrobacter)相对丰度随磷肥施入而显著升高,而一些寡营养型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具有反硝化作用(Kaistobacter和Rhodanobacter)和固氮作用(Bradyrhizobium和Burkholderia)的细菌相对丰度则在P2处理中显著降低。主坐标和多元回归树分析表明可溶性有机碳和全磷是导致不同磷肥处理中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β-葡糖苷酶、蛋白酶和脱氢酶等活性均随磷肥施入量增加而显著升高,酸性磷酸酶活性则没有显著变化。上述四种酶活性均与拟杆菌门、Flavisolibacter属等在施磷处理中富集的微生物成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导致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驱动土壤细菌群落变化,从而提高与碳氮循环转化相关微生物活性,其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全磷是导致细菌群落结构改变的关键理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磷肥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酶活性
下载PDF
跨越教师学习的边界 被引量:25
20
作者 郑鑫 尹弘飚 王晓芳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65,共7页
教师如何在复杂的变革情境中实现持续有效的学习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情境性,使教师学习面临着多种边界。边界并非只有消极的内涵,相反,跨界隐藏着丰富的学习潜质。本文首先介绍了边界及边界跨越... 教师如何在复杂的变革情境中实现持续有效的学习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情境性,使教师学习面临着多种边界。边界并非只有消极的内涵,相反,跨界隐藏着丰富的学习潜质。本文首先介绍了边界及边界跨越的内涵,然后从实践共同体理论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两种视角,分析了教师学习的边界以及跨界学习发生的机制与策略,并比较了两种观点及其应用的异同。厘清教师在跨界活动中的学习机制,对于理解当下丰富多样的跨界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边界跨越 教师学习 实践共同体 活动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