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实现5kW高效优质输出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毅 颜宏 +15 位作者 田飞 孙殷宏 赵磊 王树峰 谢庚承 李腾龙 王小军 梁小宝 王岩山 冉欢欢 彭万敬 柯伟伟 冯昱骏 唐淳 张凯 高清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了5路kW级窄谱子束激光的高效优质共孔径光谱合成,最大输出功率达5.07kW,光束质量因子(M2)小于3,合成效率达到91.2%。初步研究表明: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在较高功率水平、较宽光谱范围内均能保持较高衍射效率,是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高效率光谱合成的重要器件;参与合成的子束自身的光束质量水平和线宽是影响合成输出光束质量的重要因素,光谱合成系统的输出功率主要受限于窄谱子束的输出功率和合成路数,增加窄谱子束的功率或合成路数均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多层介质膜光栅 共孔径 光谱合成
下载PDF
毫米波/红外复合导引头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体玲 李兴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3,116,共4页
文中分析了毫米波/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国外发展的情况,并对毫米波/红外复合导引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毫米波/红外复合 分孔径 共孔径
下载PDF
共孔径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 被引量:14
3
作者 白瑜 廖志远 +5 位作者 廖胜 任栖峰 陈为 林妩媚 邢廷文 蒋亚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320×256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320×256长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共孔径消热差折反射式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7~4.8μm,长波7.7~11.7μm,环境温度10~40℃下工作,其焦距为292mm...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320×256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320×256长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共孔径消热差折反射式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7~4.8μm,长波7.7~11.7μm,环境温度10~40℃下工作,其焦距为292mm,视场角为1.56°×1.875°,F/#为1.93,满足100%冷光阑效率。设计的系统共用主镜、次镜和准直镜组,利用分光镜实现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分光,后接各自的校正镜组校正剩余像差。给出了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和工程设计时需考虑的一些因素,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材料、机械材料和分配光焦度,实现了两路系统在10~40℃环境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该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可加工性好、装配难度小、工程可实施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双波段成像系统 共孔径结构
下载PDF
可见/红外双色共孔径光学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占鹏 薛要克 +4 位作者 沈阳 赵春晖 周藏龙 林上民 王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2,共9页
为解决现有的共孔径双波段相机成像质量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见/长波红外双色光学系统设计。在两个波段共用前端反射结构、主镜背部加分色镜,实现了可见光与长波红外同时成像,保证了系统结构的紧凑性。分析了分色... 为解决现有的共孔径双波段相机成像质量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见/长波红外双色光学系统设计。在两个波段共用前端反射结构、主镜背部加分色镜,实现了可见光与长波红外同时成像,保证了系统结构的紧凑性。分析了分色镜对红外波段成像的影响,以及分色镜偏离竖直方向不同角度的影响。对红外波段的校正系统及像面进行了-2.39 mm的偏心处理,使红外波段像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并通过外场试验成像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容差特性,结构简单、光学元件少,具备易加工、装调的优点,工程可实现性强,能够有效提升相机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长波红外 共口径 双波段 光学设计
下载PDF
红外/毫米波多模寻的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保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概述了红外 /毫米波多模寻的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对多谱段头罩的选材、外形与厚度的设计进行了计算与理论分析 ;探讨了适宜于多模导引头的多种类型稳定位标器和复合天线系统方案 ;重点对红外 /毫米波融合处理器系统进行了研究 ,针对红... 概述了红外 /毫米波多模寻的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对多谱段头罩的选材、外形与厚度的设计进行了计算与理论分析 ;探讨了适宜于多模导引头的多种类型稳定位标器和复合天线系统方案 ;重点对红外 /毫米波融合处理器系统进行了研究 ,针对红外、毫米波探测系统的输出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毫米波多模寻的系统 技术分析 多模头罩 共口径系统 融合处理 信息融合 战术导弹 多谱段头罩 多模导引头
下载PDF
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共口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钰琳 于洵 +1 位作者 蔡珂珺 杨璐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32,共8页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640×512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1920×1080的CCD的可见光/中波红外共口径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6~4.8?m,可见光0.45~0.9?m,环境温度-40℃~60℃工作,可见光系统焦距500 mm,视场角为0.38°... 设计了适用于制冷型640×512中波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1920×1080的CCD的可见光/中波红外共口径光学系统。该系统在中波3.6~4.8?m,可见光0.45~0.9?m,环境温度-40℃~60℃工作,可见光系统焦距500 mm,视场角为0.38°×0.43°,F/#为4;中波红外系统焦距600 mm,视场角为0.38°×0.43°,F/#为4.8,满足100%冷光阑效率。本设计利用共用卡塞格林系统,利用分光镜实现可见光与中波红外光谱分光,之后接各自校正像差的镜组。该系统满足工程光学的要求,能够良好成像,双波段系统在-40℃~60℃环境温度下的也能够正常工作,并能够实现可见/中波红外远距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成像 卡塞格林系统 共口径结构 光学设计
下载PDF
一种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玉峰 林鑫超 +2 位作者 何帅 张光生 周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8-190,共3页
提出了一种仅利用单端口馈电的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天线通过在对应高端谐振频率的圆形贴片外层附加对应低端谐振频率的圆环形贴片,并采用四个窄带条连接两贴片,从而实现双频工作;通过在圆形和圆环形贴片外侧开缺口的方式实现... 提出了一种仅利用单端口馈电的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天线通过在对应高端谐振频率的圆形贴片外层附加对应低端谐振频率的圆环形贴片,并采用四个窄带条连接两贴片,从而实现双频工作;通过在圆形和圆环形贴片外侧开缺口的方式实现了圆极化波辐射,并通过在两贴片上开置的缺口相正交,从而形成了低端右旋圆极化(RHCP)、高端左旋圆极化(LHCP)的特性。对提出的天线进行了仿真并优化设计,给出了该天线在两个谐振频段上具有较好的阻抗匹配和双圆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共口径 双频带 双圆极化
下载PDF
新型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朱艳玲 刘琳琳 +1 位作者 张福顺 焦永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3,共4页
论述了一种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通过工作于主模和高次模的两辐射贴片嵌套来实现双频双圆极化辐射和满足双馈电端口高隔离度的要求。依据此设计方法按照内外贴片不同频段分配研制了两种天线实物样机,并对天线样机的... 论述了一种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通过工作于主模和高次模的两辐射贴片嵌套来实现双频双圆极化辐射和满足双馈电端口高隔离度的要求。依据此设计方法按照内外贴片不同频段分配研制了两种天线实物样机,并对天线样机的电性能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天线在两频段上圆极化性能良好,并且双端口隔离度高于35dB,证明了此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共口径 双频 圆极化 高隔离度 高次模
下载PDF
红外相机共孔径双波段成像光学系统 被引量:8
9
作者 汤天瑾 李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3-518,共6页
针对双波段成像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红外相机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选择了折反射式双波段系统结构形成,提出共孔径分光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成像光学系统。2个谱段共用卡塞格林主光学系统,采用分色片实现双谱段分光。分光后2个谱段... 针对双波段成像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红外相机的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选择了折反射式双波段系统结构形成,提出共孔径分光路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双波段成像光学系统。2个谱段共用卡塞格林主光学系统,采用分色片实现双谱段分光。分光后2个谱段采用相互独立的中继透镜组,通过二次成像,实现双波段冷光阑100%匹配。2个谱段焦距均为800mm,工作谱段为3.7μm^4.8μm和7.7μm^10.3μm,中波和长波的F数分别为2.3和2.8,视场角为1.2°,该光学系统各谱段在各自乃奎斯特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可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波段 红外 共孔径
下载PDF
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磨国瑞 张江华 +1 位作者 李超 李存龙 《火控雷达技术》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毫米波/红外(MMW/IR)复合导引头的共孔径方案进行讨论,通过对多种共孔径方案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实际需求对共平台共孔径复合方式进行仿真设计分析及实物测试,并给出了共孔径毫米波红外成像... 针对毫米波/红外(MMW/IR)复合导引头的共孔径方案进行讨论,通过对多种共孔径方案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实际需求对共平台共孔径复合方式进行仿真设计分析及实物测试,并给出了共孔径毫米波红外成像复合导引头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红外 共孔径 复合导引头
下载PDF
毫米波/红外共孔径复合导引头技术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2-1226,共5页
针对毫米波/红外(MMW/IR)复合导引头的共孔径方案进行讨论,通过对多种共孔径方案的原理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归纳出共孔径复合导引头研究的关键技术,展望了复合导引头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毫米波/红外 共孔径 复合导引头
下载PDF
共口径双通道红外扫描成像光学系统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凯 陈荣利 +2 位作者 常凌颖 雷广智 邹刚毅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5-401,共7页
对双波段红外扫描成像光学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三次成像技术和100%冷光栏效率技术,设计了一个共口径双通道红外扫描成像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前端共用的双反射系统、分束镜、准直镜组、扫描镜和成像镜组。光波经过双反射系统在主镜之后... 对双波段红外扫描成像光学系统进行了研究,结合三次成像技术和100%冷光栏效率技术,设计了一个共口径双通道红外扫描成像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前端共用的双反射系统、分束镜、准直镜组、扫描镜和成像镜组。光波经过双反射系统在主镜之后被分束镜分成中波红外通道(3μm~5μm)和长波红外通道(10μm~12μm),经准直镜组及成像镜组会聚探测器上,实现中波红外系统与长波红外系统共口径同步成像。设计结果表明,长波红外系统传递函数在18lp/mm处达到0.4以上,中波红外系统传递函数在18lp/mm处达到0.78以上,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双波段 共口径 扫描
下载PDF
单光子激光与中波红外共口径探测光学系统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洪波 张新 +2 位作者 王灵杰 闫磊 史广维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0-1269,共10页
为了实现对远距离民航飞机目标的探测、跟踪和测距,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单光子激光与中波红外共口径探测光学系统。阐述了激光/红外共口径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单光子激光测距原理,对目标辐射特性、系统作用距离及口径等进行了分析。采用R-... 为了实现对远距离民航飞机目标的探测、跟踪和测距,设计并研制了一套单光子激光与中波红外共口径探测光学系统。阐述了激光/红外共口径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单光子激光测距原理,对目标辐射特性、系统作用距离及口径等进行了分析。采用R-C光学系统型式,通过次镜进行分色,实现激光和中波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汇聚光路分色设计。在单光子激光光路中设置小孔光阑,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小孔光阑的杂光抑制能力。通过高精度装调和视轴标定,激光/红外共口径探测系统具备良好的成像质量,中波光路实测调制传递函数达0.28(@20 lp/mm)。利用原理样机完成了对民航飞机的外场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远距离民航飞机的有效探测和跟踪,探测距离达225 km以上,可满足航空、航天及地面探测领域对远距离目标的预警探测和测距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单光子激光 中波红外 共口径 小孔光阑 远距离探测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多波束激光雷达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汤天瑾 杨居奎 +4 位作者 伏瑞敏 孙立 孙欣 王玉诏 宋志清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9,共14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口径的优势,多波束激光雷达与高分辨率相机共孔径设计已成为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需求,分析了大口径共孔径成像系统的特点和设计要点,给出了一种米级口径大视场的可见光多光谱相...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口径的优势,多波束激光雷达与高分辨率相机共孔径设计已成为激光雷达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需求,分析了大口径共孔径成像系统的特点和设计要点,给出了一种米级口径大视场的可见光多光谱相机与多波束激光接收、高倍率压缩大气探测三通道共孔径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结果。光学系统焦距8000mm/2667mm,大气探测实现40倍压缩并与后续的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衔接,光学系统结构紧凑,多光谱谱段在其耐奎斯特频率处的像质、大气平行光出射波前差、多波束激光能量集中度达到衍射极限。共用三镜调焦可以有效保证各通道像质均达到衍射极限,对于大气通道尤为有利。该设计方案不仅适用于多波束激光雷达多功能共孔径光学系统,也可用于其它大口径多通道共孔径光学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激光雷达 共孔径 大口径 能量集中度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航天遥感
下载PDF
共孔径红外/激光复合导引头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延凯 仇振安 +1 位作者 罗金平 王少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空空导弹的末端制导,提出了一种红外成像与激光测距共孔径的复合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方案,可对空中典型目标进行精确探测和跟踪。该系统采用被动红外成像和主动激光测距两种模式进行复合制导,被动红外成像可对目标进行搜索和捕获,主... 针对空空导弹的末端制导,提出了一种红外成像与激光测距共孔径的复合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方案,可对空中典型目标进行精确探测和跟踪。该系统采用被动红外成像和主动激光测距两种模式进行复合制导,被动红外成像可对目标进行搜索和捕获,主动激光测距可获得精确的弹目距离信息。该复合导引头中被动红外成像与主动激光测距共用一套光学系统,既满足目标搜索和捕获阶段的大探测视场需求,又可以利用精确的弹目距离信息提高导弹比例导引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红外成像 主动激光测距 空空导弹 末制导 共孔径 复合导引头
下载PDF
可见光/红外共口径模块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保华 张绪国 +1 位作者 封宇航 李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8-334,共7页
针对战场态势感知、环境污染监测以及应急减灾等领域对全天候、全天时遥感信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可见光/红外一体化空间遥感成像方案,工作谱段覆盖可见光全色/多光谱、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不同谱段的空间分辨率分别可达到为2 m/8 m... 针对战场态势感知、环境污染监测以及应急减灾等领域对全天候、全天时遥感信息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可见光/红外一体化空间遥感成像方案,工作谱段覆盖可见光全色/多光谱、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不同谱段的空间分辨率分别可达到为2 m/8 m、8 m和16 m,成像幅宽大于15 km。分析确定了光学系统技术指标参数,提出了可见光/红外共口径模块化光学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各模块光学系统和整体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设计结果表明,各模块光学系统和整体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均接近衍射极限,各模块光学系统可进行单独装调和测试评价,有利于实现可见光/红外复杂光学系统的模块化研制,有效降低多谱段、多焦距、一体化复杂光学系统的研制难度和研制周期,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与制造 光学遥感 可见光/红外 共口径 模块化
原文传递
一种宽频带复合天线设计
17
作者 王亮 赵东贺 韩国栋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3期273-279,共7页
针对多系统载体天线数量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刷振子结构的宽频带共口径复合天线设计方法;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印刷偶极子进行共口径设计:采用平面印刷偶极子结构完成宽带高增益线极化天线,通过宽带定向耦合器实现了天线和差方向图... 针对多系统载体天线数量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印刷振子结构的宽频带共口径复合天线设计方法;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印刷偶极子进行共口径设计:采用平面印刷偶极子结构完成宽带高增益线极化天线,通过宽带定向耦合器实现了天线和差方向图辐射;采用十字印刷偶极子实现低增益天线的圆极化辐射;两种天线单元印刷在同一微波介质上,通过优化天线单元布局,相对位置关系和增加金属隔离环等措施,降低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共口径复合天线性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加工了天线样机,测试结果表明线极化天线在工作频带1.2~1.8 GHz范围内和差通道电压驻波比小于1.8,和通道增益大于13.5 dBi,方位差波束零值深度小于-25 dB,圆极化天线在工作频带1.2~1.8 GHz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1.6,增益大于6.5 dBi,轴比小于2.5 dB,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复合天线可以满足多种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减少了天线数量,有效节省载体平台空间,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剖面低、易于工程实现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天线 共口径 印刷偶极子 定向耦合器
下载PDF
基于谐衍射的红外双波段共口径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升辉 李欣 李虹静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谐衍射的红外双波段共口径消热差光学系统。此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为3~5¼m及8~12¼m,焦距为45 mm,F/#为2,双色探测器为320×256、30μm制冷型探测器。谐衍射光学元件改进了衍射光学元件在宽波段上的大色散问... 设计了一种基于谐衍射的红外双波段共口径消热差光学系统。此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为3~5¼m及8~12¼m,焦距为45 mm,F/#为2,双色探测器为320×256、30μm制冷型探测器。谐衍射光学元件改进了衍射光学元件在宽波段上的大色散问题,解决了衍射光学元件在宽波段上的色散严重和衍射效率低下的问题。该光学系统采用谐衍射光学元件消宽波段色差和宽温度范围热差,使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在不同衍射级衍射实现谐振共焦成像,使用较少光学元件,校正了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像差和热差。基于谐衍射的红外双波段共口径消热差光学系统在改善像质、减小体积重量、宽波段消热差等方面表现出传统光学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双波段探测器和谐衍射透镜研发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双波段光学系统必将在目标跟踪、识别、精确打击等军工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双波段 消热差 谐衍射 共口径
下载PDF
多波段共孔径光学成像系统的几种实现途径(特约)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键 曲锐 黄建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0-281,共12页
借助微分方法,提出光学系统内的消波段间色差和波段内色差条件,建立了扩展的复消色差理论,通过对比各自波段和全波段的折射率-色差系数,进行材料配对,并迭代优化校正各类像差。由此介绍了几种多波段共孔径光学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具体设计... 借助微分方法,提出光学系统内的消波段间色差和波段内色差条件,建立了扩展的复消色差理论,通过对比各自波段和全波段的折射率-色差系数,进行材料配对,并迭代优化校正各类像差。由此介绍了几种多波段共孔径光学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具体设计实例,包括:透射式结构的宽波段及多波段成像物镜光学系统;透射式结构的中波/近红外二次成像变焦系统;透射式结构的中/长波红外二次成像变焦系统;通过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设计了AN/AAQ-33"狙击手XR"吊舱采用的中波/近红外共孔径透射式前置望远系统主光路;AN/ASQ-228 ATFLIR吊舱采用的共孔径离轴三反射式消像散前置望远系统主光路;AN/AAS-52 MTS-B吊舱采用的同轴偏视场三反前置望远系统主光路;EKV采用的同轴四反二次成像系统;拓展介绍了采用同轴折反式前置望远+后置成像结构的光路结构,包括同轴折反式中波/短波/近红外和长/中/短波红外望远系统+后置分光成像系统的设计;以及一些典型弹载光学系统共孔径或共光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多波段 共孔径 折反式光学系统 前置望远系统
下载PDF
多波段光谱接收与可见光成像共孔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礼威 陈宇 +1 位作者 董大鹏 谭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8-258,共11页
为满足对飞行目标的多维光谱探测和可见光成像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卡塞格林望远镜结构的共孔径光学系统。系统前端由同轴两反系统组成,主镜为抛物面,次镜为双曲面,后端通过平板分光的方式由各子系统接收。在可见光成像端,利用两片柱面... 为满足对飞行目标的多维光谱探测和可见光成像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卡塞格林望远镜结构的共孔径光学系统。系统前端由同轴两反系统组成,主镜为抛物面,次镜为双曲面,后端通过平板分光的方式由各子系统接收。在可见光成像端,利用两片柱面镜成功解决了分光平板引起的像散问题,并通过添加反向倾斜的补偿平板,校正了分光平板引起的光轴偏移问题,可实现对距离为0.5~1.5 km、直径为0.5m的飞行目标进行可见光成像和多波段光谱接收(200~400nm、400~760nm及760~2500 nm)。成像模块各视场在奈奎斯特频率35 lp/mm处均实现了MTF>0.5,趋近于衍射受限曲线,各光谱接收模块也均满足光纤耦合要求。通过无热化设计,该共孔径系统可实现在-20~5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公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加工和装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卡塞格林望远镜 共孔径 多波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