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与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魏小康 王传舜 李豪青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比较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与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 目的比较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与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纯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组(单侧入路组,40例)和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术组(联合入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随访通过X线摄片观察骨折复位、关节面平整性、内固定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的上肢功能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和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入路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单侧入路组(P值均<0.01)。两组术后桡骨复位和愈合均良好,关节面平整,内固定物无移位,腕关节无骨关节炎改变。联合入路组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12.1±2.1)°、(22.3±2.2)°,分别大于单侧入路组的(10.2±2.0)°、(20.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联合入路组、单侧入路组的桡骨高度分别为(12.0±1.2)、(11.4±2.3)m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联合入路组DASH评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2.4(2.2,22.4)、88.0(80.0,100.0)分,单侧入路组分别为15.4(4.5,30.4)、83.4(75.0,95.0)分;两组间DASH评分和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愈合均良好,均无肌腱断裂、软组织感染和坏死、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血管神经并发症等发生。联合入路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伸肌腱激惹。结论经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和掌侧入路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均有效,患者腕关节功能均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背侧联合入路 万向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青壮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实施掌背侧入路内固定疗效分析
2
作者 金林峰 沈卫锋 +2 位作者 蒋炜骞 傅佳 徐跃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青壮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实施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掌背侧联合切口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24例,术中复位骨折、植骨或不植骨,按三柱理论,背侧固定桡侧柱和中间柱、掌侧采... 目的探讨青壮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实施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掌背侧联合切口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24例,术中复位骨折、植骨或不植骨,按三柱理论,背侧固定桡侧柱和中间柱、掌侧采用桡骨远端掌侧钢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对合良好.按照Gartland-Werl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包括患者主观不适、手的握持力、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等方面.本组优、良率分别为66.7%和33.3%.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C3型骨折,能有效复位固定骨折块、恢复关节面平整,早期行腕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侧联合入路 青壮年 桡骨远端 C3型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