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申伟 陈谦 +5 位作者 黄伟 成惠林 杨毅卿 李维德 马标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就诊的14例烟雾病患者在术前和脑血管重建手术后7 d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和CTP。对14例患者分别行联合脑血管重建...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就诊的14例烟雾病患者在术前和脑血管重建手术后7 d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和CTP。对14例患者分别行联合脑血管重建术(12侧)和间接脑血管重建术(4侧)。在CTP上将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皮质区作为感兴趣区(ROI),进行各参数配对t检验。结果 (1)两种血管重建术后7 d,烟雾病患者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有减少,联合术式组患者对比剂达峰时间缩短,间接术式组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后7 d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均增加,联合术式组术前为(4.5±0.6)s,术后7 d为(4.7±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间接术式组患者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CTP随访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结论 CTP检查显示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短期内可能改变脑血流灌注,但脑组织缺血状态无明显变化;间接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灌注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联合脑血管重建术 间接脑血管重建术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成人缺血型烟雾病联合手术后脑梗死的影像学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于腾飞 叶迅 +2 位作者 曾春 陈晓霖 赵元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10-1315,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联合手术术后脑梗死的影像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18岁及以上的成年烟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39例患者男120例,女119例,年龄为18~63(41.7±10.3... 目的探讨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联合手术术后脑梗死的影像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18岁及以上的成年烟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39例患者男120例,女119例,年龄为18~63(41.7±10.3)岁。共239例(290例次)患者采用直接与间接联合血管重建术(CR)。比较术后1周内发生脑梗死(48例次)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242例次)的性别、年龄、手术侧别、术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否有陈旧性梗死灶,以及影像学表现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脑梗死的影像学危险因素。结果290例次CR组中,术后1周内48例次(16.5%)发生脑梗死。CR术后脑梗死组患者术前有TIA、陈旧性脑梗死、颈内动脉(ICA)狭窄、A1段狭窄、M1段狭窄、大脑后动脉(PCA)异常及不稳定代偿的占比高于无脑梗死组(均P<0.05)。术前TIA(OR=4.514,95%CI:1.920~10.611)、陈旧性脑梗死(OR=2.856,95%CI:1.176~6.936)、A1狭窄(OR=7.027,95%CI:1.877~26.308)、M1狭窄(OR=6.968,95%CI:2.162~22.459)、PCA异常(OR=4.114,95%CI:1.330~12.728)、不稳定代偿(OR=4.488,95%CI 1.194~16.865)是CR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影像学因素中TIA、陈旧性脑梗死、ICA狭窄、A1段狭窄、M1段狭窄、PCA异常及不稳定代偿是联合方式手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方式重建血管术 脑梗死 影像学因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烟雾病患者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艳芳 唐丽华 +1 位作者 李茜 冯英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n...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n=86),将mRS评分≥3分的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烟雾病患者行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术前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Suzuki分级≥3、高血压病及收缩压高是烟雾病患者行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行颅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包括GCS评分较低、术前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收缩压高、Suzuki分级≥3及高血压病,采取针对性措施可能会降低烟雾病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血运重建术 神经功能预后不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47例烟雾病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风华 陈远兵 +4 位作者 曾鸣 谭泽明 黄军 王君宇 梁银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共47例53侧烟雾病患者进行了间接或联合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治疗,因2013年8月后改进了手术方法,故依此时间点将患者分为手术方法改进前组和改...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共47例53侧烟雾病患者进行了间接或联合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治疗,因2013年8月后改进了手术方法,故依此时间点将患者分为手术方法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再根据术式的不同,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间接手术亚组和联合手术亚组,并比较其疗效。结果:77.4%的患者通过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可以改善脑缺血,手术方法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脑卒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内采用不同术式的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缩短烟雾病的手术时间和延期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术后脑卒中发生率;而采用不同的术式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间接血管重建术 联合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烟雾病颅内外动脉搭桥—颞肌贴覆术的手术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蒋芳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9期1791-1793,共3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为特点,伴随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因脑血管造影时表现为“一股烟”而得名[1]。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对24例烟雾病患者实施直接和间接血管重建术相结...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为特点,伴随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因脑血管造影时表现为“一股烟”而得名[1]。我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对24例烟雾病患者实施直接和间接血管重建术相结合的联合手术方式(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加颞肌贴敷术加脑膜中动脉保留术加硬脑膜翻转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联合血管重建术 手术护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王啸江 韩丹丹 +2 位作者 段斌 刘佳音 崔二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肺隔离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层螺旋CT增强动静脉的双期扫描,并结合CTA血管重建,对病变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肺隔离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层螺旋CT增强动静脉的双期扫描,并结合CTA血管重建,对病变特征、供血动脉、异常引流静脉全貌进行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价值。结果隔离肺组织位置: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有10例,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5例、右肺下叶内基底段3例、右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特征:囊实性混合病变9例,囊性5例,实性肿块4例,局部肺血管纹路变粗紊乱、无肺实质病变2例;有12例边界清楚;4例有胸腔积液;2例有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表现为不均匀延迟强化,17例有粗大迂曲血管穿行,3例对异常血管起源、行程、分支情况显示不清。经CTA血管重建能直观显示出异常供血体动脉,长度3~14cm,单支动脉13例,多支动脉7例,管径不一,单支为0.6~1.5cm,多支为0.3cm;起源胸主动脉直接入隔离肺组织11例,起源腹主动脉6例,起源腹腔干3例,穿横膈入下肺基底段病灶再分支;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的异常供血动脉同CTA重建显示的大致一致,仅有1例不同。10例异常引流静脉汇进左肺下叶静脉,经变粗的下肺静脉引流进入左心房。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良好,能清晰显示出隔离肺位置、大小、形态、供血动脉、异常引流静脉全貌,提高确诊率,为手术治疗和术中出血预防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联合CTA血管重建 肺叶内型肺隔离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儿童烟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阳 娄岳 +6 位作者 郭高超 赵黎明 张韶 吴瑞玉 高涛 孙玉学 栗超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2河南省人民医院烟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儿童烟雾病(年龄8~15岁)14例,收集和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围术期并发症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观察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2河南省人民医院烟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儿童烟雾病(年龄8~15岁)14例,收集和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围术期并发症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4例儿童烟雾病共行25次手术,其中21次联合脑血运重建术,1次手术后患儿出现一过性癫痫发作,1次手术后患儿出现头皮局部坏死,2次手术后患儿出现小梗死,无大梗死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中期随访DSA显示,颈外动脉系统通过桥血管和颞中、深动脉向脑皮层代偿供血,PWI显示脑灌注缺血情况不同程度改善;术后4例(28.57%)患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9例(64.29%)患儿症状稳定,未再出现新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例(7.14%)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儿童烟雾病较安全,可以明显改善脑灌注情况,中期随访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儿童 联合脑血运重建术 脑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不稳定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黎明 梁浩 +6 位作者 张韶 高涛 刘阳 孙玉学 郭高超 李天晓 栗超跃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对不稳定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烟雾病诊疗中心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接受联合脑血流重建烟雾病患者26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稳定型组和不稳定型组的临床变量,总... 目的对不稳定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烟雾病诊疗中心自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接受联合脑血流重建烟雾病患者26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稳定型组和不稳定型组的临床变量,总结不稳定型烟雾病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不稳定型烟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OR=3.439,P=0.023)、收缩压(OR=1.097,P<0.001)是患者发生不稳定型烟雾病的危险因素。不稳定组术后新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为42.31%(11/26),较稳定型烟雾病的3.40%(8/235),表现出了更高的术后再发卒中事件(χ2=39.133,P<0.001)。结论不稳定型烟雾病在影像学上具有颅内双侧血管的不对称性改变,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前TIA频繁发作和更高的难控性血压。在行联合脑血流重建术后更易出现新发卒中事件。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评估管理、制定详实的手术方案、完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对降低烟雾病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联合脑血流重建术 不稳定型烟雾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