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段立伟 张晟 林兆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索多个检测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访问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年龄18~75岁、ICU住院时间〉24 h、相关检测信息完整的... 目的探索多个检测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访问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年龄18~75岁、ICU住院时间〉24 h、相关检测信息完整的危重症患者首次入院时的记录。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多个联合诊断或预测指标,构建新的联合预测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比联合预测因子与各原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以约登指数最大值时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预测准确性等工作性能参数,最后通过在个体中代入各值进行预测。结果共入选362例患者,男性218例,女性144例;年龄(48.3±19.3)岁;死亡66例。①预测指标为分类变量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是否患有脓毒症为二分类结局变量,降钙素原(PCT)、内毒素(LPS)、感染、白细胞计数(WBC)、发热为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PCT升高、WBC升高及发热是脓毒症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个分类变量拟合的联合预测因子诊断脓毒症的AUC高于PCT、LPS、感染、WBC、发热单独预测时的AUC(0.930比0.661、0.503、0.570、0.837、0.800)。联合预测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518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78.00%,特异度为93.36%,诊断准确率为87.47%。随机选取1例患者,将其临床数据代入预测概率方程得到概率值P=0.015,小于最佳临界值0.518,表明在预测准确率87.47%的条件下,该患者为非脓毒症。②预测指标为连续变量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住院期间是否死亡为二分类结局变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脓毒症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LOGISTIC回归模型 联合预测因子 预后 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对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玥薇 田杰 +4 位作者 易岂建 刘晓燕 吕铁伟 计晓娟 李谧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川崎病后,接受规范化治疗,并且符合本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川崎病后,接受规范化治疗,并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21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血清PCT、CRP水平检测结果,以及川崎病发病后30d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根据217例患儿川崎病急性期是否并发CAL,将其分别纳入CAL组(n=72)和非CAL组(n=145)。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PCT、CRP水平。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PCT、CRP阳性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血清PCT与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联合预测因子L。绘制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R与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最佳临界值,同时计算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敏感度、特异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CAL组与非CAL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16μg/L与0.04μg/L,血清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5.0mg/L与16.4mg/L,2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4,P=0.046;Z=-6.412,P<0.001)。2组患儿血清PCT、CR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22,P=0.269;χ~2=0.665,P=0.415)。(2)以川崎病患儿是否并发CAL作为二分类结局变量,血清CRP、PCT水平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结果显示,血清CRP、PCT水平升高,均为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7,95%CI:1.027~1.190,P<0.001;OR=1.046,95%CI:1.015~1.078,P=0.003)。构建的联测预测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损害 预测价值 联合预测因子 LOGISTIC回归模型 儿童
原文传递
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对替加环素致凝血异常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何小梅 王林晓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9期1577-1580,共4页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搜集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模型建立联合预测因子...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搜集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凝血指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模型建立联合预测因子,绘制联合预测因子以及单一影响因素的ROC曲线并比较预测准确性。结果共16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8例(35.4%)发生凝血异常。日剂量(OR=1.014,95%CI:1.006~1.021,P<0.001)、年龄(OR=1.037,95%CI:1.011~1.063,P=0.005)是替加环素致凝血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日剂量越高、年龄越大,发生凝血异常的风险越大;血红蛋白(OR=0.983,95%CI:0.968~0.998,P=0.027)为凝血异常的独立保护因素,其水平越高,发生凝血异常的风险越低。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0.731(P<0.001),约登指数为0.379,均大于其他3个单一影响因素。结论联合预测因子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当患者高龄并且存在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情况,应用替加环素剂量越大时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越高,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凝血功能异常 LOGISTIC回归模型 ROC曲线 联合预测因子
下载PDF
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病人健康问卷与广泛性焦虑量表联合预测因子对妊娠晚期围产期抑郁障碍预测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海萍 王志豪 吴荣琴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索妊娠晚期病人健康问卷(PHQ-9)联合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对围产期抑郁障碍(PND)的预测效果,为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静安区妇幼保健所就诊孕妇873名,采用线上... 目的:探索妊娠晚期病人健康问卷(PHQ-9)联合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对围产期抑郁障碍(PND)的预测效果,为早期识别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静安区妇幼保健所就诊孕妇873名,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人口学资料、PHQ-9和GAD-7量表评分,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基于PHQ-9与GAD-7评分的联合预测因子。结果:①围产期抑郁障碍组相较非围产期抑郁障碍组,在年龄、性格、孕期并发症、两系三代抑郁史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HQ-9与GAD-7联合预测因子预测妊娠晚期PND的AUC值高于PHQ-9和GAD-7量表单独预测(0.942 vs 0.929和0.912)。结论: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的PHQ-9与GAD-7评分的联合预测因子可以提高妊娠晚期对PND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抑郁障碍 LOGISTIC回归模型 联合预测因子 妊娠晚期 预测
下载PDF
以抑郁相为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聂纪伟 谭灵妍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8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以抑郁相为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诊断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纳入未转躁受试者(单相抑郁...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以抑郁相为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诊断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纳入未转躁受试者(单相抑郁症患者)200例为对照组,转躁的受试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200例为试验组。对两组资料分析比较,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早期诊断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起病年龄、发作次数、病前性格特征、初次起病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初次起病是否有自杀观念、是否伴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年龄、发作次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是单相抑郁是否转躁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联合预测因子(即以抑郁为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诊断模型):L=-起病年龄+2.754×发作次数+3.448×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联合预测因子的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99.0%,曲线下面积为0.995,95%的置信区间为(0.991,0.999)。结论:以抑郁相为首发的双相情感障碍早期诊断模型可用于临床,对早期疾病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单相抑郁 诊断 联合预测因子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6
作者 陈雷 张红 +1 位作者 王琦 汪晓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830-835,共6页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导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白细胞减少进行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导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白细胞减少进行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白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白细胞减少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157例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其中27例(17.20%)发生了白细胞减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累计使用量(OR=1.035;95%CI 1.001~1.070;P=0.044)及是否合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OR=1.790;95%CI 1.790~30.452;P=0.006)是白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2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AUC为0.799(P<0.001),约登指数为0.562,优于单一因素预测。经52例病例交叉验证该模型准确率为82.69%。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累计使用量与是否合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2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准确性较高,临床需加强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患者的白细胞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白细胞减少 LOGISTIC回归模型 联合预测 ROC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