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肛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生存预后影响的初步探索
1
作者 温杰 王斌 +5 位作者 杨壮壮 熊建琪 韩安家 陈创奇 包勇 牛绍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 目的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6年5月至202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ASCC患者(n=20)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n=14)肿瘤样本中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综合阳性评分(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评价PD-L1染色强度。PD-L1阳性判读标准为CPS≥1,根据所有患者CPS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PD-L1高表达组(CPS≥20,n=7)和低表达组(CPS<20,n=7),并采用Log-rank生存分析比较PD-L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2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4个月。所有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3.9%、78.6%、92.9%和85.7%。14例患者的肿瘤样本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为阳性(CPS≥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高表达组和PD-L1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100%(P=0.37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100%(P=1.000),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结论ASCC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率高,PD-L1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肛管鳞状细胞癌 综合阳性评分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不同PD-L1检测抗体在头颈鳞癌中联合阳性评分的一致性研究
2
作者 丁彩霞 安媛 +4 位作者 魏薇 黄颖楠 王子璋 闫斌 王晓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41-745,共5页
目的比较22C3 pharmDx与SP263 Aassy检测头颈鳞癌标本中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陕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诊断的55例头颈鳞癌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标本均进行PD-L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抗体22C3 pharmDx... 目的比较22C3 pharmDx与SP263 Aassy检测头颈鳞癌标本中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陕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诊断的55例头颈鳞癌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标本均进行PD-L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抗体22C3 pharmDx与SP263 Aassy CPS的阳性检出率,分析22C3 pharmDx与SP263 Aassy检测头颈鳞癌标本PD-L1 CPS评分的一致性。结果PD-L1的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分期和分级无相关性(P>0.05),22C3 PharmDx和SP263 Aassy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PD-L1 CPS评分结果有较强的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9,P<0.01)。在CPS≥1和CPS≥20时,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Cohen’s Kappa值分别为0.61和0.66)。结论22C3 pharmDx与SP263 Aassy两种抗体在头颈鳞癌中的PD-L1表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头颈鳞癌患者选择免疫治疗时,这两种抗体CPS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可为头颈鳞癌的PD-L1 CPS评分提供更多可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22C3 SP263 联合阳性评分 头颈鳞癌
下载PDF
胃癌合并腹膜转移的一线免疫治疗分析
3
作者 朱博韬 冀扬 +4 位作者 种晓艺 丛琳 王雅坤 齐长松 张小田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43-51,共9页
目的探究免疫治疗对胃癌合并腹膜转移(gastric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is,GCPM)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既往未接受全身治疗的同时性GCPM患者19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接受免疫治疗组(n=87... 目的探究免疫治疗对胃癌合并腹膜转移(gastric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is,GCPM)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既往未接受全身治疗的同时性GCPM患者19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接受免疫治疗组(n=87)和未接受免疫治疗组(n=104),并根据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对不同亚组进行分析,同时按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评分、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CLDN18.2表达情况对免疫治疗组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同亚组间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时间和中位总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时间。结果接受免疫治疗组患者mOS时间较未接受免疫治疗组有延长趋势(20.7个月∶17.2个月,P=0.05)。接受免疫治疗组患者和未接受免疫治疗组患者的mPFS时间无明显差异(5.9个月∶6.0个月,P=0.40)。进一步分析生物标志物表达和免疫治疗获益的关系,结果显示,在GCPM患者中,HER-2阳性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的OS时间优于单纯化疗,而CLDN18.2和PD-L1的表达情况均未能预测联合免疫治疗的获益情况。结论联合免疫治疗相比单纯化疗可以一定程度延长GCPM患者的OS时间,但仍需对适合免疫治疗的人群进行筛选和优化治疗方案。免疫治疗亚组分析揭示了不同分子分型和临床特征GCPM人群在接受免疫治疗后的获益情况,可协助筛选适合免疫治疗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免疫治疗 疗效评估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联合阳性分数
下载PDF
早期三阴性乳腺癌CPS、TILs水平及其对新辅助治疗疗效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思成 梁丽 +9 位作者 李东 辛灵 向泓雨 程元甲 刘倩 徐玲 叶京明 段学宁 熊焰 刘荫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0,345,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程序性死亡配体-1综合阳性评分(CPS)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情况,并探索其对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TNBC病人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程序性死亡配体-1综合阳性评分(CPS)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情况,并探索其对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TNBC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共收治新发早期乳腺癌2183例,TNBC 259例(11.9%),57例病人纳入研究。采用DAKO公司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克隆号:22C3)作为检测试剂盒检测CPS,采用TILs国际工作组乳腺癌评估指南推荐的评估流程检测TILs百分比,验证并定义CPS≥10作为阳性标准,TILs>10%为中高水平。结果CPS阳性病人26例(45.6%),TILs中高水平病人38例(66.7%),其中24例(42.1%)病人CPS阳性且TILs中高水平。CPS阳性与TILs中高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1)。12例(21%)病人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CPS阳性、TILs中高水平以及CPS阳性且TILs中高水平的病人新辅助治疗获得pCR的病人分别有9例(34.6%),11例(28.9%)与8例(33.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PS≥10与新辅助治疗后pCR显著相关(P=0.042)。中位随访时间48.5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阳性(P=0.002)与TILs>30%(P=0.038)是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近半数TNBC病人CPS阳性及TILs中高水平,且CPS与TILs水平呈明显相关性。两者分别对TNBC新辅助治疗pCR与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综合阳性评分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病理完全缓解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