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RE发动机关键技术分析及推进性能探索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韦宝禧 凌文辉 +3 位作者 冮强 魏祥庚 秦飞 何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8-305,共8页
对TRRE发动机关键技术难点及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原理样机研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原理样机流道设计与数值仿真研究获得的性能数据,开展了TRRE发动机推进性能探索研究,初步验证了TRRE发动机在兼具加速、... 对TRRE发动机关键技术难点及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原理样机研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原理样机流道设计与数值仿真研究获得的性能数据,开展了TRRE发动机推进性能探索研究,初步验证了TRRE发动机在兼具加速、巡航、机动等方面的性能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兼顾低马赫数大推力需求和Ma=6纯冲压工况高比冲需求的情况下,发动机在宽马赫数工作范围具有较大范围、灵活便捷的推力调节能力,可满足高低速通道平稳接力需求,表现出极具优势的加速、机动飞行和高马赫数巡航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及空天飞行器 组合发动机 性能分析
下载PDF
某组合发动机进气道抽吸作用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华军 梁德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2,共6页
对某组合发动机进气道设计马赫数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位置抽吸对进气道流场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压部分抽吸能在较小的抽吸流量下有效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和气动性能,而又不改变进气道的内通道特性;内通道... 对某组合发动机进气道设计马赫数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位置抽吸对进气道流场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压部分抽吸能在较小的抽吸流量下有效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和气动性能,而又不改变进气道的内通道特性;内通道抽吸均化了喉道出口流场,提高了总压恢复系数,但减弱了压缩程度,造成压比、温升比较大幅度地下降,喉道出口马赫数增加,且抽吸流量越大,压比、温升比的降幅和喉道出口马赫数的升幅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组合发动机 附面层抽吸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内并联型TBCC进气道方案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华军 郭荣伟 谢旅荣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75-2483,共9页
提出了一种带可变几何泄流腔的内并联型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进气道设计方案.介绍了进气道的总体设计思路,给出了进气道的设计马赫数、转级马赫数及飞行轨迹,对不同来流条件下进气道的工作方式以及全马赫数范围进气道型面调整的安排进... 提出了一种带可变几何泄流腔的内并联型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进气道设计方案.介绍了进气道的总体设计思路,给出了进气道的设计马赫数、转级马赫数及飞行轨迹,对不同来流条件下进气道的工作方式以及全马赫数范围进气道型面调整的安排进行了论述,确定了进气道主要气动参数与型面参数的选取原则.通过数值模拟和高速风洞试验的手段,对进气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Ma0≤2.5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0.8以上,当2.5<Ma0≤4.5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0.3以上,符合进气道总体方案的要求;冲压模态下,冲压通道的出口马赫数均小于0.4,出口静压均大于0.5个标准大气压,均能满足冲压燃烧室的燃烧需求.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模态转换过程中,进气道涡轮通道具有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且进气道涡轮/冲压通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开展组合动力研究提供方案参考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内并联布局 进气道 泄流腔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TBCC用轴对称进气道流量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亚岗 袁化成 郭荣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6-1615,共10页
为了满足组合动力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内良好工作,开展了组合动力轴对称进气道设计,提出了多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各变几何机制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方案优劣。结果表明:外... 为了满足组合动力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内良好工作,开展了组合动力轴对称进气道设计,提出了多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各变几何机制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方案优劣。结果表明:外压段溢流、内压段溢流及扩压段溢流均能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外压段溢流变几何机制较复杂,其中改变唇罩角度和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且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压差阻力较小;内压段溢流各方案变几何机制相对简单,但溢流区域较大,斜激波易导致中心锥表面流动分离。其中采用外罩设置放气孔的形式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压差阻力较小;扩压段溢流方案实现简单,溢流区域小,进气道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动力 轴对称进气道 变几何 流量匹配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华军 梁德旺 郭荣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01-2207,共7页
对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各马赫数下不同几何形状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马赫数时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及气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减小,外压段的超声溢流不断增大,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不断减小;第一道内压缩波及... 对一种组合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各马赫数下不同几何形状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马赫数时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及气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减小,外压段的超声溢流不断增大,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不断减小;第一道内压缩波及其反射点位置对组织管道内的流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有反压作用时,会在扩张段内形成激波串,激波串的形状和位置与来流马赫数、反压大小及管道内的流动有关.研究结果对类似进气道的几何调节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变几何进气道 反压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预冷空气类动力系统发展历程浅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海波 张蒙正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预冷空气类动力系统是当前高超声速领域研究的热点,是未来两级入轨可重复运载器的一级和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投放平台的理想动力方案。通过查找国内外公开文献,回顾了预冷空气类动力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典型方案与研究成果,分... 预冷空气类动力系统是当前高超声速领域研究的热点,是未来两级入轨可重复运载器的一级和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投放平台的理想动力方案。通过查找国内外公开文献,回顾了预冷空气类动力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典型方案与研究成果,分析了各个方案演变过程和可能原因,重点比较了引入氦作为中间介质的预冷空气类发动机循环方案的差异。分析表明:各种方案改进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空气预冷效率,降低冷却消耗的燃料,提升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由最初液化循环转变为深冷循环,再到以SABRE4为代表的适度冷却方案;在保持系统性能最大化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技术水平,增加系统可行性,加快从方案论证向部件集成及试验验证转变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冷空气类动力系统 SABRE 组合发动机 发展历程
下载PDF
国外水平起降临近空间高速飞机动力的发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巍巍 李丹 曾军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2,共6页
临近空间高速飞机的飞行包线宽广,常规动力不能满足需求,必须采用组合动力。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能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水平起降,是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机的最佳动力。首先从TBCC技术研发路线入手,总结出TBCC主要技术研发领域,如... 临近空间高速飞机的飞行包线宽广,常规动力不能满足需求,必须采用组合动力。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能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水平起降,是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机的最佳动力。首先从TBCC技术研发路线入手,总结出TBCC主要技术研发领域,如高速涡轮基技术、冲压/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飞发一体化技术和热防护技术;其次结合TBCC典型研究计划(RTA、FaCET、TriJet、LAPCAT和SR-72),归纳出每个计划的关键技术及进展,并对各方案的未来发展应用进行阐述;最后对TBCC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机 水平起降 组合动力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冲压 超燃冲压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MATLAB与VC混合编程的飞机刹车系统仿真 被引量:7
8
作者 姜伟 谢利理 雒雪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10期1413-1416,共4页
MATLAB/VC++的混合编程是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工程处理要求,结合两种软件工具的特性,采取以代码交互和MATLAB函数模块调用为主,配合外部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所构建的一种用户接口编程模式;文中以某型军机为背景,依据飞机刹车系统在... MATLAB/VC++的混合编程是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工程处理要求,结合两种软件工具的特性,采取以代码交互和MATLAB函数模块调用为主,配合外部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所构建的一种用户接口编程模式;文中以某型军机为背景,依据飞机刹车系统在降落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逼真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6种VC++调用MATLAB方法的原理及特点,详细探讨了使用MATLAB引擎调用方式进行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飞机刹车系统建模与仿真中,通过实例实现了MATLAB模块在VC++环境中的集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和编程 飞机刹车 引擎 集成
下载PDF
TBCC进气道涡轮通道扩张段设计及涡轮模态特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华军 刘兴国 +1 位作者 郭荣伟 谢旅荣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91,共11页
采用拓展中心线、不同的流通截面面积变化规律和倒圆半径变化规律对内并联型TBCC(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进气道涡轮通道扩张段进行了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涡轮通道扩张段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和涡轮模态下涡轮... 采用拓展中心线、不同的流通截面面积变化规律和倒圆半径变化规律对内并联型TBCC(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进气道涡轮通道扩张段进行了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涡轮通道扩张段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和涡轮模态下涡轮通道扩张段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高速风洞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心线控制点纵坐标在1.50~2.25、涡轮通道扩张段出口等直段长度与出口直径比值在0.3~0.7的范围内取值时,涡轮通道扩张段可获得较高的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和较小的出口总压畸变指数;采用前急后缓的流通截面面积和倒圆半径变化规律能使涡轮通道扩张段获得较小的出口总压畸变指数;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和涡轮通道扩张段的流量系数先不断减小,在飞行马赫数为0.9附近达到最小,之后又逐渐增加,涡轮通道扩张段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不断升高,在飞行马赫数为0.7附近达到最大,之后又逐渐降低;涡轮模态下,涡轮通道扩张段出口总压畸变指数均小于0.5,能很好地满足涡轮发动机对进口流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内并联布局 进气道 涡轮通道扩张段 涡轮模态 TBCC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氨燃料内燃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海娥 李骏 +7 位作者 王磊 胡昱 张孚 赖钧明 李康 戈非 杜喜云 李凯 《汽车文摘》 2023年第10期17-31,共15页
为了满足碳中和目标,除了采用电驱系统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还需要开发零碳或低碳燃料内燃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和富氢载体,在碳中和时代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在总结氨及氨与其他燃料组成的混合燃料燃烧特... 为了满足碳中和目标,除了采用电驱系统和燃料电池发动机,还需要开发零碳或低碳燃料内燃机,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和富氢载体,在碳中和时代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在总结氨及氨与其他燃料组成的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和燃烧机理基础上,分析氨在内燃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及与化石燃料内燃机相比氨内燃机显现的新特点,提出未来应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现有研究表明:氨燃料与其他高活性燃料组合,采用高活性燃料引燃是内燃机上比较可行的技术方案。内燃机可采用汽油、天然气、氢气引燃,与传统汽油机相比,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情况下,气态氨使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同时NOx和未燃NH3排放增加。压燃内燃机可采用低自燃温度燃料如柴油、二甲醚等引燃。与纯柴油或二甲醚内燃机相比,氨内燃机动力性能降低,排放与燃料混合比例相关。在所有引燃燃料中,采用氢燃料引燃燃烧改善效果最大,且为零碳排放,因而氨氢融合内燃机是碳中和时代非常有竞争力的零碳动力。未来,实现氨氢融合燃料内燃机应用也需要解决一些研发课题,包括专用氨喷射系统研发、合适的后处理系统研发和车载氨裂解系统研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融合燃料 内燃机性能 内燃机排放
下载PDF
TBCC进气道变几何泄流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华军 郭荣伟 谢旅荣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14-2723,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内并联型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进气道全马赫数范围的可变几何泄流腔方案,给出了可变几何泄流腔的设计方法;研究了泄流腔及其几何特征参数对进气道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几何特征参数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提出了一种用于内并联型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进气道全马赫数范围的可变几何泄流腔方案,给出了可变几何泄流腔的设计方法;研究了泄流腔及其几何特征参数对进气道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几何特征参数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手段,对泄流腔可变型面参数随飞行马赫数Ma0的调节规律和进气道在全马赫数范围内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泄流腔开启之后,随着Ma0的增加,泄流腔进口宽度和喉道高度不断减小,且均呈前急后缓的减小趋势;在Ma0≤2.0和Ma0≥2.5时,泄流腔进口前角均随Ma0的增加而减小;当Ma0≤2.5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0.8以上,当2.5<Ma0≤4.5时,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均在0.3以上,符合进气道总体方案的要求;冲压模态下,冲压通道的出口马赫数均小于0.4,出口静压均大于0.5个标准大气压(50.662 5kPa),均能满足冲压燃烧室的燃烧需求.结合高速风洞试验研究结果,印证了可变几何泄流腔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内并联布局 进气道 变几何泄流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建 吴静怡 +3 位作者 王如竹 李胜 韩固勇 雷金果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6,共6页
本文以热经济学结构理论为基础,针对采用燃气内燃机发电、吸附制冷机提供冷量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基于燃料-产品定义的热经济学模型,量化了系统内各设备间的生产交互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利用(火用)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系统在冷电... 本文以热经济学结构理论为基础,针对采用燃气内燃机发电、吸附制冷机提供冷量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建立了基于燃料-产品定义的热经济学模型,量化了系统内各设备间的生产交互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利用(火用)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系统在冷电设计工况以及变工况下的生产性能.结果不仅反映出热经济学结构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评价复杂系统性能的工具,而且证明吸附制冷机高效利用了系统中的低温余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燃气内燃机 热经济学结构理论 [火用]成本 吸附制冷机
下载PDF
真实进气条件下发动机气动稳定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业平 刘永泉 潘宝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4-812,共9页
基于平行压气机理论,采用非定常、二维、无黏的积分型欧拉方程,以蒸汽吸入试验中产生的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为边界条件,开展真实进气条件下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对发动机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在保证畸变强度、高温区范围、低压区范围等特... 基于平行压气机理论,采用非定常、二维、无黏的积分型欧拉方程,以蒸汽吸入试验中产生的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为边界条件,开展真实进气条件下温度和压力组合畸变对发动机影响的计算方法研究。在保证畸变强度、高温区范围、低压区范围等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对畸变图谱进行规则化等效转换,同时协调温度和压力畸变图谱,使两者可以进行相互叠加计算。结果表明:当周向子发动机数量大于2时,子发动机数量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组合畸变对风扇、压气机压比影响规律与单独的压力畸变相同;与试验的推力损失对比显示,对畸变图谱进行等效规则化转换,可以用于真实组合畸变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畸变 压力畸变 组合畸变 畸变图谱等效转换 子发动机
原文传递
预冷吸气组合发动机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晓秋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5-95,共11页
在预冷吸气组合发动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RB545、ATREX、PTCJ、SABRE和Scimitar等5种预冷吸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对预冷器、补热器、微通道换热器、高性能旋转机械、先进推力室等预冷吸气组合发动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在预冷吸气组合发动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RB545、ATREX、PTCJ、SABRE和Scimitar等5种预冷吸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对预冷器、补热器、微通道换热器、高性能旋转机械、先进推力室等预冷吸气组合发动机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讨论了不同发动机的系统方案优缺点,提出了后续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冷 组合发动机 热交换
原文传递
乙烯富燃燃气/富氧空气旋转爆轰自起爆现象研究
15
作者 邱晗 白桥栋 +3 位作者 韩家祥 黄炳耀 刘嘱勇 翁春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4,共11页
对高温乙烯富燃燃气与富氧空气进行旋转爆轰自起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抛弃了传统的预爆轰管起爆方式,高温乙烯富燃燃气经过喷注与外壁面碰撞产生局部“热点”,点燃混合气体形成爆燃状态。在壁面摩擦作用以及燃烧室头部激波反射的... 对高温乙烯富燃燃气与富氧空气进行旋转爆轰自起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抛弃了传统的预爆轰管起爆方式,高温乙烯富燃燃气经过喷注与外壁面碰撞产生局部“热点”,点燃混合气体形成爆燃状态。在壁面摩擦作用以及燃烧室头部激波反射的综合作用下,爆燃火焰最终会通过爆燃转爆轰过程转变为爆燃/爆轰混合模态,生成稳定传播的旋转爆轰波。当量比会对自起爆成功率造成影响。富氧空气含氧量在40%时,当量比0.52~1.84内发动机均可成功起爆。随着富氧空气含氧量的提升,旋转爆轰波模态分别经历双波对撞、单波以及爆燃/爆轰混合模态。富氧空气含氧量变大会使得爆轰波传播速度增大,富氧空气含氧量为47.4%时获得最大爆轰波传播速度1 790.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旋转爆轰 自起爆 乙烯富燃燃气 富氧空气
下载PDF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airbreathing aero-engine control algorithm 被引量:4
16
作者 Chengkun Lv Juntao Chang +1 位作者 Wen Bao Daren Yu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22年第1期1-57,共57页
Airbreathing aero-engines are regarded as excellent propulsion devices from ground takeoff to hypersonic flight,and require control systems to ensure their efficient and safe operation.Therefore,the present paper aims... Airbreathing aero-engines are regarded as excellent propulsion devices from ground takeoff to hypersonic flight,and require control systems to ensure their efficient and safe operation.Therefore,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summary report of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airbreathing aero-engine control to help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is topic.First,five control problems of airbreathing aero-engines are classified:uncertainty problem,multiobjective and multivariable control,fault-tolerant control,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and airframe/propulsion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Subsequently,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ircraft gas turbine engine modelling,linear control,nonlinear control,and intelligent control is reviewed,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advanced control algorithms in aircraft gas turbine engines is discussed.Third,several typical hypersonic flight tests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modelling and control issues of dual-mode scramjet are examined.Fourth,modelling,mode transition control and thrust pinch control for turbine-based combined cycle engines are introduced.Followed,significant hypersonic airframe/propulsion integrated system control is analysed.Finally,the study provides specific control research topics that require attention on airbreathing aero-eng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reathing aeroengine Control Aircraft gas turbine engine Dual-mode scramjet combined cycle engine Hypersonic airframe/propulsion integrated system
原文传递
RBCC单级入轨运载器总体方案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文豪 邓新宇 +2 位作者 马英 秦曈 王利明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6,共7页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在进入纯火箭模态前,具有更大的马赫数工作区间,有利于减少燃料消耗,提高有效载荷。基于此,构建了RBCC单级入轨飞行器的数学模型,并使用hp-Radau伪谱法优化了上升段轨迹,分析了状态量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组包括起...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在进入纯火箭模态前,具有更大的马赫数工作区间,有利于减少燃料消耗,提高有效载荷。基于此,构建了RBCC单级入轨飞行器的数学模型,并使用hp-Radau伪谱法优化了上升段轨迹,分析了状态量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组包括起飞规模与入轨质量,发动机组合形式与临界点选择在内的大型RBCC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初步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冲压发动机性能优异,在技术上可以作为单级入轨运载器的推进方案,但严苛的工作条件间接导致飞行器结构质量偏大,制约RBCC运载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入轨 火箭基组合循环 轨迹优化 重复使用运载器 组合式发动机
原文传递
组合发动机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斌 张蒙正 +2 位作者 黄道琼 南向军 张玫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6期1-8,F0002,共9页
组合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机、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水平起降两级入轨航天运输系统之一级等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必须研究的动力装置,是当前航空航天届非常关注的热点技术。组合发动机正处于关键技术集成阶段,发动机内流道的气动特性、... 组合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机、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水平起降两级入轨航天运输系统之一级等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必须研究的动力装置,是当前航空航天届非常关注的热点技术。组合发动机正处于关键技术集成阶段,发动机内流道的气动特性、多模态燃烧、系统结构匹配及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研究涉及的研究手段尚不完善。组合发动机后续研究要解决大尺度发动机流道匹配、大尺度燃烧室、力学环境试验、模拟试验设备等问题,需在研究思路、关键技术攻关途径方面持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RBCC 气动 燃烧 结构可靠性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具有热阻、热漏和内不可逆性的联合热机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林根 孙丰瑞 倪宁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建立一类存在热阻、热漏和内不可逆性的定常态流联合热机循环模型,并研究其性能优化,导出功率、效率优化关系,最大功率及其相应效率,和最大效率及其相应功率。
关键词 联合循环 热机 优化 内不可逆性 热阻 热漏
下载PDF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平台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馥华 许伯强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8期10-14,共5页
利用VC++6.0作为系统前端开发环境;Matlab 2008a作为后端仿真工具进行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构建了一个可以调节电机参数、各种器件参数、控制参数以及控制方式自由选择的人机交互界面。简要阐述了异步电机变频调... 利用VC++6.0作为系统前端开发环境;Matlab 2008a作为后端仿真工具进行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构建了一个可以调节电机参数、各种器件参数、控制参数以及控制方式自由选择的人机交互界面。简要阐述了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3种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nmulink软件分别搭建了基于恒压频比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分析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和特点,详细讨论了如何在VC中调用Matlab引擎的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中,最后实现了当在VC编写的界面中输入仿真参数时,Matlab会在后台运行对导入的参数进行处理使得仿真波形在前台界面上显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设计平台 混合编程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 引擎 集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