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夏帅 马立艳 谢苗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究盐酸小檗碱单药及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棋盘... 目的探究盐酸小檗碱单药及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棋盘法检测盐酸小檗碱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甲氧苄啶、克林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联合抑菌活性,对分离株进行MLST分型,选取优势ST型(ST5,ST188,ST239)进行时间-杀菌实验和生物膜形成实验。结果盐酸小檗碱对82.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28 mg/L,10.7%菌株的MIC为64 mg/L,7.1%菌株的MIC为256 mg/L;对MRSA和MSSA的体外抑菌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小檗碱与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甲氧苄啶和利福平联合应用时,分别有82.14%、78.57%、96.43%、96.43%、67.86%、17.86%和71.43%的菌株表现协同作用;盐酸小檗碱能显著抑制细菌数量和生物膜的形成,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抑制能力逐渐增强。结论盐酸小檗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与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氟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协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金黄色葡萄球菌 联合药敏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舒巴坦联用不同抗菌药物对呼吸道感染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光 佘丹阳 +5 位作者 管希周 罗燕萍 陈刚 褚佳琪 李丰田 张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舒巴坦/亚胺培南、舒巴坦/美罗培南、舒巴坦/米诺环素、舒巴坦/利福平对临床分离自呼吸道感染的105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效应,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 目的评价舒巴坦/亚胺培南、舒巴坦/美罗培南、舒巴坦/米诺环素、舒巴坦/利福平对临床分离自呼吸道感染的105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效应,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105株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结果舒巴坦/亚胺培南、舒巴坦/美罗培南、舒巴坦/米诺环素、舒巴坦/利福平联用后,其MIC50和MIC90降低,联合效应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无拮抗作用,与亚胺培南联用后,相加作用最高86.41%,其次是与美罗培南联用76.19%;部分菌株显示协同作用,其中与米诺环素联用协同作用最高20.19%,其次是与美罗培南联用17.14%。结论舒巴坦与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或米诺环素或利福平联用后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对于严重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可采用高剂量的舒巴坦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舒巴坦 抗菌药物 联合药敏
原文传递
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实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莉萍 崔秀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4-125,14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连、乌梅、蜂胶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应用棋盘法,以琼脂平板法测定两两组合的不同浓度中药提取物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并判定联合效应。结果黄连与蜂胶联合应用后,其FIC指数为0.13(&... 目的研究黄连、乌梅、蜂胶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应用棋盘法,以琼脂平板法测定两两组合的不同浓度中药提取物对Hp的最低抑菌浓度,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并判定联合效应。结果黄连与蜂胶联合应用后,其FIC指数为0.13(<0.5);黄连与乌梅联合应用后,其FIC指数为0.75(>0.5);乌梅与蜂胶联合应用后,其FIC指数为0.19(<0.5)。结论黄连与蜂胶联合应用及乌梅与蜂胶联合应用,对Hp表现为协同作用,且乌梅与蜂胶联合应用协同作用较强;黄连与乌梅联合应用对Hp表现为相加作用;3种中药之间均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乌梅 蜂胶 幽门螺杆菌 联合抗菌实验
下载PDF
28种药物联合氟康唑对白念珠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莉 茅伟安 +1 位作者 曹永兵 吴建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329-333,共5页
目的从常用免疫抑制剂、降血脂药、抗抑郁药、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筛选出可能与氟康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物。方法将5类28种药物配制成相同浓度(100μg/mL)后分别单独及与低浓度氟康唑联合加入白念珠菌耐药菌株(100、103)及敏感... 目的从常用免疫抑制剂、降血脂药、抗抑郁药、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筛选出可能与氟康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药物。方法将5类28种药物配制成相同浓度(100μg/mL)后分别单独及与低浓度氟康唑联合加入白念珠菌耐药菌株(100、103)及敏感菌株(sc5314、y0109)菌悬液中,24 h(敏感菌)及48 h(耐药菌)后观察菌液澄清情况,菌液完全澄清为"+",混浊为"-",并重复上述实验3次。结果舍曲林等7种药物在该浓度下单用即可抑制所有实验菌株生长,与氟康唑合用后抑菌作用更加显著;利福喷丁等6种药物在该浓度下单用只能抑制敏感菌株生长,但与低浓度氟康唑合用后对耐药菌株也有抑制作用。结论舍曲林、利福喷丁等药物与氟康唑联合后对白念珠菌可能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药物 氟康唑 联合药敏
下载PDF
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萍 郭普 汪华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探索以亚胺培南为基础用药,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内外抗菌方法。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棋盘法测定7株临床分离的MDR-AB对亚胺培南、磷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 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目的探索以亚胺培南为基础用药,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体内外抗菌方法。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棋盘法测定7株临床分离的MDR-AB对亚胺培南、磷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 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联合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用时间杀菌曲线法判断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的杀菌效果。选取菌株AB6624、AB0153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使用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对生物膜细菌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亚胺培南及磷霉素单药与联合用药对细菌活性氧(ROS)表达的影响。建立大蜡螟感染模型,记录亚胺培南及磷霉素单药与联合用药时大蜡螟存活率。结果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对5株MDR-AB具有协同作用;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对菌株AB6624、AB0153分别在4、8 h的菌落数较单药组降低>2log 10 CFU/mL;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抑制菌株生物膜形成并对菌株AB0153生物膜结构具有破坏作用;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可以提高菌株AB0153胞内ROS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处理组大蜡螟生存率提高(中位生存时间96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亚胺培南联合磷霉素对MDR-AB具有协同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生物膜形成及提高细菌胞内ROS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磷霉素 生物膜 大蜡螟 联合药敏试验
下载PDF
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对球形孢子丝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谭静文 刘伟 +4 位作者 刘伟霞 张晋卿 孙毅 万喆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时对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参照标准的微量液基稀释法及棋盘微量稀释法对33株球形孢子丝菌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协同""不相关&q...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时对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参照标准的微量液基稀释法及棋盘微量稀释法对33株球形孢子丝菌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协同""不相关"和"拮抗"。结果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联合对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菌株的协同率为93.94%(31/33),与特比萘芬联合的协同率为60.61%(20/33);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联合对菌丝相菌株协同率分别为96.97%(32/33)、84.5%(28/33)。对所有受试菌株均未观察到上述药物的拮抗作用。结论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联合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孢子丝菌 菌丝相 酵母相 卡泊芬净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联合药敏
下载PDF
磷霉素钠联合用药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关卫 韩颖 +2 位作者 胡艳敏 丛云峰 肖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针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经实验室筛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0株,采用琼脂稀释结合纸片扩散法;制作含磷霉素钠菌培养平... 目的针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经实验室筛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0株,采用琼脂稀释结合纸片扩散法;制作含磷霉素钠菌培养平板,药物浓度分别为0mg/L,70mg/L,140mg/L,280mg/L;在含药平板上贴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药敏贴片,常规培养。结果磷霉素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鲍曼不动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0株(磷霉素钠浓度0mg/L),分别增加为7株(磷霉素钠浓度70mg/L)和19株(磷霉素钠浓度140mg/L),有显著协同作用,P<0.05;磷霉素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鲍曼不动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从0株(磷霉素钠浓度0mg/L),分别增加为0株(磷霉素钠浓度70mg/L)和8株(磷霉素钠浓度140mg/L),也有显著协同作用,P<0.05;磷霉素钠与头孢哌酮、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没有显著协同作用。磷霉素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合与磷霉素钠左氧氟沙星组合头对头比较,P<0.05;结论针对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磷霉素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合和磷霉素钠左氧氟沙星组合有显著协同作用,但前者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药敏试验 联合药敏试验 磷霉素钠
原文传递
抗菌肽-Mt6的理化特性和抗菌活性及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8
作者 黄敏慧 曾晔 +4 位作者 张迎春 李彩多 吴建伟 陈峥宏 王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讨抗菌肽-Mt6(AMPs-Mt6)的理化特性、抗菌活性及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的作用。方法以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为模板,采用氨基酸残基替换法设计AMPs-Mt6,并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理化特性;挑取对数生长期C.alb... 目的探讨抗菌肽-Mt6(AMPs-Mt6)的理化特性、抗菌活性及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的作用。方法以家蝇抗真菌肽-1A(MAF-1A)为模板,采用氨基酸残基替换法设计AMPs-Mt6,并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理化特性;挑取对数生长期C.albic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杆菌(B.subtilis)、大肠埃希菌(E.coli)、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及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菌落制备细胞悬液,取菌液100μL和相同体积不同终浓度(156.25~2500.00 mg/L)的AMPs-Mt6稀释液混匀,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AMPs-Mt6对上述各菌属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真菌浓度(MFC)及最小杀细菌浓度(MBC);取(0.5~2.5)×10^(6)cfu/L的C.albicans菌液100μL和相同体积不同终浓度(0.25~64.00 mg/L)的氟康唑(FLC)、两性霉素B(AmB)、伊曲康唑(ITC)及5-氟胞嘧啶(5-FC)药物稀释液混匀,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上述各药物对C.albicans的MIC和MFC;采用棋盘格法检测AMPs-Mt6分别与FLC、AmB、ITC、5-FC联合使用时对C.albicans的体外抑制活性,并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 index)判定联合效应。结果AMPs-Mt6为带有9个正电荷数、疏水性为0.451、α-螺旋占比81%的两亲性多肽;AMPs-Mt6对C.albicans的MIC为312.50 mg/L,对所检测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对S.aureus、B.subtilis及P.aeruginosa的MIC为625.00 mg/L,对E.coli、S.paratyphi、K.pneumoniae的MIC为1250.00 mg/L;AMPs-Mt6与AmB、ITC及5-FC联合时,FIC index值分别为0.19、0.36及0.37,表现为协同效应;AMPs-Mt6与FLC联合时,FIC index值为0.63,为相加效应。结论与模板肽MAF-1A相比,AMPs-Mt6的理化性质得到优化,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增强,与抗真菌药FLC、AmB、ITC及5-FC联用可增强各药物对C.albicans的抑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家蝇抗真菌肽-1A 分子改造 抗菌肽-Mt6 抗菌活性 联合抗菌实验
下载PDF
黏菌素联用不同药物对老年患者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体外联合药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玉 曲芬 +3 位作者 龚美亮 徐雅萍 李晓霞 丛玉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863-3865,共3页
目的对老年患者多耐药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4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联合方案共3种: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多黏... 目的对老年患者多耐药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114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联合方案共3种: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多黏菌素E(PE)、多黏菌素E+美罗培南(MEM)、米诺环素(MH)+多黏菌素E,计算抑菌浓度(FIC)指数判断联用效果。结果 SCF和PE联合,94.7%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以相加为主;PE和MEM联合,99.1%表现为协同或相加,其中约40.0%为协同;PE和MH联合,99.1%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以协同作用为主,所有组合均无拮抗作用。结论 PE与SCF、MEM、MH体外联合应用效果显著,联用能有效降低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老年患者 多药耐药 联合药敏
原文传递
中药联合应用体外抗幽门螺杆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波清 孟玮 +2 位作者 张玉梅 刘春会 孙旭红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92-893,共2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白果、蜂胶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应用棋盘法测定两两组合的不同浓度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指数并判定联合效应。结果金银... 目的研究金银花、白果、蜂胶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应用棋盘法测定两两组合的不同浓度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指数并判定联合效应。结果金银花与蜂胶联合应用的FIC指数为0.187(P<0.5);金银花与白果联合应用后,其FIC指数为0.502(P>0.5);白果与蜂胶联合应用的FIC指数为0.188(P<0.5)。结论金银花与蜂胶联合应用及白果与蜂胶联合应用均对幽门螺杆菌表现为协同作用;金银花与白果联合应用对幽门螺杆菌表现为相加作用;3种中药之间均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白果 蜂胶 幽门螺杆菌 联合抗菌实验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型联合氟化钠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圆 刘晓璇 王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型(G-Rh2)联合氟化钠(NaF)对体外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为其将来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量G-Rh2与NaF对变异链球菌的半数最小抑制浓度(MIC_(50));采用棋盘微...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型(G-Rh2)联合氟化钠(NaF)对体外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为其将来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量G-Rh2与NaF对变异链球菌的半数最小抑制浓度(MIC_(50));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量G-Rh2与NaF联合应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IC_(50)值,并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来判断两者的联合效应,当FIC<0.5时证明2种药物间具有协同抑制变异链球菌的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实验分别测量G-Rh2与NaF对变异链球菌的半数最小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50)值;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MIC_(50)G-Rh2组、MIC_(50)NaF组和MIC_(50)G-Rh2+MIC_(50)NaF联合组,采用生长曲线及产酸实验评估各组变异链球菌浮游菌生长速度及产酸抑制率;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MBIC50G-Rh2组、MBIC50NaF组及MBIC50G-Rh2+MBIC50NaF联合组,采用结晶紫染色实验及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量及结构的变化;空白对照组内不含任何药物。结果:G-Rh2与NaF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IC_(50)分别为25.000和125.000 mg·L^(-1);G-Rh2与NaF联合应用时MIC_(50)分别为5.00和31.25 mg·L^(-1),FIC指数为0.45,小于0.50,证明2种药物间具有协同抑制变异链球菌的作用;G-Rh2与NaF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MBIC50分别为22.5和62.5 mg·L^(-1)。与空白对照组、MIC_(50)G-Rh2组和MIC_(50)NaF组比较,MIC_(50)G-Rh2+MIC_(50)NaF联合组变异链球菌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IC_(50)G-Rh2组、MIC_(50)NaF组和MIC_(50)G-Rh2+MIC_(50)NaF联合组ΔpH值均降低,且MIC_(50)G-Rh2+MIC_(50)NaF联合组ΔpH值低于MIC_(50)G-Rh2组和MIC_(50)NaF组(P<0.05);MIC_(50)G-Rh2+MIC_(50)NaF联合组的产酸抑制率高于MIC_(50)G-Rh2组和MIC_(50)NaF组(P<0.05)。MBIC50G-Rh2+MBIC50NaF联合组的生物膜形成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MBIC50G-Rh2组和MBIC50NaF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MBIC50G-Rh2组和MBIC50NaF组生物膜厚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人参皂苷Rh2型 氟化钠 联合药敏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