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不同剂量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
1
作者
班明辉
陶晓飞
李亚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不同剂量CT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常规剂量CT检查,后将观察对象根据CT剂量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较常规剂量降低10%、B组较常...
目的探讨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不同剂量CT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常规剂量CT检查,后将观察对象根据CT剂量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较常规剂量降低10%、B组较常规剂量降低20%、C组较常规剂量降低30%。比较三组辐射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图像质量评分、平均CT值、信噪比、图像噪声、影像学表现及定性诊断结果。结果1)C组CTDIvol、ED及头颅部、面部DLP(17.12±3.25)mGy、1.31±0.34、(246.67±23.85)mGy·cm、(233.46±24.18)mGy·cm均0.05);3)三组影像学表现所占比例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颅骨骨折、颌面部骨折、鼻窦骨折、鼻骨骨折定性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CT扫描普遍适用于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扫描成像与定性诊断,其中较常规剂量降低30%的CT剂量可显著降低颅面部辐射剂量,实现颅面部一体化三维影像,为临床诊治患者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部联合外伤
剂量
影像学表现
诊断效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文灿
陶晓飞
+5 位作者
丁智超
韩福生
宋洋洋
杨璨嘉
彭恋
李亚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病人,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组,最佳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结合30%自适应迭代重建],在复...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病人,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组,最佳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结合30%自适应迭代重建],在复查CT(与初次扫描间隔<24 h)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按照1∶1∶1均分为A组(n=60,NI25结合40%自适应迭代重建)、B组(n=60,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C组(n=60,NI35结合60%自适应迭代重建),均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扫描。比较各组扫描时间、受检者剂量容积指数(CT dose index of volume,CTDIvol)、扫描长度(length,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对比信噪比(compare signal-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效果。结果扫描时间:C组<A组和常规组<B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DLP、ED:常规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常规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8.33%)、B组(96.67%)满意率与常规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C组满意率(88.33%)低于常规组(100.00%)(P<0.008)。结论CT扫描中,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能满足高质量图像和低辐射剂量的双重要求,可作为颅面部联合外伤的一个最佳诊断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损伤
闭合性
头部损伤
穿透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
低剂量
颅面部联合外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不同剂量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
1
作者
班明辉
陶晓飞
李亚新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放射医学影像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基金
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课题支撑项目(编号:202109A181)。
文摘
目的探讨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不同剂量CT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常规剂量CT检查,后将观察对象根据CT剂量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较常规剂量降低10%、B组较常规剂量降低20%、C组较常规剂量降低30%。比较三组辐射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图像质量评分、平均CT值、信噪比、图像噪声、影像学表现及定性诊断结果。结果1)C组CTDIvol、ED及头颅部、面部DLP(17.12±3.25)mGy、1.31±0.34、(246.67±23.85)mGy·cm、(233.46±24.18)mGy·cm均0.05);3)三组影像学表现所占比例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颅骨骨折、颌面部骨折、鼻窦骨折、鼻骨骨折定性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CT扫描普遍适用于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扫描成像与定性诊断,其中较常规剂量降低30%的CT剂量可显著降低颅面部辐射剂量,实现颅面部一体化三维影像,为临床诊治患者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信息。
关键词
颅面部联合外伤
剂量
影像学表现
诊断效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combined
craniofacial
trauma
Dose
Imaging
findings
Diagnostic
effectivenes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683.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4.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文灿
陶晓飞
丁智超
韩福生
宋洋洋
杨璨嘉
彭恋
李亚新
机构
承德市中心医院放射医学影像科
承德市中心医院医疗美容科
出处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49-1353,共5页
基金
承德市科学技术课题项目(202109A181)。
文摘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病人,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组,最佳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结合30%自适应迭代重建],在复查CT(与初次扫描间隔<24 h)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按照1∶1∶1均分为A组(n=60,NI25结合40%自适应迭代重建)、B组(n=60,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C组(n=60,NI35结合60%自适应迭代重建),均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扫描。比较各组扫描时间、受检者剂量容积指数(CT dose index of volume,CTDIvol)、扫描长度(length,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对比信噪比(compare signal-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效果。结果扫描时间:C组<A组和常规组<B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DLP、ED:常规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常规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8.33%)、B组(96.67%)满意率与常规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C组满意率(88.33%)低于常规组(100.00%)(P<0.008)。结论CT扫描中,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能满足高质量图像和低辐射剂量的双重要求,可作为颅面部联合外伤的一个最佳诊断参数组合。
关键词
头部损伤
闭合性
头部损伤
穿透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
低剂量
颅面部联合外伤
Keywords
Head
injuries,closed
Head
injuries,penetrati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CT)
Adaptive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Low
dose
combined
craniofacial
trauma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面部联合外伤患者不同剂量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能
班明辉
陶晓飞
李亚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
马文灿
陶晓飞
丁智超
韩福生
宋洋洋
杨璨嘉
彭恋
李亚新
《安徽医药》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