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3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肿瘤联合会结直肠癌分期系统(第8版)更新解读 被引量:90
1
作者 刘荫华 姚宏伟 +1 位作者 周斌 辛灵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共4页
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第8版癌症分期系统将于2018-01-01在全球启动使用,并为肿瘤诊治提供最新的意见推荐。本次系统更新内容众多,其中,2013年AJCC首次成立第8版分期循证医学与统计学核心组(AJCC 8th Editi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 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第8版癌症分期系统将于2018-01-01在全球启动使用,并为肿瘤诊治提供最新的意见推荐。本次系统更新内容众多,其中,2013年AJCC首次成立第8版分期循证医学与统计学核心组(AJCC 8th Editi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Statistics Core),并组织建立了AJCC证据等级(AJCC Levels of Evidence)。该证据等级共分4级,所代表的证据质量由Ⅰ~Ⅳ级递减,其中证据质量Ⅰ~Ⅲ级的内容最终写入第8版分期系统。该证据等级的建立,为临床医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分期系统推荐意见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AJCC第8版结直肠癌分期系统内容更新增加了远隔部位转移M1c分期定义;重申并澄清肿瘤沉积概念;同时,提出包括血管淋巴管浸润、微卫星不稳定性等信息应作为结直肠癌临床关注因素;明确KRAS、NRAS和BRAF突变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并对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肿瘤联合会 结直肠癌 癌症分期系统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叶平江 郭贵龙 +1 位作者 应晓江 潘伟火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8-480,48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7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7例,开腹手术30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3和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7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7例,开腹手术30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3和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的水平。结果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3、7天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肝素盐水间断静脉推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2
3
作者 陈岱佳 谢德荣 +4 位作者 谢雪霞 陈丽容 梁佩仲 吴琛 陈紫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降低大肠癌病人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 5 5例晚期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和观察组 35例 ,对照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拔针前再推注 2 0 ml冲管... 目的降低大肠癌病人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 5 5例晚期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和观察组 35例 ,对照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拔针前再推注 2 0 ml冲管。观察组于持续滴注期间每 4h推注肝素盐水稀释液 (肝素钠 12 5 0 0 U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 ml) 10 m l,拔针前推注 2 0 ml冲管。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 2 5 .7% (9/ 35 ) ,对照组 90 .0 % (18/ 2 0 ) ,两组比较 ,χ2 =2 1.0 46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观察组未发生 、 度静脉炎。结论肝素盐水稀释液能有效降低大剂量醛氢叶酸 /氟尿嘧啶持续滴注 48h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氟尿嘧啶 静脉推注 肝素盐水 化疗性静脉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结直肠癌的MRI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蔡香然 陈棣华 +1 位作者 蒋光愉 陈金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2-427,共6页
目的 探讨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对 38例经临床拟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行MR检查 ,检查前经直肠灌水 30 0~ 10 0 0ml。分别行轴面平扫 ,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3个平面增强扫描及水成像。结果  38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目的 探讨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对 38例经临床拟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行MR检查 ,检查前经直肠灌水 30 0~ 10 0 0ml。分别行轴面平扫 ,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3个平面增强扫描及水成像。结果  38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 31例 ,5例表现为腔内局限性软组织肿块 ,2 6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 ,肠腔环形狭窄环绕肠腔 1周或部分 ,平扫T1WI上呈等信号 ,T2 WI上 30例呈略高信号 ,1例呈明显高信号 ;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 5例平扫SE序列T1WI上病灶周围脂肪间隙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增强后病变段肠壁外缘光滑 12例 ,不光滑或有结节影向外突出 19例。结直肠水成像满意的 2 4例中显示为病变部位肠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14例 ,10例病变远侧端呈“袖口征”及“截断征” ,近侧端未显示。MRI可以正确识别 31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中的 30例和 7例非结直肠癌中的 4例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 8%、5 7 1%和 89 5 %。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度为 83 9%( 2 6 / 31) ,其中对T1~ 2期为75 0 %( 9/ 12 )、对T3期为 88 2 %( 15 / 17)、对T4期为 10 0 %( 2 / 2 )。结论 MRI可以从整体上显示结直肠癌的纵向和横向侵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检查 水成像 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原文传递
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在大肠癌患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刘华顶 王世亮 +3 位作者 武四化 储成顶 俞敏 吴静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研究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术中植入治疗大肠癌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24例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关腹前分多点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定时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中氟尿嘧啶浓度。结果:药动学为一室模型,Tmax=72 h,Cmax=(0.56... 目的:研究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术中植入治疗大肠癌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24例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关腹前分多点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定时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中氟尿嘧啶浓度。结果:药动学为一室模型,Tmax=72 h,Cmax=(0.56±0.23)μg.mL-1,维持0.1μg.mL-1以上浓度达20 d,AUC达140μg.h.mL-1。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实验,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后,有典型的药动学特征,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大肠癌 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牛楠 吴荣 +1 位作者 陈威 曾越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49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雷替曲塞2.5 mg/m2静滴,第1天;奥沙利铂100 mg/m2静滴,第1天。对照组(24例):亚叶酸...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49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雷替曲塞2.5 mg/m2静滴,第1天;奥沙利铂100 mg/m2静滴,第1天。对照组(24例):亚叶酸钙200 mg/m2静滴,第1~5天;氟尿嘧啶375 mg/m2静滴,第1~5天;奥沙利铂100 mg/m2静滴,第1天。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均以21 d为1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最多治疗6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45.8%,对照组有效率为17.4%,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7)。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5.0%,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56.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0个月和4.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32)。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9.8个月和8.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44)。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2),而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结直肠癌 老年 晚期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户籍人口结直肠癌发病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韩雪 黄辰曦 +3 位作者 赵佳 丁一波 张宏伟 曹广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了解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发病和生存情况。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和管理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发病趋势、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 目的了解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发病和生存情况。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和管理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发病趋势、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总新发患者5881例,粗发病率为49.36/10万,标化发病率为31.21/10万。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粗发病率分别为31.09/10万和18.27/10万;标化发病率为14.49/10万和8.83/10万。不同性别结肠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岁以后结直肠癌发病率迅速增加。结直肠癌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3.48),但标化发病率未见明显增长(APC=0.39)。因结直肠癌死亡3735例。年均粗死亡率为31.3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72/10万。60岁之后死亡率明显上升。男性直肠癌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卣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和直肠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48.88%和54.16%,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0%和66.18%,高于非手术组37.22%和3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年龄是上海市杨浦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其死亡率显著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社区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与体会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紫尹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133-113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72例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皮肤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72例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皮肤护理、胃肠道护理、器械准备、器械护士的配合以及手术室巡回护士的配合。观察手术并发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1.61±5.97)h、术后住院时间为(7.61±2.9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手术室护理
原文传递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红岩 董齐 +4 位作者 柳青峰 李胜昔 刘峥嵘 王燕庆 富永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先行经鼻和经肛两种途径置入肠梗阻导管,通过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32例患者...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先行经鼻和经肛两种途径置入肠梗阻导管,通过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32例患者中19例经鼻及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双侧同时性置入成功,另13例仅完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置管12~36 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26例于48~96 h后腹痛、腹胀症状完全消失。比较所有患者置管前、后腹围缩小程度,置管24 h后为(81.3±19.6)%,明显小于置管前的100%(t=3.586,P=0.02)。32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治疗5~7 d后,均成功施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导管 减压 结直肠癌 肠梗阻 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
下载PDF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0
10
作者 罗开元 赵泉 +4 位作者 杨镛 杨国凯 李波 杨嵘 许绍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抑制大肠癌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雄性BALB/C裸小鼠建立人类大肠癌HCT-8细胞株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空剂量组(0Bq)、低剂量组(7.4×106Bq)、中剂量组(14.8×106Bq)... 目的探讨125I粒子抑制大肠癌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雄性BALB/C裸小鼠建立人类大肠癌HCT-8细胞株的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空剂量组(0Bq)、低剂量组(7.4×106Bq)、中剂量组(14.8×106Bq)、高剂量组(29.6×106Bq),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行微血管密度记数(MVD),同时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大肠癌,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6.2%、34.0%、21.5%。在高剂量组中,p53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细胞增多,MVD及VEGF减少。结论(1)确证了125I粒子对大肠癌治疗的有效性。(2)125I粒子的推荐剂量14.8×106~29.6×106Bq。(3)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同时p53蛋白表达量增加,细胞凋亡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组织间植入 大肠癌 抑制作用 血管生成 P53蛋白
原文传递
羟基喜树碱冻干粉针(拓僖)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慧强 姜文奇 +8 位作者 胡晓桦 林旭滨 刘魁凤 李宇红 林忠 申维玺 陈强 何友兼 管忠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4-1338,共5页
背景和目的:羟基喜树碱(HCPT)属拓扑异构酶I(TOPOI)抑制剂,对多种实体肿瘤有一定抗瘤活性,拓僖是羟基喜树碱冻干粉针,其纯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水针剂。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用药试验,探索该药临床应用最适剂量以及初步了解其疗效和毒副反... 背景和目的:羟基喜树碱(HCPT)属拓扑异构酶I(TOPOI)抑制剂,对多种实体肿瘤有一定抗瘤活性,拓僖是羟基喜树碱冻干粉针,其纯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水针剂。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用药试验,探索该药临床应用最适剂量以及初步了解其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本多中心研究采用单药拓僖6~8mg/(m2·d),连用5~10天,共治疗各种晚期实体肿瘤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53岁。初治18例(含6例放疗后),复治42例;肺癌22例,鼻咽癌12例,原发性肝癌9例,胰腺癌2例,结直肠癌9例,其它6例。结果:可评价疗效51例,全组总的有效率为15.7%;6mg/m2组有效率为16%,8mg/m2组有效率为15.4%。按病种计算其有效率肺癌为13.7%(3/22),结直肠癌为33.3%(3/9)以及鼻咽癌为16.6%(2/12);本组6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ITT)为13.3%(8/60),其中初治患者PR3例(16.7%),复治患者PR5例(11.9%)。拓僖的适用剂量为6~8mg/m24小时静脉滴注,连用5~10天,每3周重复;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次为恶性呕吐、腹泻和皮疹,其中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WBC下降32%,皮疹8%和血小板8%,恶性呕吐6%,腹泻4%;未发现心脏、肺和肾的毒性反应。结论:拓僖单药(HCPT冻干粉针剂)对复治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联合化疗中对多种实体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冻干粉针 拓僖 单药 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对比开腹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周正 杜云峰 +4 位作者 孙劲文 宋立伟 鲁克宇 魏世东 姚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0期4-6,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优势。方法采用与同期开腹手术相比较的方法,将行中晚期结直肠癌切除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7例)和开腹组(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不能够切除肝转移癌灶的处理情况及标...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优势。方法采用与同期开腹手术相比较的方法,将行中晚期结直肠癌切除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7例)和开腹组(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不能够切除肝转移癌灶的处理情况及标本的临床病理结果,评价各组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数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应用吗啡镇痛的剂量明显减少(P<0.01);腹腔镜下能够完成传统开腹手术肝转移癌灶的不同处理(P>0.05);肿瘤根治性相关临床病理学结果提示两组病例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根治程度(P>0.05);两组在局部复发和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中晚期结直肠癌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性确切,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微创优势,急诊手术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中晚期结直肠癌 手术
下载PDF
EGFR、VEGF和PTEN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0
13
作者 谷化平 尚培中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EGFR、VEGF和PTEN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8例结直肠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EGFR、VEGF和PTEN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例结直肠癌中EGFR、VEGF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60/98)、66.3%(65/98)和48.0%(47/98)。结直肠癌中EGFR和VEGF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χ2=21.05,χ2=15.90,P<0.05),而PTEN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χ2=14.72,P<0.05)。EGFR、VEGF和PTEN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EGFR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χ2=8.36,P<0.05),EGFR和VEGF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χ2=19.73,χ2=22.85,P<0.05)。结论 EGFR、VEGF和PTEN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
下载PDF
4K和3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主观感受调查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洪希周 马君俊 +9 位作者 余超然 薛佩 张鲁阳 孙晶 宗雅萍 冯波 臧潞 董峰 陆爱国 郑民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4K、3D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主观感受优势。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参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医师(主刀医师、第一助手、扶镜手)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器械包括2D、3D以及4... 目的探讨4K、3D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主观感受优势。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参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医师(主刀医师、第一助手、扶镜手)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器械包括2D、3D以及4K腹腔镜。主观感受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视力疲劳度、术中眩晕度、空间定向感、视野和视角操控协调度、手术视敏度、光亮度、平面分辨率、纵深感分辨率、颜色分辨率、术中操作感、最佳观赏距离、帧数及刷新频率、对比度。结果共完成有效调查问卷124份,其中2D腹腔镜组38份,3D腹腔镜组43份,4K腹腔镜组43份。(1)所有手术医师主观感受评分:3组医师的空间定向感、视角操作协调度、视敏度、分辨率、纵深感、颜色分辨率、术中操作感、术者与屏幕距离、刷新频率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主刀医师主观感受评分:3组在分辨率、纵深感、颜色分辨率、术中操作感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K腹腔镜在分辨率、颜色分辨率最具优势,3D腹腔镜在纵深感、术中操作感最具优势。(3)第一助手主观感受评分:3组的视力疲劳度、视角操作协调度、分辨率、纵深感、术中操作感、刷新频率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K腹腔镜的视角操作协调度、分辨率最具优势,而3D腹腔镜虽然视力疲劳度的评分最低,但在纵深感、术中操作感最具优势。(4)扶镜手主观感受评分:3组的视敏度、分辨率、纵深感、术中操作感、术者与屏幕距离、对比度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K腹腔镜的视敏度、分辨率、对比度最具优势,3D腹腔镜的纵深感、术中操作感最具优势。结论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与传统腹腔镜相比,4K腹腔镜可提供更好的分辨率、视角操作协调度、视敏度、颜色分辨率,而3D腹腔镜系统可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4K腹腔镜 3D腹腔镜 主观感受
原文传递
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彬 刘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内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只有明确的黏膜肌层浸润,才能被诊断为癌。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内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只有明确的黏膜肌层浸润,才能被诊断为癌。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切片,观察肿瘤浸润黏膜肌层的情况,并与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32例(61.5%)有黏膜肌层浸润,诊断为结直肠癌,15例(28.9%)未见黏膜肌层浸润,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余5例(9.6%)腺体异型不明显,考虑受活组织检查取材影响,只能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而52例(100%)的术后病理检查全部确诊为浸润性腺癌。结论: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中有较高的误诊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实际工作中对结直肠癌的活组织检查诊断,应结合肿瘤的大体类型、细胞形态、腺体结构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避免将癌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延误治疗,后者只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活组织检查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郭丹丹 李娜 +2 位作者 张娜 曹泽琦 王麦换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6期2547-2549,2553,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质护理组及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采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3... 目的分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质护理组及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采用BR-TRG-I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进行3次热灌注化疗,记录2组患者化疗后的KPS评分变化、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的满意度,并随访1年,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次腹腔热灌注化疗后2周,接受优质护理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PS明显上升至(88.69±6.08)分,高于对照组的(81.22±8.36)分;在第2次和第3次腹腔热灌注化疗时,优质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组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为70.59%(12/17),远高于对照组的40.0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干预,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6
17
作者 何剪太 李珍发 +3 位作者 张阳德 邓丽萍 王吉伟 潘一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Livin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112例大癌组织中Li...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Livin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112例大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Livi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肿瘤组织中,Liv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完全一致,阳性率为45.5%(51/112),而在癌旁和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Livin在大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和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P>0.05)。然而,L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和放化疗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Livin是大肠癌诊断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其表达也是评价大肠癌远处转移和放化疗耐受的一个重要指标;Livin将可能作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LIVIN 基因表达
下载PDF
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0
18
作者 马红滔 梁思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00-102,共3页
目的对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该组研究对象为医院2005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结肠减压和结肠灌洗。4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 目的对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该组研究对象为医院2005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结肠减压和结肠灌洗。4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34例左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单纯造口术9例,短路手术10例,6例患者中转为捷径手术。结果有19例(17.6%)发生切口感染,15例(13.9%)发生肺部感染,2例(1.9%)发生造瘘口感染,2例(1.9%)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未有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术后有1例患者(0.9%)因感染并发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有2例(1.9%)患者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积极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手术治疗 吻合口瘘
下载PDF
FOLFOX4方案联合益气健脾汤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姚嵋方 李凤云 +2 位作者 刘志 符中柱 刘华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63-1665,1669,共4页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结合益气健脾汤治疗结直肠癌(AC)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2...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结合益气健脾汤治疗结直肠癌(AC)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按常规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2 h,化疗第1,2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滴注2 h,口服卡培他滨片1000 mg,静脉注射鸦胆子油乳30m L,康艾注射液60 m L,亚叶酸钙300 mg,每天1次。试验组在常规的FOLFOX4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益气健脾汤治疗,在化疗前1周持续至化疗后1周,每日1剂以水煎服,每次150 m L,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的中医证候疗效、药物不良反应、SF-3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6.67%(22/33例),试验组为80.00%(28/35例,P<0.05)。试验组治疗后6个月的SF-36评分为(67.21±7.21)分,对照组为(45.46±5.22)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8.57%(31/35例),3年的生存率为51.43%(18/35例);对照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75.76%(25/33例),3年的生存率为39.39%(13/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髓抑制反应、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及肝功能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4方案结合益气健脾汤治疗腹腔镜术后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FOX4方案 益气健脾汤 结直肠癌 中医证候疗效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癌症进化发育学:基于炎-癌转化研究的新学说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文斌 曹广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慢性炎症恶性转化是绝大多数癌症发生发展的共有过程。根据基因组学、体细胞变异/表观遗传影响的信号通路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形成的证据链,笔者提出了癌症进化发育(cancer evolution-development,Cancer Evo-Dev)的新理论框架:先天免疫遗... 慢性炎症恶性转化是绝大多数癌症发生发展的共有过程。根据基因组学、体细胞变异/表观遗传影响的信号通路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形成的证据链,笔者提出了癌症进化发育(cancer evolution-development,Cancer Evo-Dev)的新理论框架:先天免疫遗传与后天环境暴露的交互作用引发并维持了慢性非可控性炎症;炎症分子持续反式激活胞苷脱氨酶,该类酶被激活后发挥炎-癌转化桥梁的作用,诱导产生大量体细胞突变;绝大多数变异细胞被生存竞争淘汰,少数则通过体细胞变异和炎症相关表观遗传修饰改变了信号转导模式,经去分化过程而获得干性特性,通过并适应了炎症微环境的选择,发展成癌症起始细胞;这一过程遵循"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规律。癌症进化发育学的提出不仅有利于阐明炎-癌转化的一般规律,而且对癌症的特异性预防、预测和靶向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炎症 进化 发育 肝细胞癌 结直肠癌 乙肝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