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一步完善“耕者有其田”的保障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力行 《科学决策》 CSSCI 2014年第3期73-83,共11页
文章在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耕者有其田"的保障机制,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国土分属管理及国家土地基金"构想,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优化农村土地管理结构"的思路,以及"耕者有其田"... 文章在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耕者有其田"的保障机制,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国土分属管理及国家土地基金"构想,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优化农村土地管理结构"的思路,以及"耕者有其田"市场运行体制。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家庭经营 集体农场 国家土地基金
下载PDF
集体农庄制度变迁及其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启示
2
作者 温啸宇 彭超 《世界农业》 CSSCI 2023年第10期63-71,共9页
重新审视世界范围内集体农庄制度变迁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集体农庄的制度设计与典型发展路径分析,认为其制度理性主要在于风险减免、规模效应和意识形态支撑;其问题在于选择性激励缺失、忽视异... 重新审视世界范围内集体农庄制度变迁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集体农庄的制度设计与典型发展路径分析,认为其制度理性主要在于风险减免、规模效应和意识形态支撑;其问题在于选择性激励缺失、忽视异质性社员需求和消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国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底线思维,加强政府引导并尊重地方性规则,同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农庄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制度变迁 产权改革
下载PDF
斯大林农业机械化道路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妮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0-75,共6页
斯大林在对苏联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过程中,选择了一条以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斯大林通过推广建立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引上了以集约耕种和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 斯大林在对苏联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过程中,选择了一条以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斯大林通过推广建立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引上了以集约耕种和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但是斯大林在具体的改造中使用行政手段将生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使统一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所有制的独立企业,致使两者之间矛盾加大,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机械化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大林 农业全盘集体化 集体农庄 农业机械化 拖拉机站
下载PDF
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跃勤 《新余高专学报》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自1990年代初年以来,俄罗斯对农村土地所有制、农业经营组织模式与管理方式进行了彻底改革。通过总结 分析俄罗斯农业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深化中国农业改革、加快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土地所有制改革 集体农庄 国营农场
下载PDF
基于甘肃三个村庄调研的乡村振兴思考及建议
5
作者 宋圭武 《中国乡村振兴学》 2023年第1期140-158,共19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②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③针对乡村如何振兴,笔者选取了甘肃省三个发展程度属于中等水平的村庄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调研,笔者认为:农业产业是一个更适合公有制的产业;农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②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③针对乡村如何振兴,笔者选取了甘肃省三个发展程度属于中等水平的村庄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调研,笔者认为:农业产业是一个更适合公有制的产业;农业产业实行公有制需要结合国情选择合作形式;立足中国国情,乡村农业生产组织可考虑多办一些新型集体农场或新型国营农场作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同时,笔者就新型国营农场或新型集体农场如何建设和运转,提出若干具体建议。乡村振兴要高度重视乡村光棍问题。发展农业与教育培养人类似,因为农业的生产对象是生命体,教育培养的对象也是生命体,同是生命体的一类,必然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比如都具有一定的情感情绪和意识灵性等,教育必须通过道德关爱等原则培养高素质的人;发展农业,要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我们也应对生产对象动植物充满道德关爱,应大力发展道德农业。另外,农民要致富,还需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其中乡村养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从长远看,国家需要重点抓好粮食生产、科技发展、精神建设三大方面,这是建设现代化大厦的三大关键支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调研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集体农场
下载PDF
苏联集体化时期远东地区中国劳务移民研究
6
作者 О.В.扎列斯卡娅 《西伯利亚研究》 2018年第3期73-76,共4页
20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远东地区革命和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转型进程中,中国人积极参加了远东地区的建设,参加集体农庄,为当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在俄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种植,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效果。中俄... 20世纪20—30年代是苏联远东地区革命和社会主义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转型进程中,中国人积极参加了远东地区的建设,参加集体农庄,为当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在俄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种植,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效果。中俄人民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为两国在跨地区和跨文明层面上的进一步协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远东地区 中国劳务移民 集体农庄
下载PDF
人民公社和集体农庄的比较——对中苏农村经营制度变革的反思
7
作者 郑寰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1年第3期44-55,共12页
在对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原因进行解释时,现有理论主要认为集体经济的低效率导致了农村经营制度的转型。但是,在中苏农村改革的比较下,这种分析框架却无法解释低效率的制度为什么能够在苏联农村持续存在。本文分别从组织与制度互动、财... 在对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原因进行解释时,现有理论主要认为集体经济的低效率导致了农村经营制度的转型。但是,在中苏农村改革的比较下,这种分析框架却无法解释低效率的制度为什么能够在苏联农村持续存在。本文分别从组织与制度互动、财政制度的激励、信贷制度提供的约束三个视角比较80年代改革之前中国人民公社制度和苏联集体农庄制度,试图探讨改革前的制度安排差异是如何扭曲人们对改革政策的偏好的。从而解释为什么苏联无效率的制度能够留存,而中国农村非集体化能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集体农庄 制度变迁 农村改革
原文传递
战后初期苏联强化集体农庄的国内外原因分析
8
作者 王洋 《古今农业》 2013年第2期24-37,共14页
二战结束后苏联立即着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刚刚走出战争阴影的苏联农民迫切要求减轻负担改善生活状况,但战后初期(1946—1953)苏联政府却罔顾民众要求,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强化集体农庄制度的政策措施。本文拟从战争后果、战后国际形... 二战结束后苏联立即着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刚刚走出战争阴影的苏联农民迫切要求减轻负担改善生活状况,但战后初期(1946—1953)苏联政府却罔顾民众要求,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强化集体农庄制度的政策措施。本文拟从战争后果、战后国际形势对苏联内政方针的影响以及旱灾对农村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战后苏联政府选择强化集体农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农业 集体农庄 冷战
下载PDF
金正恩执政后朝鲜经济政策调整及前景
9
作者 刘丽莉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4期120-140,150,共22页
金正恩执政后,朝鲜的市场化改革旨在扩大经济产出,在宏观、微观经济及金融领域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经济权力下放和企业管理制度重组,使经济实体能够更好地获取资源、扩大生产,形成增量循环。朝鲜审慎的货币政策等因素,对稳定物价和汇... 金正恩执政后,朝鲜的市场化改革旨在扩大经济产出,在宏观、微观经济及金融领域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经济权力下放和企业管理制度重组,使经济实体能够更好地获取资源、扩大生产,形成增量循环。朝鲜审慎的货币政策等因素,对稳定物价和汇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即便历经制裁和疫情冲击,朝鲜国民经济各领域依旧展现出一定生机。随着对外贸易增长,2023年朝鲜物价和汇率已经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并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目标。但由于企业自主权、产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以及国际制裁等的一定限制,影响到朝鲜市场化的经济绩效。未来朝鲜经济可能取决于解决国际制裁问题的进展,以及促进经济转型与对华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经济 市场化 国企改革 集体农场改革 经济制裁 产业发展
下载PDF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发展新型集体农庄,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10
作者 邱水清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2009年第7期80-81,85,共3页
农户联合办企业,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以承包土地使用权租金入股,按承包期剩余年限出租,发展规模经营,建立新型集体农庄,实现农民办企业,管企业,当老板,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关键词 土地流转新模式 土地使用权租金入股 新型集体农庄 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下载PDF
社区森林资源管理成功的条件——基于福建省沙县两个集体林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孟园 刘金龙 龙贺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4,共8页
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小农户与大市场、林地细碎化与规模化经营、个人利益与社区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集体经营的重要性重新受到决策者和地方社区的关注。在部分地区,集体管理的森林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经营绩... 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小农户与大市场、林地细碎化与规模化经营、个人利益与社区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集体经营的重要性重新受到决策者和地方社区的关注。在部分地区,集体管理的森林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经营绩效。通过比较成功(L村)和失败经营(Y村)的案例,运用Ostrom、Wade和Agrawal的影响成功公共治理的条件要件,从资源特征、依赖于资源的集体特征、资源特征与集体特征、管理制度细节、资源特征与管理制度的关系和外部环境6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塑造成功集体管理森林的资源、社区和制度条件,从而为我国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经营主体 集体林场 公共治理
下载PDF
建始县集体林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尚勇 单华平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55-57,75,共4页
笔者对建始县境内的集体林场进行了专项调查,对集体林场在林业科技推广、改善生态环境、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尤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进一步指导集体林场的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场 效益 机制体制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粮食规模化经营:集体合作农场的组织治理及其限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洁 刘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4,共12页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搭建“组织建构-契约治理”分析框架,考察集体合作农场能否成为保障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并以太仓市永村为典型案例①,阐释集体合作农场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作用效应及其限度。结果表明,集体合作农场通过发挥...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搭建“组织建构-契约治理”分析框架,考察集体合作农场能否成为保障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并以太仓市永村为典型案例①,阐释集体合作农场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作用效应及其限度。结果表明,集体合作农场通过发挥产权激励、降低交易费用、农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分工的效应,缓解了粮食生产的交易费用约束和协调激励不足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但集体合作农场在内生发展可持续性、缔约主体权利地位保障、市场资源要素流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对集体合作农场经验的推介还需全面考虑区域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规模化经营 集体合作农场 组织建构 契约治理
下载PDF
华北地区集体奶牛场和个体奶牛户的适度经营规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芳 王珍美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对华北地区集体奶牛场和个体奶牛户的效益规模和经济规模的研究,提出了适度经营规模:集体奶牛场45~75头;个体奶牛户15~40头。在此规模下能兼顾总收入和头牛盈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乳牛场 经营规模 集体 个体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