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1
作者 张桂玉 刘小平 郭冬梅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及个性化认知行为...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及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年内平均住院时间、1年内再入院率、戒烟率情况及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测试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1年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的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实验组1年中再入院率为1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17.5%,1年中2次以上再入院率实验组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1年后实验组戒烟率为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5%。1年后实验组吸烟量减少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天琦 黄求进 王晓春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并降低糖尿病足发生和复发的风险。方法采用方便分样将13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9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足自我管理的常规临床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 目的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并降低糖尿病足发生和复发的风险。方法采用方便分样将138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9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足自我管理的常规临床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认知行为干预。于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通过糖尿病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AS和SDS测评。结果两组患者糖尿病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SAS和SDS得分的干预主效应,糖尿病足评估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降低糖尿病足发生和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认知行为干预 自我管理 思维导图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段征征 刘义兰 陈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疼痛自我效能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入研究的时间顺序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行脊柱骨科常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疼痛自我效能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入研究的时间顺序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行脊柱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疼痛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内容包括疼痛原因、疼痛数字评分法的应用和减轻疼痛的措施,由责任护士以口头宣教和疼痛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完成并每天晨间护理时行强化训练。行为干预根据数字评分法评估得分由每日当班责任护士实施个体化干预。患者出院后干预内容由责任护士行电话随访时指导患者执行,并反馈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疼痛评分、疼痛自我效能、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水平,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和疼痛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认知行为干预 疼痛自我效能
下载PDF
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0
4
作者 丁慧 刘莹璎 +1 位作者 朱冬琴 杨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目的探讨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湖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干预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自助式... 目的探讨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湖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2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干预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T1)、干预结束后(T2)及干预后6个月(T3)的焦虑、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分并比较。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3个时间点结局指标评价得分的组间差异、时间差异和交互效应。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T1)、干预结束后(T2)及干预后6个月(T3)焦虑得分分别为(12.74±2.02)分,(7.13±1.48)分,(6.57±1.73)分,对照组3个时间点焦虑得分为(12.08±2.11)分,(11.11±3.27)分,(10.11±3.33)分,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在T2及T3时间点的焦虑程度明显缓解(P<0.05);此外,干预组在T2、T3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也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在T3时间点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助式认知行为干预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认知行为干预 自助干预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黄小英 黄小梅 +2 位作者 吴华超 陈俏倩 吴耀初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3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6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6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EMs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滕秀杰 崔丽霞 李旭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效果。方法依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招募的7名大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辅导。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91...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效果。方法依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招募的7名大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辅导。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91±3.07/18.67±3.33,P<0.001),3个月后追踪结果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63±2.44/18.67±3.33,P<0.05),追踪结果与辅导后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心理弹性下的掌控感以及情绪反应维度均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但是对于关系感的干预效果不明显。结论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PCI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郝春颖 杜健 +2 位作者 王雪 宇南 吕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于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和预防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评分的差异,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SF-36、ADL、SAQ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F-36、ADL、SAQ评分均显著增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预防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PCI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认知行为干预 预防性护理 焦虑抑郁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任娜娜 刘小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及认知行为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术后常...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及认知行为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Herth希望评分量表(HH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命质量问卷-核心30项和危机三维评估量表(TAF)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的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危机应对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的GSES和HH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PSQI、生活质量、TAF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增强肝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并缓解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肝肿瘤 术后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檀江燕 李玉红 《安徽医学》 2018年第5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阴道分娩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3例,对照组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阴道分娩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3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产妇入院时及干预后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评价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及应对方式情况;孕妇分娩后测定其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分娩知识评分(19.02±0.33)分,分娩态度(43.02±1.74)分,应对方式(27.93±1.41)分,分别较对照组的分娩知识(15.12±1.24)分、分娩态度(36.72±3.45)分、应对方式(19.08±2.7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54.83±12.51)m L,产后24小时出血量(212.22±17.61)m L,均少于对照组[(387.42±36.76)m L、(463.55±29.84)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23.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干预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33%较对照组的15.3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少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认知行为干预 产后出血 分娩结局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口腔肿瘤病人疾病恐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峥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口腔肿瘤病人疾病恐惧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口腔肿瘤病人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8周后采用恐惧...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口腔肿瘤病人疾病恐惧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口腔肿瘤病人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8周后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病人的疾病恐惧与睡眠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FoP-Q-SF得分、PSQI得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口腔肿瘤病人的疾病恐惧,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认知行为干预 疾病恐惧 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娜 张丽君 +1 位作者 张晓鹏 纪雪梅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6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前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56例为对照组,选取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后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56例为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前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56例为对照组,选取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后收治的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56例为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癌症疲乏量表(CF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SAS和SDS量表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SAS和SDS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术后化疗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效能感、康复训练行为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村 岳慧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5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效能感、康复训练行为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LDH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效能感、康复训练行为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LDH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分、康复训练遵医行为量表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PS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训练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LDH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效能感与康复训练行为遵医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自我效能感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江敏君 赖文娟 廖新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面部烧伤的青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面部烧伤的青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伤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前2组患者之间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2组患者之间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青年女性 面部烧伤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玉琴 王一晓 +3 位作者 赵静 孟艳艳 韩林俐 闫东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12周的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访谈、讲座等形式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及认知重建以实现认知干预,通过音乐放松训练、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达到行为干预.在入院当天、术后1周、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SAS、SDS比较两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和负性情绪的差异.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oP-Q-SF得分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1周得分最高;干预前两组患者FoP-Q-SF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质瘤患者在疾病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体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对疾病进展的恐惧,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焦虑 抑郁 恐惧疾病进展 认知行为干预
原文传递
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5
作者 郭丽丽 徐燕 杨秀木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1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探索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负性情绪及提升自护能力的科学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住濉溪县医院心内科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索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负性情绪及提升自护能力的科学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住濉溪县医院心内科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IBM模型基础的认知行为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明尼苏达量表(MLWHFQ)、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6分钟步行试验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自护能力、心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护能力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36.84±6.57)分、(38.00±4.6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3.66±7.93)分、(47.10±6.39)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47.66±7.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9.39±7.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109.53±12.29)分]高于对照组[(99.41±12.51)分],干预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287.47±51.68)m]高于对照组[(235.78±49.54)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负性情绪,提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家庭护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B模型 认知行为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抑郁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心功能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黄丽 赖静 《西部医学》 2015年第2期309-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调...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结果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PF)、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RP)、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周筱春 赵凯怡 +3 位作者 李霞 刘一苇 朱聪 陈翔 《护理学报》 2018年第17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6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认知行为干预,30~60 min/次,每周1次,共4周。干预前、干预4周末采用护理负担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价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前,2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末,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低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均P<0.01)。干预前,2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末,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均P<0.01);干预4周末,2组消极应对得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积极应对得分,帮助照顾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 儿童 主要照顾者 照顾负担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罗红霞 罗凯 张艳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观察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自杀态度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问卷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自杀态度问卷各维度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康复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行为干预 生物反馈训练 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谢媛 童慧芬 李凌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辅以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分别于...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辅以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分别于入院当日(T_0)、护理干预14 d后(T_1)和出院3个月后(T_2),选择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调查表(WHOQOL-BREF)调查表评估和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检测和对比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X)。T_0和T_1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和对比患者心理状况。结果 2组患者FEV1和FVX值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5),T_1时,观察组FEV1和FVX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和总分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5);T_1时,观察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促使其预后良性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自助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护能力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桂媚 吕芳 陈小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自助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自护能力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自助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自护能力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CBT的自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CBT的自助干预能提高GDM孕妇自护能力,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自助干预 妊娠期 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