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种瓢虫mtDNA-COI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28
1
作者 付景 张迎春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6,共8页
将自测的瓢虫科4亚科16种和从GenBank中检索到相关物种的mtDNA-COI基因编码区序列片断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71bp序列中,共有227个变异位点,195个简约信息位点,A+T约占66.7%,转换发生比颠换更... 将自测的瓢虫科4亚科16种和从GenBank中检索到相关物种的mtDNA-COI基因编码区序列片断进行同源性比较,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71bp序列中,共有227个变异位点,195个简约信息位点,A+T约占66.7%,转换发生比颠换更频繁。分子系统树表明:同种和同属的瓢虫均以较高置信值聚在一起,4个亚科都能恢复为单系;食植瓢虫亚科从系统树的基部最早分出,是瓢虫科最为原始的类群,小毛瓢虫亚科和盔唇瓢虫亚科首先聚为一支,显示二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然后再与瓢虫亚科相聚,食植瓢虫亚科的食植瓢虫属和裂臀瓢虫属均不是单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MTDNA COI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五种瓢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迎春 郑哲民 +1 位作者 杨建雄 安书成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瓢虫科2属5种的酯酶同工酶(EST),结果显示属间的酶谱有显著差别,在属内具有某些共性。每个种都具有自己特有的谱型,彼此易于区分。聚类分析表明同种不同个体有差异,但小于性别差异,种...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瓢虫科2属5种的酯酶同工酶(EST),结果显示属间的酶谱有显著差别,在属内具有某些共性。每个种都具有自己特有的谱型,彼此易于区分。聚类分析表明同种不同个体有差异,但小于性别差异,种间差异明显大于性别差异。聚类分析还显示5个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酯酶同工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甘蔗玉米间作对甘蔗绵蚜及瓢虫种群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红叶 陈斌 +5 位作者 李正跃 杨进成 杨坚 单洪芳 阮映伟 郑国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2009年4-8月,在云南省新平县水塘镇南秀村和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小怕浪村甘蔗种植基地,调查分析了甘蔗玉米间作对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及捕食性瓢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净种田与间作田绵蚜的虫情指数变化趋势一... 2009年4-8月,在云南省新平县水塘镇南秀村和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小怕浪村甘蔗种植基地,调查分析了甘蔗玉米间作对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及捕食性瓢虫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净种田与间作田绵蚜的虫情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但净种田绵蚜虫情指数显著高于间作田(新平:F=55.43,P〈0.01;陇川:F=57.11,P〈0.01)。净种田与间作田瓢虫虫口密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单峰型变化。其中间作田瓢虫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净种田(新平:F=21.42,P〈0.01;陇川:F=69.55,P〈0.01),表明间作田中捕食性瓢虫在甘蔗绵蚜种群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玉米 间作 绵蚜 瓢虫
下载PDF
5种瓢虫酯酶同工酶种间及种内变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桂玲 蒋葵 黄原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94,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5种瓢虫、异色瓢虫4个型及七星瓢虫个体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每个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谱型,彼此易于区分;异色瓢虫型间的主带酶谱相似,但总酶带数差异较大;七星瓢...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5种瓢虫、异色瓢虫4个型及七星瓢虫个体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每个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谱型,彼此易于区分;异色瓢虫型间的主带酶谱相似,但总酶带数差异较大;七星瓢虫个体间的酶谱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酯酶同工酶 分类 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下载PDF
有益瓢虫的生防利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9
5
作者 荆英 黄建 黄蓬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对国内近三十年来有所研究报道的有益瓢虫的种类、防治对象及分布作一综述,有益瓢虫共有51种,其中3种为国外引进种,48种为国内所有种,除一种为菌食性外,其余均为捕食性,所取食的害虫种类大多数为介壳虫、蚜虫、螨类、粉虱,极少数种类取... 对国内近三十年来有所研究报道的有益瓢虫的种类、防治对象及分布作一综述,有益瓢虫共有51种,其中3种为国外引进种,48种为国内所有种,除一种为菌食性外,其余均为捕食性,所取食的害虫种类大多数为介壳虫、蚜虫、螨类、粉虱,极少数种类取食叶甲、木虱、飞虱若虫、叶蝉若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生物防治 引种 应用 品种资源
下载PDF
我国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天璇 袁明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4-629,共16页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具有丰富的翅色型,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全面了解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科学利用其生物防治潜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我国异色瓢虫研究概况出发,全面总结了我国异色瓢虫生物生...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具有丰富的翅色型,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全面了解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科学利用其生物防治潜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我国异色瓢虫研究概况出发,全面总结了我国异色瓢虫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其捕食效应、翅色型多样性、人工繁殖及释放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异色瓢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探究其生态适应性进化机制及翅色型多态性的遗传学基础,推动该虫人工繁殖的"工厂化"和"商业化",为异色瓢虫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异色瓢虫 生物学特性 生态适应 翅色型 人工繁殖
下载PDF
瓢虫科分类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20
7
作者 庞虹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总结了瓢虫科分类 2 0 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以及中国瓢虫科分类研究的现状。另外还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瓢虫科分类中的应用。
关键词 瓢虫科 系统分类 分子生物学 研究现状
下载PDF
6种瓢虫的RAPD分析及在分类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迎春 郑哲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9-412,共4页
利用随机引物分别对 6种瓢虫的 DNA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 ( RAPD- PCR)的实验。结果显示 ,用相同引物扩增不同种瓢虫的基因组 DNA,扩增产物多态性 DNA片段的数目是不同的 ;两种不同引物的扩增产物中 ,各自呈现出种、属的特异性片段 ,其... 利用随机引物分别对 6种瓢虫的 DNA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 ( RAPD- PCR)的实验。结果显示 ,用相同引物扩增不同种瓢虫的基因组 DNA,扩增产物多态性 DNA片段的数目是不同的 ;两种不同引物的扩增产物中 ,各自呈现出种、属的特异性片段 ,其可用于种、属的鉴别 ;聚类图显示了种、属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程度 ,并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实验分析还发现 :七星瓢虫不同个体间多态性 DNA特有带较多 ,遗传较稳定 ;龟纹瓢虫与之相比 ,不同个体间多态性 DNA的特有带较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析 鞘翅目 瓢虫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系统学 昆虫分类学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捕食性瓢虫采集与调查取样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兴民 陈晓胜 +1 位作者 邱宝利 任顺祥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2-1366,共5页
捕食性瓢虫是重要的害虫天敌类群之一,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对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详细描述和发展了捕食性瓢虫的采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生态系统中捕食性瓢虫的调查和取样技术,为更好的利用瓢虫... 捕食性瓢虫是重要的害虫天敌类群之一,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对这些害虫的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详细描述和发展了捕食性瓢虫的采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生态系统中捕食性瓢虫的调查和取样技术,为更好的利用瓢虫防治害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瓢虫 采集方法 调查 取样技术
原文传递
多异瓢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及保育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岩 修春丽 +3 位作者 王冬梅 刘建 潘洪生 刘小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2,共13页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是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具有发生早、数量大、食性广、食量大等特点。全面了解多异瓢虫生物生态学特性,是科学利用其生物防治潜力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总结了多异瓢虫的研究进展,重点...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是蚜虫等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具有发生早、数量大、食性广、食量大等特点。全面了解多异瓢虫生物生态学特性,是科学利用其生物防治潜力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总结了多异瓢虫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多异瓢虫世代个体发育、生活习性和捕食能力,以及保育措施与释放应用等方面,这将为今后多异瓢虫的保育及进一步推动其用于生物防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多异瓢虫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习性
下载PDF
Mating behavior of an aphidophagous ladybird beetle,Propylea dissecta (Mulsant) 被引量:9
11
作者 OMKAR AHMADPERVEZ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44,共8页
The mating behavior of Propylea dissecta (Mulsant)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Protandry was evident, as males mature earlier than females. Predicted age of sexual maturation of male and female ladybirds was 7.12 and 9... The mating behavior of Propylea dissecta (Mulsant)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Protandry was evident, as males mature earlier than females. Predicted age of sexual maturation of male and female ladybirds was 7.12 and 9.33 days, respectively. Males performed courtship in six steps, viz. approach, watch, examine, embrace, mount and attempt. Embrace is possibly an appeasement act, while examine serves to recognize mate.Chemical signals initiate male attraction toward females. Visual and tactile cues appear to secondarily help in mate recognition. Mating lasted longest (275.40 ± 12.23 min) when it occurred between unmated individuals. It was much shorter (176.60 ± 5.60 min) when prior mated individuals copulat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mating durations when adults were subjected to five successive matings. Fecundity and percent egg viab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ylea dissecta coccinellidae REPRODUCTION MATING BEHAVIOR
原文传递
香港嘉道理农场次生林区碰撞诱捕网和黑光灯捕虫器采集所得鞘翅目甲虫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兵兰 张茵 +3 位作者 廖婕 GaryW.J.ADES 刘绍基 卢文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本文根据1990-1995年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次生林区采集的昆虫标本,首次分析了鞘翅目及其优势科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性变化,以及由碰撞诱捕网和黑光灯捕虫器采集所得甲虫在种类、数量和季节性上的差异。在13 260号标本中,已鉴定到科的有 13 ... 本文根据1990-1995年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次生林区采集的昆虫标本,首次分析了鞘翅目及其优势科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性变化,以及由碰撞诱捕网和黑光灯捕虫器采集所得甲虫在种类、数量和季节性上的差异。在13 260号标本中,已鉴定到科的有 13 253号,分属45科,231种。其中,朽木甲科(Alleculidae)、毛蕈甲科(Biphylli-dae)、丸甲科(Byrrhidae)、坚甲科(Colydiidae)、拟球甲科(Corylophidae)、隐食甲科(Cryptophagidae)、水缨甲科(HydroscaPhidae)、伪叶甲科(Lagriidae)、薪甲科(Lathridiidae)、泽甲科(Limnichidae)、黑蕈甲科(Zopheridae)等11个科为香港地区的首次报道,约占本次调查科总数的25%。分析表明:(1)该次生林区的鞘翅目甲虫以蛀本性为主。天牛科(Ceramhycidae)、瓢虫科(Coccinellidae)、象甲科(Curculionidae)、花蚤科(Mordellidae)、金龟甲科(Sca-abaeidae)、小蠹科(Scolytidae)等6科均为多样性较高(种类≥15或者个体数量≥200)的优势科。(2)鞘翅目个体数量季节性明显,每年自2月开始数量逐渐增加,6-7月为甲虫发生的高峰期,8月显著减少。各优势科甲虫的季节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庞大的小蠹标本数量(85%)说明在此调查期间该科正处于大发生时期。(3)黑光灯捕虫器所捕的甲虫科类和种类较之碰撞诱捕网所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科 瓢虫科 象甲科 花蚤科 金龟甲科 小蠹科 多样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模板DNA的制备及16SrDNA序列扩增 被引量:7
13
作者 庞虹 《昆虫天敌》 CSCD 2001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对酒精浸泡的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 Fabricius)标本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用线粒体16 SrDNA引物扩增出长度约为500bp的PCR产物,为进一步开展瓢虫的分子系统学研... 本文对酒精浸泡的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 Fabricius)标本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用线粒体16 SrDNA引物扩增出长度约为500bp的PCR产物,为进一步开展瓢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科 六斑月瓢虫 PCR RDNA 线粒体16SrDNA序列 扩增
下载PDF
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资源及优势种种群动态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星 闫国增 +2 位作者 胡德夫 魏东臣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63-5470,共8页
瓢虫科(Coccinell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种类,其中一些种类是农区重要的天敌昆虫。针对华北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期的分布动态与空间格局、以及瓢虫优势种群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带在作物生长早... 瓢虫科(Coccinell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种类,其中一些种类是农区重要的天敌昆虫。针对华北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期的分布动态与空间格局、以及瓢虫优势种群对栖息地的选择趋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带在作物生长早期是瓢虫赖以生存的主要生境,是后继作物环境瓢虫种群建立的"种库";(2)冀中农区瓢虫的优势种为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3)瓢虫种群随季节变化在各生境斑块间有明显的移动现象;(4)龟纹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早期呈均匀或随机分布,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呈密度依赖型聚集分布;(5)间作田成为作物生长后期瓢虫主要的聚集地显示在生境趋向不利时复杂的环境是理想的栖息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种群 优势种 栖息地选择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新疆麦田瓢虫种类记述(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7
15
作者 虞国跃 梁宏斌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8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麦田的瓢虫科昆虫17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塔城毛瓢虫Scymnus(Neopulus)tachengicusYu和1中国新记录种即黄足小毛瓢虫S.(Scymnus)pal┐lipesMulsant,并...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麦田的瓢虫科昆虫17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塔城毛瓢虫Scymnus(Neopulus)tachengicusYu和1中国新记录种即黄足小毛瓢虫S.(Scymnus)pal┐lipesMulsant,并对一些种的种名和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瓢虫科 新种 新记录 新疆 麦田
下载PDF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6
16
作者 虞国跃 姚德富 刘后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2-440,共9页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Neopullus)sinuanodulusYuetYao,弧结毛瓢虫S.(N.)camptodromusYuetliu,截端方瓢虫PseudoscymnustruncatulusYu,2种由于单一雌性仅鉴定到属。经实验室饲养,发现波结毛瓢虫和弧结毛瓢虫捕食铁杉球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科 新种 铁杉球蚜 捕食
下载PDF
中国瓢虫科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庞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71,共4页
从华夏地理区的形成及其气候条件对植物进化的影响 ,以及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关系 ,分析了包括10亚科 85属 6 80种的中国瓢虫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 。
关键词 中国 瓢虫科 物种数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地理分布 协同进化
下载PDF
Evolutionary ecology of microsporidia associated with the invasive ladybird Harmonia axyridis 被引量:4
18
作者 Andreas Vilcinskas Henrike Schmidtberg +3 位作者 Arnaud Estoup Ashraf Tayeh Benoit Facon Heiko Vogel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Invasive spec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growth and spread of their populations after establishing a foothold in new habitats, and there are now many examples of such species negatively affecting biodiversity a... Invasive spec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rapid growth and spread of their populations after establishing a foothold in new habitats, and there are now many examples of such species negatively affecting biodiversity and the economy. It is unclear why some species can become successful invaders, whereas most (even if closely related) remain noninvasive. We previously proposed a hypothesis that parasites associated with invading species can promote their invasive success if they are harmless toward the invaders but harmful to their competitors and/or predators in the newly colonized habitat. Here we discuss whether microsporidia that have recently been discovered in the invasive ladybird Harmonia axyridis contribute to its invasive success. We show that all H. axyridis beetles sourced from diverse collection sites all over the world carry abundant microsporidia. This suggests that both native and invasive H. axyridis popul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se tolerated parasites, which were likely to have existed in native populations before expansion rather than being acquired in newly colonized areas. We describ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microsporidia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H. axyridis and we addres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predation of its infected eggs and larvae by competing native ladybird species may lead to their infection and ultimately to their decline. Finally, we discuss our initial hypothesis: microsporidia that are tolerated by an invasive vector insect can be active against susceptible native competitors and/or predator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cinellidae evolutionary ecology Harmonia aryridis innate immunity intraguild predation invasion biology MICROSPORIDIA
原文传递
广东曲江区柑橘园天敌瓢虫种类调查及食性观察(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朝武 虞国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4,共8页
对广东曲江区4个柑橘园4种橘类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Linn.)Osbeck,沙田柚Citrus grandis(Linn.)Osbeck var.shatinyu Hort,温州蜜橘Citrus unshiu Marcovitch和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Shiyue Ju)上的瓢虫进行种类调查... 对广东曲江区4个柑橘园4种橘类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Linn.)Osbeck,沙田柚Citrus grandis(Linn.)Osbeck var.shatinyu Hort,温州蜜橘Citrus unshiu Marcovitch和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v.Shiyue Ju)上的瓢虫进行种类调查和食性观察,共采集320头瓢虫标本,鉴定结果为24属51种,多数为蚜虫的捕食性天敌,其中龟纹瓢虫、六斑月瓢虫、红肩瓢虫、黄斑盘瓢虫、台湾隐势瓢虫、后斑小瓢虫和细缘唇瓢虫为优势种。对大多数种类的食性作了观察或进行室内饲养,基本明确了它们在橘类上的猎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科 柑橘园 种类调查 食性 广东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CERTAIN BIOLOGICAL ATTRIBUTES OF A LADYBEETLE COCCINELLA SEPTEMPUNCTA TA LINNAEUS 被引量:6
20
作者 ShefaliSrivastava Dmkar 《Entomologia Sinica》 CSCD 2003年第3期185-193,共9页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certain biological attributes of an aphidophagous ladybeetle,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feeding on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at fiv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vi...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certain biological attributes of an aphidophagous ladybeetle,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 feeding on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at fiv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viz. 20, 25, 27, 30 and 35℃ was investigated. Its developmental period was shortest (11.7±0.09days) at 35℃ and longest (20.6±0.35 days) at 20℃. Developmental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Hatching percent, larval survival, adult emergence and growth index were maximum at 30℃ and minimumat 20℃. Oviposition period and fecundity were highest at 30℃ and lowest at 20℃.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developmental rat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uration of immature life stages and temperature. The proportion of developmental period allocated to each immature stage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at each temperature regime. Thus, 30℃ was found 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C. septempunctata amongst the five temperatures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cinellidae LADYBEETLE APHIDS TEMPERATURE biocontro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