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江苏近海金乌贼摄食生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敏华 张虎 刘必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0,共9页
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种群生活史特征,根据在江苏沿海港口所采集的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金乌贼的摄食生态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雌、雄群体间δ13C和δ15N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金... 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种群生活史特征,根据在江苏沿海港口所采集的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金乌贼的摄食生态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雌、雄群体间δ13C和δ15N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金乌贼的δ13C值与胴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δ15N值与胴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雄性金乌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57‰2)与雌性(SEAc=0.63‰2)无明显差异,雌性略大于雄性,且两者高度重叠(0.62)。同位素聚类分析显示,可将金乌贼个体分为75~114 mm、115~184 mm和185~204 mm等3个胴长组;185~204 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SEAc=1.77‰2),75~114 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SEAc=0.39‰2);仅75~114 mm和115~184 mm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为中度重叠(0.34),其余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低。分析认为,金乌贼δ13C值的变化主要受同位素基线值和金乌贼洄游模式影响,而δ15N值的变化主要受金乌贼摄食作用影响;雌性和雄性金乌贼群体之间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利用高度相似;不同发育阶段的金乌贼在营养生态位上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江苏近海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原文传递
江苏沿岸海域浮游病毒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6
2
作者 段翠兰 李洪波 +2 位作者 邹勇 邹宏海 张永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977,共7页
在2006.7—2007.12期间,采用SYBR Green I染色-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对江苏沿海海域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四个季度的调查,同时调查还包括细菌丰度、叶绿素a浓度。浮游病毒水平分布呈现中间高,两侧低。苏北浅滩海域病毒含量最高,最高值为47.... 在2006.7—2007.12期间,采用SYBR Green I染色-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对江苏沿海海域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四个季度的调查,同时调查还包括细菌丰度、叶绿素a浓度。浮游病毒水平分布呈现中间高,两侧低。苏北浅滩海域病毒含量最高,最高值为47.90×106个/mL;吕泗海域最低,最低值为0.03×106个/mL。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秋季相当。垂直分布也变现为明显的季节变化,除秋季外,表层浮游病毒丰度高于底层水体。浮游病毒与细菌丰度比(VBR)为0.30—180.08,平均为18.35。春季浮游病毒与叶绿素a、细菌之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74(P<0.01);而在秋季,浮游病毒只与细菌有较强的相关性(r=0.79,P<0.01),这说明不同季节,浮游病毒的主要宿主会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浮游病毒 荧光显微镜 病毒-细菌比
下载PDF
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虎 黄昕 +6 位作者 胡海生 贲成恺 吉红九 于雯雯 袁健美 汤晓鸿 高继先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了探明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早期渔业资源的损害,于2016年2—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采用鳗苗定置网取样调查方法,进行了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研究。结果表明:144网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幼体14 861... 为了探明江苏省近岸海域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早期渔业资源的损害,于2016年2—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采用鳗苗定置网取样调查方法,进行了鳗苗网兼捕对渔业资源损害性研究。结果表明:144网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幼体14 861尾共75种,隶属64属45科18目,其中鱼类51种,隶属29科,甲壳类21种,隶属13科,头足类3种,隶属3科;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兼捕渔获物中经济种有34种,占全部种类的45.33%;各月和各区域之间,种类数差异不大,平均密度差异较大,月平均密度以5月份最多(146.27尾/网),2月份最少(46.38尾/网),各区域的平均密度以东台最高(205.85尾/网),海门最少(31.33尾/网);各地区的优势种存在一定的差异,东台的优势种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如东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启东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海门的为凤鲚Coilia mystus;计算鳗苗捕捞兼捕渔业资源损伤率为158.10,各月份中3月和5月的损伤率尤其高,各区域中如东和东台海域损伤率尤其高,根据鳗苗定置网兼捕幼体的经济损失额计算得到每捕获一条鳗苗损失幼体经济价值40.60元。研究表明,鳗苗定置网兼捕对江苏近岸海域的早期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近岸海域 鳗苗网 早期渔业资源 损伤率
下载PDF
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虎 袁健美 +4 位作者 刘必林 贲成恺 于雯雯 高继先 杨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2-739,共8页
为了解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现状,分别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航次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种类6门(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 为了解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现状,分别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航次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种类6门(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鱼类)92种,其中,甲壳动物种类最多(31种),其次为鱼类(28种)和软体类(27种),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呈现北部海域(54种)>南部海域(32种)>中部海域(30种)的特征,优势种类主要有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马氏刺蛇尾Ophrothrix marenzelleri、沙蚕Nereis succinea、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个航次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6.33 ind./m2,时空分布为春季南部海域>中部海域和北部海域,夏季为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中部海域,秋季为北部海域>南部海域>中部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3.22 g/m2,时空分布为春季和夏季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中部海域,秋季为中部海域>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以季节和海域为双因素对物种数、丰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丰度不同海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与历史资料相比,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减少,优势种类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生物 丰度 生物量 多样性 江苏沿岸海域
下载PDF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江苏近海食物网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陆亚楠 张瑞 +2 位作者 张虎 张硕 高世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本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江苏近海春、夏、秋季采集的不同生物类群(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和底栖动物等)进行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利用SIBER模型计算不同季节消费者的营养生态位,并计算出6种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季节的δ13... 本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江苏近海春、夏、秋季采集的不同生物类群(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和底栖动物等)进行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利用SIBER模型计算不同季节消费者的营养生态位,并计算出6种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3个季节的δ13C值、δ15N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δ13C值范围为-24.47‰~-14.50‰,δ15N值范围为6.86‰~(14.98±0.49)‰,营养级范围为1.52~(4.28±0.17);夏季δ13C值的范围为-19.86‰~-14.44‰,δ15N值范围为5.79‰~(12.54±3.50)‰,营养级范围为1.25~3.52;秋季δ13C值的范围为(-22.17±4.90)‰~(-14.21±0.36)‰,δ15N值范围为6.30‰~(14.60±0.51)‰,营养级范围1.34~(4.15±0.14)。各个季节的食物网结构稳定,一些消费者的营养生态位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其中,春季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生物营养层次和群落多样性更高;夏季消费者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富,但生态位分化程度较低;秋季的食物网结构比较单一,但营养生态位分布较广。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估江苏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奠定了基础,也为江苏近海渔业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恢复与管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和参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江苏近海 营养结构 生态位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江苏近海有色可溶有机物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其琦 柯长青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4-534,共11页
有色可溶有机物(CDOM)是重要的水色要素之一,在"江苏沿海大开发"背景下,利用遥感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对监测近海水质及污染状况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韩国静止水色卫星(GOCI)影像,在日、周、月多时间尺度上分析2... 有色可溶有机物(CDOM)是重要的水色要素之一,在"江苏沿海大开发"背景下,利用遥感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对监测近海水质及污染状况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韩国静止水色卫星(GOCI)影像,在日、周、月多时间尺度上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5月江苏近海有色可溶有机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苏近海CDOM以陆源为主,近岸高于远岸;月平均浓度最大值(0.180~0.206 m^(-1))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外,南黄海西岸次之(0.167~0.201 m^(-1)),南黄海中南部较低(0.086~0.187 m^(-1),440 nm吸收系数)。结合潮位数据,发现沿岸海域CDOM日变化与潮汐变化一致,但远海区域呈先减后增的特征。利用余弦函数对CDOM月均值进行拟合,发现南黄海月尺度变化周期性明显,其中南黄海中部海域拟合优度为0.823。南黄海主要受黄海冷水团影响,各子区季节变化显著,CDOM在冬春季高于夏秋季;长江口由于冲淡水及其他水团共同影响,情况复杂,冬春季低于夏秋季。月尺度下,CDOM浓度与悬浮物(TSM)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72),且南黄海中部与南部CDOM随TSM的变化趋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可溶有机物(CDOM) 静止水色卫星(GOCI) 高时间分辨率 时空分布特征 江苏近海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磁场对12种海洋生物存活率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健美 贲成恺 +4 位作者 高继先 于雯雯 张虎 刘培廷 吴杨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51-3056,共6页
海上风电磁场主要由风电场运行中海底电缆产生,其对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目前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掌握风电磁场是否对临近海域及养殖环境中的海洋生物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如东龙源风电示范区为例,选取江苏近海常见12种海洋生物,通过实验方法... 海上风电磁场主要由风电场运行中海底电缆产生,其对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目前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掌握风电磁场是否对临近海域及养殖环境中的海洋生物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如东龙源风电示范区为例,选取江苏近海常见12种海洋生物,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不同磁场强度(试验Ⅰ:1.00 m T;试验Ⅱ:0 m T、(0.045±0.01)m T、(0.20±0.01)m T、(0.90±0.01)m T、(4.05±0.01)m T、对照(自然地磁场))下,风电磁场对鱼、虾、蟹和贝类的存活、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磁场为1.00 m T时,黑鲷存活和行为在短期内(21 d)受磁场影响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磁场撤销后14 d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Ⅱ中,受试生物(黑鲷、半滑舌鳎、文蛤)的存活率仅在(4.05±0.01)m T磁场暴露下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受试生物(纵肋织纹螺、半滑舌鳎、天津厚蟹)的行为在(4.05±0.01)m T磁场下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短期内(21 d),风电磁场对几种海洋生物的存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撤销磁场后影响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磁场 海底电缆 江苏近岸 海洋生物
原文传递
江苏近海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莉 华祖林 +2 位作者 树锦 褚克坚 荣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2,共5页
根据2006年7月对江苏近海水域水环境调查的资料,对江苏近海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近海水域pH、活性磷酸盐、砷、铜、镉、锌、总铬等指标均达到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Ⅱ类水质标准,但是溶解氧、总磷、总氮与铅超标率较... 根据2006年7月对江苏近海水域水环境调查的资料,对江苏近海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近海水域pH、活性磷酸盐、砷、铜、镉、锌、总铬等指标均达到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Ⅱ类水质标准,但是溶解氧、总磷、总氮与铅超标率较高,超标率分别达到79.10%,54.35%,34.15%和41.46%,无机氮和汞浓度超标率较低。此外,海水中还有轻微的油污染。从北至南3个海域中海州湾水质相对较好,辐射沙洲与长江口北支海域污染较为严重,并且辐射沙洲海域超标站位分布凌乱,无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近海水域 水环境质量 污染程度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