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junct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t the Yulin Coal-Mine Base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Huaqi Wang Maosheng Zhang +1 位作者 Xueya Dang Ying Dong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8年第3期15-25,共11页
Shortages i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fragile ecosystem by coal-mine water affect the Yulin coal-mine base in northwest China, so taking coal-mine water into accou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hortages in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fragile ecosystem by coal-mine water affect the Yulin coal-mine base in northwest China, so taking coal-mine water into accou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the Yulin coal-mine base can improve its conjunct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tegrated utilization is proposed by establishing a multi-objective, multi-water-source, optimal-allocation model;setting up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platform;and giving very useful measure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Finally, this research can also serve as an example of integrated water utilization for other energy b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junct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ULTI-OBJECTIVE Optimal ALLOCATION Integrated water-Resource-Utiliz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coal-mine water Yulin coal-mine BASE
下载PDF
Excel在煤矿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焦建 孙文洁 崔正筠 《山东煤炭科技》 2009年第6期79-80,共2页
Excel是美国微软公司Office套装办公软件之一,方便实用,功能强大,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计算准确。在确定矿井涌水量计算参数和煤矿储量估算中,应用Excel来计算和处理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实际问题。
关键词 EXCEL 储量 矿井涌水量
下载PDF
河南煤矿水害探讨和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松 符勇 马喆 《山东煤炭科技》 2016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河南是我国的产煤大省,随着煤矿建设规模的扩大,开采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出现,并且影响着煤矿的安全开采。尤其是煤矿水害的发生,严重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提高对河南煤田地质水害特点认识,从而制定合理的水害治理方案。
关键词 煤田地质 矿井水 防治
下载PDF
煤炭工业矿井水净化处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4
作者 舒立斌 王鹤 华正宏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0年第2期13-14,18,共3页
本文对国内煤炭工业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鹤岗市煤矿矿井水处理净化后作为饮用水的技术工艺流程及其特点,通过进行效益分析,认为该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从而实现可持... 本文对国内煤炭工业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鹤岗市煤矿矿井水处理净化后作为饮用水的技术工艺流程及其特点,通过进行效益分析,认为该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工业 矿井水 净化 可持续发展 探讨
下载PDF
我国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4
5
作者 顾大钊 李庭 +4 位作者 李井峰 郭强 蒋斌斌 卞伟 包一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8,共8页
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现状,对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的常用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近年来高矿化度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逐年增多,相关水质标准大幅提高,给煤矿矿井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现状,对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的常用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近年来高矿化度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逐年增多,相关水质标准大幅提高,给煤矿矿井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应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支撑矿井水高效利用,一是要大力发展井下处理技术,利用井下空间和岩体自然净化优势大幅降低矿井水处理成本,并实现矿井水大规模调配与利用;二是要因地制宜利用西部矿区丰富的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以及火电厂余热等,驱动低温多效蒸发、膜蒸馏等处理技术,可大幅降低处理能耗;三是要通过对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促进矿井水处理实现"分级处理、分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井水 水处理技术 煤矿地下水库 井下处理 水资源利用
下载PDF
矿井水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0
6
作者 袁航 石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5期50-57,共8页
矿井水的开发利用是缓解缺水矿区水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矿井水相对稳定的排放量和无有机物污染,处理比较容易,使得矿井水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可行性,同时矿区的水资源不足使矿井水的开发利用具有必要性。本文针对洁净矿井水、高悬浮... 矿井水的开发利用是缓解缺水矿区水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矿井水相对稳定的排放量和无有机物污染,处理比较容易,使得矿井水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可行性,同时矿区的水资源不足使矿井水的开发利用具有必要性。本文针对洁净矿井水、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含有害有毒元素或放射性元素5种类型的矿井水,介绍了化学混凝、气浮、蒸馏、离子交换、膜分离、酸碱中和、生物化学、人工湿地等方法在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国家提出到2010年全国煤矿矿井水利用量达到36×108m3,利用率达到70%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矿井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矿井水的主要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资源化利用 处理技术
下载PDF
煤矿突水水源判别与水量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64
7
作者 杨海军 王广才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4,58,共8页
突水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突水灾害的防治是涉及多学科多方法的系统工程。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和矿井涌水量准确预测是突水灾害防控的重要环节。从矿区地质环境精细探测、地下水循环交替特征和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国... 突水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突水灾害的防治是涉及多学科多方法的系统工程。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和矿井涌水量准确预测是突水灾害防控的重要环节。从矿区地质环境精细探测、地下水循环交替特征和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煤矿突水预测的主要进展。对判别突水水源和预测涌水量的各种方法进行探讨,概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其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突水 预测 判别 涌水量 模型
下载PDF
距离判别法在相似矿区突水水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8
作者 王心义 徐涛 黄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4-1358,共5页
为了进行矿井突水水源预测,选用6种常规离子作为判别因子,并结合河南焦作矿区实测数据,建立了煤矿突水水源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自身检验的不足,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法检验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将距离判别分析模... 为了进行矿井突水水源预测,选用6种常规离子作为判别因子,并结合河南焦作矿区实测数据,建立了煤矿突水水源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自身检验的不足,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法检验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将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检验应用于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新安矿区,开展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选用6种常规离子浓度作为判别因子,可解决单位不一致的问题;选用灰色关联度法检验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正确性,保证了所选样品的充分使用,能很好地弥补两种方法的不足;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排除了一般方法评分时存在的人为因素影响;各水样对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在0.8左右,两矿区石炭系含水层水源具有较强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突水 判别因子 距离判别法 灰色理论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云服务的煤矿水害监测大数据智能预警平台构建 被引量:49
9
作者 乔伟 靳德武 +2 位作者 王皓 赵春虎 段建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19-2627,共9页
针对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突水监测预警问题,以底板“下三带”理论为基础,开展了微震-电法耦合系统水害监测预警。在分析微震-电法耦合系统监测数据基础上,采用Flume设计数据迁移子系统,以流处理方式对监测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关键目标数... 针对华北型煤田煤层底板突水监测预警问题,以底板“下三带”理论为基础,开展了微震-电法耦合系统水害监测预警。在分析微震-电法耦合系统监测数据基础上,采用Flume设计数据迁移子系统,以流处理方式对监测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关键目标数据进行采集、聚合和传输,实现了有效监测数据的实时迁移。此外,针对煤矿水害多源监测预警过程中数据规模大、数据实时处理要求高等特点,结合多源异构数据关联分析和时空属性数据分析处理需求,基于Spark和HDFS设计实现了具备TB级数据存储处理能力的煤矿水害多源监测大数据存储平台。该平台采用HDFS设计构建统一的多源时序大数据存储体系,通过MapReduce实现大数据并行处理,利用YARN实现资源的调度与管理,为海量数据存储提供支撑。平台采用Spark Streaming框架搭建了数据实时处理中心,通过流处理方式实现监测数据高速处理,并通过智能预警算法模块和远程服务接口为预警系统现场应用提供支撑。在智能预警技术方面,结合监测数据的时空属性特点,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时空序列预测方法——长短时记忆循环网络智能预警模型的底板突水模型预警技术。该预警技术基于LSTM方法,以“下三带”理论为基准对模型进行初始化,形成初始预警判据;将电法、微震监测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实际涌(突)水事件作为干预输出量,对智能预警模型进行半监督分类学习训练,形成动态化、参数最优的模型预警准则,将监测数据动态划分为4个预警等级,从而实现了水害智能动态预警和数据可视化表达。在冀中能源葛泉矿东井的实际应用中发现,该平台能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水害预警 大数据处理 数据迁移 智能算法
下载PDF
中国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崔芳鹏 武强 +2 位作者 林元惠 赵苏启 曾一凡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本研究对基于充水水源、煤层与含水层相对位置和导水通道等依据进行分类的诸多矿井水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分析阐述了基于充水水源进行分类的大气降水型、地表水源型、地下水源型、采空区水源型、袭夺水源型和离... 本研究对基于充水水源、煤层与含水层相对位置和导水通道等依据进行分类的诸多矿井水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分析阐述了基于充水水源进行分类的大气降水型、地表水源型、地下水源型、采空区水源型、袭夺水源型和离层水源型矿井水害的相应防治技术与方法;其次,分析阐述了基于煤层与充水含水层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分类的顶板充水型、底板充水型和周边充水型矿井水害的相应防治技术与方法;最后,分析阐述了基于导水通道进行分类的陷落柱通道型、断裂裂隙通道型、窄条状隐伏露头通道型和其他导水通道型矿井水害的相应防治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可为不同类型煤矿水害的精细化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综合防治技术方法 充水水源 煤层与含水层相对位置 导水通道
下载PDF
煤矿区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的多场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1
作者 孙亚军 张莉 +6 位作者 徐智敏 陈歌 赵先鸣 李鑫 高雅婷 张尚国 朱璐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3-437,共15页
煤矿开采必然产生大量矿井水,并可能引发水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并揭示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机理,是煤矿区水污染防控的理论基础。矿井水的水质形成及演化过程非常复杂,受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微生物场和温度场多场作用控制。通过矿井水... 煤矿开采必然产生大量矿井水,并可能引发水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并揭示矿井水的水质形成与演化机理,是煤矿区水污染防控的理论基础。矿井水的水质形成及演化过程非常复杂,受水动力场、水化学场、微生物场和温度场多场作用控制。通过矿井水水质形成的多场作用研究和文献调研,界定了煤矿区矿井水污染场地的研究范围,提出了我国矿井水水质形成的“三带”模型,以传统矿井水害形成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型为基础,提出并阐明了华北型、西北—东北型、南方型3种典型矿井水水质形成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式及主控因素;划分并阐明了矿井水水质形成的水动力场的演化阶段及作用过程,包括采前自然平衡、开采强烈扰动和闭坑后再平衡3个阶段;厘清了矿井水水质形成的水化学场控制因素,包括地下水原生化学背景、物源特征及主要化学作用、矿井水水质的总体特征及演化趋势等;提出并阐明了矿井水水质形成的微生物作用机制,论述了矿井水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矿井水水质演化以及矿井水污染负荷减量的微生物作用过程;阐明了矿井水水质演化的温度场作用过程,分别探讨了矿区的原生温度场、采动温度场特征及其对矿井水水质演化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总体阐明了煤矿区矿井水水质形成与演化的多场作用机制,提出了多场耦合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水质 水动力场 水化学场 微生物场 温度场 多场作用
下载PDF
矿井水处理方法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42
12
作者 黄国军 董守华 李东会 《矿业快报》 2007年第4期44-47,83,共5页
通过对徐州矿物局、安徽淮北淮南、山西、河南的几个煤矿进行实地的调查,总结出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井水的处理利用方法,指出对目前矿井水处理还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利用矿井水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矿井水 处理方法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废水零排放技术进展 被引量:39
13
作者 郭强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33-37,56,共6页
为解决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低和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促进矿井水的处理利用,论述了矿井水井下处理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路线、技术特点和工程案例,针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高... 为解决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低和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促进矿井水的处理利用,论述了矿井水井下处理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路线、技术特点和工程案例,针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高密度沉淀、超磁分离和采空区过滤等技术能够实现悬浮物高效低成本脱除;成熟的膜处理和低温多效蒸发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浓缩脱盐;利用煤矿地下水库存储浓盐废水是实现矿井水处理废水零排放的一种有效方式。进一步开发适用于井下空间的高效化、模块化、可移动化的处理单元,增强处理单元的防爆性能、自动控制性能、安全监测性能,采用多种处理技术耦合,实现矿井水分级处理与分质利用,将是未来矿井水井下处理利用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井下 悬浮物 高矿化度 废水 零排放
下载PDF
精准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矿水害治理应用 被引量:36
14
作者 石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为了解决煤矿水害隐患探查及治理难题,解决常规钻孔施工距离短、难以钻入探测层位等问题,基于煤矿井下螺杆马达结合随钻测量系统定向钻进技术,介绍了一套煤矿水害探查治理精准定向钻孔施工技术,通过优化钻孔设计和轨迹精确控制技术,施... 为了解决煤矿水害隐患探查及治理难题,解决常规钻孔施工距离短、难以钻入探测层位等问题,基于煤矿井下螺杆马达结合随钻测量系统定向钻进技术,介绍了一套煤矿水害探查治理精准定向钻孔施工技术,通过优化钻孔设计和轨迹精确控制技术,施工轨迹精确可控长距离定向探放水孔。结果表明:对于存在突水危险的工作面,通过精准对穿钻孔代替专用排水巷道掘进,可节省大量成本,提高效率;对于富水层探测,可有效钻进至设计层位,解决煤矿水害探查难题,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进技术 煤矿水害 探放水 排水巷道 富水层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多匝回线电感影响消除及曲线偏移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范涛 赵兆 +2 位作者 吴海 鲁晶津 王继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2-940,共9页
小线框瞬变电磁近年广泛用于煤矿井下水害探测,但多匝回线自感和互感作用使早期时间道信号严重失真,小边长线框的固有过渡过程使晚期时间道信号显著抬升,均会对资料的处理解释精度带来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矿井与地面瞬变电磁... 小线框瞬变电磁近年广泛用于煤矿井下水害探测,但多匝回线自感和互感作用使早期时间道信号严重失真,小边长线框的固有过渡过程使晚期时间道信号显著抬升,均会对资料的处理解释精度带来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矿井与地面瞬变电磁曲线的差异,分两步给出了消除小线框影响的方法。结合理论推导得出的多匝回线电感公式与实测电流-时间导数的关系,计算出需要消除的电感电动势,可消除早期信号中的小线框电感影响;引入曲线偏移概念,利用衰减曲线斜率与时间项指数幂项的相关性,以正演曲线为拟合目标,可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晚期信号受到的线框固有过渡过程影响。通过对大量不同类型的矿井水害探测实测资料处理,结合钻探等其他实际地质信息,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获取有利于精确反演解释的数据,使矿井瞬变电磁数据处理不再需要引入经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 线圈电感 曲线偏移 正演拟合 煤矿水害
下载PDF
瞬变电磁拟MT深度反演方法精细解释煤矿岩层富水性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范涛 李文刚 +1 位作者 王鹏 安绍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29-135,共7页
采用瞬变电磁方法探测煤矿水害问题时,经常发现对异常的深度解释不准,很难与实际情况吻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瞬变电磁(TEM)延迟时间与大地电磁(MT)周期的对应关系,将实测的TEM数据转化为MT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用MT"正演改正法... 采用瞬变电磁方法探测煤矿水害问题时,经常发现对异常的深度解释不准,很难与实际情况吻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瞬变电磁(TEM)延迟时间与大地电磁(MT)周期的对应关系,将实测的TEM数据转化为MT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用MT"正演改正法"反演深度的方法。在反演计算的过程中,利用Bostick反演构造初始模型,通过比较初始模型视电阻率与实测视电阻率曲线,依次改正每一个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因为将地下介质划分成与观测时间道数一样多的电性层,在纵向上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观测资料所能反映电性层的分辨能力。在MT固有的等值性范围内,"正演改正法"能正确恢复各电性层的电阻率和厚度。通过对理论模型计算和煤矿水害实测资料处理,证明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精确快速、稳定收敛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拟大地电磁(MT) 正演改正 深度反演 煤矿水害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井下直接处理及循环利用 被引量:32
17
作者 周如禄 高亮 +2 位作者 郭中权 崔东锋 杨建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4,79,共5页
为了节能减排和保护矿区环境,利用煤层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采用曝气氧化池和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相结合的工艺,将矿井水在井下直接处理后循环作为防尘洒水和设备冷却用水。利用采空区巨大空间内的矿物颗料填充物,在沉淀、过滤和吸附... 为了节能减排和保护矿区环境,利用煤层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采用曝气氧化池和压力式气水相互冲洗滤池相结合的工艺,将矿井水在井下直接处理后循环作为防尘洒水和设备冷却用水。利用采空区巨大空间内的矿物颗料填充物,在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下去除矿井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利用曝气、接触氧化过滤进一步去除悬浮物、胶体、铁和锰等物质。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系统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适合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具有流程简短、处理设施少、处理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井下处理 采空区 压力式过滤 气水冲洗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AHP法与模糊可变集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心义 姚孟杰 +5 位作者 张建国 赵伟 黄平华 郭建伟 陈国胜 张波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8-565,共8页
针对平顶山十三矿煤层底板突水灾害控制因素的模糊性,选取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煤层开采条件作为评价矿区煤层底板突水的指标体系。利用分形理论对地质构造进行量化,应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模糊可变集理论对煤层底板突水... 针对平顶山十三矿煤层底板突水灾害控制因素的模糊性,选取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煤层开采条件作为评价矿区煤层底板突水的指标体系。利用分形理论对地质构造进行量化,应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模糊可变集理论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进行识别。研究表明:十三矿构造复杂类型占42.6%,分形维数均值为1.36。己一、己二采区底板突水特征值均低于3.0,属于无突水危险区,与实际情况吻合;己三采区突水特征值在3.5~4.5之间,属于突水高危险区;己四采区突水特征值在2.5~3.5之间,属于中等突水危险区。可见,本文通过融合改进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可变集理论,使得矿井底板突水危险的评估结果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为矿井底板突水危险性可靠评价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突水 模糊可变集 分形理论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综合隶属度
原文传递
云盖山矿井水中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邹友平 吕闰生 杨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96-1400,共5页
以云盖山一矿为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进行了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荧光光谱特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中DOC浓度差异不大(2.277~4.104 mg/L),但石门矿井水中UV254是其他水样的3.0~4.3倍;所有矿井水S... 以云盖山一矿为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进行了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荧光光谱特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中DOC浓度差异不大(2.277~4.104 mg/L),但石门矿井水中UV254是其他水样的3.0~4.3倍;所有矿井水SUVA值均<3 L/(m.mg),表明其来源是内源的或者缺少陆源的有机质;矿井水中有机物荧光强度普遍不高,而不同矿井水DOM主荧光峰强度差异较大,Peak A只出现在顶板裂隙水,Peak F只出现在石门矿井水中,Peak B,Peak C和Peak D在各采样点矿井水中均有出现,Peak E出现在有人类活动的石门和轨道巷区域;色氨酸类蛋白质荧光强度与DOC浓度线性相关度较高(R2=0.999 1),酪氨酸类蛋白物质荧光强度与DOC浓度呈负相关(R2=0.527 9);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的比值r显示顶板裂隙水受污染程度最低,石门矿井水受污染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DOC浓度
下载PDF
煤矸石去除矿井水中水溶性有机物及氨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丽 孙艳芳 +4 位作者 杨志斌 王世东 杨建 孙超 田云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6-241,共6页
煤矸石去除矿井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性对于评价目前煤矿区实施的地下水库技术及实现矿井水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补连塔煤矿取得的煤矸石为水处理剂、取得的矿井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实验研究室温条件下煤... 煤矸石去除矿井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性对于评价目前煤矿区实施的地下水库技术及实现矿井水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补连塔煤矿取得的煤矸石为水处理剂、取得的矿井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实验研究室温条件下煤矸石对矿井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6.44个孔隙体积数(PV数)的矿井水的淋滤实验过程中,煤矸石对矿井水中DOC的去除能力可达到64%,这与煤矸石中高岭石、白云母、伊利石和绿泥石等铝硅酸盐矿物对有机物的吸附、降解作用有关,但其对矿井水中芳香族化合物的阻滞及去除能力小。实验过程中煤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率逐渐下降但仍能达到81%,因此研究用煤矸石对矿井水中氨氮有着较高的去除能力,这主要是由于煤矸石中含有的伊利石及高岭石均具有一定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而对氨氮起到吸附作用。试验中后期,流出液pH值高于了原水值,这与氨氮的水解作用有关,出水ORP显著下降,这说明在模拟的水-岩系统中还原环境不断增强,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矿井水 水溶性有机物 氨氮 柱实验 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