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yngas Particulate Fly Ash Depositi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on Simulated Film-Cooled Turbine Vane Components 被引量:2
1
作者 Kevin Luo Andrew C. Nix +1 位作者 Bruce S. Kang Dumbi A. Otuny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ean Coal and Energy》 2014年第4期54-64,共11页
Research is being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articulate deposition from contaminants in coal synthesis gas (synga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 employed on integrated gasific... Research is being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articulate deposition from contaminants in coal synthesis gas (synga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 employed on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 turbine hot section airfoils.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WVU) had been working with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NETL) to simulate deposition on the pressure side of an IGCC turbine first stage vane. To model the deposition, coal fly ash was injected into the flow of a combustor facility and deposited onto TBC coated, angled film-cooled test articles in a high pressure (approximately 4 atm) and a high temperature (1560 K) environment.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position and the TBC, a load-based multiple-partial unloading micro-indent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The indentation results showed the Young’s Modulus of the ceramic top coat was higher in areas with deposition formation due to the penetration of the fly ash. This corresponds with the reduction of strain tolerance of the 7%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7YSZ) co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C Gas Turbine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coal syngas FLY Ash DEPOSITION MICRO-INDENTATION Strain Tolerance
下载PDF
Microstructural Degradation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on an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 Simulated Film-Cooled Turbine Vane Pressure Surface Due to Particulate Fly Ash Deposi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Kevin Luo Andrew C. Nix Edward M. Sabolsk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ean Coal and Energy》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Research is being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 employed on IGCC turbine hot section airfoils due to particulate deposition from contaminants in coal syn-thesis gas (syngas). Wes... Research is being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 employed on IGCC turbine hot section airfoils due to particulate deposition from contaminants in coal syn-thesis gas (syngas).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WVU) had been working with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NETL) to simulate deposition on the pressure side of an IGCC turbine first stage vane. To simulate the contaminant deposition, several TBC coated, angled film-cooled test articles were subjected to accelerated coal fly ash, which was injected into the flow of a combustor facility with a high pressure (approximately 4 atm) and a high temperature (1560 K) environment. To investigate the degradation of the TBCs due to particulate deposition, non-destructive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valuation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examinations. The SEM evaluation was used to display the microstructure change within the layers of the TBC system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ly ash deposition. The SEM micrographs showed that deposition-TBC interaction made the YSZ coating more susceptible to delamination and promoted a dissolution-reprecipitation mechanism that changed the YSZ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The EDS examination provided elemental maps of the shallow infiltration depth of the fly as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spectrum results which showed yttria migration from the YSZ into the de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coal syngas IGCC Gas Turbine FLY ASH DEPOSITION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煤合成气化学链中高温脱硫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文政 王昊 王翠苹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0-466,共7页
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中分别建立了以Fe2O3、ZnFe2O4为载氧体的煤合成气化学链中高温脱硫工艺模型,包括固硫过程、载氧体再生过程、两级克劳斯反应和硫蒸气冷凝过程.整体工艺过程采用SR-POLAR物性方法进行模拟,分别对固硫-再生反应... 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中分别建立了以Fe2O3、ZnFe2O4为载氧体的煤合成气化学链中高温脱硫工艺模型,包括固硫过程、载氧体再生过程、两级克劳斯反应和硫蒸气冷凝过程.整体工艺过程采用SR-POLAR物性方法进行模拟,分别对固硫-再生反应器、冷凝器、分离器等单元模块进行模拟,分析该工艺过程的可行性和创新性.面向两种载氧体流程,归纳研究了各反应器中温度、载氧体用量、O2进量等因素对过程效率的影响,分析了两种载氧体的反应特性,对比分析得到最优工况.结果显示,最优工况下该工艺过程可以达到98%以上的硫资源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合成气 中高温脱硫 Aspen Plus 克劳斯反应 硫磺回收
下载PDF
煤合成气净化除尘装置压降问题分析及应用优化
4
作者 曹正凯 米晓斌 +4 位作者 吴子明 孙士可 曹均丰 彭德强 梁相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21,共7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以及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煤合成气除尘器净化除尘装置不同位置的垢物沉积量以及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了造成煤合成气净化除尘装置引起压降快速上升的...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以及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煤合成气除尘器净化除尘装置不同位置的垢物沉积量以及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了造成煤合成气净化除尘装置引起压降快速上升的原因。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根据垢物组成、分配以及压降原因分析结果,确认了引起除尘器压降的原因为内构件设计以及吸附剂级配方案不合理。FRIPP通过在除尘器内安装内置积垢篮并且对吸附剂装填方案进行优化后,除尘器的压降增加速率为0.45kPa/d,远低于上周期的3.86kPa/d。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RIPP开发的专用内置积垢篮对合成气中的粉尘以及块状垢物拦截效果好,吸附剂级配方案适宜,除尘器压降小、压降增加速率慢,远超国内同类装置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沉降 吸附剂 粉体 煤制合成气
下载PDF
CO_(2)回收利用技术及在煤化工领域的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梅 林益安 +2 位作者 郑亚兰 徐宏伟 韦孙昌 《煤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1-15,共5页
近年来,CO_(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的CO_(2)排放、利用现状及开发CO_(2)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国内外CO_(2)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与风险;探讨了CO... 近年来,CO_(2)排放量急剧增加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分析了全球及中国的CO_(2)排放、利用现状及开发CO_(2)捕集、封存、利用(CCUS)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国内外CO_(2)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与风险;探讨了CO_(2)在制取高值化学品、处理含钙、含碱污水及煤气化制合成气等煤化工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煤化工 排放 CO_(2)捕集、封存、利用(CCUS) 高值化学品 含钙废水处理 煤制合成气
下载PDF
风电-煤气化岛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代正华 邵迪 +2 位作者 陶顺龙 李超 龚欣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5,36,共5页
大规模风电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而难以并网利用,风电的就地消纳是解决大规模非并网风电利用的途径之一。文中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对风电-煤气化岛的集成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松散集成系统和耦合集成系统2个方案,考虑到系统复杂度以... 大规模风电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而难以并网利用,风电的就地消纳是解决大规模非并网风电利用的途径之一。文中从系统集成的角度对风电-煤气化岛的集成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松散集成系统和耦合集成系统2个方案,考虑到系统复杂度以及H2与CO2合成甲烷和甲醇工艺的成熟度,耦合集成系统更具有可行性。为了分析系统集成程度对耦合集成系统的影响,定义系统集成度表示耦合系统的集成程度。模拟结果表明:当风电-煤气化岛的系统集成度为15%时,对天然气1×109m3/a规模,煤耗减少了10%,空分氧气消耗减少了23.5%,CO2排放量减少了14.8%,就地利用风电电量1.808×109kW·h/a;对甲醇90×104t/a规模,煤耗减少了10%,空分氧气消耗减少了23.6%,CO2排放量减少了17.2%,就地利用风电电量0.872×109kW·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解水 煤制合成气 系统集成度
下载PDF
煤制合成气生产聚合级乙二醇中试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建 孔渝华 +9 位作者 闫常群 王志锋 王先厚 孙土生 双建永 刘华伟 王保山 马高飞 钱胜涛 张庆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介绍由五环、华烁和鹤壁宝马公司共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合成气生产聚合级乙二醇新技术,中试的主要内容,工艺涉及的三项关键催化剂的考核结果,以及国家有关单位的现场测试结果及鉴定意见。该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及市场前景,综... 介绍由五环、华烁和鹤壁宝马公司共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合成气生产聚合级乙二醇新技术,中试的主要内容,工艺涉及的三项关键催化剂的考核结果,以及国家有关单位的现场测试结果及鉴定意见。该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及市场前景,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合成气 聚合级 乙二醇 中试
下载PDF
国内外甲烷化技术进展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朱艳艳 袁慧 +2 位作者 郭雷 侯建国 高振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2,共6页
对国内外的煤制气甲烷化技术及焦炉气甲烷化技术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分析、比较了各项技术的流程、特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了甲烷化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甲烷化 煤制气 焦炉气 合成天然气
下载PDF
煤制合成天然气用甲烷化催化剂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艳辉 廖代伟 +1 位作者 林国栋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21-23,共3页
本文概述近10年来国内外在煤制合成天然气用甲烷化催化剂的研发动态,并报道本研究组在高效新型Ni-ZrO2基催化剂的研发进展.
关键词 煤基合成气 甲烷化 合成天然气 NI-ZRO2 基催化剂
下载PDF
CaSO_4氧载体煤基合成气化学链燃烧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保文 晏蓉 +2 位作者 郑瑛 赵海波 郑楚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相对于金属氧载体,CaSO4作为氧载体用于化学链燃烧,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泛和氧传递容量大等诸多优点,但是气相SO2以及各种固相硫沉积物对CaSO4用于化学链燃烧过程造成很大的障碍。基于热力学模拟,对CaSO4氧载体与以合成气为燃料的化学链... 相对于金属氧载体,CaSO4作为氧载体用于化学链燃烧,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泛和氧传递容量大等诸多优点,但是气相SO2以及各种固相硫沉积物对CaSO4用于化学链燃烧过程造成很大的障碍。基于热力学模拟,对CaSO4氧载体与以合成气为燃料的化学链燃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就CaSO4与合成气的反应而言,在燃料反应器中,100℃~400℃的低温反应条件下,主要发生的是合成气中CO和H2的甲烷化反应以及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反应产物主要是H2S和CaCO3;在400℃~915℃,主要发生的是CO和H2与CaSO4的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是CaS和CO2;当反应温度高于915℃时,诸多副反应开始发生,反应物相除了CaS和CO2外,CaO等副产物开始出现;而在空气反应器中,在CaS的整个氧化过程中,CaS再生形成CaSO4的反应都是主要的,但是当空气过量系数ФAR<0.8时,CaSO4与CaS的固相反应以及CaS氧化形成CaO的两个副反应也同时起作用。在燃料反应器中,最优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915℃、常压并严格控制CaSO4的加入量并确保CaSO4氧载体过量系数ФFR^1;而在空气反应器中,提供充足的空气量对于CaS的氧化非常重要,空气过量系数ФAR≥1不仅能确保CaS的充分氧化,而且还能避免CaS氧化过程中SO2的排放和CaO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煤基合成气 氧载体 CASO4 热力学模拟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酯单体乙醇酸甲酯的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段新平 赵威 +1 位作者 叶林敏 袁友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4-678,共15页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可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和藻类作用下进行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乙醇酸甲酯经缩聚...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可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和藻类作用下进行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乙醇酸甲酯经缩聚反应可制得新一代生物降解塑料聚乙醇酸,而合成气(CO和H 2混合气)转化的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可实现乙醇酸甲酯的大规模制备.鉴于我国富煤的能源结构、国际原油市场的变幻波动以及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开发煤基合成气化学路线的可降解塑料单体乙醇酸甲酯的生产技术不仅符合国家层面的战略技术需求,也适应绿色化学发展的理念,同时极具商业价值.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催化合成可降解塑料单体乙醇酸甲酯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了基于我国日渐成熟的“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中催化合成乙醇酸甲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该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可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合成气转化 生物降解塑料 聚酯单体 聚乙醇酸 乙醇酸甲酯 Cu基催化剂 Ag基催化剂
下载PDF
煤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简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奎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7期240-241,共2页
乙二醇是最重要的大宗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是当今世界上消费最大的多元醇。由于我国的油气资源缺乏,而煤炭资源丰富,开发"煤代油"技术已成为当今国内化工发展的趋势,其中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已经成为我国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普... 乙二醇是最重要的大宗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是当今世界上消费最大的多元醇。由于我国的油气资源缺乏,而煤炭资源丰富,开发"煤代油"技术已成为当今国内化工发展的趋势,其中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已经成为我国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普遍关注的一项技术。本文主要对乙二醇合成工艺方法中煤基合成气经草酸二甲酯(DMO)制乙二醇的工艺技术及生产流程进行简要介绍,与读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合成气 氧化酯化 羰化偶联 氢化 精制
下载PDF
合成气制备工艺与成本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庭忠 佟刚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146-149,共4页
对合成气的制造工艺和成本进行了分析,合成气的来源主要有4个,分别是煤、天然气、渣油(沥青)、生物质。各种来源对合成气的制造成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国内资源情况看来,煤、渣油(沥青)制合成气成本优势明显,而煤化工项目在国内限制严... 对合成气的制造工艺和成本进行了分析,合成气的来源主要有4个,分别是煤、天然气、渣油(沥青)、生物质。各种来源对合成气的制造成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国内资源情况看来,煤、渣油(沥青)制合成气成本优势明显,而煤化工项目在国内限制严格,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资源型化工企业中,渣油(沥青)要依靠当地园区炼化企业的资源情况,相对灵活。天然气制合成气价格较高主要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较高,而生物质法制合成气是具有前景的,但目前国内未见大型工业化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工艺 成本核算 案例分析 煤气化制合成气 天然气制合成气 液体烃制合成气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Innovation on Underground Gasifier for Medium-Deep Coal Seam 被引量:1
14
作者 Kong Lingfeng Zhan Enqiang Zhao Chenhui 《China Oil & Gas》 CAS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Over the past 80 years,dozen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mine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However,in the early days,only a small number of shallow UCG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 Over the past 80 years,dozen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mine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However,in the early days,only a small number of shallow UCG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chieved commercialised production.In this century,a few pilot projects in Australia also achieved short-term small-scale commercialised production using modern UCG technology.However,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UCG,especially medium-deep UCG projects with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ut difficult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ditions,has not progressed smoothly around the world.Considering investment economy,a single gasifier must realise a high daily output and accumulated output,as well as hold a long gasification tunnel to control a large number of coal resources.However,a long gasification tunnel can easily be affected by blockages and failure,for which the remedial solutions ar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investment economy.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gasifier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UCG projects,and it also requires the related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near horizontal well(L-CRIP)and parallel horizontal well(P-CRIP),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sign scheme for an“inclined ladder”underground gasifier.That is to say,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shaft of paired P-CRIP and multipl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gasification tunnels is adopted to realise the control of a large number of coal resources in a single gasifier.The completion of the main shaft by well cementation is benefi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main shaf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structure.Th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is used as the gasification tunnel,but the length and number of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s are limited,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blockage or failure.Th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spacing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to avoid minor faults and large cracks,which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he resource utilisation rate.In a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 Medium-deep coal Seam Controlled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CRIP) Parallel HORIZONTAL WELL Pair Branch HORIZONTAL WELL “Inclined Ladder”Underground GASIFIER Cluster Coiled Tubing Flexible and Combustible Tubing GASIFICATION Tunnel GASIFICATION Chamber coal-based syngas
下载PDF
煤浆浓度提高对气化装置的影响及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可庆 《化肥工业》 CAS 2013年第1期13-18,23,共7页
介绍了煤浆浓度提高对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影响。通过对提浓前、后煤浆浓度、黏度、添加剂消耗、有效气成分、炉温等各工艺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进而对有效气产量、甲醇产量、比氧耗等影响作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煤浆提浓后... 介绍了煤浆浓度提高对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影响。通过对提浓前、后煤浆浓度、黏度、添加剂消耗、有效气成分、炉温等各工艺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进而对有效气产量、甲醇产量、比氧耗等影响作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煤浆提浓后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优化工艺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浆浓度 合成气成分 有效气产量 经济性 评价
下载PDF
煤直接制乙醇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中华 张洪伟 《化工设计》 CAS 2013年第1期3-5,26,共4页
从当前国内外乙醇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与论述基于煤气化的合成气直接制乙醇技术,并对其在未来发展与应用的前景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煤气化 合成气 乙醇 技术
下载PDF
煤制合成气低温甲醇洗吸收塔数学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珍平 马宏方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47-2252,共6页
为寻求低温甲醇洗合适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了低温甲醇吸收气体的SRKH模型,通过参数回归得到低温甲醇洗体系中组分之间NRTL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根据气液平衡计算验证了参数的可靠性。模拟计算了国内某厂低温甲醇洗的吸收塔,得到了CO2和... 为寻求低温甲醇洗合适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了低温甲醇吸收气体的SRKH模型,通过参数回归得到低温甲醇洗体系中组分之间NRTL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根据气液平衡计算验证了参数的可靠性。模拟计算了国内某厂低温甲醇洗的吸收塔,得到了CO2和H2S在吸收塔中的摩尔分数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热力学模型对低温甲醇洗系统是适宜的。考察了工业生产中操作条件对低温甲醇洗系统的影响,获得了净化气中CO2和H2S摩尔分数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随精洗甲醇流量的增加以及甲醇温度的降低,低温甲醇洗后净化气中酸性气体的摩尔分数降低,H2S摩尔分数快速降低到0.1×10-6以下,因此通过改变精洗甲醇的流量或改变甲醇的温度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不同CO2摩尔分数的净化气。在保证净化气中酸性气体摩尔分数满足煤制气合成甲醇的要求的情况下,考察了粗煤气流量对精洗甲醇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粗煤气流量的增加,精洗甲醇量增加,但增加程度逐渐减小,规模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操作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合成气 低温甲醇洗 热力学 SRKH状态方程 NRTL方程
下载PDF
壳牌煤气化工艺流程中合成气反吹系统方案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永锋 《化工设计》 CAS 2004年第2期49-51,共3页
介绍壳牌煤气化工艺流程中的合成气反吹系统的反吹介质可由洗涤后的粗合成气改为高温高压氮气。改造后 ,出气化装置的合成气组分既可满足下游装置的工艺要求 。
关键词 煤气化工艺 合成气 反吹系统 氯气 合成氨 压缩机 压力
下载PDF
海绵铁生产新途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宏 李永全 陈炳庆 《宝钢技术》 CAS 1998年第4期48-52,共5页
介绍了德士古气化工艺、HYLⅢ法海绵铁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海绵铁新思路:德士古气化炉+HYLⅢ竖炉工艺流程。
关键词 德士古气化炉 合成气 竖炉 海绵铁 炼钢
下载PDF
合成天然气(SNG)原料气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鑫 康善娇 《煤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简述了合成气的来源及甲烷化对合成气的要求,综述了以煤气化合成气、焦炉煤气、黄磷尾气、生物质、电石气等为原料,制备合成天然气的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煤气化制备天然气的工艺路线及不同气化技术对原料气中甲烷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工艺... 简述了合成气的来源及甲烷化对合成气的要求,综述了以煤气化合成气、焦炉煤气、黄磷尾气、生物质、电石气等为原料,制备合成天然气的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煤气化制备天然气的工艺路线及不同气化技术对原料气中甲烷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工艺路线制备天然气的优缺点。不同合成天然气原料气来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既解决了天然气的市场需求,又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天然气 原料气 煤气化合成气 焦炉煤气 黄磷尾气 生物质 电石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