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及其构建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张磊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8期39-50,共12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治理问题研究的新视角,是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过渡的需要。从理论源起看,"共同体"指一种社会关系,社会性才是其本质属性;从性...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对当前社会治理问题研究的新视角,是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过渡的需要。从理论源起看,"共同体"指一种社会关系,社会性才是其本质属性;从性质和特征看,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基于地缘和利益,多元协商共治的生命有机体。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从其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渠道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构建的可行性。首先,社会治理共同体重要主体之一公民的社会治理意愿与其社会满意度、权利水平及政府服务法治化水平密切相关,当前中国公民社会治理意愿不强也不弱;其次,社会治理能力与政府提供社会公共物品水平、公民公平参与社会治理水平及社会组织的建设水平等密切相关,当前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能力较强,但公民有效参与度较低,社会组织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也较低;最后,公民合法化参与的程度较高,但其在社会事务中的参与渠道仍然有限,因此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又要推出新颖、有效的公民治理参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有机体 共建共治共享 治理意愿 治理能力 治理渠道
下载PDF
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困境及其重塑 被引量:90
2
作者 张诚 刘祖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63,共8页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 公共性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未来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方向。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体现在可达性高的公共场所、合作参与的集体行动、多元包容的空间理念、混杂复合的社会功能和公益共享的价值追求等五个方面。但处于转型期的乡村,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可达性不足、公共参与的缺失、空间发展理念的迷失、社会功能的弱化以及公共议题的失语等公共性困境,给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共建、共治、共享三个方面共同推进,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公共性 共建共治共享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基础、困境与路向 被引量:39
3
作者 肖平 周明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7,共8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已然变化,如社会大流动导致的乡村人口结构变迁、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关系嬗变、乡村社会秩序转变为“礼”“法”相容的共存图式等。乡村社会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如乡村社会共享价值断裂导致的社会治... 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已然变化,如社会大流动导致的乡村人口结构变迁、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关系嬗变、乡村社会秩序转变为“礼”“法”相容的共存图式等。乡村社会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如乡村社会共享价值断裂导致的社会治理精神断层,时空脱域与乡土脱嵌引起的社会治理参与困境,乡村精英大量流失引发的社会治理危机,现有治理方式在驱动乡村社会内源性发展上的乏力等。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可以从开展流动性治理,延展乡村社会治理空间;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凝聚乡村社会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弥补精英治理缺陷;“外部推引”与“内源激活”结合,重构乡村振兴动力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治理 乡村振兴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治理重心向农村基层下移及其发展思路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增元 李芝兰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93,共12页
农村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处于基础地位。2017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新思路,然而何以提出以及农村基层应该如何治理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勾画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治理重心向农村基层下移的四个阶段,农... 农村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处于基础地位。2017年,党中央提出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新思路,然而何以提出以及农村基层应该如何治理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勾画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治理重心向农村基层下移的四个阶段,农村治理重心下移各有不同的侧重,从早期集权化的意识形态控制、政治动员,中期形式放权中的管控与支配,到当前分权中的合作与共治理念的转变,反映了因应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需要调整基层治理方式,逐步从以政权建设维护政权稳定转向以社会治理维护政权稳定,垄断支配社会资源为基础的单一治理转向放权、包容为基础的合作治理,在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服务中促进认同、构建共识,共同应对基层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对各级政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未来需要强化"社会治理统辖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理念,建设农村基层服务资源承接平台及管理服务统筹机构、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优化配置基层政府人财物资源、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放权基层、形成以"社会治理社会"的现代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治理 重心下移 治理理念 共建共治共享
原文传递
智慧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内涵与构建路径探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郭少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
智慧化环境治理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实现政府、市场和公众多元治理,最终为公众提供优质环境公共服务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我国的智慧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尚存在诸多挑战,其不仅面临着技术上的风险,还存在着机制体制的障碍和制度上的... 智慧化环境治理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实现政府、市场和公众多元治理,最终为公众提供优质环境公共服务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我国的智慧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尚存在诸多挑战,其不仅面临着技术上的风险,还存在着机制体制的障碍和制度上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些障碍和瓶颈,需要进一步改革相关机制体制,完善相关立法。同时,政府需要转变思路,从科技官员垄断的决策模式中脱离出来,充分运用智慧化治理的优势,建立环境信息沟通平台,破除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公众对环境信息的享有更具有便捷性,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公共事务决策,真正实现智慧化的多元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环境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路径探析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告知同意原则的法理阐释与规范建构 被引量:22
6
作者 冯健鹏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31-42,共12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以告知同意原则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但告知同意原则的实际效果一直遭到质疑,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对“实质性告知同意”产生了障碍。对此,有必要重申人格尊严作为告知同意原则的理据,并... 《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以告知同意原则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但告知同意原则的实际效果一直遭到质疑,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对“实质性告知同意”产生了障碍。对此,有必要重申人格尊严作为告知同意原则的理据,并充分认识到“信息茧房”“数据权力”以及“个人信息价值对于个体和对于群体的巨大差异”对实现人格尊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告知同意原则理论的三大支柱包括: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自由流动的平衡、提升个人用户的数字理性、范围和边界的确定是分层次和动态化的。相应地,应当以“实质性参与”作为规范完善的路径取向:明确“知情、同意、撤回、删除、更正”的权利体系,保障多方参与的程序机制,建立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法律责任体系。围绕告知同意原则的这一完善思路,对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治理格局也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同意 共建共治共享 网络治理
下载PDF
党建引领、社区动员与治理有效——基于重庆老旧社区治理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毛一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2,共8页
老旧社区具有居住主体贫弱化、治理事务细碎化、正规化治理资源不足等特点,是城市治理的薄弱地带。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目标下,居民参与是弥补社区正规化治理资源不足的重要方式,党建引领是动员居民参与的创新... 老旧社区具有居住主体贫弱化、治理事务细碎化、正规化治理资源不足等特点,是城市治理的薄弱地带。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目标下,居民参与是弥补社区正规化治理资源不足的重要方式,党建引领是动员居民参与的创新路径。基于对重庆市W社区治理实践的考察,在"结构—行动"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动员结构稳定和行动者再生产可持续是社区动员有效的两个前提。党建嵌入社区治理,从治理结构优化、治理功能整合、动员路径创新、动员主体培育四方面构建社区动员的制度保障和主体激励,形成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党建引领社区动员重建了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社会联结,有利于社区实现简约治理,塑造居民社区共同体意识。基层治理转型背景下,党建嵌入社区治理进行社区动员,同时回应着党建如何落到实处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社区 党建引领 社区动员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论阐释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22
8
作者 朱新武 王明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十九大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文章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从学理上厘定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概念,在此基础上,从体制完善、风险防控、基层治理和社会... 十九大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文章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从学理上厘定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概念,在此基础上,从体制完善、风险防控、基层治理和社会心态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 理论内涵 体系构建
下载PDF
社会理性视角下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何以可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发祥 闵兢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66,共7页
社区善治是社会善治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家全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然而,以“消蚀的社区”、“冷漠的个体”及“公共性迷思”为表征的共同体困境,成为我国社区治理范式中的现实瓶颈。因而建立... 社区善治是社会善治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家全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然而,以“消蚀的社区”、“冷漠的个体”及“公共性迷思”为表征的共同体困境,成为我国社区治理范式中的现实瓶颈。因而建立超越“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二元对立、兼顾“公共性”与“主体性”的社会理性,是破解当前社区治理共同体困境的关键密码。在社会理性视角下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社区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理性 社区治理共同体 共建共治共享
原文传递
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治理框架构建 被引量:15
10
作者 衡霞 谭振宇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125,共9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价值治理范式对于重构社会治理理论的适用性,认为该范式所暗含的建构性、结构性与公共性特征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具有内在契合。其次,反思了公共价值治理范式下的"圈层模式"、"循... 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价值治理范式对于重构社会治理理论的适用性,认为该范式所暗含的建构性、结构性与公共性特征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具有内在契合。其次,反思了公共价值治理范式下的"圈层模式"、"循环结构"与"原子形态"三种传统社会治理重构路径,认为上述路径分别从宏观系统环境、中观价值创造以及微观主体互动三方面为社会治理理论重构提供了理论借鉴;但由于三种重构路径的整合性缺陷,并均缺乏符合中国情景的公共价值内核,所以此三种方案都不是重构社会治理的可行路径。最后,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治理分析框架,阐释了效用、民主、责任价值内核,价值生成、生产、释放过程以及制度支撑与具有保障性作用的财政的关系等内容,以期对新型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构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 公共价值治理
原文传递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生成逻辑和制度优势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燕妮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68-80,共13页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归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趋向。以社会进步带动国家成长洽合我国理性治理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全民参与、共享发展的融合型理路的共建共治共享体...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归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趋向。以社会进步带动国家成长洽合我国理性治理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全民参与、共享发展的融合型理路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制度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中国社会主体性成长、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的生成逻辑,体现着迥异于西方治理理念、体制和方式的创新特征。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国家与社会合作共强的发展趋势、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彰显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 生成逻辑 制度优势
下载PDF
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琼莲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97,共11页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重要使命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政社互动、合作治理与制度共享中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秩序与活力的动...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重要使命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政社互动、合作治理与制度共享中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秩序与活力的动态平衡,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共生共在。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不断完善财富创造的激励机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才能做大做好共享“蛋糕”。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涉及社会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环节,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把握社会生产的发展导向、坚持居民消费的需求导向、明晰社会交往的服务导向、推动财富分配的正义导向、实现社会治理的协同导向,才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共建共治共享 政社互动 合作治理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体系构建--以北京市“未诉先办”改革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磊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6,共12页
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是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创新之举,不过现有研究较少关注首都模式的内在逻辑。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组织共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组成多主体治理结构。通过行政联动、市场联动、社群联动,形成制度规约、政府引导、政... 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是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创新之举,不过现有研究较少关注首都模式的内在逻辑。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组织共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组成多主体治理结构。通过行政联动、市场联动、社群联动,形成制度规约、政府引导、政企合作、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治理体系。实现主动治理的首要关键在于如何主动发现问题,须挖掘基层治理中问题的研判机制、预警机制、共性发现机制、信息搜集机制,通过监测问题症状实现源头治理、通过预测周期问题实现前瞻治理、通过征集问题线索实现共同治理、建构共性问题及专项治理。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多元参与的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参与机制中权责清单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解决的闭环机制,实现多元参与诉求要素标签化、类型化的处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嵌入式的协同与多方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多元参与 共建共治共享 主动发现问题 多元协作
下载PDF
我国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构建的基本逻辑与行动方案--基于共建共治共享视角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妍 唐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0,共6页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愈加呈现复杂性与多变性样态,传统的一元垂直监管模式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唯寻求多元主体间的耦合与内聚才能缓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之"内卷化"困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所蕴含的独特...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愈加呈现复杂性与多变性样态,传统的一元垂直监管模式不断受到质疑与挑战,唯寻求多元主体间的耦合与内聚才能缓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之"内卷化"困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所蕴含的独特理念属性与概念框架为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引与行动逻辑,借助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创新建构一套融合监管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可切实回应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困境,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指导下对食品安全治理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 公共治理
原文传递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逻辑进路、时代内涵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0
15
作者 廖冲绪 张曦 《行政与法》 2020年第3期75-81,共7页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具有"主体复合多元""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上下有机互动""政府平台保...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具有"主体复合多元""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上下有机互动""政府平台保障"的基本特征。因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重点,以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为关键,以夯实法治保障为根本,是新时代打造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政府主导 多元参与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波 隋志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共4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实现区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城市群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决策。体育培训机构肩负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提高体育人才质量,夯实体育人力资源基础,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以共建共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实现区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城市群国际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决策。体育培训机构肩负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提高体育人才质量,夯实体育人力资源基础,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导向,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背景,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等方面,论述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培训机构协同发展机制的社会价值,对协同发展机制的基本结构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人才的整体水平,推动新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粤港澳大湾区 体育培训机构 协同发展机制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德友 徐诺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19,共12页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不同治理主体基于共同的治理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主体共建、多元共治和全民共享是其核心要义和精髓。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具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中,借鉴人类社会先进治...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不同治理主体基于共同的治理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主体共建、多元共治和全民共享是其核心要义和精髓。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具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其中,借鉴人类社会先进治理思想而进行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从单一政府管理到多元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是其形成的历史逻辑;新时代社会治理诉求的新变化新要求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从价值、主体、关系、制度以及方法论等多个维度同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 主体共建 多元共治 全民共享
下载PDF
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理念转型和路径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有军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5,共10页
在深度全球化的当下和未来,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问题越来越呈现出鲜明的跨国性、公共性、跨域性、交织性和开放性等新特点,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方式已不能有效应对和解决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的新形势、新问题。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 在深度全球化的当下和未来,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问题越来越呈现出鲜明的跨国性、公共性、跨域性、交织性和开放性等新特点,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方式已不能有效应对和解决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的新形势、新问题。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只有树立善治和现代化等多元治理新理念,基于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内容多向化、治理层次多级化、治理路径协同化、治理方式网络化、治理场域开放化、治理队伍专业化、治理手段智慧化、治理合作国际化等多维考量,推进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才能有效推进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化与能力现代化,从而最终实现西部边境地区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边境地区 基层社会 多元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以“共治”达“高质”——基于多元主体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之路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玉香 柳欣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于研究生教育现实状况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加强教育治理,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生教育治理是一个涉及政府、高校、导师、研究生、社会等多元主体复杂的系统工... 基于研究生教育现实状况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加强教育治理,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生教育治理是一个涉及政府、高校、导师、研究生、社会等多元主体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完成要把握“质量输入—质量生成—质量评估”三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才能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目标。而要推进多元共治则需制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共治全程,更新主体思维以确保责权承担,健全交流机制以协调主体诉求,最终通过多措并举,使多元共治得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多元主体 多元共治 共参共享
下载PDF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晶晶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4-48,共5页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城市社区治理离不开共建的多元参与、共治的联动与共享的目标成效。福建省福州市推进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在党建引领、提升社区居委会治理能力以及社会组织和社工参与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社区自治、治理主体均...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城市社区治理离不开共建的多元参与、共治的联动与共享的目标成效。福建省福州市推进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在党建引领、提升社区居委会治理能力以及社会组织和社工参与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社区自治、治理主体均衡发展、联动共治机制以及法律、人才保障方面还存在制约和瓶颈。推动城市社区治理,需要进一步健全社区自治机制,优化共建结构,建立共治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从而提升共建共治共享下的城市社区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城市 社区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