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Ⅱ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36
1
作者 卜云 郑哲民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oxidaseⅡ,COⅡ)基因位于线粒体DNA(mtDNA)上,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该亚基为细胞色素c提供重要的结合位点。COⅡ基因进化速率较快,是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标记。目前,已经利用该基因从各个...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oxidaseⅡ,COⅡ)基因位于线粒体DNA(mtDNA)上,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该亚基为细胞色素c提供重要的结合位点。COⅡ基因进化速率较快,是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标记。目前,已经利用该基因从各个分类水平对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物种形成与分化、种群遗传与变异及生物地理等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利用该基因可以很好地解决昆虫属、种及种下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但是在解决科、亚科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时仍存在一些局限,COⅡ基因与其他mtDNA及核基因的联合分析能够更好地解决昆虫的系统发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分子系统学研究 co 系统发育关系 生物地理 亚科 种下分类 基因 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姜玉锁 赵慧婷 +4 位作者 姜俊兵 曹果清 张桂贤 朱文进 郭传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35-1542,共8页
【目的】从线粒体水平上探讨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东方蜜蜂亚种分化的研究及我国境内东方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公开的E2、H2引物对11个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 【目的】从线粒体水平上探讨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东方蜜蜂亚种分化的研究及我国境内东方蜜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公开的E2、H2引物对11个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利用相关软件和网站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该序列长度为471bp;序列中共有9个位点发生变异;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限制性酶切分析表明:云南保山东方蜜蜂缺少一个SwaⅠ酶切位点;部分编码蛋白序列比对表明,海南海口和吉林安图东方蜜蜂各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异。与GeneBank上公开登录的国内外有关东方蜜蜂相关序列的比较表明,单纯利用非编码区序列对比,不能把日本蜜蜂同中国大陆的东方蜜蜂区别开来;COⅡ基因部分序列对比显示,东方蜜蜂的线粒体类型包括:日本-韩国型、中国大陆型、中国台湾型、马来西亚沙巴州-印度黑色蜜蜂型、中国海南型、印度黄色蜜蜂型、泰国南部型和印度黑色蜜蜂型。【结论】中国境内不同地理型东方蜜蜂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海南东方蜜蜂由于长期的海岛隔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类群,支持了通过形态学认定的海南东方蜜蜂为东方蜜蜂的一个新亚种的观点。本研究部分测序结果已在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网站Gene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DQ385854,DQ388602~DQ388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线粒体DNA 非编码区 细胞色素氧化酶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ITS-2、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古小彬 余增莹 +4 位作者 杨光友 孙家刚 魏洪 李开均 王淑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6-754,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I和COII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嗜群血蜱 ITS-2 co co 序列变异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二种大实蝇的PCR-RFLP快速鉴定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丽莉 吴佳教 +3 位作者 曾玲 梁广文 胡学难 莫仁浩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8-592,共5页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分布的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开展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4组引物对目标实蝇的COⅡ和ITS1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借助MnlⅠ,MseⅠ,AseⅠ,DraⅠ和Ssp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分布的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开展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4组引物对目标实蝇的COⅡ和ITS1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借助MnlⅠ,MseⅠ,AseⅠ,DraⅠ和SspⅠ等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能从多个途径把2种大实蝇区分开。所建立的方法不受目标实蝇食物源、地理来源和标本保存条件的影响,对不同虫态和不同性别的个体均适用,可在生产和检疫实践中对蜜柑大实蝇和橘大实蝇进行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柑大实蝇 橘大实蝇 PCR-RFLP co ITS1
下载PDF
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检测及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蔡继峰 廖玍 +7 位作者 刘敏 应斌武 张林 陶涛 邓振华 潘洪富 邓建强 廖志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 利用线粒体DNA(m t 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 和 (CO 、CO )中2 78bp和6 35 bp基因序列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方法 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兔尸体和甘肃敦煌戈壁滩猪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 目的 利用线粒体DNA(m t 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 和 (CO 、CO )中2 78bp和6 35 bp基因序列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方法 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兔尸体和甘肃敦煌戈壁滩猪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提取苍蝇m t 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纯化、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上述嗜尸性苍蝇mt DNA上CO 和(或) CO 基因序列在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基因差异均数小于1% ,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 ,成虫与幼虫、卵之间几乎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在嗜尸性苍蝇种内和种间序列差异均数百分比范围内无重叠,并由此根据CO 和(或) CO 序列差异判断两个个体是否同种。结论 mt DNA上CO 和(或) CO 序列分析均能有效地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CO +CO 和CO 的检验效能要高于C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尸性苍蝇 MTDNA co co 基因序列 法医学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
下载PDF
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毅 迟德富 +2 位作者 杜波 宇佳 李晓灿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6-873,共8页
利用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分析法,研究13种色斑型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系统分化,计算核苷酸的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以便更好地探索异色瓢虫色斑变异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用于分析的COⅠ基因和COⅡ基因的序列中,... 利用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分析法,研究13种色斑型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系统分化,计算核苷酸的使用频率,并构建分子系统树,以便更好地探索异色瓢虫色斑变异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用于分析的COⅠ基因和COⅡ基因的序列中,共有31个变异位点,29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约占71.2%,大部分碱基改变为颠换。13种不同色斑型异色瓢虫的遗传距离为0.0021~0.0328,平均相似系数为0.0193。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小进化法(ME)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子系统树显示:各类群间遗传分化很小,鞘翅颜色相同的瓢虫均已较高的置信值聚在一起;双月斑变型和显明变种亲缘关系最近,重名变种为原始类群,分化较早,与其它12种不同色斑异色瓢虫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线粒体DNA co co
原文传递
丝光绿蝇COⅡ序列分析与地理种群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蔡继峰 兰玲梅 +5 位作者 陈瑶清 王震侠 常云峰 梁伟波 董建国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群丝光绿蝇遗传距离与所处地理纬度差异分布的相关性,为法医学判断丝光绿蝇所属地理种群及推断死亡地点服务。方法采集于呼和浩特和成都地区2个地理种群4个丝光绿蝇,对其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Ⅱ(CO... 目的探讨不同地理种群丝光绿蝇遗传距离与所处地理纬度差异分布的相关性,为法医学判断丝光绿蝇所属地理种群及推断死亡地点服务。方法采集于呼和浩特和成都地区2个地理种群4个丝光绿蝇,对其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Ⅱ(COⅡ)基因中635bp序列进行分析;同时通过GenBank中BLAST检索系统检索世界不同地理纬度地区的6个地理种群的6个丝光绿蝇该区域的mtDNA序列,用MEGA2.1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将分析所得各苍蝇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纬度差值运用SPSS10.5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8个地理种群丝光绿蝇mtDNA上COⅡ中635bp基因序列分析所得遗传距离与地理纬度差值之间存在相关性(r=0.286,P=0.034)。结论8个地理种群丝光绿蝇mtDNA上COⅡ中635bp基因序列分析所得遗传距离与所处地理纬度差异分布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绿蝇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 遗传距离 地理纬度 地理种群分布
下载PDF
微量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Vc)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蔡凌霜 徐昊 张玉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21-523,共3页
以常量、微量两种方法作对比,对Vc样品、番茄及市售某橙汁饮料中抗坏血酸(V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讨论.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检f检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相对偏差小于5%.微量滴定的精度达到常量测定水平,可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也证明了WD-CO... 以常量、微量两种方法作对比,对Vc样品、番茄及市售某橙汁饮料中抗坏血酸(V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讨论.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检f检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相对偏差小于5%.微量滴定的精度达到常量测定水平,可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也证明了WD-COⅡ型微型滴定装置能满足微型定量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抗坏血酸 市售 WD co 相对偏差 测定 微量滴定 常量 证明
下载PDF
抗霉素A抑制PC12细胞线粒体COⅡ基因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邱小忠 欧阳钧 +5 位作者 余磊 张黎声 陆云涛 陈瑗 周玫 钟世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抗霉素 A(一种能提高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的线粒体抑制剂 )处理 PC12细胞 ,利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排除法以及 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证明 ,当抗霉素 A的浓度达到 15 0 μmol/L时 ,PC12细胞开始出现损伤 ;进一步采用... 采用不同浓度的抗霉素 A(一种能提高线粒体内活性氧水平的线粒体抑制剂 )处理 PC12细胞 ,利用血细胞计数、台盼蓝排除法以及 MTT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实验证明 ,当抗霉素 A的浓度达到 15 0 μmol/L时 ,PC12细胞开始出现损伤 ;进一步采用 RNA斑点杂交和 RT-PCR技术分析发现抗霉素 A所致的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 C氧化酶亚基 (CO )基因表达下降有关。本研究证实线粒体介导的活性氧的产生能早期诱导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的改变 ,逐步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霉素A PCI2细胞 线粒体 co 基因表达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活性氧 损伤
下载PDF
吸血蠓分子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飞鹏 黄恩炯 +2 位作者 肖武 宋诚本 王宇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7-1232,共6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系统学相关技术日臻完善,在物种分类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分子分类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手段,可以弥补传统分类技术的不足,可有效区分近缘种、隐种,并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系统学相关技术日臻完善,在物种分类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分子分类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手段,可以弥补传统分类技术的不足,可有效区分近缘种、隐种,并在物种种群进化、起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吸血蠓的分子分类研究进展,对几个常用标记基因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血蠓 分子鉴定 ITS co co
下载PDF
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Ⅱ基因序列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继峰 常云峰 +6 位作者 廖志钢 刘敏 董建国 陶涛 潘洪富 张林 闫红涛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 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Ⅱ(COⅡ)中635bp基因序列,解决嗜尸性苍蝇及其卵和幼虫种类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家兔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利用Chelex方法提取上述苍...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 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Ⅱ(COⅡ)中635bp基因序列,解决嗜尸性苍蝇及其卵和幼虫种类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家兔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利用Chelex方法提取上述苍蝇m tDNA;通过Perk in-E lm er 9600扩增仪进行PCR扩增;琼脂糖水平电泳和银染显色技术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试剂盒纯化;AB I 377测序仪测序;DNAMAN 4.0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截取等长度片段;MEGA2.1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上述嗜尸性苍蝇m tDNA上COⅡ基因序列在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差异均数小于1%,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成虫与幼虫、卵无明显差异。以此能够根据COⅡ序列差异判断两个个体是否同种。然而,对于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铜绿蝇和丝光绿蝇来说,由于二者的种内、种间进化分歧均数非常接近,运用上述两个片段则很难区别。结论m tDNA上COⅡ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绝大多数嗜尸性苍蝇进行种类鉴定。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和精确,能作为法医鉴别嗜尸性苍蝇种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尸性苍蝇 MTDNA co 基因序列 检测 种类鉴定 法医物证学
下载PDF
巨魾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民 牛宝珍 +2 位作者 王婷婷 艾加林 刘艳红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7-343,共7页
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12尾巨魾(Bagarius yarrelli)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Ⅲ(COⅢ)的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巨魾COⅠ基因序列全长1 551 bp,12个个体共出现9个单倍型,13个突变位点;COⅡ基因序... 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12尾巨魾(Bagarius yarrelli)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Ⅲ(COⅢ)的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巨魾COⅠ基因序列全长1 551 bp,12个个体共出现9个单倍型,13个突变位点;COⅡ基因序列全长691 bp,12个个体共出现5个单倍型,5个突变位点;COⅢ基因序列全长784 bp,12个个体出现7个单倍型,8个突变位点。通过最小进化法Minimum 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巨魾与14种鮡科鱼在序列上有一定的同源性,并且COⅠ、COⅡ和COⅢ都与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福建纹胸鮡(Glyptothorax fukiensis)、三线纹胸鮡(Glyptothorax trilineatus)和长丝黑鮡(Gagata dolichonema)在同一个分支,表明巨魾与纹胸鮡属和黑鮡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魾 co co co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和D-loop区序列对江西安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位置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艳洁 潘娜 李明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采自江西赣州安南的野生鱼为实验材料,分别设计引物扩增其线粒体DNA COⅡ和D-loop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经扩增得到的COⅡ序列全长为691 bp,D-loop序列的全长为937~944 bp,其中COⅡ序列中A、T、G、C的平均占比分别为31. 00%、25. ... 以采自江西赣州安南的野生鱼为实验材料,分别设计引物扩增其线粒体DNA COⅡ和D-loop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经扩增得到的COⅡ序列全长为691 bp,D-loop序列的全长为937~944 bp,其中COⅡ序列中A、T、G、C的平均占比分别为31. 00%、25. 80%、15. 30%和27. 90%,而D-loop序列的占比则分别为35. 60%、32. 30%、12. 00%和20. 00%,两序列都是A+T含量高于G+C,G的含量在4种碱基中最低。COⅡ序列中仅存在6个碱基位点的转换,D-loop则有多个碱基位点存在转换、颠换、缺失或插入,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 0075、0. 0050。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COⅡ和D-loop系统发育树显示赣州安南光唇鱼与半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亲缘性最近,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 70%、98. 69%,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0. 0130、0. 0260,未达到种间分化的水平(0. 05)。2个序列分析结果一致,结合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可以断定赣州安南光唇鱼与半刺光唇鱼为同一种,研究为江西赣州安南光唇鱼的资源利用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 形态特征 co D-LOOP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Mitochondrial COII Gene of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and Its Applicability as a Marker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被引量:4
14
作者 YU Shanshan KONG Xiaoyu LI Yulong XU Hu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87-192,共6页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Ⅱ (COⅡ) gene of Penaeina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The gene is 688 bp in length and codes for 229 amino acids. It shows 83.2%,...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Ⅱ (COⅡ) gene of Penaeinae shrimp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The gene is 688 bp in length and codes for 229 amino acids. It shows 83.2%, 87.0% and 83.8% sequence similarity to Marsupenaeus Japonicus, Penaeus monodon and Farfantepenaeus notialis, respectively. The A+T content of the whole gene and that at the third position of codons are 64.7% and 78.2%, respectively.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 chinensis and three other species representing genera Farfanatepenaeus, Marsupenaeus and Penaeus was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the four taxa ranged from 0.144 0 to 0.200 5, exceeding those estimated with COⅠ and partial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among Marsupenaeus, Litopenaeus and Melicertus, and being therefore larger than the value among subgenera.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COⅡ gene has a faster evolutionary rate than that of the COⅠ gene and partial 16S rRNA gene and could be used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at genus or species level.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Farfantepenaeus, Fenneropenaeus, Marsupenaeus and Penaeus are at a higher phylogenetic level than subgenus, which supports the opinion of the elevation of phylogenetic status of the four subgenera to genu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co gene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川渝稻区水稻螟虫种类组成及大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文娟 田幸 +3 位作者 徐志 韩喜 姬红丽 彭云良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5-1095,共11页
【目的】通过对川渝稻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种类组成情况及大螟Sesamia inferen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的分析,了解各地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发生情况及大螟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为水稻螟虫的区域治理对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川渝地... 【目的】通过对川渝稻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种类组成情况及大螟Sesamia inferen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的分析,了解各地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发生情况及大螟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为水稻螟虫的区域治理对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川渝地区13个市县的水稻螟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采样,利用MEGA等软件对采集到的大螟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CO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以获取样本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结果】川渝稻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主要由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和大螟组成,二化螟为优势种群,其次为大螟;而不同地区间螟虫种类和优势度存在差异,其中川西稻区只有二化螟,重庆地区有二化螟和大螟。大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螟幼虫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在627bp区段中共有386个多态性位点,包含16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大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91057;系统发育树显示,川东地区(除营山)大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大分支,其他大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个大分支。而对同批大螟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363 bp的区段中存在228个位点多态性,有10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大化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71579;在系统发育树中,重庆地区种群、杭州地理种群和梓潼种群聚合为一支,其余种群聚合为一支。【结论】川渝稻区螟虫主要由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组成,二化螟为优势种群,其次为大螟。川东地区大螟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多态性比其他地区丰富。川渝稻区大螟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距离不明显,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虫 大螟 遗传多样性 co co 地理种群
原文传递
基于18S rRNA、COⅡ基因的?鱼(Miichthys miiuy)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莹莹 苗亮 +4 位作者 李明云 张晓丽 郭晓飞 潘娜 陈炯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11,共4页
为了解鮸鱼的系统发育地位,探索18S rRNA、COⅡ分子标记对石首鱼科系统分类的适用性,对鮸鱼的18S rRNA基因、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和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鮸鱼18S rRNA基因1305 bp,A+T含量为46.2%;COⅡ基因... 为了解鮸鱼的系统发育地位,探索18S rRNA、COⅡ分子标记对石首鱼科系统分类的适用性,对鮸鱼的18S rRNA基因、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和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鮸鱼18S rRNA基因1305 bp,A+T含量为46.2%;COⅡ基因序列为854 bp,A+T含量为53.5%,有明显的反G偏倚(15.2%),含一个699 bp的ORF,编码233个氨基酸;基于18S 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鲈形目鱼类聚为一个紧密的簇,该目中各科鱼类间18S rRNA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97.8%,无法反映鮸鱼在石首鱼科中的系统发育情况。基于COⅡ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鲈形目鱼类分为2簇:包括鮸鱼在内的所有石首科鱼类聚为一个大簇,其他各科聚为另一个大簇;其中鮸鱼与黄唇鱼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序列相似性为97.4%。虽然石首科鱼类聚成的簇中有些分支的自展支持率较低(<50%),个别种类的聚类与传统分类有所差异,但大部分聚类是一致的。结果既能丰富鮸鱼的分子系统学资料,又可为研究鮸鱼的系统发育地位及石首鱼科鱼类的进化关系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鮸鱼 18S RRNA co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动态监测及遗传多态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阳刚 袁龙宇 +3 位作者 黄德超 李燕芳 肖汉祥 张振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0-1129,共10页
为制订行之有效的大螟Sesamia inferens区域综合防治策略,2018—2022年对广东省珠三角稻区、粤东稻区、粤西稻区和粤北稻区9个市的越冬代大螟进行调查和采样,于室内对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和序列分析,采用线粒体COI、COII等分子标记技... 为制订行之有效的大螟Sesamia inferens区域综合防治策略,2018—2022年对广东省珠三角稻区、粤东稻区、粤西稻区和粤北稻区9个市的越冬代大螟进行调查和采样,于室内对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和序列分析,采用线粒体COI、COII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越冬代大螟进行单倍型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2018—2022年广东省稻区越冬代大螟虫量很高,粤东稻区和珠三角稻区平均虫量均大于大发生量。在越冬代大螟幼虫线粒体COI基因样本中共检测出20个单倍型,89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840,固定系数为0.473,基因流为0.56,总群体的Tajima’s D值为-1.965,Fu’s Fs值为-2.454。在越冬代大螟幼虫线粒体COII基因样本中共检测出19个单倍型,372个多态位点,总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790,固定系数为0.816,基因流为0.11,总群体的Tajima’s D值为3.224,Fu’s Fs值为54.260。表明广东省不同稻区越冬代大螟种群间的遗传多态性较高,亲缘关系近,但存在着遗传分化现象,种群间遗传分化现象主要原因为遗传漂变,种群未经历明显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代大螟 虫量 监测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coI coII 基因流
原文传递
中国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地理种群mtDNA COⅡ序列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虹 袁向群 袁锋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8,共6页
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11个地理种群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I(COII)的部分片段进行了测序,分析了核苷酸的组成,构建了NJ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用于分析的447bp序列中,A+T平均含量为78.6%,其中7个位... 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11个地理种群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I(COII)的部分片段进行了测序,分析了核苷酸的组成,构建了NJ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在用于分析的447bp序列中,A+T平均含量为78.6%,其中7个位点存在变异。NJ树显示,麦红吸浆虫各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关系密切:11个地理种群可明显地聚为两大族群,所有来自春麦区的种群(NH、QX、GT、GW、GG)和冬麦区(陕西长安SC)种群聚为族群Ⅰ,其它冬麦区种群(HT、HL、HX、AS、AF)聚为族群Ⅱ;陕西长安种群(SC)虽处于冬麦区,但与春麦区种群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该结果支持将我国麦红吸浆虫的发生区域分为三个,即春麦发生区、冬春麦发生区、冬麦发生区。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6,表现为种下的遗传变异,这与RAPD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地理种群 线粒体DNA co 中国
下载PDF
烟酰胺类辅因子的保留和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吉爱国 高培基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烟酰胺类辅因子是许多脱氢酶和还原酶的重要辅酶 ,其保留和再生利用是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酶法。由于反应条件的限制 ,纯化学法已很少研究。辅酶 的电化学再生已比较成功 ,但... 烟酰胺类辅因子是许多脱氢酶和还原酶的重要辅酶 ,其保留和再生利用是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酶法。由于反应条件的限制 ,纯化学法已很少研究。辅酶 的电化学再生已比较成功 ,但辅酶 的电化学再生由于立体特异性和二聚体生成等问题未解决。光化学法再生系统需要厌氧条件 ,成分较复杂。酶法再生体系较为简单 ,单酶再生系统在产物分离等方面更有利。与高聚物结合是保留辅酶 的有效方法 ,但不适于辅酶 。用带电滤膜构建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地保留辅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Ⅰ 辅酶 保留 再生 烟酰胺类辅因子
下载PDF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COⅠ、COⅡ、Cytb和28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碧欢 李海波 +1 位作者 叶卫邦 陈友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10,共8页
【目的】基于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可快速准确鉴别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与其他天牛幼虫的目标基因,为该保健昆虫的食药用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利用线粒体COⅠ、COⅡ、Cytb基因和28S细胞核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克隆获得4种... 【目的】基于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可快速准确鉴别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与其他天牛幼虫的目标基因,为该保健昆虫的食药用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利用线粒体COⅠ、COⅡ、Cytb基因和28S细胞核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克隆获得4种基因片段,并进行同源序列检索、多重比对、序列信息分析及进化树构建。【结果】基因克隆最终获得锈色粒肩天牛4种基因序列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17、545、434和1088 bp。特殊位点分布结果显示:28S的保守位点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Cytb、COⅠ和COⅡ,变异率则正好相反。COⅠ、COⅡ和Cytb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和替换信息特点均表现为A+T含量>G+C含量,颠换高于转换,28S基因片段则表现为A+T含量<G+C含量,颠换低于转换。序列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序列结构存在差异,核基因较线粒体基因更为保守。4种基因序列的分子进化树均能将锈色粒肩天牛幼虫与桑天牛A.germari等其他天牛幼虫区分开。【结论】COⅠ、COⅡ、Cytb和28S基因均可作为鉴定该虫的分子生物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斗米虫) co co CYTB 28S 序列分析 物种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