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意义及并发症防治措施,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且临床难以确诊的肺部肿物患者438例行CT引...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意义及并发症防治措施,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且临床难以确诊的肺部肿物患者43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通过病理学确诊。结果 43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0%,一次穿刺阳性率94.9%,二次穿刺阳性率100.0%。438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379例(86.5%),良性病变37例,不确定22例。经皮穿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7.9%(376/384)、94.4%(51/54)、97.4%(427/438)。一次穿刺出现气胸33例(7.5%),痰中带血62例(14.2%),胸膜反应7例(1.6%),针道渗血6例(1.4%),未见针道种植。15例患者第二次穿刺出现气胸7例(46.6%),痰中带血1 1例(7 3.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肺部病灶<3 c m或穿刺深度≥5 c m的患者气胸和痰中带血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肿块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穿刺进针深、病灶小、有慢阻肺的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越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相对小、确诊率高、安全性较好的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干预方法以及脑出血后血肿变化的总结,探讨急诊干预对防止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2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来深圳龙华医院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干预方法以及脑出血后血肿变化的总结,探讨急诊干预对防止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2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来深圳龙华医院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有资料中随机抽取实施急诊规范化干预的患者90例(干预组)及未实施急诊规范化干预患者90例(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早期血肿扩大率进行比较。急诊干预措施包括患者呼吸道的管理、血压的调节、颅内压检测、静脉输入止血药物、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留着尿管、完善必要的常规检查等,其中血压的调节笔者采用的是乌拉地尔静脉注射加静脉输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血压升高的患者,在接诊后1 h内将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30~140 mm Hg,且一直维持此水平,保持血压的稳定,防止血压的波动。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规范化的干预有助于血肿的稳定,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进一步扩大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应将急救服务体系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救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切实落实到脑出血整个治疗过程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意义及并发症防治措施,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且临床难以确诊的肺部肿物患者43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通过病理学确诊。结果 438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0%,一次穿刺阳性率94.9%,二次穿刺阳性率100.0%。438例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379例(86.5%),良性病变37例,不确定22例。经皮穿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7.9%(376/384)、94.4%(51/54)、97.4%(427/438)。一次穿刺出现气胸33例(7.5%),痰中带血62例(14.2%),胸膜反应7例(1.6%),针道渗血6例(1.4%),未见针道种植。15例患者第二次穿刺出现气胸7例(46.6%),痰中带血1 1例(7 3.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肺部病灶<3 c m或穿刺深度≥5 c m的患者气胸和痰中带血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肿块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穿刺进针深、病灶小、有慢阻肺的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越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相对小、确诊率高、安全性较好的方法。
文摘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干预方法以及脑出血后血肿变化的总结,探讨急诊干预对防止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2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来深圳龙华医院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有资料中随机抽取实施急诊规范化干预的患者90例(干预组)及未实施急诊规范化干预患者90例(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早期血肿扩大率进行比较。急诊干预措施包括患者呼吸道的管理、血压的调节、颅内压检测、静脉输入止血药物、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留着尿管、完善必要的常规检查等,其中血压的调节笔者采用的是乌拉地尔静脉注射加静脉输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血压升高的患者,在接诊后1 h内将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30~140 mm Hg,且一直维持此水平,保持血压的稳定,防止血压的波动。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规范化的干预有助于血肿的稳定,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进一步扩大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应将急救服务体系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救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切实落实到脑出血整个治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