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刚 王海东 +2 位作者 王明荣 杨康 杨军民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5 0例食管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分析VEGF和MVD的关系及其与食管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 目的 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5 0例食管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分析VEGF和MVD的关系及其与食管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VEGF及MVD与食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组织学分型、生长方式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VEGF与食管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其生长和浸润转移起促进作用 ,VEGF可以作为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病理特点
下载PDF
髌下深囊与关节腔间组织结构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雍刘军 钟河清 +2 位作者 杜芯瑜 罗瑛 吴少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观察髌下深囊和关节腔间组织结构特点,为膝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侧固定后的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关节腔、髌下深囊的滑膜分布及其之间区域组织结构;对20件膝关节铸型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关节腔、髌下深囊及... 目的观察髌下深囊和关节腔间组织结构特点,为膝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侧固定后的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关节腔、髌下深囊的滑膜分布及其之间区域组织结构;对20件膝关节铸型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关节腔、髌下深囊及其之间区域的血管来源、分支及分布。结果关节腔和髌下深囊内表面有相同的滑膜组织,但彼此间并非延续而成,二者之间被髌下脂肪组织填充分隔;关节腔、髌下深囊及其之间区域主要通过膝降动脉、膝下内侧动脉和膝上、下外侧动脉及其分支连通。结论髌下深囊和膝关节腔间滑膜互不延续,二者间有动脉连通。不同的膝关节病变在髌下深囊和膝关节腔可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深囊 关节腔 组织结构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洪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讨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断明确的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应用保守治疗法与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法对疾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讨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断明确的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应用保守治疗法与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法对疾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组患者其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8%,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76%(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既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恢复正常听力;又能够避免常规手术对儿童咽鼓管圆枕的损伤,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患者 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临床疗效与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