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体会 被引量:36
1
作者 雷蕾 熊维建 +4 位作者 钟锦 熊燕影 刘孟宇 虞雪云 王燕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17-3619,共3页
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12年度开展《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指南》应用评价工作,完成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11份,包括指南质量水平、应用情况、综合评价等内容;完成应用性评价临床病例观察60例,包括指南临床应用符合度、疗效评价等内容。根据指... 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12年度开展《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指南》应用评价工作,完成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11份,包括指南质量水平、应用情况、综合评价等内容;完成应用性评价临床病例观察60例,包括指南临床应用符合度、疗效评价等内容。根据指南评价结果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提出《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指南》中中医诊断、辨证论治、其他治法、调摄预防以及疗效评价方法等方面建议:1规范中医病名,完善中医诊断;2优化中医辨证,灵活对证选方;3发挥中医优势,开展其他治法;4普及中医调摄,重视中医预防;5重视疗效评价,提高中医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诊疗指南 临床应用评价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海隆 姜泉 +5 位作者 刘维 彭江云 刘英 林昌松 刘孟宇 吕爱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03-4106,共4页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病例观察法,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完成病例信息采集,主要...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病例观察法,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完成病例信息采集,主要评价指南的应用符合度、应用效果等内容。统计学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指南应用符合度分析,证候分类符合率最高(90.7%),西医疾病诊断、分证治则治法的符合率较高(89.0%、84.7%),分证方药、调摄预防的符合率较低(47.3%、40.1%);应用效果评价分析,安全性>经济性>疗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较好的比例分别为99.0%、94.3%、35.0%;指南综合评分,技术水平6.69,满意度6.59,适用性6.42;未采用指南的临床应用方案主要来源于重点专科方案、专家经验和医院的诊疗常规。结论:本指南整体技术水平、满意度和适用性较好,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指南在中医疾病诊断、分证用药、调摄预防等方面临床符合度低,需要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修订完善,提高共识度;指南安全性、经济性较好,需要定期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进一步提高指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诊疗指南 临床应用评价
原文传递
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阶 李勇 +4 位作者 李军 崔向宁 何庆勇 张振鹏 韩学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10-2213,共4页
目的:评价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符合程度和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在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开展室性早搏病例观察,与《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进行比较,研究指南诊治内容与临床实践的... 目的:评价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符合程度和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在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开展室性早搏病例观察,与《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进行比较,研究指南诊治内容与临床实践的符合程度,了解指南实际应用效果(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探索指南应用符合度与应用效果的关联性。结果:1《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在中、西医疾病诊断和证候分类、治则治法的符合率较高,方剂、药物组成、其他治法的符合率略有下降,调摄预防的符合率最低;2指南的应用效果评价比较,安全性>经济性>疗效;3指南的符合程度与应用效果存在关联关系,符合指南治则的诊疗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但部分未采用指南的诊疗方案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指南修订意见建议的重要补充内容。结论:《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指南》临床符合度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指南应用符合程度与应用效果存在关联关系,针对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结果,可以总体评价指南的适用性与应用效果,为修订指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中医诊疗指南 指南应用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指南病证结合质量评价方法学探索 被引量:14
4
作者 宇文亚 韩学杰 +3 位作者 王丽颖 史楠楠 谢雁鸣 吕爱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1-473,478,共4页
中医临床指南是中医诊疗技术标准的基本形式,是中医优势和特色的有效载体。指南的制定、评价、应用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但我国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医临床指南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指南的主要特点,其有效质量评价方... 中医临床指南是中医诊疗技术标准的基本形式,是中医优势和特色的有效载体。指南的制定、评价、应用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但我国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医临床指南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指南的主要特点,其有效质量评价方法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指南的质量及其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以慢性胃炎为范例,探索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慢性胃炎病证结合中医临床指南质量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临床指南质量评价的方法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指南 病证结合 质量评价 慢性胃炎
原文传递
胎动不安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东梅 王宪 +5 位作者 李伟莉 赵瑞华 闫颖 魏绍斌 刘孟宇 韩学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评价胎动不安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效果,拓展应用评价内容。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要求,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观察临床胎动不安病例,进... 目的:评价胎动不安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效果,拓展应用评价内容。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要求,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观察方法,观察临床胎动不安病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与指南内容的比较,评估指南符合度(一致性)。结果:300例临床资料与指南比较,诊断要点和证候分类、治则治法及方药的符合率较高,其他疗法的符合率较低。拓展研究显示:肾虚是本病的根本病机,补肾的原则与方法贯穿始终,指南与临床实际一致。结论:该指南临床应用符合度(一致性)好,可作为临床诊疗本病的规范方案。指南中未涉及调摄预防等内容,可进一步修订完善。拓展中医诊疗指南应用性评价内容,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指南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动不安 中医诊疗指南 指南应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矩阵模型的中医临床指南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探索 被引量:9
6
作者 宇文亚 韩学杰 +4 位作者 刘孟宇 王丽颖 史楠楠 戴雪珂 吕爱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76-3079,共4页
临床实践指南(CPG)是指导临床实践的诊疗技术标准,其核心价值是提高临床疗效,目前我国已颁布并不同程度应用了大量的CPG,但由于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很难回答中医CPG的临床疗效,进而评价其临床价值。辨证论治是中医CPG的核心技术,中... 临床实践指南(CPG)是指导临床实践的诊疗技术标准,其核心价值是提高临床疗效,目前我国已颁布并不同程度应用了大量的CPG,但由于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很难回答中医CPG的临床疗效,进而评价其临床价值。辨证论治是中医CPG的核心技术,中医CPG疗效评价很大程度就是对CPG中证候-治疗-疗效间非线性关系从多维度层面进行客观的评价。本课题在发现矩阵模型的原理基本符合辨证论治的特征时,拟以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CPG为范例,用矩阵模型研究其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方法学。首先,鉴于中医CPG的证候、治疗均已明确,通过会议共识法确定疗效、安全等多维度的疗效评价指标;其次,分别构建证候矩阵、治疗矩阵和疗效矩阵,并运用相应的算法计算证候矩阵、治疗矩阵与疗效矩阵的关系数值;然后,前瞻性临床验证CAG中医CPG矩阵疗效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CPG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模型 中医临床指南 疗效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静 李蕾 +3 位作者 石颖 王芳 刘孟宇 王燕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62-2665,共4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开展《鼻鼽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和临床应用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提示《鼻鼽中医诊疗指南》基本符合临床实际,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总结指南评价体会:中、西医诊断要明确,但不可一一对应;结合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开展《鼻鼽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和临床应用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提示《鼻鼽中医诊疗指南》基本符合临床实际,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总结指南评价体会:中、西医诊断要明确,但不可一一对应;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中医辨证准确率;增加证候类型,增加方药,提高指南适用性;发挥中医特色,挖掘其他疗法;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提出可以用较大范围内知名专家、名老中医的共识来弥补中医耳鼻喉科临床指南制定过程中文献偏少、等级偏低的问题,同时指南的疗效评价内容有待加强。基于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结果,能够为指南修订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中医诊疗指南 临床应用评价
原文传递
《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晓丽 刘丽坤 +4 位作者 郝淑兰 汪欣文 刘孟宇 史楠楠 刘玉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07-4110,共4页
目的:通过《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探讨该指南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全国5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共完成47份《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分析指南熟悉和使用情况,评价指南的质量水平和适用情况,并对比... 目的:通过《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探讨该指南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适用性。方法:全国5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共完成47份《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分析指南熟悉和使用情况,评价指南的质量水平和适用情况,并对比分析不同熟悉和使用程度下指南的评价结果。结果:指南临床应用熟悉率为85.1%,使用率为68.1%。质量水平评价:指南的适用范围、使用术语、诊断要点评分较高,其他治法、调摄与预防评分相对较低;适用情况评价:指南的协调性、配套性、合理性、完整性方面和与本单位的诊疗常规、重点专科方案比较评分"好"与"中"的比例相当,各占50%左右;与临床科研成果比较、与本单位专家经验比较、疗效方面评分"中"的比例略高;指南的安全性评分为"好"的比例最高(68.0%),在指南的经济性、简便性、适用性等方面评分为"好"的比例较高。指南熟悉与使用程度与适用性评价结果关联分析:指南熟悉和使用程度影响适用性评价的结果;熟悉和使用指南的人员对指南的适用性评价明显高于不熟悉和不使用指南的人员。结论:《食管癌中医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指南的质量水平与适用情况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指南的熟悉和使用程度是适用性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中医诊疗指南 适用性评价
原文传递
辽宁地区《慢喉喑中医诊疗指南》熟悉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石磊 冷辉 +4 位作者 曲中源 孙海波 刘孟宇 白卫国 王燕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65-2668,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慢喉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辽宁地区耳鼻喉科医生中的熟悉和使用情况,为它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研究辽宁地区117名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熟悉和使用《慢喉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目的:调查研究《慢喉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辽宁地区耳鼻喉科医生中的熟悉和使用情况,为它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研究辽宁地区117名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熟悉和使用《慢喉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情况。结果:诊疗过程中熟悉《慢喉喑中医诊疗指南》的医师占91.45%,使用该指南的医师占72.65%;按照医生的职称分类,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熟悉和使用指南人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业10年以下医师熟悉和使用指南人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二级医院医师熟悉和使用指南人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喉喑中医诊疗指南在大部分辽宁地区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师中使用情况良好,基层医院的低年资医师熟悉和使用指南较差,制定不同层次需求的指南、改变个体化治疗与规范性标准的对立性及个人固定诊疗习惯,是目前促进指南推广应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喉喑 中医诊疗指南 适用性评价 调查
原文传递
不同学科领域相同病种(大肠癌)指南协调配套性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尧 黄学武 +2 位作者 刘孟宇 王燕平 卫东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611-4614,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学科领域相同病种(大肠癌)指南的协调配套性。方法:对比《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大肠癌》与《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结肠癌》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实施... 目的:评价不同学科领域相同病种(大肠癌)指南的协调配套性。方法:对比《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大肠癌》与《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结肠癌》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实施方案》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评价两个指南的应用符合度(包括中、西医疾病诊断要点、证候分类、治则治法、方药、其他疗法)。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个指南各有侧重,部分内容如术式选择、中成药、其他治法方面有一定互补作用,但重复内容较多;指南应用符合度评价,符合率多介于70%-90%之间,肿瘤科的大肠癌指南多项内容(中医疾病诊断、证候分类、治则、方药)的符合率高于肛肠科结肠癌指南。结论:两个指南临床符合度较好,对于相应学科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需要修订完善;两个指南部分内容具有协调互补性,但总体协调配套性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诊疗指南 协调配套性 应用性评价
原文传递
《油风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颖 季聪华 +4 位作者 刘姗 李秋爽 曹毅 刘孟宇 王跃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20-3623,共4页
目的:评价《油风中医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病例观察法,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问卷完成病例信息采集,采用描述性分析、单组值95%置信区间计... 目的:评价《油风中医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病例观察法,由5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问卷完成病例信息采集,采用描述性分析、单组值95%置信区间计算及与目标值比较、根据是否完全采用指南进行组间比较(如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等)等方法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指南总体临床评价符合度较高(>80.00%);完全采用指南组和未完全采用指南组在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及综合评分(总体技术、满意度、适用性)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评价结果可以进一步修订完善指南内容,以提高指南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风 中医诊疗指南 临床应用评价
原文传递
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建芳 戴启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918-4920,共3页
目的:评价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由11家医疗机构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的方法,主要围绕指南内容的临床适用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 目的:评价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由11家医疗机构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的方法,主要围绕指南内容的临床适用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从诊断、辨证、治疗等方面与指南内容进行比较,填写一致性测试表及一致性测试报告。结果:226例临床资料与指南比较,诊断部分、预防与调摄部分一致性较高,辨证分型及治则一致性稍低,由于患儿兼加症及地区用药不同,药物组成、中成药及其它治法一致性较低。结论:小儿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基本符合临床实践,可作为临床医生治疗本病的标准中医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诊疗指南 临床应用评价 小儿 一致性 回顾性病例观察
原文传递
鼻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的策略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作者 王仁忠 韩秀丽 宁云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50-1852,共3页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发现和提出鼻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2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修订、完善,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制修订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2015),以循...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发现和提出鼻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2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修订、完善,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制修订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2015),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共识、多中心临床诊疗病例观察、一致性评价、专家问卷调查、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网上意见征询等形式对2012版鼻窒中医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论证。结果:对旧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有:①对鼻窒定义重新进行修订,扩大了鼻窒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对临床各证型的选方用药进行修订,更体现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专科诊疗特点;③增加了辨证使用中成药;④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原指南中的治疗方法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窒 慢性鼻炎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修订策略与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