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遗传代谢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石惠英 杨长仪 +3 位作者 张宝泉 徐颖 张雅迪 蔡文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556-1558,共3页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5590例,其中高危新生儿340例,对高危患儿以串联质...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新生儿5590例,其中高危新生儿340例,对高危患儿以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并对确诊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确诊遗传代谢病15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枫糖尿症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2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2例,丙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1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症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66.7%(10/15例)患儿在出生后1周内发病,且病情危重。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如反应筹、昏迷、嗜睡、肌张力异常、惊厥、气促、呼吸困难、拒乳、腹泻、黄疸等。首发症状以纳差、嗜睡、抽搐及呼吸困难为主,无特异性。结论新生儿期起病的遗传代谢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早者病情重,及早行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可早期诊断,并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临床特点 质谱技术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临床实验室质谱检测原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岩 Thomas Jackson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质谱(MS)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同时检测多个化合物的能力,对其的应用正成为临床实验室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目前,已有多种MS分析仪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其检测性能正在快速提升。文章对MS技术作了基本介绍,包括临床实验室MS检... 质谱(MS)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可同时检测多个化合物的能力,对其的应用正成为临床实验室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目前,已有多种MS分析仪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其检测性能正在快速提升。文章对MS技术作了基本介绍,包括临床实验室MS检测的相关仪器、电离技术及样品制备等,并就临床实验室开展MS检测所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 质谱技术 检测原理
下载PDF
六例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缺乏症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3
作者 张彦 邱文娟 +4 位作者 张惠文 陈婷 徐烽 顾学范 韩连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确诊年龄为32个月(15 d~9岁)。其中1例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2例迟发型、3例婴儿型。3例由新生儿筛查确诊;3例因临床表现就诊,起病时有发热、肌肉乏力伴肌酶增高。5例患儿表现为游离肉碱降低,棕榈酰基肉碱、十八碳烯酰肉碱升高。6例患儿检测到CPT2基因变异8个位点(携带双位点突变4例,携带单位点突变2例),3种为已知变异(p.R631C、p.T589M和p.D255G),5种为新报道变异(p.F352L、p.R498L、p.F434S、p.A515P、c.153-2A>G)。经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5个新报道变异中c.153-2A>G和p.F352L为疑似致病变异,p.R498L、p.F434S和p.A515P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结论:CPT2缺乏症临床表型多样,通过新生儿血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缺乏症 临床特征 CPT2基因 串联质谱技术 游离肉碱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标志物研究中常用蛋白组学质谱方法的定量准确性评估
4
作者 张磊 申华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199,共9页
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修饰状态或相互作用模式的变化有可能反映病理状态或疾病进展,因此蛋白质常被用作疾病标志物.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发现了大量的潜在疾病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其质谱检测方法能否进一步推广至临床检... 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修饰状态或相互作用模式的变化有可能反映病理状态或疾病进展,因此蛋白质常被用作疾病标志物.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发现了大量的潜在疾病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其质谱检测方法能否进一步推广至临床检测,定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关键.本文合成了32条标准肽段,对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多反应监测(MRM)及平行反应监测(PRM) 3种有潜力在临床质谱方面大规模应用的定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将肽段稀释成4个不同的浓度来模拟不同丰度的实际样本,用以上3种质谱方法采集数据后,比较了肽段发现率、标准曲线线性、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及保留时间(RT)漂移等情况,总结了3种定量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潜在应用方向.结果表明,MRM定量方法最适合临床应用,在于其优异的日间日内稳定性、灵敏度和定量精度;PRM适合科研方向靶向定量,因其拥有最高灵敏度和较高稳定性定量精度;而DIA由于高通量而依赖于软件和算法解析,定量数目多的同时,对于特定肽段定量准确性比PRM/MRM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质谱 蛋白质组学 平行反应监测 多反应监测 数据非依赖性采集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原发鼻咽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迎春 陈艳 +4 位作者 廖端芳 何兰 林丽美 范婧莹 田道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寻找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不同临床类型鼻咽癌原发病瘤灶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对不同临床类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和正常人鼻咽组织总蛋白进行分离,对比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 目的寻找上行型、下行型和混合型不同临床类型鼻咽癌原发病瘤灶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对不同临床类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和正常人鼻咽组织总蛋白进行分离,对比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和数据库信息检索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混合型鼻咽癌组出现31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8个表达上调,13个表达下调;从混合型鼻咽癌组选择10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出5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热休克固有蛋白、α1抗胰蛋白酶和巨噬细胞帽蛋白;表达下调的有S100A9蛋白和4.1蛋白。与下行型鼻咽癌组比较,上行型鼻咽癌组出现31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15个表达上调、16个表达下调;从上行型组选择10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出6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线粒体顺乌头酸酶、乙醇脱氢酶、Rab GDP解离抑制因子β;表达下调的有NM23-H1、核氯离子通道蛋白27和乙醛脱氢酶X。结论不同临床类型鼻咽癌患者肿瘤转移相关蛋白、能量代谢蛋白、解毒蛋白与抗肿瘤转移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这些蛋白可作为临床分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类型 蛋白质组学 质谱分析 差异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旭 金有训 +2 位作者 王仙霞 武利庆 刘亚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临床研究发现,IGF-1与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肿瘤、大脑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皮肤病、肝病等多种疾病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临床研究发现,IGF-1与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肿瘤、大脑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皮肤病、肝病等多种疾病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新冠肺炎的研究中,IGF-1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可通过准确检测血清中IGF-1含量的变化作为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目前,临床上针对IGF-1的含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和基于质谱技术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检测特性,测量准确性也不尽一致。通过对IGF-1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IGF-1在临床检测应用中的功能作用,讨论其检测方法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为进一步提升IGF-1的检测能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生物标志物 定量检测 临床诊断 免疫学分析法 质谱法
下载PDF
临床医学质谱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珠 张雪珂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2年第1期25-28,共4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准确性,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质谱技术复杂性会产生潜在的质量风险,结构化、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对于临床检验高标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临床质谱检验技术的自建检测项目、溯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准确性,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医学.质谱技术复杂性会产生潜在的质量风险,结构化、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对于临床检验高标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临床质谱检验技术的自建检测项目、溯源性以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研究,分析质量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临床质谱应用面对的挑战,推动国内临床质谱质量管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质谱 检验 质量管理
下载PDF
脑脊液蛋白质组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林鹏 樊鹏程 +3 位作者 靳婉君 马慧萍 景临林 贾正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43-1649,共7页
脑脊液(CSF)围绕并支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由于脑脊液与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接触,所以其是寻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记物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CSF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中综述了... 脑脊液(CSF)围绕并支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由于脑脊液与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接触,所以其是寻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生物标记物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CSF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中综述了近年来CSF蛋白质组学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蛋白质组学 临床应用 质谱 诊断标志物
原文传递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及对新生儿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兰惠英 钟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及对新生儿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分娩的新生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筛查方法,研究组采用串联质... 目的探究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及对新生儿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分娩的新生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筛查方法,研究组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观察两组筛查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后期遗传性代谢病发生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由剖宫产以及胎吸助产出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出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遗传性代谢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特异性、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筛查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遗传性代谢病 筛查 临床价值 生命质量 串联质谱技术
原文传递
肾脏轻重链型淀粉样变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振豫 喻小娟 +5 位作者 靳广书 李丹阳 王爽 周福德 刘刚 王素霞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5-393,共9页
目的探讨肾脏轻重链型淀粉样变(light and heavy chain amyloidosis,AH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及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通过肾活检病理确诊的10例AH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肾脏轻重链型淀粉样变(light and heavy chain amyloidosis,AH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及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通过肾活检病理确诊的10例AH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AH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男女比例为7∶3,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7/10的患者有肾病综合征,7/10的患者伴镜下血尿,3/10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所有病例血及尿中均可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IgGλ型最为常见(5/10);少数患者血清补体降低;血清游离轻链可存在κ/λ比值的异常。10例患者均未达到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除1例诊断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外,其余均诊断为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renal significance,MGRS);骨髓活检显示淀粉样物质阳性率为2/6;确定心脏受累的仅1例。肾组织病理显示淀粉样变蛋白除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10/10)外,多数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8/10)、肾间质(9/10)、管周毛细血管壁(9/10)及小动脉壁(8/10)的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偏振光下呈苹果绿双折光;免疫荧光可见单种重链和单种轻链染色同时阳性,并与质谱分析的结果一致;电镜下见直径8~12 nm无分支的细纤维结构无序分布。结论肾脏AHL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血尿发生率高、心脏受累比例低、血中常可见完整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λ为主),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管周毛细血管壁易见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球蛋白轻链 免疫球蛋白重链 肾脏 质谱分析法
原文传递
标准物质在临床质谱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凌晓 马金飞 +2 位作者 杨青青 刘鹏云 刘华芬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7-441,共5页
标准物质是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而质谱技术作为一种临床检验新技术,在使用标准物质时同样需要区分标准物质的不同作用,合理选择并应用于测量方法确认、校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本... 标准物质是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而质谱技术作为一种临床检验新技术,在使用标准物质时同样需要区分标准物质的不同作用,合理选择并应用于测量方法确认、校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文从标准物质在临床质谱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标准物质在测量方法确认、校准物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 临床质谱技术 应用
原文传递
临床质谱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总结
12
作者 彭锐 王少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3期148-152,共5页
近年来临床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血药浓度监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类固醇检测等项目中。但由于我国至今仍缺乏适用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临床质谱教育体系,导致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因此,如何提升... 近年来临床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血药浓度监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类固醇检测等项目中。但由于我国至今仍缺乏适用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临床质谱教育体系,导致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因此,如何提升关于临床质谱技术的继续教育水平,从而高效完成人才梯队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总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近十年的临床质谱继续教育经验,从色谱/质谱原理、仪器操作和维护、质谱项目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剖析,为相关教学活动归纳了授课提纲、明确了知识重点、推荐了学习资料。并通过回顾性分析既往59名参与继续教育学员(包括检验技师、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的学习满意度和考核通过率,系统评估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在整体满意度和考核通过率均超过80%的背景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继续教育方案对全学历层次的青年检验技师和临床药师学员表现出优异的授课效果;而对40岁以上学员和临床医师学员的授课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希望通过研究促进我国临床质谱教学研究的开展,达到辅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高效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临床教学 检验医学 质谱 色谱 技术推广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宁雅婷 杨启文 +3 位作者 陈新飞 郁谨菡 李雪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27-432,共6页
感染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早期精准识别和监测病原体耐药性对患者预后及遏制耐药至关重要。临床微生物常规技术已无法满足快速诊疗的需求,因此快速检测技术成为检验与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快速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最新技术研究... 感染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早期精准识别和监测病原体耐药性对患者预后及遏制耐药至关重要。临床微生物常规技术已无法满足快速诊疗的需求,因此快速检测技术成为检验与临床关注的焦点。本文论述快速鉴定与药物敏感性检测的最新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要点,旨在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未来新技术的引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学 快速检测 鉴定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光谱技术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宏基因组测序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LC-MS/MS在临床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分析中的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玲燕 杜娟 +4 位作者 吴伟 沈青青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6-1115,共10页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由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微量高效能化学物质。类固醇激素的变化在新生儿筛查、内分泌疾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寻找一种可靠、便捷的分析方法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首要任务。在各类检测...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由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微量高效能化学物质。类固醇激素的变化在新生儿筛查、内分泌疾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寻找一种可靠、便捷的分析方法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首要任务。在各类检测方法中,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联用技术因具有高灵敏度、高专属性和高通量的特点,在临床类固醇激素代谢分析领域显示极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临床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分析方面的应用及进展,特别是样品前处理、色谱及质谱条件方面,并简要阐述LC-MS/MS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测定方面的特点及优势,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 性激素 临床检验 免疫分析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在非造血系统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倩雯 杨肃文 +2 位作者 乔赛 谢鑫友 张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2-728,共7页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项集光学、应用流体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细胞分析技术。目前,FCM在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监测中广泛应用,但在非造血系统肿瘤(NHN)的临床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随着分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 流式细胞术(FCM)是一项集光学、应用流体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细胞分析技术。目前,FCM在血液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监测中广泛应用,但在非造血系统肿瘤(NHN)的临床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随着分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与现有高新技术高度整合的新型FCM逐步受到关注,例如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全光谱流式细胞术(SFC),这些新型FCM的出现为NHN患者临床实验室辅助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该文阐述传统FCM、CyTOF与SFC原理及其在NHN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为FCM在临床检验的进一步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临床实验室技术 质谱流式细胞术 全光谱流式细胞术 肿瘤
原文传递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在临床参考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全灿 李红梅 《同位素》 CAS 201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测量结果溯源是实现医学实验室标准化最重要的策略,旨在保证不同实验室、不同测量方法、不同型号、不同仪器厂家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比。参考测量程序用于评价其他测量程序获得的同类被测量值的正确度。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sotope dilution ... 测量结果溯源是实现医学实验室标准化最重要的策略,旨在保证不同实验室、不同测量方法、不同型号、不同仪器厂家检测结果的准确可比。参考测量程序用于评价其他测量程序获得的同类被测量值的正确度。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sotope 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IDMS)是具有高计量学特性的基准方法。本文主要对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在临床参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基本原理、定量方式及其不确定度,并结合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会(joint committee for traceability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TLM)参考系统数据库,分析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在临床参考系统的应用及最新进展,为临床参考系统、同位素应用以及计量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性 临床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参考系统
下载PDF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雪琴 张璋 熊虹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2期47-49,共3页
目的:提高儿科医生对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本院6例MMA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主要临床特点为喂养困难、反应差、反复黄疸、肢体震颤、血小板减少、贫血、高氨... 目的:提高儿科医生对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本院6例MMA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主要临床特点为喂养困难、反应差、反复黄疸、肢体震颤、血小板减少、贫血、高氨血症等。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GC/MS)行尿有机酸分析均发现尿甲基丙二酸明显增高。确诊后4例给予大剂量VitB12应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出院前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营养、体格发育良好,2例随访肌张力低、发育迟缓,2例确诊前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新生儿MMA临床特点不典型,对症治疗效果差时应及早行血、尿有机酸检测明确诊断,使更多的患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新生儿 临床特征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法
下载PDF
1,8-二氨基萘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亚硝酸盐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国杰 刘建玲 +1 位作者 高丽娜 刘俊亭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1-293,共3页
本文通过探索衍生化反应条件,提出1,8-二氨基萘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新方法。实验证实:该方法可直接在血浆中对NO-2进行衍生化,NO-2在0.05-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9);检测限为0.01μg/mL... 本文通过探索衍生化反应条件,提出1,8-二氨基萘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新方法。实验证实:该方法可直接在血浆中对NO-2进行衍生化,NO-2在0.05-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9);检测限为0.01μg/mL;回收率为87.63%-119.2%;实验耗时30min。与文献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检测限低、回收率和精密度高的优点,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亚硝酸盐 1 8-二氨基萘 血浆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19
作者 聂海鑫 李幽然 +3 位作者 冯迟 刘颖 翟燕红 曹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699-702,716,共5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结合了液相色谱的良好分离性能和串联质谱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检验领域重要的新技术之一。目前LC-MS/MS在临床检验方面...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结合了液相色谱的良好分离性能和串联质谱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通量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检验领域重要的新技术之一。目前LC-MS/MS在临床检验方面,已经成为临床小分子化合物的主要检测方法,此外在激素检测、新生儿筛查、治疗药物监测、维生素检测、蛋白质与多肽定量等项目应用也日趋成熟。虽然LC-MS/MS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在临床检验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但是LC-MS/MS临床检验应用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质谱检验中,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前处理操作复杂、仪器操作复杂、信息化管理程度低、对检验人员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阻碍了LC-MS/MS优秀的检验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限制了LC-MS/MS在临床检验中的发展,本文将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临床质谱检验中心在LC-MS/MS检测技术工作效率提升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信息化 数据传输
下载PDF
4羟基丁酸尿症9例诊断及长期随访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文轩 舒剑波 +1 位作者 王洪 张玉琴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60-1564,共5页
目的探讨4羟基丁酸尿症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及随访。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9例4羟基丁酸尿症患儿资料,根据其临床特征,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尿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半定量检测及ALDH5A1基因突变... 目的探讨4羟基丁酸尿症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及随访。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9例4羟基丁酸尿症患儿资料,根据其临床特征,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尿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半定量检测及ALDH5A1基因突变检测多层面分析。结果9例起病年龄均<1岁,均存在精神运动发育落后,4例癫痫发作,1例意识障碍,1例不自主运动。9例均行头颅MRI检查,4例头颅MRI示双侧对称性苍白球病变,其中1例伴中脑大脑脚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头颅MRI示左颞叶皮质区软化灶,4例头颅MRI示脑室、脑外间隙增宽。9例尿GC/MS半定量检测示尿4羟基丁酸增高。9例行基因检测均为ALDH5A1基因突变,突变位点3例为c.1568C>T纯合突变,1例为c.839T>G纯合突变,余5例分别为c.691G>A,c.1568C>T;c.1383_2delA,c.1568C>T;c.527G>A,c.691G>A;c.904G>A,c.1022C>A;c.398_399delA、c.638G>T复合杂合突变。9例予对症治疗,其中4例伴癫痫患儿予抗癫痫药物治疗。9例随访,1例因癫痫持续状态死亡,1例癫痫已控制5年,2例抗癫痫治疗有效。8例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有不同程度好转,1例不自主运动消失,2例复查尿GC/MS半定量检测仍示尿4羟基丁酸增高。结论4羟基丁酸尿症多在1岁内起病,以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为首发表现,可有癫痫。头颅MRI以对称性苍白球异常信号为主要特征。尿GC/MS示4羟基丁酸增高,为本病生化诊断依据,其在体内蓄积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ALDH5A1为致病基因,其中c.1568C>T位点发生突变频率高,推测此位点可能为中国患儿的热点突变。有癫痫者可能死于癫痫持续状态,可作为评判疾病严重度的一个临床指标。无特效治疗,有癫痫者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丙戊酸可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丁酸尿症 临床特征 头颅磁共振成像 尿气相色谱-质谱法 ALDH5A1基因突变 随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