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应用紫杉醇与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盟 马士新 +7 位作者 陆志刚 蒋利 杭靖宇 张洁 李京波 顾水明 张昀昀 金立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血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法),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术后严格要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或氯比格雷9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患者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平均随访10.6个月,失访患者3例(包括2例雷帕霉素支架组患者与1例紫杉醇支架组患者),失访率为1.79%。在随访的81例雷帕霉素支架组共7例(8.64%)发生了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在随访到的84例紫杉醇支架组8例(9.52%)患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以上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雷帕霉素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00%(3/15),紫杉醇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5%(6/2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紫杉醇 雷帕霉素 洗脱支架 动脉造影
下载PDF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怡欣 黄燕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8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 探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腹膜透析(PD)患者门诊随访评估中的应用,为PD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5月—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门诊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奥马哈... 目的 探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在腹膜透析(PD)患者门诊随访评估中的应用,为PD患者提供一种更有效、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5月—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门诊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依据,从生理、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行为以及环境等领域对其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 60例患者共存在护理问题436个,平均每个患者存在7.27个;65.6%护理问题属于生理领域,23.2%属于健康相关行为领域,7.8%属于环境领域,3.4%属于社会心理领域;发生率最高的护理问题分别是循环(90.0%)、疼痛(80.0%)、皮肤(71.7%)和消化-水合(63.3%).结论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能够全面评估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有利于临床护理评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门诊随访 护理评估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化病案的临床随访工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志武 《中国病案》 2011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化病案的临床随访工作模式。方法针对当前临床随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阐述数字化病案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临床随访的工作模式。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病案的分布式临床随访...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化病案的临床随访工作模式。方法针对当前临床随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阐述数字化病案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临床随访的工作模式。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病案的分布式临床随访工作模式。该模式在数字化病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随访工作平台,随访工作以临床科室为主体,运用多种随访方式完成随访,并通过集成化管理、分析与应用构建完整的临床随访系统。结论在应用数字化病案的基础上,可以实施新的临床随访工作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病案 临床随访 模式
原文传递
UNIVERS 3-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 被引量:9
4
作者 唐康来 李起鸿 +1 位作者 杨柳 Peter Habermeyer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3-995,共3页
目的 评测UNIVERS 3 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类风湿性肩关节炎接受了UNIVERS 3 D假体半肩关节置换治疗 ,5例获得至少 12个月的临床随访 ,最长 45个月 ,平均随访 2 6个月。功能评估采用Constant... 目的 评测UNIVERS 3 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类风湿性肩关节炎接受了UNIVERS 3 D假体半肩关节置换治疗 ,5例获得至少 12个月的临床随访 ,最长 45个月 ,平均随访 2 6个月。功能评估采用Constant评分和Constant修正评分标准 ;X线片随访包括 :前后位、轴位和“Y”型位X线片。根据Levigne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分级。结果 术后Constant评分和修正评分除 1例术后功能提高不明显外 ,其余病人均得到了至少 2倍以上的功能改善。未发现X线透亮带和假体松动 ,无肱骨假体头 颈连接部的松动和脱位。术后 1例并发症 ,为盂肱关节前上半脱位 ,没有对病人进行任何外科处理。根据肱骨头球状面形态和肱骨头相对于关节盂向上漂移的情况 :4例破坏型 ,1例中心型 ,1例向上型 ;肱骨头磨损 :微线型 2例 ,大结节凹槽型 1例 ,肱骨头球形变形 3例。不同的影像分级其临床结果不同。结论 UNIVERS 3 D假体肩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肩关节炎临床效果非常满意 ;无X线透亮带发生 ,术后并发症低。类风湿性肩关节炎的影像学分级可能有助于手术的选择及推断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随访 关节置换术 肩关节假体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超声随访 被引量:6
5
作者 闵杰青 李斌 +3 位作者 高虹 马越明 王鹏 王华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的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254例患儿的临床诊治与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损害占KD患者总数的28%,其中冠状动脉扩张(CA...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的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254例患儿的临床诊治与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损害占KD患者总数的28%,其中冠状动脉扩张(CAD)216例,占KD的28.16%,冠状动脉瘤(CAA)38例,占4.2%.随访结果:随访冠状动脉扩张210例,其中有单侧(左或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扩张99例(47.14%)随访3个月内恢复正常;21例(17.5%)6~12个月内恢复正常.双侧(左、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扩张26例(11.26%)随访12~18个月恢复正常,59例(25.54%)随访18~36个月恢复正常,5例(近期)仍在随访中.随访冠状动脉瘤35例,冠状动脉瘤内径<6 mm 28例12~36个月恢复正常,冠状动脉内径>8 mm的巨大动脉瘤7例,2例随访12~24个月尚未恢复,3例随访24~36个月双侧均有回缩或单侧恢复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扩张;2例分别随访6年、8年仍存单侧冠状动脉瘤,另侧冠状动脉扩张.结论 轻、中度冠状动脉扩张预后较好,冠状动脉瘤的恢复相对冠状动脉扩张时间长;巨大动脉瘤特别伴有心肌病变,以及多脏器损害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损伤 临床随访
下载PDF
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随访及评价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海军 陈卫衡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2期3425-3428,共4页
股骨头坏死作为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其临床疗效随访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统计及分析,并对其疗效评价的回顾,认为目前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影像学分期... 股骨头坏死作为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其临床疗效随访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统计及分析,并对其疗效评价的回顾,认为目前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影像学分期评分以及髋关节置换的时间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需要更加人性化,强调了开展远期疗效观察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疗效随访 评价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随访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合勇 郭艾 +5 位作者 马立峰 刁乃成 李智尧 杨金江 杨波 喻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下全内技术,以自体半腱肌作为移植物,股骨和胫骨端可调节袢钢板双悬...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下全内技术,以自体半腱肌作为移植物,股骨和胫骨端可调节袢钢板双悬吊固定方式重建ACL的患者27例。通过随访术后相关并发症、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膝关节评分、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等评估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7.7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出现感染、韧带再断裂等并发症。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5.93±14.47)分和(52.49±13.37)分恢复至末次随访的(88.63±5.37)分和(86.25±5.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hman试验术前均为阳性(Ⅱ度2例,Ⅲ度25例),末次随访时仅1例阳性(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移试验末次随访时阳性2例(Ⅰ级),显著少于术前的27例(Ⅰ级2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半肌腱重建 关节镜 全内技术 临床随访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和RBM5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秋爽 杨潇 +4 位作者 李然伟 冯树强 田文杰 杨贺 姜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0期1616-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和RBM5基因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这三种标志物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和RBM5基因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这三种标志物与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分化的关系及VEGF/KDR在瘤细胞中的共表达情况,并就其共表达和RBM5的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对比。结果PCa患者中VEGF,KDR和RBM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56.1%和48.0%。同时提示非胞膜浸润和细胞分化好的PCa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KDR和RBM5表达水平高于前列腺胞膜浸润和细胞分化差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KDR间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共表达率为45.9%(90/196),RBM5与VEGF和KD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BM5vs VEGF,P<0.01;RBM5vs KDR,P<0.01)。随访结果表明,这三种标志物同时高表达者,术后PSA反弹早,肿瘤原位复发和远处骨转移的风险高。结论VEGF/KDR共表达说明在PCa细胞中存在VEGF自分泌现象,RBM5与VEGF/KDR表达的相关性提示,RBM5可能参与了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重视三者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PCa患者分子靶向用药的疗效。另外,对这三种基因异常高表达的患者,提示术后复发风险高和预后不良,应强化治疗并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临床随访
下载PDF
广东地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中医药疗效评价及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娜 褚庆民 李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854-1860,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评价中医药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清热活血方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长期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评价中医药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清热活血方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长期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基于课题组既往研究资料数据库,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广东地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检索,共收集695例。期间住院死亡21例,出院674例,其中合并恶性肿瘤予以排除7例以及随访期间失访50例,实际完成随访617例。在完成随访观察的病例中,根据术后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中药+西药治疗组(简称中药+西药组)316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简称单纯西药组)301例,统计2组患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再发心绞痛情况、再发心肌梗死情况、再次因心血管病入院情况、再次PCI情况和死亡情况等)。根据所服用中药是否为清热活血方将中药+西药组患者分为清热活血方治疗组(简称清热组)160例和非清热活血方治疗组(简称非清热组)156例,进一步观察2组患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价清热活血方治疗广东地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随访终止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结果】(1)本研究对广东地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01年。(2)中药+西药组的累积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1%(51/316),明显低于单纯西药组的28.2%(85/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中药+西药组的累积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3%(20/316),单纯西药组为11.0%(33/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西药组的累积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8%(31/316),明显低于单纯西药组的17.3%(52/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中药+西药组的316例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地区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中医药干预 清热活血法 临床随访
原文传递
个性化临床科研随访闭环管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柯艳 王忠庆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6期152-153,156,共3页
本文结合我院实践,研究基于病种定制满足临床和科研人员需求的个性化随访模板与评分机制,自由设定随访规则和随访计划。出院患者入组随访,然后按计划定期执行随访,随访结果用以辅助科研和评分,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再... 本文结合我院实践,研究基于病种定制满足临床和科研人员需求的个性化随访模板与评分机制,自由设定随访规则和随访计划。出院患者入组随访,然后按计划定期执行随访,随访结果用以辅助科研和评分,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再次入院治疗的干预,以此实现对出院患者随访的闭环管理,既满足了医生对出院患者进行病情追踪和康复指导的临床随访初衷,也实现了科研人员对科研病例的数据统计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随访 个性化模板 闭环管理 健康干预
下载PDF
2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10年后临床随访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诗翔 刘波 +1 位作者 汪洪 王文富 《疑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PTS)远期(10年)的临床特征,为制定PTS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并分析26例PTS患者10年后的临床表现、EEG、TCD、rCBF、CSF、心理测定、血液流变学、SPECT、CT、MRI等结果。结果10年后26例PTS患者中,大部分...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PTS)远期(10年)的临床特征,为制定PTS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并分析26例PTS患者10年后的临床表现、EEG、TCD、rCBF、CSF、心理测定、血液流变学、SPECT、CT、MRI等结果。结果10年后26例PTS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明显减轻,症状平均痊愈率仅为39.0%;26例EEG均正常;TCD示15例血流缓慢,以大脑中动脉明显;血液流变学检查示26例均有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轻、中度升高;rCBF示20例大脑灰质血流量减少,以额叶明显;26例CSF均正常;心理测定21例有轻—中度抑郁,3例有焦虑,16例智商减退,24例记忆商减退;19例行SPECT检查的患者均有双侧额叶、颞叶血流量轻度减少;CT及MRI示6例有轻度脑萎缩。结论PTS10年后仍然有脑血液循环异常和认知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后综合征 临床随访 脑循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临床效果及随访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淑敏 李小璇 +6 位作者 焦劲松 田朝晖 刘尊敬 唐文雄 刘玮 薛爽 张志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470-47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1月-2013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且狭窄率≥70%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其...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1月-2013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且狭窄率≥70%的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置入金属裸支架15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25例。分析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症状缓解率,同时,在随访期内(13~36个月),观察支架血管供血区的卒中和死亡事件以及相关缺血症状并记录再狭窄率。结果对40例患者共置入42枚支架,技术成功率100.0%。椎动脉开口处术前狭窄率为75%~99%,平均(85±7)%;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20%,平均(6±4)%。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6例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率87.5%。未发生支架血管供血区相关的卒中和死亡,4例发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例术后出现再狭窄,其中金属裸支架10例,药物洗脱支架3例,置入金属裸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0/15)与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发生率(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1,P=0.001)。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然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但能够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后循环缺血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临床随访
下载PDF
1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15年医学随访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梅玲 邢志伟 +7 位作者 姜恩海 于程程 江波 赵欣然 王晓光 赵凤玲 吕玉民 刘金星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钴-60(60Co)源辐射所致放射皮肤损伤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1起60Co源辐射事故中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天"住院期间和受照后15年医学随访期间的皮肤专科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天"右手食指于受照后15 d出现红... 目的了解钴-60(60Co)源辐射所致放射皮肤损伤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1起60Co源辐射事故中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天"住院期间和受照后15年医学随访期间的皮肤专科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天"右手食指于受照后15 d出现红斑,受照后20 d出现边界清楚的水泡,受照后28 d水泡吸收,局部干燥、结痂;受照后33 d硬痂脱落;受照后91 d右手食指皮肤干燥、萎缩变薄、粗糙、弹性差;临床诊断为右手食指Ⅱ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医学随访期间,"天"右手食指于受照后1年出现干燥、皲裂和角化过度等慢性病变,诊断为右手食指Ⅱ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受照后2、5、7、9和13年右手食指受照部位反复出现溃疡,伴有干燥、脱屑、色素减退、萎缩性疤痕、指甲纵裂和右手指伸展受限等体征;受照后15年,皮肤干燥、脱屑、皲裂,色素减退,出现萎缩性瘢痕。受照后2~15年随访期间均被诊断为右手食指Ⅲ度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可迁延发展成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其恢复过程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事故 钴-60 放射性疾病 皮肤损伤 医学随访
原文传递
胆道闭锁Kasai术后生存2年以上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意革 董淳强 +3 位作者 杨体泉 刘强 陈超 董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和预后。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Kasai手术后存活2年以上22例Gross分型III型胆道闭锁患儿的肝功能、胆管炎是否发作、B超肝纤维化评分、食道吞钡、病原学检查以及T细胞功能...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和预后。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Kasai手术后存活2年以上22例Gross分型III型胆道闭锁患儿的肝功能、胆管炎是否发作、B超肝纤维化评分、食道吞钡、病原学检查以及T细胞功能测定进行随访。结果 22例均获得胆红素完全消退,黄疸完全消退时间为(4.64±1.33)周;17例转氨酶(ALT)正常,5例未降至正常;胆管炎发作2例,分别为术后2周和5周;5例出现超声肝纤维化评分增高;吞钡未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病例;7例检出明确病毒抗体阳性;7例存在细胞免疫异常(CD8+增高,CD4/CD8值下降)。肝功能、病原感染以及免疫机制与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胆道闭锁Kasai术后获得良好的胆汁引流和胆红素的完全消退是决定生存的条件,黄疸术后约6周完全消退者预后较好。良好的胆汁引流和合理的术后预防用药可避免和减少胆管炎的发生。长期生存患儿仍有部分出现肝纤维化活动,与病毒感染活动和免疫机制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随访 生存 Kasai手术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江 段传志 +4 位作者 何旭英 文军 李西锋 李铁林 王建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9,104,共7页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预后。方法本组63例均证实为颅内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行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栓塞结束后临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预后。方法本组63例均证实为颅内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行GDC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栓塞结束后临床随访结果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观察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Hunt-Hess分级、F isher分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手术时间、急性脑积水程度、迟发性脑积水程度、术后颅内压力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63例患者中,栓塞治疗中1例弹簧圈部分脱出瘤腔,无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无动脉栓塞或血栓发生。临床随访恢复良好39例,轻、中度残疾22例,重度残疾或死亡2例,均无栓塞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影像学随访42例,1例动脉瘤栓塞术后瘤颈复发,41例动脉瘤均保持手术栓塞结束当时的状态。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因素依次是: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②发病后的Hunt-Hess分级;③术后颅内压力。结论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影响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GDC血管内栓塞治疗 临床随访 影像学随访
原文传递
TMEM163变异致髓鞘形成低下患者随访两例及iPSC构建
16
作者 张钰 王君宇 +5 位作者 段若愚 肖江喜 吴晔 姜玉武 延会芳 王静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04-2214,共11页
目的探讨TMEM163变异导致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H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归纳自然病程,以提高对该疾病认识,并构建患者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为致病机制研究建立基础。方法随访2009~202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例T... 目的探讨TMEM163变异导致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H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归纳自然病程,以提高对该疾病认识,并构建患者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为致病机制研究建立基础。方法随访2009~202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2例TMEM163变异致病患儿,对临床表现、遗传学数据、蛋白质结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临床遗传学特点,并采集患儿外周血构建诱导多能干细胞。结果临床特点:2例患儿均具有早期运动语言发育迟缓、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脑白质髓鞘化不良,且症状随生长发育逐渐减轻的特点;均于婴儿期起病,以眼球震颤为首发症状,学龄期症状好转。遗传学特点:2例患儿均为TMEM163同一位点新发错义变异c.227T>G p.(L76R)、c.227T>C p.(L76P),均为国际上首例报道。病例2来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结论本研究为国际首次随访TMEM163变异致病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完善了其自然病程,扩展了对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临床表型认识,并首次构建了TMEM163 c.227T>C p.(L76P)变异患者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为进一步致病机制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163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髓鞘形成低下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医疗援疆新形势下克拉玛依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惠文 谢爱霞 +9 位作者 向蔚婷 黄雪芳 朱玉倩 乙丰收 付煊 阿米娜 伊力哈木 李农 高晖 吴胜利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13-1517,共5页
医疗援疆是"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探索多学科组团式援疆与科技援疆的"华西-克拉玛依"模式,充分发挥援疆医疗专家的技术引领和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克拉玛依市的医疗卫... 医疗援疆是"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探索多学科组团式援疆与科技援疆的"华西-克拉玛依"模式,充分发挥援疆医疗专家的技术引领和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克拉玛依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慢性疾病管理水平。该文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为例,探讨在医疗援疆新形势下内分泌代谢中心的新型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未来医疗援疆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援疆 内分泌代谢 临床随访 慢性疾病管理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及临床随访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施乾 吴海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88-592,共5页
孤立性肺结节病因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图像的重建质量及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得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明显上升。因为病灶单发,直径小,形态各异,良恶性不易鉴别,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用于诊断的信息相对匮乏,极容易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病因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图像的重建质量及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得孤立性肺结节检出率明显上升。因为病灶单发,直径小,形态各异,良恶性不易鉴别,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用于诊断的信息相对匮乏,极容易诊断错误。本文综述了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方法和临床随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 鉴别 临床随访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家系的临床随访研究
19
作者 樊璠 肖成华 葛巍 《安徽医学》 2019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通过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家系的临床随访,分析CADASIL表型差异。方法选择2012~2015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个CADASIL家系的7例患者,进行NOTCH3基因的检测,分析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 目的通过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家系的临床随访,分析CADASIL表型差异。方法选择2012~2015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个CADASIL家系的7例患者,进行NOTCH3基因的检测,分析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完成3年左右的随访。结果家系1(p.C67S)的首发症状多为无先兆偏头痛,并可在头痛10年后发生缺血性卒中;家系2(p.G149V)均为头晕起病,早期即出现认知障碍及球麻痹;家系3(p.R182C)表现为缺血性卒中反复发作。随访发现影像学表现与病情进展基本一致,但个体化特征明显。结论CADASIL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误诊,家系间及家系内患者的表型及病程演变各有不同,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敏感性高,却不能完全反映病情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临床随访 个体化管理
下载PDF
重度酒精性肝病CT征象治疗前后动态变化对比分析(附6例报告)
20
作者 房宾 武志峰 张静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3期160-162,17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度酒精性肝病CT征象在禁酒及支持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以期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比分析我院临床及随访证实的6例重度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前后CT征象的动态变化,总结其CT特点。结果 CT平扫在普遍密度降低的... 目的对比分析重度酒精性肝病CT征象在禁酒及支持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以期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比分析我院临床及随访证实的6例重度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前后CT征象的动态变化,总结其CT特点。结果 CT平扫在普遍密度降低的肝实质内见接近液体密度的更低密度区,部分病灶呈局限性膨隆,有轻度占位效应,酷似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肝实质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更低密度区周边部分血管及脏器有轻度受压移位现象。禁酒、支持治疗6~9个月等不同时期后复查,病变明显好转,更低密度区及其轻度占位效应减轻或消失,增强扫描趋于均匀强化,血管形态及走行正常。结论酒精性肝病除脂肪肝及肝硬化的表现外,尚有某些酷似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熟悉这些征象,结合病史及临床随访,对其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酒精性肝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