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82
1
作者 裘国旺 赵艳霞 王石立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23-28,共6页
根据我国北方 6 3个代表站点 (196 1- 1995 )的气候资料 ,在分析了该地区近 40年来气候变化现状的基础上 ,选用了合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我国农牧交错带界限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降水不变 ,... 根据我国北方 6 3个代表站点 (196 1- 1995 )的气候资料 ,在分析了该地区近 40年来气候变化现状的基础上 ,选用了合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我国农牧交错带界限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在降水不变 ,温度升高的情况下 ,现有的农牧交错带将东南移 ,范围扩大 ;同时气候生产力可能下降。而在温度升高、同时降水增加的气候情景下 ,农牧交错带的移动变缓 ,甚至不变 ,视降水的情况而定。降水增加能部分或完全补偿因温度引起的气候生产力的下降 ,气候生产力甚至有可能增加。降水是决定农牧交错带位置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但未来干热的气候趋势有可能使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变得更为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交错带 气候生产力 中国 北方地区
原文传递
近40a甘肃省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0
2
作者 罗永忠 成自勇 郭小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9,共9页
根据甘肃省69个气象站1971—2007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全省温度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气候驱动力,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根据甘肃省69个气象站1971—2007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全省温度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气候驱动力,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生产潜力显著增加,降水生产潜力略有减少,平均气候生产潜力为733.86 kg.hm-.2a-1,呈逐渐减少趋势。区域差异性明显,呈东南—西北递减,陇南山区>陇东高原>陇中高原>甘南草原>河西走廊,气候生产潜力以1997年为转型年。增湿和增温均有利于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但增湿增益更为显著,另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是研究区气候生产潜力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经验正交函数 时空特征 甘肃省
下载PDF
1951-2000年中国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动态特征 被引量:49
3
作者 侯西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3-730,共8页
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动态一直是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基于1951-2000年全国范围气象栅格数据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小波分析方法探讨全国以及9大土地潜力区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格局特征与多时间尺度特征。... 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动态一直是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基于1951-2000年全国范围气象栅格数据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小波分析方法探讨全国以及9大土地潜力区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格局特征与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50年间中国气候生产潜力单产平均值为770 g·m^(-2)·a^(-1),折算为总量达73.12×10~8t/a;全国及9大土地潜力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多时间尺度特征比较复杂,3~5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和30年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均较显著,而10~11年周期的变化则仅在部分区域有所表现;总的来说,1951-2000年,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中部及辽河平原等是我国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动态特征最突出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时空动态 小波分析 中国 土地潜力区
下载PDF
2011—2050年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被引量:49
4
作者 赵俊芳 郭建平 +2 位作者 邬定荣 房世波 俄有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89-3195,共7页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B2气候情景(2011—2050年)逐日资料以及基准气候时段(1961—1990年)的逐日资料,应用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对2011—205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B2气候情景(2011—2050年)逐日资料以及基准气候时段(1961—1990年)的逐日资料,应用农业生态区域(AEZ)模型,对2011—2050年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准气候时段下,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分异规律,总体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且同纬度地区的沿海高于内陆.1961—1990年,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幅度分别在3893~11000和5908~12000kg.hm-2.未来B2气候情景下,冬小麦、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很大,这与该时期作物生长发育光、温、水的匹配程度有关.冬小麦、夏玉米分别在2011—2030年和2021—2040年间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在保持现有生产状况下,未来B2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表现为东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反向变化、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同向变化;而夏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区域分异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夏玉米 气候生产潜力 未来气候情景 AEZ 模型
原文传递
近40年中国东部地区夏秋粮作物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 被引量:40
5
作者 谢云 王晓岚 林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3,共7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温度和降水特征发生相应变化。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分析水热条件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潜在变化 ,对于未来粮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东部地区1 2 9个气象站 1 95 5年~ 1 990年逐年气象资料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温度和降水特征发生相应变化。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分析水热条件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潜在变化 ,对于未来粮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东部地区1 2 9个气象站 1 95 5年~ 1 990年逐年气象资料 ,计算了夏秋粮作物逐年和多年平均气候生产潜力 ,并分析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平均气候条件下的气候生产潜力不足以反映我国气候资源的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 ,气候资源的年际变率大 ,优劣年景夏秋粮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差可达 2 8倍~ 7 4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对我国东部地区夏粮作物影响不大 ,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 ,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 ,但对秋粮作物有明显影响 :一是空间变化的差异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作物生产潜力与其他地区呈相反关系的变化特征 ;二是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作物潜力增加 ,而其他地区减少 ,但有些年份整个东部地区秋粮作物潜力都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粮作物 气候生产潜力 时空变化 自然正交函数EOF
下载PDF
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田展 梁卓然 +2 位作者 史军 Gunter Fisher 顾婷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61-69,共9页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小麦生产潜力变化主要特征和气候归因,将1961—2010年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10年2个时段,对比分析近5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并基于IIASA最新开发的农业生态区模型AEZ3.0模拟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热量、水分条件以及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近50年中国雨养和灌溉小麦单产潜力增加的区域主要为东北、华北和四川盆地,单产潜力减少的区域为西北和东南地区。中国冬小麦的适宜区域出现较明显的北扩南收态势,而雨养春小麦适宜面积在中国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带显著减少。全国雨养小麦总生产潜力减少5%,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变化不大。东北区域雨养和灌溉小麦总生产潜力增加都最为明显,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中国小麦增产的重点区域。中国小麦生产需要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优化布局,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AEZ模型 农业气候资源 小麦 生产潜力
下载PDF
1980—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与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被引量:32
7
作者 罗海平 邹楠 +1 位作者 胡学英 王圣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4-1247,共14页
随着全球性极端气候频发,粮食生产安全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实现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粮食主产区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本文应用逐级订正的机制法模型测算了1980—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水... 随着全球性极端气候频发,粮食生产安全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实现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粮食主产区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本文应用逐级订正的机制法模型测算了1980—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并应用重心迁移模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186个地级市现实作物生产水平与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属性,在市域尺度上评估了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得出:①1980—2019年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倾向率分别为-156.80、68.82、121.92 kg/(hm^(2)·10 a);②玉米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和低值区范围均缩小,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空间结构较为稳定,小麦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范围扩大;③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重心迁移距离均小于现实迁移距离,并呈同向化特征;④黄淮海农业区、东北农业区、西南农业区等地主要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率较高,长江中下游农业区等地气候资源利用率较低。对此,应调整粮食生产重心,缓解气候条件较差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挖掘气候资源丰富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全面提高粮食主产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中国粮食主产区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重心迁移 粮食作物 机制法
原文传递
我国“镰刀弯”地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与调整建议 被引量:27
8
作者 毛留喜 赵俊芳 +3 位作者 徐玲玲 延昊 李森 李亚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35-3943,共9页
"镰刀弯"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涉及我国北方及西南13个省(区).本文根据1981—2010年"镰刀弯"地区65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资料和精细化格点数据(1 km×1 km),采用公认的农业气... "镰刀弯"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涉及我国北方及西南13个省(区).本文根据1981—2010年"镰刀弯"地区650个气象台站的逐日资料和精细化格点数据(1 km×1 km),采用公认的农业气象指标以及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估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农业生态区划(AEZ)模型,结合卫星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对1981—2010年期间该区春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程度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并结合玉米生物特性及农业气候资源特点,提出合理调整次适宜、不适宜区农业生产结构的科学对策.结果表明:1981—2010年期间,"镰刀弯"北部春玉米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从东向西总体呈现"大-中-较小-小"的分布格局,而南部种植区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布无明显规律,总体处于"较小-中"之间;1981—2010年期间,"镰刀弯"北部玉米种植区从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的分布格局;而南部种植区从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不适宜-次适宜-适宜-最适宜"的分布格局.春玉米种植最适宜区分布面积最大(47%),其次为次适宜区(23%)和不适宜区(17%),适宜区最小(13%).其中,玉米次适宜、不适宜种植面积占该地区现有总耕地面积的40%.春玉米最适宜、适宜种植区主要位于东北大部、华北、西北地区东南部,次适宜或不适宜区主要位于内蒙古、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和广西等地.根据气候条件分析,建议重点调减西北风沙干旱区、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和西南石漠化区内的气候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的玉米种植,并且该区域也属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较低的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弯”地区 春玉米 气候适宜性 气候生产潜力 调整建议
原文传递
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初征 郭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基于玉米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合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2011—2099年RCP_4.5,RCP_8.5两种气候背景气象资料和196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基于玉米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合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2011—2099年RCP_4.5,RCP_8.5两种气候背景气象资料和196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生产潜力、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未来东北地区玉米可种植边界北移东扩,南部为晚熟品种,新扩展区域以早熟品种为主,不能种植区域减少。未来玉米生产潜力为南高北低,增加速率均高于历史情景,水分适宜度最低,而历史情景下温度是胁迫玉米生产的关键因子。未来东北玉米对气候资源利用率整体下降,其中RCP8.5情景利用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品种布局 生产潜力 气候适宜度 气候资源利用率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卢燕宇 孙维 +2 位作者 唐为安 何冬燕 邓汗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0,共14页
从气候的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出发,构建了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评价指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二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综合气候对高产和稳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区冬小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采用逐级订正法结合作物生长动... 从气候的资源和灾害双重属性出发,构建了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和胁迫风险评价指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二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综合气候对高产和稳产的影响进行研究区冬小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采用逐级订正法结合作物生长动态参数估算安徽省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多年平均为12391kg?hm-2,以沿淮和江淮之间最高;1961-2015年淮北和沿淮东部地区为显著上升趋势,而淮河以南地区则以下降为主。通过考虑在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气候条件偏离最适区间而导致的胁迫影响,建立了高温、低温、雨涝、干旱4种气候胁迫的评估指标,并基于气候胁迫的超越概率形成了冬小麦气候风险评价方法。气候变暖使研究区冬小麦高温胁迫显著上升,低温胁迫显著下降,水分胁迫无显著的变化趋势。安徽省冬小麦的气候风险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分布特征,以沿淮和江淮之间风险最低,淮北北部和江南南部风险较高;淮北地区主要以干旱和低温贡献为主,而淮河以南地区则以雨涝风险为主。融合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胁迫风险形成冬小麦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其空间格局呈南北低、中间高的特征,种植分布格局与气候适宜性的空间匹配程度较高,但有一定的优化调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冬小麦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胁迫指数 气候风险 气候适宜性 安徽省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庞艳梅 陈超 +1 位作者 徐富贤 郭晓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61-1672,共12页
基于四川盆地1961-2018年6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和1981-2018年4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利用逐级订正的方法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太阳辐射、气温、降水及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主要粮食... 基于四川盆地1961-2018年63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和1981-2018年4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利用逐级订正的方法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太阳辐射、气温、降水及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旨在为提高区域农业生产力并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61-2018年四川盆地作物多年平均气候生产潜力的分布为水稻由西向东递增,玉米在盆地北部和西南偏高、其他地区偏低,冬小麦南北高、中部低。辐射量减小对3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负效应;平均气温升高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正效应;降水量变化是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出现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增加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正效应,而降水量减少为负效应。气候变化对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在盆地西南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为正效应,其余地区为负效应;气候变化对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在盆地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为正效应,其余地区为负效应;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在盆地东北部的部分地区为负效应,其余大部地区为正效应。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最大,为9.9kg·hm-2·a-1,而对玉米和水稻的影响分别为-1.4 kg·hm-2·a-1和0.5 kg·hm-2·a-1。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四川盆地应选育光合效率高和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并加强农田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主要粮食作物 气候生产潜力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云南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蒙 朱勇 黄玮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3期442-446,共5页
利用1961-2009年云南省117个台站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分析云南省气候生产潜力(TSPV)的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并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云南多年平均TSPV值为1439.2g.m-... 利用1961-2009年云南省117个台站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分析云南省气候生产潜力(TSPV)的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并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云南多年平均TSPV值为1439.2g.m-2.a-1,滇西北和滇东北最低,滇西南和滇东南最高;近49a云南全省以及各站的平均TSPV变化的年际变化不显著;云南TSPV利用率较低,实际粮食产量平均只占气候生产潜力的19%。在云南气温明显上升、降水略减少、年际波动大的气候变化趋势背景下,TSPV与降水的相关系数(P<0.01)大于气温,说明降水是当地TSPV的主要限制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未来如果出现"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长最为有利,出现"冷干型"对作物生长最为不利。而趋势分析表明,未来云南易出现"暖干型"气候,这不利于当地的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生产潜力 云南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庞艳梅 陈超 +1 位作者 潘学标 韦潇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6-1536,共11页
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估,可对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玉米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 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估,可对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玉米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日平均气温≥10℃积温、日照时教、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玉米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基准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两种气候情景F.2071-2100年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内≥10℃积温、日照时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都呈增加趋势;两种气候情景下,日平均气温≥10℃积温的增量分别为460-64l℃·d和376~492℃·d,在盆地西部增量最大;日照时数的增量分别为15-225h和33~202h,雅安增加最多;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增量分别为76~144mln和73~123mm,雅安增加最多。降水量在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变幅分别为-87~56mm和-73~47mm,雅安减少最多。玉米缺水率分别增加2%~18%和5%-16%,雅安增幅最大,未来四川盆地玉米受干旱灾害的风险可能加大。在A2和B2情景下,2071--2100年玉米光合生产潜力分别增加228-3277kg·hm之和485~2960kg·hm2,雅安和川北部分地区增量最大;光温生产潜力也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2923~5874kg·hm屯和2697~4909kg.hm2,雅安的增量最大;气候生产潜力同样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984~2975kg·hm-2和293~2090kg.hm,盆地西部增加较多。未来四川盆地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的生产有利,产量存在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四川盆地 玉米 气候资源 生产潜力
下载PDF
RCP情景下长江中下游麦稻二熟制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文茹 陈国庆 +2 位作者 曲春红 居辉 刘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基于BCC_CSM 1.1全球气候模式RCP气候情景输出的2021—2050年和基准年(1961—1990)逐日气候资料,采用机制法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气候生产潜力,并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MK检验和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稻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 基于BCC_CSM 1.1全球气候模式RCP气候情景输出的2021—2050年和基准年(1961—1990)逐日气候资料,采用机制法预估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气候生产潜力,并利用Theil-Sen斜率估计、MK检验和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稻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明影响稻麦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对评价未来的作物潜在生产能力和制定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基准气候时段下(1961—199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介于10000—12000 kg/hm^2和8000—10500 kg/hm^2之间,水稻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小麦呈现下降趋势。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表现为自研究区域中部向南北逐渐增加,冬小麦则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未来两种气候情景下(RCP 8.5和RCP 4.5),稻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均呈现显著线性增加趋势,表现为RCP 8.5情景大于RCP 4.5。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速率较冬小麦大两倍左右,且年际波动较小,稳定性强。RCP 4.5气候情景下,研究区域内稻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与基准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500—5000 kg/hm^2和5000—6500 kg/hm^2。东部沿海地区、两湖平原地区和江西为稻麦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域。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与基准时段相反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南昌和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80 kg hm-2a-1),水稻则表现为自中西部向东南部沿海逐渐增加。在RCP 8.5情景下,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较基准年增加了4000—6000 kg/hm^2;从地域分布特征看,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南阳盆地和两湖平原为高值区,庐山周边区域(近鄱湖阳湖)变化率高达80 kg hm-2a-1(P<0.05)。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与基准年相似,仅较基准年增加1000 kg/hm^2左右,两湖平原和庐山周边地区和江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稻麦轮作 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响因素 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PDF
近45年气候变化对哲盟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恒山 张永亮 +3 位作者 张继星 冯永祥 李建梅 张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54-57,共4页
分析哲盟近45年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生产潜力有减小的趋势;温度升高使得光温生产潜力变幅减小;受降水变率大的影响、气候生产潜力变幅最大。并从生产潜力的角度,说明了解决农业灌溉问题和充分利用热量的增... 分析哲盟近45年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生产潜力有减小的趋势;温度升高使得光温生产潜力变幅减小;受降水变率大的影响、气候生产潜力变幅最大。并从生产潜力的角度,说明了解决农业灌溉问题和充分利用热量的增加是适应气候变化,提高作物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生产潜力 哲盟
原文传递
云南省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振杰 段长春 +3 位作者 金莉莉 胡雪琼 李斌 杨和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81-2190,共10页
利用云南省1961-2017年101个国家级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运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云南省3种气候生产潜力,用Mann-Kendell法进行突变检验,并分析了时空分布特征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云南平... 利用云南省1961-2017年101个国家级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运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云南省3种气候生产潜力,用Mann-Kendell法进行突变检验,并分析了时空分布特征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云南平均温度气候生产潜力(Yt)、降水气候生产潜力(Yr)和蒸散气候生产潜力(Ye)值分别为1968、1477、1434 g·m^-2·a^-1,Yt呈波动上升状态,Yr/Yt值显示地区间水热配比差异大,约束性条件也明显不同;气候生产潜力存在突变现象,Yt在2001年开始明显突变,Yr没有突变,Ye在2002-2004年有突变;气候生产潜力及气候倾向性空间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年平均Yt、Yr和Ye分别在1030~2465、927~2341和832~1995 g·m^-2·a^-1,3种气候生产潜力均为滇西北和滇东北最低,滇西南和滇南最高,大部分地区Yt、Yr和Ye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增长、减小和增长趋势;8种模拟未来气候变化的方案(仅气温增加1℃、仅降水增加10%、仅气温降低1℃、仅降水减少10%、气温增加1℃且降水减少10%、气温增加1℃且降水增加10%、气温降低1℃且降水增加10%、气温降低1℃且降水减少10%)将导致研究区Ye分别变化6~45、13~77.2、15~67、-87^-17、-74~46、58~96、-54~57、-101^-59 g·m^-2·a^-1.整体上,如果未来气候趋于"暖湿"化,将有利于研究区农作物增产,如果趋于"冷干"化,将不利于农作物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产潜力 Miami模型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云南省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秀芬 杨艳昭 尤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29,共5页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不争的事实,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在收集1980—2009年气象站点农业气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近30年来黑龙江省的气候变化特征;其次运用AEZ模型测算了30个站点1980—2009年30年来的光温和气...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不争的事实,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在收集1980—2009年气象站点农业气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近30年来黑龙江省的气候变化特征;其次运用AEZ模型测算了30个站点1980—2009年30年来的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最后结合现实生产力数据分析了玉米的增产空间。结果表明:(1)1980—2009年30年间,黑龙江省温度表现为升高趋势,而降水则表现为减少的趋势。(2)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光温生产潜力表现为增加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则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呈减少趋势;(3)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候生产潜力也仍有51%的增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黑龙江省 气候生产潜力 玉米
下载PDF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俊芳 孔祥娜 +1 位作者 姜月清 钱永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进行定量评估不仅可以反映出该地气候生产潜力水平与光、温、水资源配合协调的程度及地区差异,而且对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指导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全球主要农业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 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进行定量评估不仅可以反映出该地气候生产潜力水平与光、温、水资源配合协调的程度及地区差异,而且对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指导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全球主要农业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格点资料和气候生产潜力模型,评估了1981-2015年气候变化对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全球主要农区气候生产潜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在7.68-8.28t·hm^(-2)之间变化,平均为7.97 t·hm^(-2),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最小值出现在1987年。(2)同年际变化相似,气候生产潜力年代际增长也十分明显,其中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之间的增长最显著。(3)35年间,全球主要农业区平均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南高北低,区域差异显著。全球农业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南欧、大洋洲南部、南美洲东部和北美洲南部等地,最高值出现在亚洲东南部,为28.9 t·hm^(-2),北美洲南部、大洋洲南部、亚洲中部、非洲中部等地气候生产潜力较低,大部分地区在5.1t·hm^(-2)以下。(4)35年间,亚洲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以及北美洲中部和东南部等地的农业区气候生产潜力显著提高,大部分地区提高了0.00-6.00 t·hm^(-2);而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南美洲北部和东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大洋洲大部分地区气候生产潜力明显减少,变化幅度在-7.99-0.00 t·hm^(-2)之间。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亚洲和北美洲农业区农业生产有利,而对欧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农业生产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时空分辨率 全球主要农区 气候变化 气候生产潜力
下载PDF
Variety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spring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under climate change 被引量:17
19
作者 YUAN Bin GUO JlanPing +1 位作者 YE MingZhu ZHAO JunF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6期3497-3508,共12页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10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71 to 2000 and the 0.25°×0.25° grid data from 1951 to 2100 simulated by RegCM3 under the future A1B climatic s...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f 10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1971 to 2000 and the 0.25°×0.25° grid data from 1951 to 2100 simulated by RegCM3 under the future A1B climatic scenario published by National Climate Center,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mand of climatic condition for maize growth in Northeast China.The trajectory of agricultural climatic resources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variety distribution and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spring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were analyzed.The main agro-climatic resource factors include:the initial dat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stably passing 10℃(≥10℃),the first frost date,the days of growing period,the ≥10℃ accumulated temperature,and the total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growing peri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in the coming 100 years,the first date of ≥10℃ would be significantly advanced,and the first frost date would be delayed.The days of growing period would be extended,the ≥10℃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the total radiation w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However,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precipitation.(2) Due to the climate change,the early-maturing varieties will be gradually replaced by late-maturing varieties in Northeast China,and the planting boundaries of several maize varieties would be extended northward and eastward.(3) There would be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with the high-value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northeast.(4) It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maize by appropriate adjustment of sowing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气候生产潜力 未来气候变化 品种分布 春玉米 分布格局 农业气候资源 气象观测站
原文传递
基于气候资源投入的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利国 谭笑 +1 位作者 肖晴川 刘爱文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文章将气候生产潜力作为气候资源投入要素纳入农业生态效率测算体系,使用窗口EBM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03—2020年中国内地地区31个省域的农业生态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最后使用SDM模型和Shapley值对区域差异成因... 文章将气候生产潜力作为气候资源投入要素纳入农业生态效率测算体系,使用窗口EBM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03—2020年中国内地地区31个省域的农业生态效率,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进行区域差异分析,最后使用SDM模型和Shapley值对区域差异成因进行量化解析,结果如下:(1)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逐渐超越其他地区成为农业生态效率“领头羊”。(2)农业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逐渐成为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特征。(3)SDM模型显示,受灾率、财政支农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与农业生态效率显著负相关,种植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态效率显著正相关。(4)Shapley值分解显示,工业化水平是导致农业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且贡献率呈增长趋势,受灾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种植结构和财政支农水平的贡献率总体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气候生产潜力 区域差异 农业资源 财政支农 种植结构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