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不同气候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素萍 张存杰 韩永翔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5-680,共6页
蒸发量是研究水分平衡和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众多研究普遍认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大部分区域蒸发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认为太阳总辐射、净辐射、日照时数以及风速的减小是造成蒸发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也发现,在不同的区域... 蒸发量是研究水分平衡和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众多研究普遍认为,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大部分区域蒸发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认为太阳总辐射、净辐射、日照时数以及风速的减小是造成蒸发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也发现,在不同的区域,因地形、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的差异,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和主要影响因子也存在差异。利用甘肃省4个不同气候区代表站1970—2007年的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8 a来各站潜在蒸发量及20 cm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同时,通过分析各站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各站蒸发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与国内外大多数区域不同,近38 a来,甘肃省4个不同气候区代表站的蒸发皿蒸发量均呈增加趋势,且从暖干区向冷湿区,蒸发皿蒸发量依次由明显的增加趋势逐渐转变为不变或微弱的增加趋势;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的文县和暖干区的敦煌站潜在蒸发量均呈下降趋势;位于高寒湿润区的玛曲站,潜在蒸发量表现为微弱的上升趋势;中温带干旱区马鬃山站潜在蒸发量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各气候区中蒸发的影响因子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干旱区还是湿润区,动力因子———风速的显著减小是导致潜在蒸发量显著减少的最重要原因,而热力因子是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发量 蒸发皿蒸发量 影响因子 气候区
原文传递
近40年中国饱和水汽压差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袁瑞瑞 黄萧霖 郝璐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3-424,共12页
基于全国600多个站点的逐月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地区1980~2018年不同气候区(干旱区、湿润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的时空变化特征,检测了影响中... 基于全国600多个站点的逐月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地区1980~2018年不同气候区(干旱区、湿润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的时空变化特征,检测了影响中国地区饱和水汽压差变化的主导气象因素。结果发现:近40年来,我国湿润区和干旱区的夏季和冬季VPD分布呈相反格局,大部分地区4个季节VPD均呈上升趋势,春、夏两季在黄河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上升趋势尤为显著。4个气候区的VPD均在21世纪初发生突变上升,其中湿润区突变年份偏早(1996年),干旱区突变年份较晚(2004年),且干旱区的上升幅度最大,约为0.04 kPa/10 a。影响饱和水汽压差增加的主导因子在不同气候区、不同季节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气温和绝对湿度的变化是影响我国VPD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2000年以后,影响半湿润区、半干旱区VPD变化的主导因子为气温,干旱区、湿润区为绝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汽压差 时空变化 主导因子 不同气候区
下载PDF
不同气候区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文辉 张宝忠 +4 位作者 魏征 韩松俊 韩聪颖 王雅琦 韩信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5-559,共15页
以全国710个气象站点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1970-2017年逐日ET_o,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贡献量分析法等,分析不同气候区年尺度ET_o变化特征及敏感因子,量化气候因子对ET_o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全国... 以全国710个气象站点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1970-2017年逐日ET_o,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贡献量分析法等,分析不同气候区年尺度ET_o变化特征及敏感因子,量化气候因子对ET_o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全国710个气象站点中,有177个站点年ET_o呈现显著增加趋势(0.51~5.55mm·a~(-1),P<0.05),147个站点ET_o呈现显著减少趋势(-0.65~-5.00mm·a~(-1),P<0.05),而386个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不同气候区平均温度(T)和风速(U)呈增加趋势,相对湿度(RH)和净辐射(RN)呈减小趋势;(2)不同气候区ET_o敏感因子不同,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ET_o主要敏感因子为RN,半湿润区、湿润区ET_o对RH最敏感,且随着湿润度的增加,ET_o对RN和RH的敏感度增加;(3)ET_o变化趋势受气候因子敏感性和相对变化率共同影响。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ET_o增加主要由温度上升变率较大所致,ET_o下降主要由风速下降变率较大主导,而湿润区ET_o变化由其对RH和RN的高敏感性所引起。综合而言,相比较敏感系数,考虑相对变化率的贡献量指标对表征气候因子对ET_o变化的影响更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区 潜在蒸散发 贡献量 敏感系数 相对变化率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植被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
4
作者 郝岩 张舰 +4 位作者 李保琦 赵勇 翟家齐 高思颖 王庆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准确评估中国不同气候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对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的NPP数据和构建的高分辨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 准确评估中国不同气候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对于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0年的NPP数据和构建的高分辨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采用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解析全国不同气候区NPP和SPEI的时空变化趋势,探索各气候区NPP对不同尺度气象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各气候区NPP对气象干旱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北方半干旱区和北方半湿润区大部分区域NPP与SPEI-12呈显著正相关,而西南半湿润区多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北方半干旱区NPP与夏季SPEI-3的相关性相较于与SPEI-12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各气候区NPP均与中长期SPEI和年中月份的短期SPEI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但因区域气候条件不同,植被对短期干旱和长期干旱的响应特征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NPP SPEI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中国 气候区
下载PDF
库布齐沙被区域气候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尤莉 张宇 刘洋 《内蒙古气象》 2019年第5期3-7,共5页
利用内蒙古西部库布齐沙被区与周边区域18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8年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资料,对比分析了区域气候特征和近58a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库布齐沙被区与周边区域相比... 利用内蒙古西部库布齐沙被区与周边区域18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8年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资料,对比分析了区域气候特征和近58a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库布齐沙被区与周边区域相比,平均气温低,降水量少,相对湿度小,风速大。(2)研究区域分属3个气候区,有4个气候类型;库布齐沙被区大部属于半干旱气候区,气候类型多样。(3)库布齐沙被区与周边区域近58a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相对湿度和风速明显减小,但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库布齐沙被区近58a主要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与周边区域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被 气候特征 气候分区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被动式建筑技术原理的季节及气候区域局限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海新 《建设科技》 2020年第9期62-67,共6页
德国被动式技术近年来在中国研究和商业等领域受到了人们较高的重视。但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该技术却在市场上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德国被动式技术的核心原理和设计策略及标准出发,讨论了该技术原本具有的季节及气候区域... 德国被动式技术近年来在中国研究和商业等领域受到了人们较高的重视。但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过程中,该技术却在市场上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德国被动式技术的核心原理和设计策略及标准出发,讨论了该技术原本具有的季节及气候区域局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被动房技术 被动式超低能耗 内扰 外扰 建筑气候区域 过渡季能耗
下载PDF
近46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毛飞 唐世浩 +1 位作者 孙涵 张佳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9-507,共9页
利用青藏高原62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气象资料,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在1998年推荐的、并唯一承认的Penman-Menteith模式计算潜在蒸散量;比较了降水量、积温降水比、气温降水比、蒸散降水比和降水蒸散比5种湿润度指标在青藏高原的适... 利用青藏高原62个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气象资料,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在1998年推荐的、并唯一承认的Penman-Menteith模式计算潜在蒸散量;比较了降水量、积温降水比、气温降水比、蒸散降水比和降水蒸散比5种湿润度指标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青藏高原各气候区干湿状况及其界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种指标中,用降水蒸散比得到的青藏高原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区的分区结果比较合理;近46年来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湿润度和每个气候区的平均湿润度均呈增加趋势,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的界线呈向西北推进趋势,气候在向暖湿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干湿气候区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冷凉气候区‘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德英 吕德国 +3 位作者 刘国成 秦嗣军 马怀宇 成文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5-952,共8页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东光’和‘富士’为试材,应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天气、季节和叶位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晴天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最高峰(13.47、12.46和11...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东光’和‘富士’为试材,应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天气、季节和叶位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晴天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最高峰(13.47、12.46和11.21μmol.m-2.s-1)出现在10:00左右,次高峰(11.92、9.84和10.94μmol.m-2.s-1)出现在14:00左右,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阴天为单峰曲线,峰值(11.0、10.2和10.3μmol.m-2.s-1)出现在12:00左右,日平均Pn分别比晴天低2.28、2.73和2.86μmol.m-2.s-1;Pn的季节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主峰出现在7月上旬,次峰出现在9月上旬;‘寒富’苹果新梢不同节位叶片的Pn呈由低至高的变化趋势,枝条中上部的叶片Pn较大。‘寒富’苹果及其亲本‘东光’和‘富士’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5.9±1.8)、(21.1±1.4)和(9.05±2.1)μmol.m-2.s-1;饱和光强(SL)分别为(1665±20)、(1418±131)和(1300±56.6)μmol.m-2.s-1;CO2补偿点(CCP)分别为(87.5±1.4)、(84.2±5.9)和(59.5±7.5)μmol.mol-1;饱和CO2(SC)分别为(2961±41)、(1572±166)和(1381±23)μmol.mol-1。‘寒富’苹果利用强光和弱光的能力均强于其亲本,表现出喜光耐荫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冷凉气候区 品种 光合特性
原文传递
高寒区现代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与建造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京社 柴文臣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870-873,885,共5页
针对高纬度、严寒地区(太原以北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研究制定出适合高寒地区现代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与建造规程。日光温室骨架采用"几"字型钢增加温室的安全性;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提高温室的蓄热性;前屋面... 针对高纬度、严寒地区(太原以北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不高的问题,研究制定出适合高寒地区现代日光温室结构设计与建造规程。日光温室骨架采用"几"字型钢增加温室的安全性;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提高温室的蓄热性;前屋面用双膜覆盖提高温室的保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日光温室 结构 几字型钢骨架 双层覆盖设计 建造 标准
下载PDF
唐古特白刺叶片形态结构的地域环境分异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杏花 李旭红 +1 位作者 郭璐 高永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150,共8页
为探讨不同地域环境唐古特白刺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形成的分异规律,本研究以分布于暖温型荒漠草原亚带(W)、暖温型草原化荒漠亚带(D)、暖温型典型荒漠亚带(M)3个地域9个生境的白刺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析叶片形态、结构。结... 为探讨不同地域环境唐古特白刺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形成的分异规律,本研究以分布于暖温型荒漠草原亚带(W)、暖温型草原化荒漠亚带(D)、暖温型典型荒漠亚带(M)3个地域9个生境的白刺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比较分析叶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采自荒漠化草原的白刺叶片长度、长宽比、厚度均最大,典型荒漠的叶片各指标最低。荒漠化草原的白刺叶片上、下表皮、海绵组织最厚;典型荒漠的叶片最薄。草原化荒漠的白刺叶片上、下栅栏组织最厚;典型荒漠的最薄;草原化荒漠的白刺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最大,荒漠化草原的最小。(2)9个生境中白刺叶片形态结构指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WBL白刺叶片长、宽、厚最大;DGD叶片长宽比最大;DTD叶片上、下表皮厚度,上、下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为最大;MGD叶片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最大。(3)白刺受到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后,同化组织中出现粘液细胞以增加渗透压,并且粘液细胞数量随胁迫加剧而增加;海绵组织特化为贮水组织或体现出明显的栅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不同地域 生境 叶片形态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热感觉对气候温和地区热舒适模型的修正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游雅 张枫 +2 位作者 付婷 王志浩 邓诗涵 《科技通报》 2024年第8期45-50,共6页
为探究气候温和地区高校教室内的热舒适性,且修正预测热感觉和不满意度模型(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action,PMV-PPD模型)与实际热感觉投票值存在偏差情况,本文以昆明某高校大学生受试者为试验对象,分别... 为探究气候温和地区高校教室内的热舒适性,且修正预测热感觉和不满意度模型(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action,PMV-PPD模型)与实际热感觉投票值存在偏差情况,本文以昆明某高校大学生受试者为试验对象,分别测试室内环境参数、人员评估环境温度(t_(1))以及受试者主观评价等,共获得2229份有效数据。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教室中,超过80%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当前的热湿环境,PMV与实际平均热感觉投票(mean thermal sensation,MTS)模型相关较弱,PMV模型高估了受试者的实际热感觉,实测人员不满意百分比普遍大于预测不满意百分比。鉴于PMV模型预测准确性较低,综合考虑温度变化、主观反应等影响因素,提出人员评估环境温度(t_(1))作为修正性指标。人员评估环境温度与实际环境温度存在较强相关性,且在不同场景中两者温差值小于1.5℃。将t_(1)与热感觉投票进行回归分析,该参数与热感觉投票高度相关。在PMV计算中使用t_(1)代替空气温度对PMV模型进行修正得到tPMV,修正后的tPMV更接近于MTS模型,对PMV起到显著有效的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 PMV-PPD模型 温和地区 热舒适模型修正
下载PDF
百叶外遮阳及中空玻璃光热比对光热舒适度的影响
12
作者 程海强 王东旭 +3 位作者 王永帅 周飞翔 孙汉卿 毕一凡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6期160-165,共6页
针对我国5个气候区,采用Comfen软件模拟量化了中空玻璃4种光热比下15种百叶工况对酒店南向外遮阳能耗密度及舒适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区对取暖、制冷、通风及照明的能耗需求差别很大,而建筑能耗、室内舒适度之间相互影响。... 针对我国5个气候区,采用Comfen软件模拟量化了中空玻璃4种光热比下15种百叶工况对酒店南向外遮阳能耗密度及舒适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区对取暖、制冷、通风及照明的能耗需求差别很大,而建筑能耗、室内舒适度之间相互影响。中空玻璃光热比及百叶工况对室内得热及日光照度产生很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建筑能耗及室内舒适度,得到了不同气候区下总能耗密度、热舒适度及光舒适度各单项指标最优时的百叶工况以及中空玻璃光热比。采用CRITIC赋权法得出各气候区建筑能耗密度及室内光热舒适度的权重系数,进一步对不同工况进行了综合评分,并得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气候区 百叶外遮阳 光热比 建筑能耗 舒适度 模拟研究
下载PDF
不同气候区自驱热障墙体热性能模拟研究
13
作者 陈萨如拉 郭安妮 +2 位作者 杨洋 胡泽锋 张智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0-270,共11页
内嵌管式热障墙体可兼顾建筑节能和室内热舒适要求,但低品位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泵驱循环换热方式导致该类墙体存在一定的低效换热和高驱动能耗问题。设计了1种利用相变热驱循环替代传统泵驱循环的新型自然驱动热障墙体(Self-Driving Therm... 内嵌管式热障墙体可兼顾建筑节能和室内热舒适要求,但低品位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泵驱循环换热方式导致该类墙体存在一定的低效换热和高驱动能耗问题。设计了1种利用相变热驱循环替代传统泵驱循环的新型自然驱动热障墙体(Self-Driving Thermal Barrier Wall,SDTBW),为明晰SDTBW在不同气候区运行条件下的热响应特征及其性能差异,建立并验证了SDTBW动态传热模型,分析了其在不同注冷/热温度下的动态传热特性,对比了SDTBW应用于不同气候区时的热响应特征、累计冷/热负荷及其下降率。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3个气候区条件下应用SDTBW均可有效提升墙体综合热性能,验证了SDTBW的技术可行性;其外表面传热特性主要受不同气候区室外热环境影响,内表面传热特性主要受冷/热源温度影响;当注冷/热温度与室内设定温度相同时,不同气候区应用的SDTBW冷/热负荷降幅达85.2%/87.0%;但随注冷/热温度的下降/上升,天津地区SDTBW需求节能率逐渐高达广州地区约5倍(夏季),高达哈尔滨地区约1.2倍(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墙体 自然驱动 典型气候区 热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中国不同气候区多源遥感降水融合与性能综合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艳忠 庄稼成 +3 位作者 白鹏 曾燕 星寅聪 杨泽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35-3351,共17页
遥感降水产品种类繁多,单一遥感降水产品难以满足所有气候区的降水估算。多源遥感降水融合方法可弥补这一缺陷,进而提高降水估算精度。本研究选择四种全球典型遥感降水产品(CHIRPS v2.0、CMORPH v1.0、PERSIANN-CDR、TRMM 3B42V7),利用... 遥感降水产品种类繁多,单一遥感降水产品难以满足所有气候区的降水估算。多源遥感降水融合方法可弥补这一缺陷,进而提高降水估算精度。本研究选择四种全球典型遥感降水产品(CHIRPS v2.0、CMORPH v1.0、PERSIANN-CDR、TRMM 3B42V7),利用集成模型输出统计(EMOS)进行数据融合,并与均值(MME)对比分析,阐明遥感降水产品和EMOS,在不同气候区的基本统计性能(BIAS、RMSE、r和KGE)、等级性能(POD)和水文性能(NSE)。结果发现:(1)四种遥感降水产品均能捕获多年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但EMOS改进了遥感降水产品整体低估现象。相对于MME,EMOS显著地(P<0.05)减小了4个气候区的BIAS,减小全国降水BIAS和RMSE分别为36.9%和10.2%。全国尺度而言,EMOS提高r和KGE分别为18.2%和71.4%。(2) PERSIANN-CDR中寒旱区微量降雨的POD高于其他三种产品,但是对大雨的POD低于其他产品。EMOS对微量降雨POD的提高出现在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对中雨POD则在过渡区和湿润区,而对小雨则适用于全国各气候区。(3) TRMM 3B42V7的径流模拟能力优于其他三种遥感降水产品,表现最差的为CHIRPS v2.0产品。相对MME而言,除过渡区外,EMOS均提高了其他气候区的水文模拟性能,且在青藏高原、干旱区和湿润区的NSE分别提高26.3%、8.5%和2.2%。研究结果不仅为遥感降水产品在不同气候区数据源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而且为多源遥感降水数据的融合和应用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降水 不同气候区 EMOS 性能评估 abcd模型
原文传递
Wavelet analysis of quasi-3-year temperature oscillations in China in last 50 years, and predicted changes in the next 20 years 被引量:1
15
作者 ChengHai Wang Jian Li XiaoGuang Xu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6期755-766,共12页
The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nnual and winter temperature data of 98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in eight climate zones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1961-2009). The periodicities of temperature... The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nnual and winter temperature data of 98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in eight climate zones during the last 50 years (1961-2009). The periodicities of temperature change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ossible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s in China in the next 20 years (2012-2029) are also predicted.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inter-annual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there are pervasive quasi-3- to quasi-4-year cycles, and these cycle changes are relatively steady.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nual temperature changes are clearly different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and our period superimposition extrapolation shows that both annual and winter temperatures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the next 20 years, more so in northern China and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QXP) than in the southern region, except in the southwest. If temperatures follow historic increasing linear trends, the overall temper- atur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1℃ between 2010 and 2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regions in China temperature change period wavelet analysis temperature prediction
下载PDF
典型气候区光伏组件PID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道仁 孙刚 +2 位作者 陈晓达 纪振双 王文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以我国几个典型区域的气候条件情况和在此气候条件下光伏组件出现PID效应现象为基础,研究了在不同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电压、时间等测试条件下,不同抗PID等级光伏组件的微观结构和发电性能的变化。通过对典型气候区域环境温度和相对... 以我国几个典型区域的气候条件情况和在此气候条件下光伏组件出现PID效应现象为基础,研究了在不同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电压、时间等测试条件下,不同抗PID等级光伏组件的微观结构和发电性能的变化。通过对典型气候区域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对比分析,结合光伏电站运行电压和时间两个导致光伏组件PID效应的关键因素,得到了光伏组件在典型气候区PID效应的实验室模拟检测方法,即模拟湿热气候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组件运行电压和运行时间分别为85℃和85%,-1 000 V和96 h;亚湿热气候为60℃和85%,-1 000 V和96 h;暖温气候为60℃和60%,-1 000 V和96 h,合格判据均为最大功率衰减不超过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典型气候区 PID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炎热地区建筑现代化进程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国栋 《城市建筑》 2020年第4期71-75,共5页
文章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炎热地区建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概况,总结了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和经验,借此纠正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认知的错误价值观。气候适应性建筑重视时间分段和空间分区,通过空间调控,能够实现绿色... 文章从实践与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炎热地区建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概况,总结了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和经验,借此纠正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认知的错误价值观。气候适应性建筑重视时间分段和空间分区,通过空间调控,能够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和保护环境的关键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热地区 气候适应性 绿色建筑 时间分段 空间分区
下载PDF
外墙保温对不同地区大型公共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婷 荆有印 陈拓发 《建筑节能》 CAS 2012年第4期47-49,64,共4页
随着我国建筑总量的增加,建筑能耗急剧上升,已成为我国的能耗黑洞,随之建筑节能逐渐被广大公民重视。目前建筑节能有很多措施,外墙保温就是其中一项。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同一大型公共建筑的冷热负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建... 随着我国建筑总量的增加,建筑能耗急剧上升,已成为我国的能耗黑洞,随之建筑节能逐渐被广大公民重视。目前建筑节能有很多措施,外墙保温就是其中一项。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同一大型公共建筑的冷热负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建筑气候分区下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分析其有无节能效果,可为不同气候分区的大型公共建筑外墙隔热保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保温 建筑负荷 DEST模拟 不同气候地区
下载PDF
IHACRES模型在不同干湿气候区小流域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梁瀚续 宋克超 +2 位作者 张丹 尼麦斯郎 余思怡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3,共8页
选取不同干湿气候分区的洞庭湖武水、伊洛河伊河、湟水北川河和黄河清水河4个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IHACRES模型产汇流参数进行率定,评定径流模拟精度,分析导致径流模拟结果差异的原因;探讨不同率定资料长度条件下,模型在各气候区流... 选取不同干湿气候分区的洞庭湖武水、伊洛河伊河、湟水北川河和黄河清水河4个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IHACRES模型产汇流参数进行率定,评定径流模拟精度,分析导致径流模拟结果差异的原因;探讨不同率定资料长度条件下,模型在各气候区流域的模拟精度及参数收敛性。结果表明:IHACRES模型在气候湿润区流域模拟效果明显优于半干旱半湿润区流域模拟效果,湿润区流域NSE在0.9以上,半湿润区流域NSE在0.75左右,半干旱区流域NSE在0.55左右;同时半干旱半湿润区流域枯水期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拟合程度较低,与气候水文特性和模型结构有关;湿润区流域率定资料需3年,NSE及参数基本稳定;半干旱半湿润区流域参数收敛性较差,率定资料在4~5年,NSE及参数基本稳定;该模型可以在气候湿润区流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ACRES模型 干湿气候分区 径流模拟 参数率定 NSE 适用性
下载PDF
学校体育建筑空间与舒适度和能耗的调查研究
20
作者 许炤斐 黄琼 +1 位作者 徐虹 张颀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9期66-72,共7页
学校体育建筑在空间特征上与普通体育建筑相似,以比赛厅这一高大空间为主要使用空间,然而也具有较特殊的使用特征。以寒冷地区学校体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其空间特点、使用方式和能耗特征出发,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探讨寒冷地区学校体育建... 学校体育建筑在空间特征上与普通体育建筑相似,以比赛厅这一高大空间为主要使用空间,然而也具有较特殊的使用特征。以寒冷地区学校体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其空间特点、使用方式和能耗特征出发,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探讨寒冷地区学校体育建筑比赛厅空间、环境舒适度和能耗的相互关系,并对空间、环境舒适度和能耗的影响机理进行归纳,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模拟不同空间要素对比赛厅空间能耗的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学校体育建筑 空间 环境舒适度 能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