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藏东吐蕃摩崖造像与吐蕃高僧益西央 被引量:13
1
作者 霍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63-69,共7页
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麓相继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其中有三处造像地点都明确记载了造像的组织者为吐蕃高僧益西央(ye-shes-dbyang),这是我们理解这批新发现考古材料关键性的线索之一。文章通过对三处造像题记的解读并结合敦煌出... 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东麓相继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其中有三处造像地点都明确记载了造像的组织者为吐蕃高僧益西央(ye-shes-dbyang),这是我们理解这批新发现考古材料关键性的线索之一。文章通过对三处造像题记的解读并结合敦煌出土古藏文文献,探讨吐蕃高僧益西央的生平事迹,进而更为深刻地理解藏东吐蕃摩崖造像产生的时代与宗教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考古 摩崖石刻 益西央 吐蕃禅宗 汉藏关系
下载PDF
基于Remake的三维建模技术在摩崖石刻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孙保燕 翁裕育 周贤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许多摩崖石刻在日晒雨淋、风沙磨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风化,前景堪忧。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保存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整地保存石刻现状,为日后的维护、修复和学术... 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许多摩崖石刻在日晒雨淋、风沙磨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风化,前景堪忧。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保存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整地保存石刻现状,为日后的维护、修复和学术研究提供真实、详尽的科学依据。基于Remake三维建模技术的方法与特点,本工作探讨该技术在摩崖石刻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以广西桂林"桂海碑林"内的石刻为研究对象,运用Remake软件对数字相机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处理,对摩崖石刻进行快速精确的逆向建模。同时,将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与本研究获取的模型数据进行同名点精度检测,分析Remake三维重建的精度。三维模型数据可以作为数字档案进行存档和展示,加强对摩崖石刻类文物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三维建模技术 数字化重建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四川资阳中和镇菩萨岩、临江镇佛尔岩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被引量:1
3
作者 童瑞雪 王屹 +3 位作者 白彬 赵赫(绘图) 寇小石(绘图) 谈北平(摄影)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7,共13页
资阳市中和镇菩萨岩与临江镇佛尔岩摩崖造像均为沱江流域中晚唐时期的典型造像点,二者在龛形、题材和造像风格等方面皆有相似之处。前者雕刻较精美但纪年缺失,后者虽被盗损却有明确纪年题记,可互为参照。综合崖面布局、纪年题记以及其... 资阳市中和镇菩萨岩与临江镇佛尔岩摩崖造像均为沱江流域中晚唐时期的典型造像点,二者在龛形、题材和造像风格等方面皆有相似之处。前者雕刻较精美但纪年缺失,后者虽被盗损却有明确纪年题记,可互为参照。综合崖面布局、纪年题记以及其他参考因素,初步判断两处造像集中开凿于8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初期,晚唐及以后有补凿、搭建建筑和妆彩活动。两处造像题材有一佛、三佛与多身胁侍(含天龙八部)的组像、五十三佛、舍利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阳 摩崖造像 中晚唐 沱江流域
下载PDF
山西沁源枣林庄、柳湾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4
作者 武夏(摄影) 徐晴(绘图) +4 位作者 姬凌飞(绘图) 刘亚楠(绘图) 马楠 李辉 冯鹏锦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50,共13页
2021年1月和4月,山西大学考古系对山西长治沁源枣林庄、柳湾摩崖造像进行了两次调查。枣林庄摩崖造像开凿有3个主龛,龛下刻有供养人形象及题记,据造像题材与风格推断应开凿于北魏晚期。柳湾摩崖造像共有12龛,风化较为严重,根据造像题材... 2021年1月和4月,山西大学考古系对山西长治沁源枣林庄、柳湾摩崖造像进行了两次调查。枣林庄摩崖造像开凿有3个主龛,龛下刻有供养人形象及题记,据造像题材与风格推断应开凿于北魏晚期。柳湾摩崖造像共有12龛,风化较为严重,根据造像题材与风格推断应陆续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此次调查为研究晋东南地区北朝佛教遗存的年代序列以及佛教的传播路线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枣林庄 柳湾 摩崖造像 北朝
下载PDF
四川仁寿石佛湾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5
作者 张亮 李瑞瑶 +5 位作者 胡盛 李杰 黄桥 李鑫 邓宏亚(摄影/绘图) 邓可人(绘图)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石佛湾摩崖造像现存13龛,造像组合包括三佛、七佛、五十三佛、一弟子二胁侍、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可辨题材有弥勒、僧伽、三世佛、过去七佛、五十三佛、一佛五十二菩萨等瑞像。根据造像题材及风格... 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石佛湾摩崖造像现存13龛,造像组合包括三佛、七佛、五十三佛、一弟子二胁侍、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可辨题材有弥勒、僧伽、三世佛、过去七佛、五十三佛、一佛五十二菩萨等瑞像。根据造像题材及风格,可推断石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8世纪晚期至9世纪上半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寿县 石佛湾 摩崖造像 中晚唐
下载PDF
浙江省石窟造像水害及其治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彪 张嘉晨 +1 位作者 程邦 王金华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3年第4期28-37,共10页
浙江省拥有数量丰富、价值突出的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资源。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石窟造像普遍存在水害现象,其中以面流水、裂隙渗水为主,给文物本体安全和价值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以飞来峰造像为代表的一批重点石窟造像先后通过... 浙江省拥有数量丰富、价值突出的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资源。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石窟造像普遍存在水害现象,其中以面流水、裂隙渗水为主,给文物本体安全和价值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以飞来峰造像为代表的一批重点石窟造像先后通过裂隙灌浆封堵、地表防渗处理、增加导排水设施、建造保护性建筑、表面封护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了保护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水害防治效果。由于水害治理工作的复杂性,加强前期勘察研究、构建预防性保护体系、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等,对于石窟造像的科学长效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 摩崖造像 水害
原文传递
西藏芒康县查果西沟B点、崩隆达、纳日贡吐蕃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7
作者 赤列次仁(执笔/图) 洛松扎西 +2 位作者 拥措 泽仁曲宗(执笔/图) 拥措(摄影)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7,F0002,共15页
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境内的3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3处摩崖造像分别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 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境内的3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3处摩崖造像分别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帮达乡然堆村境内,共发现11尊造像,通过比较造像特征,确认其中10尊佛教造像具有显著的吐蕃佛教造像风格。这些造像既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罕见的内容题材,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吐蕃佛教造像的空间分布、艺术传承及思想传播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又推动了唐代汉藏文化交流和唐蕃古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康 吐蕃 佛教 摩崖造像
原文传递
夹江千佛岩景区摩崖石刻的旅游开发价值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牟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8-83,共6页
夹江千佛岩景区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拥有众多历史久远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千佛岩景区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摩崖石刻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文章在认真整理分析千佛岩景... 夹江千佛岩景区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拥有众多历史久远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千佛岩景区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摩崖石刻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文章在认真整理分析千佛岩景区现存摩崖石刻的基础上,探究其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打造千佛岩旅游新名片,助推乐山旅游文化和地方经济的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岩景区 摩崖石刻 旅游价值 不足 展望
下载PDF
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亮(摄影) 胡盛 +6 位作者 韩明 白彬 王丽君 张媛媛 干倩倩 王晓华 司程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5,共11页
圣泉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来凤乡胜前村,共13龛,可识别的题材有一佛四天王、道教造像、五十三佛、地藏、三世佛、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和地藏十王变。该处造像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一处较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造像点,为学界... 圣泉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来凤乡胜前村,共13龛,可识别的题材有一佛四天王、道教造像、五十三佛、地藏、三世佛、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和地藏十王变。该处造像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一处较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造像点,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 前后蜀 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变 地藏十王变
全文增补中
川渝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调查研究综述(2011—2020年)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飞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103,共21页
2011年至2020年,川渝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相关调查研究成果中,基础资料的公布成果数量剧增,公布材料更为全面。逐步重视对小型散见窟龛的调查,此前偏重于川北地区的情况有所改变,川东及川西地区系统调查已经开展。同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2011年至2020年,川渝地区石窟及摩崖造像相关调查研究成果中,基础资料的公布成果数量剧增,公布材料更为全面。逐步重视对小型散见窟龛的调查,此前偏重于川北地区的情况有所改变,川东及川西地区系统调查已经开展。同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除了传统的题材、样式风格、石刻题记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以某一区域或某一时代的窟龛为研究对象,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探讨川渝窟龛的发展变化;也有从建筑、景观等新的视角展开探讨。但是,基础资料公布不够、考古报告出版速度慢、已刊布资料信息不够全面、重视窟龛本地而忽略周边遗址等问题制约了相关研究开展。部分区域基础性的分区分期研究有待扩展和深入,对作为当前研究主体的题材的阐释存在大量重复性讨论,从基础的造像题材释读提升到对民众思想观念、信仰状况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石窟 摩崖造像 综述
原文传递
四川仁寿千佛岩、石佛沟石窟新发现地藏十王造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2,共6页
近年笔者在四川仁寿千佛岩和石佛沟两处摩崖造像中新发现3铺唐末五代时期的早期地藏十王造像,呈现出不同以往发现的诸多特点,将四川与敦煌地区的此类图像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明早期地藏十王图像的内容要素和图式类型,在四川地区初... 近年笔者在四川仁寿千佛岩和石佛沟两处摩崖造像中新发现3铺唐末五代时期的早期地藏十王造像,呈现出不同以往发现的诸多特点,将四川与敦煌地区的此类图像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明早期地藏十王图像的内容要素和图式类型,在四川地区初始创作和早期流传过程中就已经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寿 地藏十王 摩崖造像 敦煌
下载PDF
情系高原志在田野——考古学家张建林教授专访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格旺堆 旦增顿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7,共11页
张建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考古、西藏考古等方向。对唐代帝陵的考古调查与研究有较为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西... 张建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考古、西藏考古等方向。对唐代帝陵的考古调查与研究有较为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西藏文物考古领域,1984年首次进藏至今三十八年的时光里年年奔波在青藏高原四处,对西藏古代历史的诸多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先后在《考古与文物》《考古学报》《藏学学刊》《文物》等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有《古格故城》《慈善寺与麟溪桥》《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擦擦》《西藏东部吐蕃佛教造像——芒康、察雅考古调查与研究报告》《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等书。文章围绕张建林研究员长达三十八年的西藏文物考古工作对其进行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建林 西藏考古 古格遗址 古代岩画 摩崖造像 墓葬遗存
下载PDF
壮族五大文化遗产之抢救保护与建设先进文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过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广西建设先进文化,首府建设先进文化,当以壮族文化遗产为民族根基。壮族先民是南方稻作民族,探索壮族文化遗产,当以壮族是稻作民族为出发点。壮族五大文化遗产之首,当推南方稻作民族人...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广西建设先进文化,首府建设先进文化,当以壮族文化遗产为民族根基。壮族先民是南方稻作民族,探索壮族文化遗产,当以壮族是稻作民族为出发点。壮族五大文化遗产之首,当推南方稻作民族人文始祖洛甲。而后为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左江花山崖壁画,歌圩的女儿、歌仙刘三姐,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抒情长诗《嘹歌》及壮族原生态民歌。五大文化遗产各有其抢救措施。文化遗产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抢救文化遗产与建设先进文化密切相关,与建设广西先进文化、首府先进文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稻作民族 人文始祖 洪水育人神话 崖壁画 歌圩的女儿 民间抒情长诗 文化遗产 首府先进文化
下载PDF
四川邛崃市盐水村夫子岩摩崖造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符永利 刘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7,共12页
位于四川邛崃市大同乡盐水村的夫子岩摩崖造像,开凿于唐宋时期,现存造像18龛,题记4则,主要题材有三佛、七佛、二十五佛、观音、地藏、尊胜经变、文殊、普贤、天王等,虽然残损严重,但造像特征突出,题材又具有典型性,为研究巴蜀唐宋石窟... 位于四川邛崃市大同乡盐水村的夫子岩摩崖造像,开凿于唐宋时期,现存造像18龛,题记4则,主要题材有三佛、七佛、二十五佛、观音、地藏、尊胜经变、文殊、普贤、天王等,虽然残损严重,但造像特征突出,题材又具有典型性,为研究巴蜀唐宋石窟造像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崃 夫子岩 摩崖造像
下载PDF
汉藏文化交流背景下新图像样式的出现——青海玉树吐蕃佛教石刻再研究
15
作者 卢素文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2,212-213,共11页
青海玉树迄今发现有5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大日如来佛堂内石刻和恰冈石刻图像题材为毗卢遮那佛与八大菩萨和毗卢遮那佛与二菩萨,皆与毗卢遮那佛有关,另外3处石刻图像为十方佛、佛传、初转法轮图和礼佛图等。文章通过对玉树勒巴沟吾娜桑... 青海玉树迄今发现有5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大日如来佛堂内石刻和恰冈石刻图像题材为毗卢遮那佛与八大菩萨和毗卢遮那佛与二菩萨,皆与毗卢遮那佛有关,另外3处石刻图像为十方佛、佛传、初转法轮图和礼佛图等。文章通过对玉树勒巴沟吾娜桑嘎石刻和贝纳沟大日如来佛堂西侧崖壁的图像和藏文题记进行研究,认为大日如来佛堂西侧崖壁所刻的“毗卢遮那佛+二弟子+十方佛+《普贤行愿品》”的组合表现了毗卢遮那信仰与华严信仰的结合,吾娜桑嘎石刻中“释迦八相+骑象普贤+骑狮文殊”的组合则与法华信仰有关。这两处图像的出现,体现了吐蕃时期流行的毗卢遮那信仰与以敦煌为代表的汉地法华、华严信仰的结合,是汉藏佛教交流中出现的新的图像样式,为研究汉藏文化在佛教信仰方面的交流融合提供了重要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 摩崖石刻 毗卢遮那佛 华严经 法华经 汉藏交流
原文传递
哈剌■与元成宗朝“珍宝政治”——以浙东两通元代摩崖石刻为中心
16
作者 求芝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4-50,92,共8页
哈剌■是元代入华哈剌鲁人中的代表人物。笔者实地考察浙东地区的两通元代摩崖石刻,判断为哈剌■同一时期手书。这两通石刻,能够填补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到大德五年(1301年)间哈剌■生平的空白。以此为切入点,结合传世的汉文、波斯文史... 哈剌■是元代入华哈剌鲁人中的代表人物。笔者实地考察浙东地区的两通元代摩崖石刻,判断为哈剌■同一时期手书。这两通石刻,能够填补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到大德五年(1301年)间哈剌■生平的空白。以此为切入点,结合传世的汉文、波斯文史料,可从一个侧面揭示元成宗热衷珍宝对朝政的影响。这两通石刻也体现了哈剌■真实的汉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剌■ 摩崖石刻 水晶 元成宗 珍宝政治
下载PDF
黔西北摩崖石刻的现状及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雪梅 杨庆鹏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46-153,共8页
黔西北有丰富的摩崖石刻,最早的为汉代可乐银子岩摩崖石刻,最晚的为民国时期织金摩崖石刻,明清时期最为集中。题刻者多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地方官员或文人墨客,内容包括记事、歌功颂德、题字纪念等方面。黔西北摩崖石刻,有的保存较好,... 黔西北有丰富的摩崖石刻,最早的为汉代可乐银子岩摩崖石刻,最晚的为民国时期织金摩崖石刻,明清时期最为集中。题刻者多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地方官员或文人墨客,内容包括记事、歌功颂德、题字纪念等方面。黔西北摩崖石刻,有的保存较好,有的有不同程度损坏,有的已经损毁,不见踪影,整体现状堪忧。目前,针对黔西北摩崖石刻的保护,还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黔西北摩崖石刻的保护,应以政府为主导,带动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摩崖石刻 现状 保护
下载PDF
广西桂林国家森林公园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18
作者 刘勇(调查) +1 位作者 苏勇(调查/摄影) 金鹏(调查/绘图)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3,共11页
2017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内的5龛造像进行了调查。这一区域的造像题材丰富,既有全国普遍流行的弥勒像,也有初唐中原地区流行的"降魔印像""优填王像",另外还有"六拏具"式、"... 2017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内的5龛造像进行了调查。这一区域的造像题材丰富,既有全国普遍流行的弥勒像,也有初唐中原地区流行的"降魔印像""优填王像",另外还有"六拏具"式、"天人诞生"等特殊纹饰图案。该地的唐代摩崖造像的粉本当来自于中原地区,尤其是洛阳龙门石窟,而不太可能来自于海路。相关题记中还发现有粟特人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唐代 摩崖造像 优填王像 粟特人
原文传递
四川通江诺江镇千佛岩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19
作者 白彬 谈北平 +1 位作者 郭振新 席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7,共11页
四川省通江县千佛岩摩崖造像现存63龛,是一处纯佛教造像点。造像规模较大,题材丰富,其中以释迦说法、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千佛、密檐式塔等最为突出,且初、盛唐纪年题记较多。结合题记和造像题材推断,千佛岩摩崖造像始凿于唐高宗龙... 四川省通江县千佛岩摩崖造像现存63龛,是一处纯佛教造像点。造像规模较大,题材丰富,其中以释迦说法、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千佛、密檐式塔等最为突出,且初、盛唐纪年题记较多。结合题记和造像题材推断,千佛岩摩崖造像始凿于唐高宗龙朔年间,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第38龛所造仿木构密檐式塔,保存较好且年代基本明确,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塔极为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佛岩 摩崖造像 唐代 仿木构密檐式塔
下载PDF
陕西户县紫阁峪宋代摩崖石刻调查及相关人物考
20
作者 邰紫琳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3,共9页
紫阁峪位于陕西西安户县东南,为秦岭北麓峪口之一,是古代佛道之人修行隐居之地,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历经千年岁月沉淀,峪内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存,紫阁峪宋代摩崖石刻即为其一。这批摩崖石刻所涉人物众多,有编撰《资治通鉴》的... 紫阁峪位于陕西西安户县东南,为秦岭北麓峪口之一,是古代佛道之人修行隐居之地,也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历经千年岁月沉淀,峪内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存,紫阁峪宋代摩崖石刻即为其一。这批摩崖石刻所涉人物众多,有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有北宋著名将领游师雄,有地方官员李处讷、宁祖武、景兴宗、杨正中、刘彦辅、李仲孚、张次文等,也有文人墨客刘仲忱、范君谊、邢子强等。这批摩崖石刻反映了紫阁峪自唐代晚期衰落之后,在北宋又一次繁荣起来,是学者研究北宋宗教发展和秦岭人文地理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阁峪 摩崖石刻 秦岭 宋代 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