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坚强送端电网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峰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8年第10期5-8,共4页
阐述了当前西北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三型"电网发展的特征,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电力消费现状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给电网提出的种种挑战,提出建设并依托西北坚强送端电网实现风电"流域化"开发、统一调度和... 阐述了当前西北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三型"电网发展的特征,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电力消费现状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给电网提出的种种挑战,提出建设并依托西北坚强送端电网实现风电"流域化"开发、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以坚强电网推动能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电网 能源分布 清洁能源 “流域化”开发
下载PDF
沙河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璐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1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沙河流域存在的河道行洪能力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对流域内土地的破坏,减轻洪水、泥沙带来的灾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涵养水源,提高水质,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 沙河流域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清洁小流域
下载PDF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探究
3
作者 车延路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第2期4-6,共3页
小流域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质、实现安全供水的重要途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能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行洪安全,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控制在... 小流域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质、实现安全供水的重要途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能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行洪安全,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控制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台沟清洁型小流域的成功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县多条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开展,经过建设,使后续开展的清洁型小流域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流域清洁、人居舒适,让清洁型小流域得到广泛推广,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型 小流域 工程建设 成效 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
作者 张焜 宿敏 +1 位作者 常国梁 叶芝菡 《北京水务》 2020年第S02期29-32,共4页
北京水务工作长期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并在新时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掌握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并有效指导下一步建设,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清洁及长效管护这一思路,提出一套涵盖生态、... 北京水务工作长期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并在新时期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掌握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并有效指导下一步建设,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生态清洁及长效管护这一思路,提出一套涵盖生态、清洁及管护等3个层面11项指标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并给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评价方法,为新时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及治理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 小流域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杨进怀 吴敬东 +1 位作者 祁生林 叶芝菡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18-21,共4页
小流域治理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北京市保护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多年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对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小流域治理理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其内... 小流域治理是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北京市保护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途径。基于北京市小流域治理的多年实践经验与现代治理要求,对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小流域治理理念——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进行了其内涵的界定和建设技术体系的探讨,并以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为例,介绍北京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 防护线 北京市
下载PDF
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流域型风光水多能互补基地协同优化调度模式与机制 被引量:34
6
作者 程海花 寇宇 +5 位作者 周琳 郑亚先 张硕 冯树海 袁汉杰 李更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70,共10页
针对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流域型风光水多能互补基地(WMCB)协同优化调度所面临的清洁能源时空多尺度相关性分析、大规模多类型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高效消纳和安全管控的问题,归纳了优化调度模式和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流域型风光水多能互补基地(WMCB)协同优化调度所面临的清洁能源时空多尺度相关性分析、大规模多类型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高效消纳和安全管控的问题,归纳了优化调度模式和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分析了WMCB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协同优化调度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进而从时空多尺度互补特性、协同优化调度模式和机制方面,对WMCB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探索了WMCB协同优化调度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以期推动WMCB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进大规模清洁能源的互补开发和高效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清洁能源消纳 多能互补 流域型 协同调度 优化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8
7
作者 钟业喜 邵海雁 +1 位作者 徐晨璐 冯兴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1,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 生态清洁小流域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萍 文安邦 +1 位作者 贺秀斌 严冬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85-88,共4页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广,水土流失量大,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建立库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并开展库区消落带的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广,水土流失量大,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建立库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并开展库区消落带的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对三峡库区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流失 生态治理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水源保护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锦娟 叶碎高 徐晓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7-240,共4页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我国今后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以永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构建了生态修复,营造水土保持林,坡耕地治理,坡面径流调控,裸露面治理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我国今后水土保持和水源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以永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例,构建了生态修复,营造水土保持林,坡耕地治理,坡面径流调控,裸露面治理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及农村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溪沟治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对已实施工程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永康市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鹏 格桑卓玛 +2 位作者 范建容 陈阳 尼玛占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基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一江两河指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及年楚河)土壤侵蚀现状及分布特征,探讨了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及水土流失防治思路。结果表明:(1)该地区侵蚀类型以冻融侵蚀为主,面积达... 基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一江两河指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及年楚河)土壤侵蚀现状及分布特征,探讨了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及水土流失防治思路。结果表明:(1)该地区侵蚀类型以冻融侵蚀为主,面积达2.2万km^2,占总侵蚀面积的47.19%,水力侵蚀、风力侵蚀次之,分别占45.57%,7.24%;(2)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为主,占42.65%,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80.36%;(3)土壤侵蚀面积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多种侵蚀形态相互交错,潜在危害大;(4)"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特征是环境气候及人为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中人为活动单一且影响较弱,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该区水土流失防治可借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理论及经验,创新思路,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两河”地区 土壤侵蚀 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
下载PDF
论新阶段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乔殿新 王力 郭莹莹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4期34-37,共4页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回顾生态清洁小流域近20年发展历程并总结建设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阐述了新阶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回顾生态清洁小流域近20年发展历程并总结建设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阐述了新阶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发展新要求,提出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等战略思想统领下,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功能作用、内涵和外延特征及其特点,并提出举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保持 新发展
下载PDF
江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整合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利超 葛佩琳 喻荣岗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8期6-9,共4页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关联性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是有效促进小流域生态保护和农村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两者有机结合的初步措施和设想,并以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安远县官溪、上犹县园村等三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例,在技术、管理方面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对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生态文明村 江西
下载PDF
基于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正茂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S02期55-60,共6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系统提升区域水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文中从上海市小流域总体布局、主要类型划分、评价指标、现状概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五大项治理措施将上海市建设成高品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系统提升区域水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文中从上海市小流域总体布局、主要类型划分、评价指标、现状概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五大项治理措施将上海市建设成高品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同时,对未来上海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治理成效,促进地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总体布局 类型划分 评价指标 治理措施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及后评价初探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双喜 龚旭昇 李中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7-50,64,共5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及后评价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估和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后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后的监测及后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建设目标的角度出... 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及后评价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估和指导生态清洁小流域后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后的监测及后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建设目标的角度出发,针对性选取了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监测因子,并简述了监测方法。同时,综合考虑生态清洁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从社会和自然环境两大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生态清洁小流域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该研究结果可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评价 指标体系 监测方法 生态清洁小流域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解读 被引量:9
15
作者 乔殿新 赵莹 +1 位作者 李天毅 宗小天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0期17-20,I0001,共5页
自2013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出台以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制定出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地方标准。近年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都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出了... 自2013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出台以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制定出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地方标准。近年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都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技术导则》的内容和深度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3年水利部对《技术导则》进行修订,并于7月18日颁布了修订后的《技术导则》——《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标准修订背景、标准定位、标准原则、标准方法、标准主要内容、修订主要内容和强化内容等6个方面对《规范》进行解读,以期为相关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学习、理解和掌握《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流域建设 技术规范 解读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主要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磊 郑委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2期23-26,共4页
基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广泛的关注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稀缺性,为了建立基本、易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统计了130余篇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法规、标准,梳理出43个小流域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共计671项参评指标。采用频次分析、相关性... 基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广泛的关注度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稀缺性,为了建立基本、易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统计了130余篇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法规、标准,梳理出43个小流域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共计671项参评指标。采用频次分析、相关性分析法,结合指标的代表性、系统性、差异性和可获取性,从小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土壤状况、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4个方面,筛选出了14个能够反映小流域生态清洁整体状况的关键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清洁小流域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敬东 叶芝菡 +3 位作者 梁延丽 刘大根 陆大明 王雪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9,共2页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第一层共包括土壤侵蚀强度、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河流生物完整性指数等17项指标;第二层包括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状况、点源污染...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第一层共包括土壤侵蚀强度、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河流生物完整性指数等17项指标;第二层包括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状况、点源污染状况、河流健康状况;第三层为顶层指标,通过对第一、二层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建立该指标体系以期能为广泛开展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能够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生态环境 监测 指标 北京
下载PDF
燕山山脉中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连兄 丁国栋 +4 位作者 杨之恒 李丹雄 武亚南 赛硕 王进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燕山山脉中段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北京市的水源安全。为探索燕山山脉中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特点和治理模式,推进该区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河北省滦平县西北部安纯沟小流域为例,对其采取的措施... 燕山山脉中段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北京市的水源安全。为探索燕山山脉中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特点和治理模式,推进该区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河北省滦平县西北部安纯沟小流域为例,对其采取的措施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纯沟小流域根据北京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建设目标,符合燕山山脉中段小流域自身发展需求;2)注重景观,因地制宜近自然治理,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了景观格局;3)通过封禁治理、水土保持林、梯田、村庄美化、湿地恢复等措施形成综合治理体系;4)实现了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燕山山脉中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应根据北京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进行近自然治理,构建点、线、面综合防护体系,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源,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升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京津冀协同发展 景观生态学 山水林田湖草 燕山山脉中段
下载PDF
北京平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讨——以大兴区东半壁店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敬东 袁爱萍 +4 位作者 化相国 陈杰 常国梁 贾瑞燕 赵安然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0期24-26,共3页
平原地区是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区域。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东半壁店小流域基本情况,指出平原小流域内农村生活与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洪安全与河(沟、渠)道生态等问题是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平原... 平原地区是保障首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区域。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大兴区东半壁店小流域基本情况,指出平原小流域内农村生活与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洪安全与河(沟、渠)道生态等问题是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平原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思路及措施,提出了按照污水、垃圾、厕所、沟渠、环境五同步治理思路,分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清洁 小流域建设 三道防线 平原区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碳汇生产理念下的县南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顾文 赵阿丽 +1 位作者 徐健 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51,157,共9页
县南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退耕区,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其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对流域碳汇量及碳汇生产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文以此为切入点,根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特点,采用相应模型估算出县南沟流域1999—2012年林地、草地、园地、耕地... 县南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退耕区,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其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对流域碳汇量及碳汇生产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文以此为切入点,根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特点,采用相应模型估算出县南沟流域1999—2012年林地、草地、园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碳汇量与碳源量,通过分析流域碳汇的变化,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估方法的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显著增加了碳汇量,使农户成为实际的碳汇生产者;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用地,林地固碳量随林地面积增加增长迅速;耕地固碳量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通过耕作方式和种植结构的改变维持稳定;不同区位、不同退耕力度形成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导致碳汇差异;实证结果同时表明,退耕林草地是CDM框架下主要碳汇生产来源,近期应注重提高退耕林质量,并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通过建立碳交易机制,将碳汇商品化,可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应,稳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碳汇 土地利用 清洁发展机制 县南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