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265-18269,共5页
以苏州网师园、沧浪亭、留园等古典园林中的花窗为例,探讨了花窗的定义、功能与分类,进一步从花窗的"形状"、"图案"和"动静景观"等角度阐述其形神之美,向世人解析中国古典园林花窗的审美意义所在。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花窗 形式 神韵 审美意义
下载PDF
原真性视角下的苏州古典园林景观维护探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曹盼 肖云 周晨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47,共4页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其历史、价值应审慎对待,以确保后代能同样享有文化遗产。原真性原则虽作为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原则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具体的保护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以实地调研为基础...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其历史、价值应审慎对待,以确保后代能同样享有文化遗产。原真性原则虽作为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原则早已形成共识,但在具体的保护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分析,得出苏州古典园林景观的维护在尊重文化遗产共性的基础上需要更多地关注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原真性 苏州古典园林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植物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金虎 蒋霞 +2 位作者 王桃云 李雪英 吴兰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6-887,889,共3页
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植物种类、植物性状和植物产地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传统花木的应用。在苏州8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中大约有植物118种,隶属于56科。8个园林中有很多共同的植物种类。园林中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蔓类植物配合应用,... 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植物种类、植物性状和植物产地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传统花木的应用。在苏州8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中大约有植物118种,隶属于56科。8个园林中有很多共同的植物种类。园林中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蔓类植物配合应用,落叶树木多于常绿树木(1.54∶1),乡土植物(占总种数的64.4%)大大地多于外来植物,反映出了造园者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的宗旨,符合生态要求,值得我们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借鉴。另外,人们赋予某些植物的人格意义使苏州古典园林中大量采用传统花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植物组成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夜景观意境营造——以网师小筑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谢伟斌 马若诗 徐俊丽 《华中建筑》 2019年第7期78-81,共4页
苏州古典园林为文人私家园林,造园者在经营山水之外更注重园林意境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园林开始推广夜游项目,以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和发展。网师园是目前苏州唯一开放的夜游园,夜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然而,... 苏州古典园林为文人私家园林,造园者在经营山水之外更注重园林意境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园林开始推广夜游项目,以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和发展。网师园是目前苏州唯一开放的夜游园,夜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然而,其夜景观现状仅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主,照明方式单一、设计手法不恰当,不能再现园林“淡雅隐逸”的意境。该文针对网师园现状,探究在夜间如何利用照明设计再次呈现园林的独特意境,以期为日后苏州古典园林夜景观营造提供启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夜景观 意境营造 网师小筑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的四层意涵与解读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明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13,共6页
中国传统园林既是一种空间环境工程,也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综合性载体,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学界对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内涵与价值的认识并不一致,这种认识差异主要缘于学术界对这一造景艺术审美缺少系统的... 中国传统园林既是一种空间环境工程,也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综合性载体,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学界对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内涵与价值的认识并不一致,这种认识差异主要缘于学术界对这一造景艺术审美缺少系统的解读方法和理论体系。文章从视觉、生态、文化、情感四个层次探索完整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审美内涵的方法,构建品鉴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的理论体系,并揭示这种艺术审美特质形成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 审美 方法 理论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空间渗透性边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基于苏州古典园林空间结构与尺度的特点,将苏州古典园林划分为墙缘、合院、庭园三个层面的空间类型,结合实例进行空间边界的渗透性塑造及达到的空间效果分析。探讨园林空间渗透性边界的设计,阐述空间感知、空间塑造、表达主题等方面的... 基于苏州古典园林空间结构与尺度的特点,将苏州古典园林划分为墙缘、合院、庭园三个层面的空间类型,结合实例进行空间边界的渗透性塑造及达到的空间效果分析。探讨园林空间渗透性边界的设计,阐述空间感知、空间塑造、表达主题等方面的设计方法,旨在启发思考苏州古典园林对于当代园林设计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设计 渗透性边界 空间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主要群植植物生态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敉敉 吴泽民 《中国城市林业》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文章采用传统的植被生态研究模式对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主景区的人工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出在调查地成正联结关系的种对有木瓜-石榴、云南黄馨-梅花、紫叶李-腊梅、云南黄馨-贴梗海棠、石榴-紫薇、腊梅-石榴、木瓜-柳树、贴梗海棠... 文章采用传统的植被生态研究模式对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主景区的人工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出在调查地成正联结关系的种对有木瓜-石榴、云南黄馨-梅花、紫叶李-腊梅、云南黄馨-贴梗海棠、石榴-紫薇、腊梅-石榴、木瓜-柳树、贴梗海棠-柳树,为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生态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植物配置 生态关系 群植 贴梗海棠 植被生态 联结关系 优化配置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花街铺地中的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绍文 石书缘 《包装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26-127,共2页
花街铺地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传统地面铺装工艺,体现了古人的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古典园林花街的铺装类型、艺术特色及作用,探讨了其体现的传统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花街铺地 美学思想
原文传递
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剑冰 《旅游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1-7,16,共8页
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作为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如同文化标本一般,体现了明清园林文化和风格。本文从苏州古城区的居住街区空间构成入手,通过重新评价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探索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相互融合的... 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作为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如同文化标本一般,体现了明清园林文化和风格。本文从苏州古城区的居住街区空间构成入手,通过重新评价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探索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相互融合的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其特征为:旅游者和居民的利益统一在街区生活环境改善之上;以古典园林为平台形成旅游者和居民间的交流;园林资源保护的旅游者和居民双方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区 古典园林 社区旅游
下载PDF
苏州园林漏窗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0
作者 夏瑞 李渭涛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17-119,共3页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充分体现出中国园林美学。苏州园林具有形式多样、造型独特的漏窗造型,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和美学借鉴。
关键词 苏州园林 漏窗 服装设计
下载PDF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中置石的造景手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曼菲 孙佳琪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2期248-250,共3页
苏州古典园林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至今,在朝代的更迭与文化的发展中源远流长,因而,苏州古典园林中置石的造景手法艺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象征与表现。文章以苏州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置石的布置、应用形式、空间营造及传... 苏州古典园林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至今,在朝代的更迭与文化的发展中源远流长,因而,苏州古典园林中置石的造景手法艺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象征与表现。文章以苏州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置石的布置、应用形式、空间营造及传达情感以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传承展开论述,旨在学习苏州古典园林置石的艺术手法,为山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置石 空间 情感
下载PDF
廊在苏州耦园中空间特性的量化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坤宇 马逸 翟俊 《园林》 2023年第7期103-110,共8页
廊作为古典园林空间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时空组织、形态表现、意境营造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聚焦苏州古典园林中廊面积在园林空间中占比最高的耦园,利用图底关系对廊空间进行界定,生成有廊与无廊状态下耦园的矢量平面图,继而... 廊作为古典园林空间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时空组织、形态表现、意境营造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聚焦苏州古典园林中廊面积在园林空间中占比最高的耦园,利用图底关系对廊空间进行界定,生成有廊与无廊状态下耦园的矢量平面图,继而基于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运用Depthmap软件将耦园视域空间的连接值、入口深度值以及整合度进行可视化,对有廊和无廊状态下的园林空间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总结出廊在空间塑造上的三重特性:强化视域空间序列,优化动线;增大空间阻尼,丰富景深;整合园林节点格局,柔化边界。以期为现代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对廊要素塑造空间的利用,以及苏州古典园林文化与造园艺术的传承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耦园 空间句法 空间特性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当代文化价值与保护管理的思考
13
作者 张婕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
江南古典园林通过建筑与山、水、花、木的融合,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当代社会,古典园林的传承发展面临城市化的冲击、保护和利用的失衡、管理的滞后以及游客与园林的疏离感等诸多困境,建议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协... 江南古典园林通过建筑与山、水、花、木的融合,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当代社会,古典园林的传承发展面临城市化的冲击、保护和利用的失衡、管理的滞后以及游客与园林的疏离感等诸多困境,建议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协调领导作用,强化"保护第一"的理念,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园林保护和管理水平,深入挖掘和宣传历史名园的文化内涵等措施,凸显江南古典园林的当代文化价值,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 天人合一 传承 造园艺术 园林美学 保护管理
下载PDF
浅析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表现
14
作者 陈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苏州园林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烙印,是中国历史人文与江南区域特色相融合的产物,集诗歌、绘画、造园等艺术于一体,汇合了东方的审美和精神内涵。明代后期,政治情况急转直下,隐居不仕之风盛行。私家园林为文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包容自我审... 苏州园林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烙印,是中国历史人文与江南区域特色相融合的产物,集诗歌、绘画、造园等艺术于一体,汇合了东方的审美和精神内涵。明代后期,政治情况急转直下,隐居不仕之风盛行。私家园林为文人士大夫阶层提供了包容自我审美理想、人格价值、宇宙观念的理想境地,形成了集文学艺术与恬淡情调为一体的中国特有的生活形态。在江南诗性文化的熏陶下,园林艺术的审美意识向着风雅清朗的方向不断发展,具有鲜明的审美自由精神。该文从地域人文关系和造园要素出发,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分析苏州园林艺术特有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园林 文化内涵 艺术表现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辨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加麒 《建筑师》 2019年第5期7-13,共7页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在1960年代中国的延续,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中包含"空间"一词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与《中国住宅概说》《江...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在1960年代中国的延续,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中包含"空间"一词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与《中国住宅概说》《江南园林志》等书中的相关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提炼出《苏州古典园林》在使用"空间"概念讨论园林时的所指与所为,并将其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进行比较,提出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空间"概念其实是转译园林"诗情画意"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 中国建筑研究室 现代主义 空间
下载PDF
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与园林造园艺术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雪静 王卫军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普通的城市居住小区,在城市可开发用地越来越紧缺,地块容积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尽最大可能为居民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苏州古典园林正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在有限的空间里,人... 普通的城市居住小区,在城市可开发用地越来越紧缺,地块容积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尽最大可能为居民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苏州古典园林正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在有限的空间里,人工创造出可赏、可游、可居的宅园合一的居住环境。由此在进行居住小区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时,不妨尝试借鉴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小区 室外空间 环境设计 苏州古典园林 造园艺术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标志牌英译语用失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素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17期181-182,共2页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外游客了解苏州的一个窗口。本文以语用失误理论为基础,通过典型案例,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方面,对苏州古典园林标志牌英译中的多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标志牌 语用失误
下载PDF
心与理:童、刘江南园林研究再比较
18
作者 韩艺宽 张妍 田志超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5期86-89,共4页
童寯和刘敦桢是建筑界园林研究的代表人物,研究通过对二者代表著作的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角度,把握童、刘江南园林著作的编纂逻辑,分析其知识建构的理论预设,并用心学和理学概括二者的区别。研究指出,在本体论... 童寯和刘敦桢是建筑界园林研究的代表人物,研究通过对二者代表著作的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角度,把握童、刘江南园林著作的编纂逻辑,分析其知识建构的理论预设,并用心学和理学概括二者的区别。研究指出,在本体论上,童强调文人主导,刘推崇无名工匠;在认识论上,童推崇诗、画、园的统一,刘强调空间组织及“视点-路线”的视角;在方法论上,童体现中西交流,刘突出古今对接;在实践观上,童有所不为,刘推陈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志 东南园墅 苏州古典园林 历史编纂 历史理论
下载PDF
苏州园林厅堂的“风景”--基于檐下视角的探讨
19
作者 王欢 《建筑创作》 2020年第1期34-39,共6页
苏州传统民居宅园相依,园中建筑在乡土营造的基础上灵活排布,随景合宜。厅堂是宅园兼有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园林构景时具有"观"与"被观"的双重属性,具体在檐下廊和装修的格局及细部做法上有所体现。本文分别解释园林... 苏州传统民居宅园相依,园中建筑在乡土营造的基础上灵活排布,随景合宜。厅堂是宅园兼有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园林构景时具有"观"与"被观"的双重属性,具体在檐下廊和装修的格局及细部做法上有所体现。本文分别解释园林庭院里和山水间两种环境中,厅堂檐下部分从空间格局、流线组织到装饰样式上的适应和变化,强调园林建筑连续景观体验的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厅堂 檐下 风景 乡土建筑 苏州古典园林
下载PDF
从边角余料到幻境丛生——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植物的房间”解析
20
作者 穆燕洁 曾宇杰 《华中建筑》 2016年第5期169-173,共5页
该文聚焦于苏州古典园林中广泛存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一类边角余料空间,将其归纳为"植物的房间",并阐释其在营造园林空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苏州古典园林中大量涌现的"植物的房间"的诞生条件、构成手法、组... 该文聚焦于苏州古典园林中广泛存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一类边角余料空间,将其归纳为"植物的房间",并阐释其在营造园林空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苏州古典园林中大量涌现的"植物的房间"的诞生条件、构成手法、组织关系及空间效果,以从更小的空间尺度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解读;并通过提炼其空间组织的拓扑关系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苏州古典园林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边角余料空间 “植物的房间” 拓扑空间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