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文学演进的文化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0-92,共3页
都市文学的演进存在着内在的文化逻辑 ,在其发展的两个阶段上 。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城市文学 中国 形成 发展史 当代文学
下载PDF
文化互动与空间转向——论1990年代以来的“都市文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立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6-236,291,共11页
"都市文学"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热点现象之一,其出现显然与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考察"都市文学"的概念及其生成语境的前提下,依次探讨其发展脉络、作品主人公的身份、精神面貌,以及... "都市文学"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热点现象之一,其出现显然与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在考察"都市文学"的概念及其生成语境的前提下,依次探讨其发展脉络、作品主人公的身份、精神面貌,以及运用空间理论、后现代地理学探讨其系列问题,进而延伸至世纪初文学的"进城"与"返乡"等问题,既可以勾勒90年代以来都市文学的基本脉络,同时,也可以拓展文化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空间 90年代以来 都市文学
下载PDF
市镇叙事:一个亟待深入的文学研究新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邱诗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8-74,共7页
市镇介于都市和乡村之间,是乡村的扩大、都市的缩小。在中国现代市镇小说文本里,市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标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它既是作家的想象空间也是其叙事资源。市镇的功能常常超出了文本,它既呈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又包含... 市镇介于都市和乡村之间,是乡村的扩大、都市的缩小。在中国现代市镇小说文本里,市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标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它既是作家的想象空间也是其叙事资源。市镇的功能常常超出了文本,它既呈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又包含了现代性质素和都市文化的内涵,还与传统文化息息相依。"市镇叙事"是一个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的文学现象,只是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而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市镇叙事"的提出,使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的"乡土文学—都市文学"的二元对立的划分模式,形成了"乡土—市镇—都市"三元并立的划分模式。中国现代市镇文学作家多,作品丰富,内涵深广,亟待深入开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镇叙事 乡土文学 都市文学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中底层人物的生存诉求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昊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2-65,共4页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文学异军突起,开拓了一片与传统文学异质的视域。城市文学塑造了一批底层人物形象,作家通过对底层人物艰难生存的描绘,突出底层人物诉求的失语性与不稳定性,传达出作家各自对"城和人"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底层人物 生存诉求
下载PDF
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
5
作者 张凤渝 《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74-76,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上海的新感觉派为中国文坛引进了观察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及时写出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使新文学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新感觉派三位主要作... 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上海的新感觉派为中国文坛引进了观察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及时写出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使新文学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新感觉派三位主要作家由于各人的经历、文化素养和艺术趣味不同,个人观察都市表现都市的角度、方法、深度也就不同。本文简单分析了他们都市感觉的不同特点,并在与茅盾张爱玲两位都市作家的粗略比较中揭示新感觉派在都市文学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学 新感觉派 新文学 茅盾 张爱玲
下载PDF
中国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的关系
6
作者 王艳凤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5,共5页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但在中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中国新感觉派兼具日本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两种特点。以保尔·穆杭为代表的都市文学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印象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倾向,但与日本新...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但在中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中国新感觉派兼具日本新感觉派与都市文学两种特点。以保尔·穆杭为代表的都市文学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印象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倾向,但与日本新感觉派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新感觉派文学与都市文学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有二:中国文坛将法国都市文学代表人物保尔·穆杭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混同了;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不仅受到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也受到了穆杭等人的都市小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新感觉派 日本新感觉派 都市文学
下载PDF
市镇叙事:一个亟待深入的文学研究新视域 被引量:1
7
作者 邱诗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
"市镇叙事"是一个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的文学现象,只是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而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市镇是介于都市和乡村之间的存在,是乡村的扩大、都市的缩小。"市镇叙事"的提出,使人们对中国文学的... "市镇叙事"是一个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的文学现象,只是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而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市镇是介于都市和乡村之间的存在,是乡村的扩大、都市的缩小。"市镇叙事"的提出,使人们对中国文学的认识超越了传统的"乡土文学-都市文学"的二元对立的划分模式,形成了"乡土-市镇-都市"三元并立的划分模式。中国现代市镇文学作家多,作品丰富,内涵深广,亟待深入开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镇叙事 乡土文学 都市文学
下载PDF
井盐文化视域下的地方文学创作研究——以盐都自贡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余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76-88,共13页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本。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始终渗透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果说经济是城市的血肉和骨架,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文学创作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文学能形象地描绘一座城市的文化个性,透射一...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本。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始终渗透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果说经济是城市的血肉和骨架,那么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文学创作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文学能形象地描绘一座城市的文化个性,透射一座城市的特点,成为一座城市的一段记忆。盐的精神是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遍的、通用的文化。盐都自贡因两次"川盐济楚"而闻名于世,井盐文化已然成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灵魂以及精神符号,成为盐都文学创作丰厚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从井盐文化视域审视一座城市的文学创作实践可见,自贡一百年来涌现出了众多的如王余杞、陈铨、魏明伦、廖时香、蒋蓝等闻名遐迩的作家,他们在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方面均有不菲的成绩,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与他们深植于地方精神文化的土壤是密不可分的。即在盐都百年的文学创作中,不仅于记录城市的风貌中呈现盐文化特色,也在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彰显个人"盐色"品格,并在"丰富多彩的文本风格中流露井盐文化的情怀",即便创作中显现的不足和缺陷,也与井盐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故城市文学创作要想结出丰硕的成果,须植根于地域文化丰厚的土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将西方文明融进作家的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文化 城市文学 地域文学 文学创作 盐都 自贡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五四”都市文化关照下的“京派”与“海派” 被引量:1
9
作者 尹东昇 《河套学院论坛》 2006年第3期78-83,97,共7页
"五四"时期的"京派"和"海派",代表着本土文化与现代外来文化的碰撞,体现出现代与传统二元对抗并存的现代性特征."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已具备了都市文化的价值理念并为中国都市文学的发展作了... "五四"时期的"京派"和"海派",代表着本土文化与现代外来文化的碰撞,体现出现代与传统二元对抗并存的现代性特征."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已具备了都市文化的价值理念并为中国都市文学的发展作了准备和铺垫."京派"和"海派"的出现,以及其不同的文化和文学特色,标志着都市文学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学 现代性 乡土小说 京派 海派
原文传递
城市文化研究的多面体——评《都市魔方: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
10
作者 刘茉琳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9-53,共5页
城市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关于城市文化以及都市文学的研究则是文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都市魔方: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这本书分别从都市文学以及都市文化传播两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完整地建构对于广州城... 城市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关于城市文化以及都市文学的研究则是文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都市魔方: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这本书分别从都市文学以及都市文化传播两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完整地建构对于广州城市文化研究的多面体。书中对广州都市文学如张欣、张梅、梁凤莲等重点作家的解读,对报纸副刊的考察,对广州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集以及社交网络语境下的都市镜像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调查与分析,这样的研究对于学界了解、思考、进一步深化讨论广州城市文化以及当代城市文化研究都有特殊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城市文化 岭南文化 城市活力
下载PDF
美国城市文化对城市文学的影响
11
作者 方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城市文学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的城市文学真实生动地反映出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物质和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流变,与城市文化之间始终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两者之间相互关... 城市文学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的城市文学真实生动地反映出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物质和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流变,与城市文化之间始终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两者之间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的特征。城市文化影响着城市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影响着城市文学家思想情感的产生与反映,也影响着各个不同发展时期文学思潮的形成与湮灭。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研究美国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城市文化 城市文学 思想情感 文学思潮
下载PDF
网络视野下的新世纪城市文学地图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从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63-68,共6页
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崛起,城市文学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走出长期以来的弱势格局,并初步形成了"他者化"的城市书写、以新生代作家为主的迷乱城市书写、以"80后"为代表的青涩城市书写以及网络文学中... 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崛起,城市文学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走出长期以来的弱势格局,并初步形成了"他者化"的城市书写、以新生代作家为主的迷乱城市书写、以"80后"为代表的青涩城市书写以及网络文学中的世俗狂欢式的城市书写这一基本格局,本文试图逼近这一新的城市文学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城市文学 网络
下载PDF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及其叙事伦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丙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22-128,共7页
"闯入者"是城市文学中具有共名性和隐喻意义的文学形象,他们主要由外省知识青年、农裔及部分小城镇青年构成,其中女性闯入者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闯入者带着世俗欲求和梦想闯入城市,但他们从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场域进入现代化... "闯入者"是城市文学中具有共名性和隐喻意义的文学形象,他们主要由外省知识青年、农裔及部分小城镇青年构成,其中女性闯入者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闯入者带着世俗欲求和梦想闯入城市,但他们从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场域进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场域,文化上的断裂感使城市"闯入者"成为城市"异乡人"。闯入者的悲剧叙事不具有宏大的悲剧力量,却因个体自由叙事立场而获得了抱慰生命的叙事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闯入者 异乡人 叙事伦理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城市文化书写研究——以“老北京”与“大上海”的文学考察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万鹏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87-92,共6页
城市文学书写,是个永恒的主题。自从城市形成以来,历代作家采用不同的形式,用文学之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真实、富有历史文化感的城市景象。因不同区域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亦如人,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文化性格。文化人类... 城市文学书写,是个永恒的主题。自从城市形成以来,历代作家采用不同的形式,用文学之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真实、富有历史文化感的城市景象。因不同区域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亦如人,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文化性格。文化人类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年轻学科,其研究的重心,最终都必须落实在"人"的问题上来,文学是人学,而城市文学是城市人的文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独特的视角对城市文学进行解读,会有新的收获。文章主要选择从老舍与张爱玲小说中对各自熟悉的城市生活的叙写,揭示城市文学与城市文化互为表里的深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城市文学 老北京 大上海
下载PDF
论文学中的“上海怀旧”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斯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0-144,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成为文学作品重要的书写对象。对上海的研究热最初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张爱玲热"而兴起的,后来转向"上海怀旧"热。上海怀旧经历了从美学怀旧到商业怀旧、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成为文学作品重要的书写对象。对上海的研究热最初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张爱玲热"而兴起的,后来转向"上海怀旧"热。上海怀旧经历了从美学怀旧到商业怀旧、从"向后的怀旧"到"向前的建构"的转移。"上海怀旧"准确来说不是简单的追忆,而是把未来寄托于"美好的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文学 上海怀旧 城市文学
原文传递
追问与诉求:90年代都市文学的生存意识
16
作者 孙宗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3,共6页
90年代 ,城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文景观 ,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生长点 ,都市文学以开放的都市意识为审美视角 ,以其面对“现在”的直接性为中国当代文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作为生存意识、生存状态的体现 ,90年代都市文学的话语言说... 90年代 ,城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文景观 ,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生长点 ,都市文学以开放的都市意识为审美视角 ,以其面对“现在”的直接性为中国当代文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作为生存意识、生存状态的体现 ,90年代都市文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大略可区别为两大类 :追问与诉求 ,相应地则体现为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 ,或冷峻忧伤 ,或温馨平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学 生存意识 90年代 中国 当代 审美品格 生存方式 现实关怀
下载PDF
城市文学视野中的《古诗十九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书才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66-70,共5页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通过士人眼光全面观照汉代都城风貌,并首次坦率地倾吐了士人被城市生活激发出的醉心世俗功利、追求声色娱乐的强烈愿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思考,从而使得这组诗篇在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中拥有了独特的重... 《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通过士人眼光全面观照汉代都城风貌,并首次坦率地倾吐了士人被城市生活激发出的醉心世俗功利、追求声色娱乐的强烈愿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思考,从而使得这组诗篇在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中拥有了独特的重要价值和突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古诗十九首》 视野 地位
下载PDF
艰难的蜕变——对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文化冲突与重构的审视
18
作者 田中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41,86,共5页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市民文化 市民文学 文化冲突 文化重构
下载PDF
城市文化特性在城市文学中的影响
19
作者 周晓芸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4-16,共3页
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城市文学的发展演变以及城市文学中审美倾向的多元化现象,认为城市文化特性在转型期城市文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未来城市文学发展的走向。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文化特性 城市文学 审美倾向
下载PDF
当代城市文化之批判——从城市文学审视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20
作者 刘中顼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7-21,共5页
当代城市文学对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消极内容有大量反映,诸如生活文化中的享乐主义、娱乐文化中的感官刺激、思想文化中的私欲膨胀、政治文化中的庸俗追求等。城市文学的创作一定要加强对消极文化批判的力量,否则将会造成负面效应大于正面... 当代城市文学对当代城市文化中的消极内容有大量反映,诸如生活文化中的享乐主义、娱乐文化中的感官刺激、思想文化中的私欲膨胀、政治文化中的庸俗追求等。城市文学的创作一定要加强对消极文化批判的力量,否则将会造成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的严重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城市文化 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